一、统计目的
刘备,184年左右起兵,征战近40年,最终创立蜀汉政权,222年称帝,223年病死。
诸葛亮,207年投奔刘备,223年刘备死后成为蜀汉实际执政者,234年病死。
这两人在各方面的能力比较,也算是三国爱好者们的月经贴了。
(主公,你怎么能说·我用人不如你呢)
但是,到底谁更会用人?有人说,明显刘备啊,蜀汉的人才90%都是刘备提拔的!五虎上将,三大军师,诸葛亮提拔了谁?马谡?
也有人说,刘备提拔的糜芳,好像断送了荆州耶……
那么,让我们抛开主观的选择性失明,发挥当代数据统计的严谨精神,看看到底他们分别提拔了多少人才?
二、统计规则
材料来源:
《三国志.蜀书》的人物传记。
统计范围:
由于比较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的选用人才,因此第一章的刘二牧、第二章的刘备自己和第五章的诸葛亮自己就不用了。第三章的刘阿斗和第四章刘氏父子的妻儿也不统计了。
换言之,统计的是蜀书第六卷到第十五卷。
这几卷出现的蜀汉人物很多,我们只统计重要人物。
怎么判断重要性呢?就是统计《蜀书》中各章标题出现的人物。
标题未出现的人物,一律不予统计,哪怕正文有不短的介绍,比如陈祗。哪怕地位很高,比如吴懿。
父子兄弟同传的,如果子弟篇幅能与父兄相比(比如整段或数段,且有父兄篇幅的一半以上),则参加统计,否则不参加统计。
下面还有个问题:刘备和诸葛亮的执政时期是前后紧贴的,甚至还有重叠。很多人既在刘备手下干过,诸葛亮当权后继续干,这算谁的?
有人说:很简单啊,只要在刘备时代开始当官的,都算刘备提拔的,刘备死后才开始当官的,才算诸葛亮提拔的。这标准有点近乎无赖了——按这标准,习大大是在1969年参加工作的,所以他的成就,算在毛爷爷的用人上?
更合理的答案是:看谁进行了最关键的提拔。
下面是统计标准:
将人才的权位分为4级。
第一级为白身或士卒
第二级为杂鱼级,即一些平时未必有太多机会见老大的低级职务,什么从事功曹司马县令。
第三级为中级官员,在外为太守、独立带兵的杂号将军,在内为侍中尚书等颇有助益的官职。
第四级为中枢,即担任实权高管,且对国政起到决策性影响的。
注意,这里的第三级和第四级强调实权,而不是单纯的爵位。比如刘备拿下益州后,许靖、糜竺的官爵排序都在诸葛亮之上,但显然前面俩只是第三级,诸葛亮才是第四级。
统计选用的人才,主要看把人才从第一级或第二级提拔到第三级上,或者从第三级提拔到第四级上。第一级提到第二级,这个基本就不算了,否则刘备手下的一大半都要算到公孙瓒陶谦刘表刘璋头上。除非某个入传人才终身只是待到第二级或者疑似第二级的位置,那么才把提拔他到这个级别的人加上一分。简言之,如果刘备把张三提拔到第二级的从事,诸葛亮把张三由从事提拔到太守,那么这个人算诸葛亮提拔的。
当然,如果职务本身没有太大变化,但发挥出了很出色的价值,也可以破例作为任用例子。
由于刘备和诸葛亮在选用人才上并非两个绝对互斥的时期,诸葛亮从207年开始到223年也长期也给刘备当管家,因此在对待刘备时代后期提拔的人才,区分如下:
未明确说明诸葛亮在选拔人才中作用的,算刘备提拔的;
有明确说明诸葛亮在选拔人才中重要作用(比如推荐、建议)的,依然算刘备的,但注明诸葛亮与之相关;
有明确说明就是诸葛亮的主意任用的,算诸葛亮的。
对于刘备时代提拔到第三级,诸葛亮时代提拔到第四级的,算诸葛亮的,但注明刘备与之相关。
对于刘备时代曾经提拔到第三级,但又被罢官,诸葛亮时代重新启用的,同时算两边的。
对于具体仕官年代不详的,具体情况具体推测,推测不定的,标注为“未知”
此外,所有人才,除了刘备选拔的和诸葛亮选拔的,还存在“刘备前任选拔的”和“诸葛亮之后选拔的”。前者如刘璋手下投降后官职未发生本质提升的人,后者如蒋琬费祎提拔重用的一群人。
好,统计原则基本定好,下面开始按原则统计。
卷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名将)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这俩,很明显都是刘备选用的。
(这个原始股,值!)
马超,投刘备前已经是割据一州的诸侯,投刘备后也只是占据虚职,刘备没给他知遇之恩,因此属于刘备前任的
黄忠,“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
严格按本帖标准说来,黄忠在刘表曹操手下已经算是有兵权的中级官员,到刘备手下也并未达到中枢的地步。但是他到刘备手下后屡立战功,力斩夏侯渊,最后与关张马并列成为高级将领,大放异彩,因此这里还是算作刘备选用的(比较勉强)。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赵云在刘备手下担任主骑、杂号将军。另一方面,他真正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一是跟随诸葛亮从荆州入蜀,二是后来一次北伐作为诸葛亮的偏师,都是在诸葛亮手下。因此,这里算刘备提拔的人才,不过其发挥与诸葛亮关联较大。
统计卷六的5人,刘备提拔4人(其中一个与诸葛亮有关联),刘备前任1人。
卷七:庞统法正(军师)
庞统,刘表时代曾任功曹,“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之后更是作为刘备决策核心的谋士,进入中枢。
庞统作为刘备提拔的人才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诸葛亮在其中的助力也是很大的。
法正,刘璋时代仅仅作为不被信用的杂鱼,刘备时代一跃成为决策中枢。
(瞪什么瞪,小心老子报复你)
统计卷七的2人,都是刘备提拔的,其中一个与诸葛亮有关联
卷八:许靖,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秦宓(空头文官)
许靖,早在董卓时代就被任命为太守,资历比刘备还老,刘备入蜀后用了高官虚衔。属于刘备前任提拔的。
糜竺,陶谦时代为别驾,到刘备时升为杂号将军,老干部。刘备提拔的
(还是计划生育好啊)
孙乾,“先主领徐州,辟为从事……先主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刘备提拔的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先主至荆州,雍与麋竺、孙乾同为从事中郎……”,后来成为位尊权少的将军,算刘备提拔的。
“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先主之在荆州,籍常往来自讬。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从入益州。益州既定,以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见待亚於简雍、孙乾等。”刘表门下的一个食客,成为刘备心腹,肯定是刘备提拔的。
秦宓:一直拒绝当官,刘备入蜀后,“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宓称疾,卧在第舍”,后来只有一句“益州辟宓为从事祭酒”。紧跟着就“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到诸葛亮当政,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这个,在刘备时代当官磕磕绊绊,后来被诸葛亮提拔到中级岗位,这个算诸葛亮提拔的。
统计第八卷6人,刘备提拔4人,诸葛亮提拔1人,刘备前任1人。
第九卷:董和,刘巴,马良,马谡,陈震,董允,吕义(政务文官)
董和,刘璋时代便是益州太守,并且做出了很好的政绩。刘备时代与诸葛亮并署大司马府事。考虑到署大司马府事接近中枢,算是刘备选拔的吧(稍有点勉强,毕竟他应该就是给诸葛亮打下手而已)
刘巴,这位傲娇在刘表时代没当官,后来被曹操任命为使者,被刘备一再追求后,开始抵死不从,后来终于还是落到刘备魔掌之中,贞操沦丧,最后官至尚书令。诸葛亮曾经数次推荐他,不过想来即使没有诸葛亮的推荐,刘备也一定不会放过他。这个算刘备选拔的(和诸葛亮微有关系)
马良,虽然是诸葛亮的好基友和狂热粉丝,但他是在刘备时代出来做官的,刘备时代就死了,算刘备选拔的。
马谡,这位诸葛亮的罩门,在刘备时代已经担任越隽太守。诸葛亮“重用”为街亭守将。按照前面的标准,还是算刘备选拔的。(刘备:尼玛我说了不可大用的,居然还算我的!)不过也算和诸葛亮有关系(诸葛亮:哎,还是跑不了)
(我都这样了,主公,丞相,你们不能厚道一点么)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也。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部诸郡,随先主入蜀。蜀既定,为蜀郡北部都尉,因易郡名,为汶山太守,转在犍为。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 ”
陈震在刘备时代就已经担任太守,在诸葛亮时代,虽然当上了尚书令,看职务是中枢高官,但从传记看,他这个尚书令就是空架子,只是被诸葛亮作为显贵的使者,并没有多大中枢实权,因此属于刘备选拔的人。
董允,刘备时代是刘禅的属官,诸葛亮时代安排为宫廷总管,盯着刘禅的一举一动,并成为诸葛亮在中央最后的传人。这位是诸葛亮选拔的人。
吕义,刘备时代至少当到了都尉、县令,迁巴西太守的时代不明,诸葛亮时代任汉中太守。这个勉强算诸葛亮选拔的人(存疑)
【附吕义传相关章节】
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幹等并为典曹都尉。乂迁新都、绵竹令……。迁巴西太守。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亮卒,累迁广汉、蜀郡太守。
统计第九卷7人,刘备选拔的5人(其中1人勉强,2人和诸葛亮有关系),诸葛亮选拔的2人(其中1人存疑)
第十卷,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犯了错误的同志和叛徒)
干儿子刘封,死在刘备之前,必然是刘备提拔的——倒是被诸葛亮给进言弄死的。
大愤青彭羕,严格说庞统举荐关系很大。他在刘璋时代官职卑微,在刘备时代官至太守,旋即被杀。刘备提拔的。
小愤青廖立,刘备时代即官至长沙太守,诸葛亮时代他想进入中枢,而不得其便,后来因为牢骚发的太多被诸葛亮一撸到底。刘备提拔的。
诸葛亮的“政敌”李严,刘璋时代为护军,带兵战与绵竹,刘备时代任太守,多次击破叛乱,刘备临终前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进入中枢,成为蜀汉第二号实权人物。刘备提拔的。
刘备的男宠——绿帽王刘琰,刘备时代为太守,诸葛亮时代虽然提拔为车骑将军,但是不过是虚衔而已。因此还是算刘备提拔的。
被部分后人誉为“三国第一名将”的魏延,刘备时代为汉中太守,诸葛亮时代他的地位虽然有所增长,但这大抵是由于比他资历老的纷纷死去。诸葛亮临终前,谋求代诸葛亮军权而不得。整体来说,还是算刘备提拔的。
(主公,我脑袋后面真不是反骨,是骨质增生而已!)
心胸狭窄的杨仪,之前在曹操手下是主簿,投奔到刘备时代为尚书,其后因得罪刘巴,左迁为虚职太守。诸葛亮时代为军中谋士,丞相府长史,品级虽然低(助理),但类比刘备时代之署大司马府事诸葛亮、董和,基本算是中枢官员,在诸葛亮死后更是率领北伐大军返回。因此,他算是诸葛亮提拔的,但与刘备有关系。
第十卷7人,6人是刘备提拔的,1人是诸葛亮重用的(与刘备有关系)
第十一卷:霍峻,霍弋,王连,向朗,向宠,张裔,杨洪,费诗(出色的地方官)
霍峻,刘表时代带兵数百人,相当于司马;刘备时代任命为太守,守葭萌关。算刘备任命的
霍弋,刘备时代为太子舍人,诸葛亮时代也只是诸葛亮的秘书,诸葛亮死后才渐渐当上大官。算诸葛亮后时代的。
王连,刘璋时代为县令,刘备时代官至太守,刘备选拔的
向朗,刘表时代为县令,刘备时代官至太守。刘备选拔的
向宠,刘备时代为牙门将,诸葛亮时代为中部督,中领军,御林军领袖。算诸葛亮选拔的。
(是哪个混蛋把我塑成这样的,胡子不能换点质量好的么?)
张裔,刘璋时代为从事,县令,曾带兵在德阳大战张飞(汗……),刘备时代任第三级的太守。诸葛亮时代成为丞相府长史,接近第四级中枢。算诸葛亮选拔的吧(有点勉强)
杨洪,刘备时代本为李严部下功曹,后来诸葛亮上表荐为蜀郡太守,算诸葛亮任用的,尽管是在刘备时代。《三国志》亦将其作为“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的案例。
费诗,刘璋时为县令,刘备时为太守。刘备选拔的。
十一卷统计8人,刘备选用的4人,诸葛亮选用的3人(一个有点勉强),诸葛亮后的1人
十二卷:杜微,周群,杜琼,许慈,孟光,来敏,尹默,李譔,谯周,郤正(一群学问家)
杜微,刘璋时代弃官,刘备时代闭门不出,诸葛亮时代弄出来做了谏议大夫。诸葛亮选拔的
周群,刘璋时为从事,刘备时也不过为校尉,除了一句预言也没啥表现。算刘备前任的
杜琼,刘璋时为从事,刘备时还是从事,且无事迹。刘禅时官开始逐渐当大了,但没有说和诸葛亮的关系,甚至没有说是在诸葛亮时代还是蒋琬费祎时代。姑且算诸葛亮的(存疑)
许慈,就一做学问的,刘备时为学士,后主时为大长秋……就算刘备用的人吧。孙盛评论说“蜀地人才太少了,所以连许慈之辈都能列传啊”……
孟光,刘备时为议郎,后主时逐渐往上升。算刘备任用的。
来敏,狂老头子,刘备时为典学校尉,诸葛亮时为典军中郎将、军祭酒、辅军将军。换汤不换药,算刘备任用的。
尹默,刘备时代为从事,诸葛亮时代为谏议大夫。算诸葛亮任用的。
李譔,老爹是尹默的同辈,他本人最初只是当小官,较大的官职记录在诸葛亮死后才出现,算诸葛亮后的。
谯周,诸葛亮时代只是为第二级的从事,算诸葛亮后的。(刘备、诸葛亮:总算跟这王八蛋撇清了)
郤正,与黄皓周旋三十年,而官职不过六百石,基本可以算诸葛亮后的。
统计十二卷10人,刘备前1人,刘备任用的3人,诸葛亮选用的3人(其中1人存疑),诸葛亮后的3人。
第十三卷:黄权,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文武兼备)
黄权,刘璋时代为主簿,县令,刘备时代为东征军北路指挥官,刘备任用的
李恢,刘备时为都督,领交州刺史,刘备任用他的记载有详尽描述,算刘备任用的。
吕凯,刘备时为功曹,诸葛亮时为云南太守,诸葛亮任用的
马忠,刘备时为县令,诸葛亮时为太守,但刘备曾面见马忠并赞扬之,故而算诸葛亮任用的,但与刘备有关系。
王平,刘备时为牙门将,裨将军,没什么表现。诸葛亮时,因街亭之战击退张郃而被启用,后来更在231年北伐中击败张郃的围攻。算诸葛亮任用的。
张嶷,刘备时为功曹,诸葛亮时为牙门将,都尉,并且参与平定叛乱的谋划。但其被中枢起用,很可能是诸葛亮之后的事了。因而姑且算为诸葛亮后的。
统计十三卷6人,刘备时代2人,诸葛亮时代3人(其中1人和刘备有关系),诸葛亮后世1人。
十四卷,蒋琬,费祎,姜维(诸葛亮的继承人)
蒋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原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他在刘备时代只是小官,还差点被杀,免官后到诸葛亮时代被起用,最后成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蜀汉中枢领袖。这个算诸葛亮选用的。
费祎,在刘备时为太子舍人,诸葛亮看重并提拔为校尉、参军、中护军、司马等,并在蒋琬死后成为中枢领袖。这个算诸葛亮选用的。
姜维,在魏国为天水郡属官,投降后被诸葛亮用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这个是诸葛亮选用的。
(独剩下,赵子龙,他老卖年糕)
统计十四卷3人,都是诸葛亮选用的。
十五卷,邓芝,张翼,宗预,杨戏
邓芝,刘备时代为太守,尚书,刘备选用的
张翼,刘备时代为书佐,举孝廉。其进一步加官至太守的时期不详。姑且算刘备选用的,存疑
【附,张翼相关的记载】
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
(谁说我缺德!)
宗预,刘备时代只说随张飞入蜀,诸葛亮时代为主簿,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提拔的的。
杨戏,诸葛亮深识之,但诸葛亮时代官不过从事、主簿。姑且算诸葛亮后的,与诸葛亮有关系。
十五卷统计4人,刘备时代2人(1人存疑),诸葛亮时代1人,诸葛亮后1人(与诸葛亮有关系)
总结
以上总计58人
刘备主要选拔的32人,其中4个与诸葛亮关系较大,2个有点勉强或存疑
诸葛亮主要选拔的17人,其中3人存疑或勉强,2人和刘备关系较大
刘备前任3人
诸葛亮后任6人
就是说,刘备选拔的人才,大约是诸葛亮选拔的2倍左右。考虑到刘备的军政生涯高达近40年,即使从193年入徐州算起,也长达30年;而诸葛亮仅仅执政不到12年,即使从207年投奔刘备算起,总共也才27年。那么,这个比例说明双方选用人才基本上还是比较平衡的。
当然,如果把第十章的犯错误同志和叛徒都去掉,那么刘备:诸葛亮成为26:16,刘备优势减少了。
如果再考虑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184-207年)和得到诸葛亮之后(207-223年)的人才提拔,更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重要性:在得到诸葛亮之前的23年里,刘备选拔的人才只有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孙乾、简雍、刘封、刘琰、魏延,一共9个人,占全部58人的15%左右。而且,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后来犯错误的同志。当然,从武将角度,质量是相当高的。
从统计还能看出,刘备选拔的猛将很多。蜀汉六大猛将都是刘备提拔的。而诸葛亮提拔的文官占比较多。
这也和他们各自的秉性有关:刘备半辈子刀口舔血,几度出神入死,用人方面魄力还是大多了,有气场,什么样的人都敢用,都镇得住。有“布局一个用人才”的特点。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豪放,酿成了糜芳守荆州叛变的惨剧。加上半辈子游荡,收罗的人才不少。
而猪哥毕竟还是文人气重了些,用人谨慎为先,看重品德。加上他生前名声远不如刘备,执政后又困守益州一地,手底下的人才就没那么可观了。
整体来说,刘备和诸葛亮这种性情、才能和风格的互补,才实现了蜀汉政权在他们结合这段时间的突飞猛进。风云际会,千古流芳的君臣团结,绝不只是一句虚话。
张辽和徐晃。哪个才是曹魏五子良将最厉害的?
投票!再论张辽和徐晃的官爵、领导力和女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