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
第5卷第2期!!!!!!!!!!!!!!!!!!!!!!!!!外国语言文学研究!!Researchin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June!Vol.52005No.2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
李红霞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并结合大量实例分析各种修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然后提出了如何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修辞
!一、引言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往往是先预览标题,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看整篇文章。标题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好的标题一定要能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与愿望,给读者留下清新而深刻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标题就是新闻的广告(Leiter,Harriss&
刺激读者的阅读冲动,记者、编辑不惜努力,使英语新闻Johnson,2003)。为了突出新闻重点、
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构成了独特的标题语言(head-linese)(转引自许明武,2003)。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在英美主要报刊发表的一些文章的标题,着重分析其修辞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的汉译方法。
二、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特点
1.简约
新闻标题追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在英美报刊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单词式标题、短语
介词、连词、系式标题或短句式标题。另外,使用简短小词,省略一切无实意的词语,如冠词、
动词等,也是常用的手法。请看下面这则标题:
NEETGeneration(TheGuardian,Nov.2,2004)
不上学,不NEET是not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一群“
工作,也不参加培训的年轻人”。文章讨论了目前在日本和英国的年轻人中存在的NEET现象,并探讨这种现象的社会源。首字母缩写不仅使文章标题显得简洁,而且因为是作者新造的词,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俗语、俚语2.使用习语、
标题的趣味性几乎是每一份英美新闻报刊的奋斗目标(刘宓庆1998:89)。而一些习语、俗语或俚语经过生活的长期加工锤炼,往往能更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同时使文章更贴近生活,充满趣味。下面两则标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英语新闻标题的趣味性特点:
HasPackagingGoneBananas?(TheGuardian,Nov.16,2004)
[作者简介]李红霞,女,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41
2005年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2期也许很多读者在看到这样一个标题时都会感到一筹莫展,原因很简单,不明白gobananas是什么含义?大家都知道banana是香蕉的意思,但这里的bananas却不是banana的复数形式。事实上,bananas是一个形容词,gobananas作为一个俚语,意思是tobecomeveryangry,crazyorsilly,发怒、发疯、发狂。比如,MumwentbananaswhenIsaidIwasgoingtoleavenursing.
KnockMicrosoftoffitsPedestal?(TheTimes,Jan.4,2005)
文章讲述了美国迈阿密一少年开发了一种可免费使用的网络流览器,被称为“比尔・盖茨最可怕的恶梦”。“toknocksb.offone’spedestal”这一习语指把某人拉下台,使某人丧失名位,用在这里很是形象生动。
电影之名或其中人物形象3.套用小说、
在新闻标题里,常常借用大家熟悉的文学形象或文学著作和电影的名字,有时还会根据
这种手法在英语修辞中具体的内容对个别字词做相应调整,以增强标题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叫parody“戏仿”,即借用读者熟悉的词语或对其稍加改动,从而达到诙谐或滑稽的效果。
MyBigFatGreenWedding(TheGuardian,Aug.17,2004)
该标题借用了一部美国电影MyBigFatGreekWedding的名字,从两个年轻人的婚礼讲起,他们要求家人和朋友为StandenHey森林捐树作为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继而介绍了目前在英国正推行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商业性植树。文章标题借用了电影的名字,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兴趣;同时又做了合理的改动,使标题与内容更加契合。下面是巧妙借用小说名字做新闻标题的另一例:
AnOdetoFailure(TheEconomist,Feb.24,2005)
相信大家一看到标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于1819年创作的
西风颂》)。不错,文章作者正是仿照了诗人的标题,谈论在当今竞争OdetotheWestWind(《
如此激烈的社会,人们该如何对待失败和失败者。巧妙的借用,稍微的改动,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Tesco’sBigBrotherTrackstheThieves.(TheTelegraph,Jan.13,2005)
这则标题中的bigbrother是1949年出版的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的幻想小说《里1984》的人物。该书描绘了“未来的”1984年的社会现状,其中有一个无处不在的统治者“Big
文章作者借用这个人物指代Tesco公司所,每时每刻都在监视着其他人的一举一动。Brother”
用的监控技术。
4.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格
英语新闻标题常常运用各类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押韵、双关、对照、突降法、矛盾修辞等,增强语言表现力,制造新奇别致的效果。
4.1明喻simile
这是修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如下面一则标题:
LikeaTree,Unbowed(TheGuardian,Oct.9,2004)
42
李红霞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文章讲述的是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肯尼亚环保主义者塔伊的故事。该文的标题就直接采用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塔伊的坚强性格鲜明形象地概括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2暗喻metaphor
TheDragonandItsNeighboringTigers(TheEconomist,Jan.23,2005)
很显然,这里的Dragon暗指中国,而NeighboringTigers则指与中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标题未直接写成ChinaandItsNeighboringCountries,是典型的暗喻手法。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暗喻比明喻更富有感情,更具表现力,如下面这则标题:ColinPowell’sSwan-songViewoftheWorld(TheChristianScienceMonitor,Dec.21,2004)Swan-song是天鹅之歌,即传说天鹅一生中所唱唯一的,也是临死前唱的美妙歌曲。后被借用通常指某人最后的作品或告别演出等。这里被用来暗指鲍威尔在卸任前最后一次阐述其对世界政治的观点和看法。
4.3拟人personification
sLureMayProveCostly(TheNewYorkTimes,Feb.18,2005)RedPlant’
这里的RedPlant是指火星,因为它在太空中看起来是火红的。而lure是引诱、诱惑的意思,用在这里显然是拟人的手法,给读者以妙趣横生的感觉。
4.4头韵alliteration
OfMice,MenandMedicalConcern(FinancialTimes,Mar.4,2005)
文章讨论了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制药和食品两大行业,提醒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监督;作者同时还置疑了动物试验的有效性。文章标题采用头韵的修辞
同时,因为三个词都以相同的手法,把内容将会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摆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
辅音m开头,读来很有韵律和节奏感。
4.5尾韵rhyme
Moveover,BigBrother(TheEconomist,Dec.2,2004)
该标题的两部分都以元音[!]结尾,从而构成尾韵。文章作者又借用BigBrother这一形
借用和尾韵的修辞手法共同象,讨论了监视手段的大众化以及普通人掌握监视能力的利弊。
造就了文章标题的声色效果,读起来饶有趣味,吸引读者的注意。
下面一例也是尾韵在新闻标题里的运用。
PayorDecay(TheEconomist,Jan.24,2004)
这是选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作者讨论了英国大学现存的问题,指出大学若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并持续发展,多数学生就必须交付学费。否则,经济拮据的英国大学只有死路一条。标题前后两个动词均以元音[ei]结尾,相同的尾韵形象地表现了英国大学在让学生付费还是自取灭亡之间的艰难抉择。
4.6双关pun
43
2005年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2期亦称一语双关,是指一个词在句子里有双重或多重的含义,可作不同的解释,以造成滑稽、幽默的效果,因此它们被广泛运用在新闻标题里。
WorldToiletSummit:AFlushofExcitement(ABCNews,Dec.2,2004)
文章从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入手,就一系列厕所科技浪潮进行了介绍,读来诙谐有趣,发人深省。文章的标题颇有意思,flush一词用语双关,既指抽水马桶的冲洗,又指一阵激动、热情、兴奋。无论从哪边理解,读者都会觉得趣味盎然。
双关语在句中诙谐有趣的效果还能在下面这则新闻标题里得到体现。
SoleSurvivor(Time,Nov.8,2004)
文章讲述的是美国百年鞋业巨头新百伦公司在面临世界运动鞋品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求新求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巧妙地利用sole的不同词性,即做名词时是脚
而这两种意思在这则新闻里确底、鞋底的意思;同时sole还可当作形容词,表示唯一的意思。
实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难得的是,sole一词不仅一语双关,更是和后边的survivor一词开头的辅音相同,构成头韵,读来琅琅上口。
4.7对照antithesis
并用在意义或感情上对立的词,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或对照,在修辞上叫做对照法。对照
通过其差异的对比能不同于比喻,它把两个概念对比,不是指出其恰似点,而是指出其差异。
够更鲜明地说明事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谢祖钧,2002:117)。请看下面一则标题:
BushLeads,KerryConcedes(TheNewYorkTimes,Nov.3,2004)
这是关于美国2004年总统大选结果的一则消息。作者在标题中运用了两个在意义上完全对立的词leads和concedes,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大选的结果,让人一目了然。
NewBlood,AncientWounds(Newsweek,Apr.18,2005)
这是一篇讨论战后伊拉克政局的文章。标题中的New和Ancient构成一对意义相反的词,放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读者对伊拉克长期以来的政治分歧和美国入侵后伊拉克政治格局的关注和思考。
4.8矛盾修辞法oxymoron
所谓矛盾修辞法,即用两种看似不相调和的特征来形容一个事物,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修辞法也叫反义法。
Sydney:onTopoftheWorldDownUnder(NationalGeographic,Apr.13,2001)
从字面上看,ontopoftheworld“世界之颠”与downunder“位于下方”构成一对矛盾修辞。实际上,作者是借用了ontopoftheworld的另一个常用意,即口语中表示幸福到极点,心满意足等。文章讲述了悉尼这座曾经荒落低迷的城市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熠熠生辉的奥运会东道主的。因为悉尼位于南半球,所以又用了downunder一词。
4.9突降法anti-climax
这种修辞法是语意由重大、深刻、扣人心弦突然转入平淡、荒谬,因此通常会起到幽默的作用。请看下面一例:
44
李红霞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P&GGillette
Amarriage
!!!madeinheaven-andinthebathroom(TheEconomist,Jan.28,2005)
2005年1月28日,宝洁全球总部收购了以生产吉列剃须刀及刀片闻名的吉列公司的
本文标题巧妙地运用了英语修辞里全部业务,美国最大的两家日用卫生用品公司正式合并。
的突降法,一开始称两家公司的合并是amarriagemadeinheaven天堂里的婚姻,多么浪漫美妙,让人浮想联翩;可紧接着笔锋一转,又成了amarriagemadeinthebathroom浴室里的婚姻,让人忍俊不禁。不过,仔细一想,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因为这两家公司不正是生产日用卫生品的吗?把他们之间的合作称为“浴室联姻”绝对在情理之中,但又和前半句形成强烈反差,着实出人意料。
4.10同源修辞格paregmenon
同源修辞格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修辞手法,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同源词在同一句子中叠用的情况。这些同源词在语音上有同音或叠韵等关联,在语义上有同义、近义或反义等关联。(黎昌抱,2004)在新闻标题中恰当使用同源修辞格,可以收到明显的修辞效果。
TipsonTipping(Time,June25,2004)
BossingtheBoss(TheEconomist,Apr.7,2005)
上述两例都属于同源修辞格。第一则标题,第一个Tips是名词,窍门、妙招的意思;而第
从标题读者就很容易地看出文章谈论的是如何付小费的问二个Tipping则是付小费的意思。
差遣的意思;第二个Boss则是名词,指上司、题。第二则标题中第一个Bossing是动词,指挥、
老板。很显然,文章将讨论如何针对管理者加强管理。同源修辞格的运用不仅使文章内容清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且视觉上相映成趣,听觉上循环往复,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三、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翻译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一定的修辞能让新闻标题更加形象鲜明,夺人眼球,但同时这也为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制造了相当的困难。原因很简单,英汉修辞系统不完全对立,即使是同一辞格也难以做到直接转化。那么该如何进行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翻译呢?笔者认为翻译修辞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也就是首先对文章内容有准确把握,切不可望文生义。如能在中文里找到对应的修辞可保持原修辞格进行直译;在不能保持原修辞格时,可考虑换用其他修辞补偿或放弃原修辞格进行直译或采用意译;同时适当照顾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多采用四字成语甚至文言用语,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根据上述翻译方法,特将本文所列的标题翻译如下,供大家参考:
1.保持原有修辞格,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LikeaTree,Unbowed宁折不弯,挺立如树(明喻)
KnockMicrosoftoffitsPedestal?欲把微软拉下马(习语)
BossingtheBosses管理管理者(同源修辞格)
WorldToiletSummit:AFlushofExcitement世界厕所峰会:涌动的激流(双关)
45
2005年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2期2.换用中文其他修辞格补偿
HasPackagingGoneBananas?包装泛滥成灾了吗?(俚语→夸张)
鲍威尔离任前最后一次阐述“世界・ColinPowell’sSwan-songViewoftheWorld科林
观”(暗喻→双关)
P&GGilletteAmarriagemadeinheaven-andinthebathroom浴室联姻,天作之合
(突降法→渐进法)
NewBlood,AncientWounds新鲜的血液,古老的伤口(对比→对仗)
BushLeads,KerryConcedes布什获胜,克里言败(对比→对仗)
3.放弃原修辞格进行直译
MyBigFatGreenWedding我那盛大隆重的绿色婚礼
AnOdetoFailure失败颂
TipsonTipping付小费的学问
Moveover,BigBrother老大哥,移过去一点
人类和医学之忧OfMice,MenandMedicalConcern实验鼠、
TheDragonandItsNeighboringTigers巨龙与其周围的小虎
PayorDecay要么付费,要么消亡
4.放弃原修辞格进行意译
Tesco’sBigBrotherTrackstheThieves特易购用监控技术追踪窃贼
Sydney:onTopoftheWorldDownUnder悉尼:澳洲之乐土
三不”一代NEETGeneration“
RedPlant’sLureMayProveCostly火星的诱惑
5.发挥汉语优势,体现中文标题特点
SoleSurvivor足下掘金,唯我独存
四、结束语
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英语修辞特点,增强可读性;发挥汉语优势,体现汉语新闻标题风格。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对于不太熟悉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许多妙不可言的精彩之处,稍一疏忽就可能从眼皮底下滑过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掌故、文艺作品以及英语的修辞手段等等。一旦真的领会并译出了英语标题中作者苦心营造的深奥内涵,那份喜悦绝对是妙不可言的。
参考文献:
黎昌抱,2004,英语同源修辞格及其翻译〔J〕.外语教学,(1)。
刘宓庆,1998,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谢祖钧,2002,新编英语修辞〔M〕.中南大学出版社。
许明武,2003,新闻英语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Leiter,K.,Harriss,J.&Johnson,S.,2003.TheCompleteReporter:FundamentalofNewsGathering,Writing,
andEditing〔M〕.ChinesePeopleUniversityPress.
46
2005年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2期部分论文英文摘要
AStructuationTheoryPerspectiveoftheSocialPsychologyofForeignLanguageLearning
GaoYihong
Abstract:ThispaperadoptsAnthonyGiddens’StructurationTheorytoexplaindescriptivefind-ingsinpreviousresearch,regardingtherelationbetweenlearners’motivationandself-identitychanges,betweenindividuals’languagelearningandsocialcontexts.Itisarguedthatlearningmotivationandlearners’self-identityconstructeachother.Self-identitychangesareinfluencedbylearningmotivation,butcanbeimplicitin“practicalconsciousness,”constitute“unintendedconsequencesofaction,”andthuscon-ditionsoffurtheraction.Thelearningofaforeignlanguageandcultureisaprocessofagentsturningtheir“practicalconsciousness”into“discursiveconsciousness”andincreasetheirreflexivity,whichisaneces-
productivebilingualism.”Therelationbetweenforeignlanguagelearners’self-identitysaryconditionfor“
sandsocialcontextsisalsothatofmutualconstruction.Learners’self-identitychangeisapartofChina’
modernizationprocess—itsoutcomeandconstitutiveforceatthesametime.
Keywords:StructurationTheory;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tivation;self-identity;socialcontextConceptualMetaphorTheoryandBlendingTheoryinMeaningConstruction
LiFuyin
![英语新闻标题修辞 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298/5912060412594754371878.jpg)
Abstract:TianCongThisarticlecomparesthesimilarityanddifferencesofconceptualmetaphortheoryand
Conceptualmetaphortheoryexplainsthesystematicconven-blendingtheoryinmeaningconstruction.Intheconstructionofnewmeaning,blendingtheoryenjoyssomeadvantagesandhasawiderapplication.
tionalcorrespondencesbetweentwodomains.Itisatheoryonsystematicpolysemy.Meanwhileblendingtheoryattemptstoexplainthegeneralrulesofthinking,whichtakestheconceptualmetaphorasasubtypeofblending.Boththeoriesstillfacetheproblemofmoreempiricalevidence.
Keywords:Conceptualmetaphortheory;blendingtheory;meaningconstruction
RhetoricalAppreciationandTranslationofEnglishNewsHeadlines
LiHongxia
Abstract:ThearticlefirstdiscussedtherhetoricalfeaturesoftheheadlinesofEnglishnews.Byana-lyzingmanyexamplesfromrecentAmericanandEnglishnewspapersandmagazines,itproposedseveralmethodstotranslatetherhetoricalheadlinesofEnglishnewsintoChinese.
Keywords:Englishnews;headlines;rhetoric
81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