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方治疗肺寒咳嗽126例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宣肺散寒,化痰利气,利咽镇咳之止咳方辨证治疗肺寒咳嗽126例。全部病例以2周1疗程。治疗1~2个疗程判断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总有效率为76.2%,其中临床控制11例,显效33例,有效52例,无效30例。结论 宣肺散寒,化痰利气,利咽镇咳之止咳方辨证治疗肺寒咳嗽12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笔者自拟止咳方治疗肺寒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般资料
自2000年2月~2003年12月的门诊肺寒咳嗽患者126例,男62例,女64例,年龄最小4岁,最87岁,平均46岁,病程2周~1.5年,平均2个月。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喉痒、有痰或无痰,可伴有胸闷、咽痛、咽痒,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滑。血常规正常者121例,白细胞(10.2~10.10)×10 9 /L者5例。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正常者为98例,肺纹理增粗者28例。
2 治疗方法
自拟止咳方予以治疗。止咳方组成:炙麻黄6g,北杏仁15g,蝉衣5g,射干10g,百部15g,桔梗15g,僵蚕10g,紫菀20g,川贝10g,陈皮5g,半夏15g,高良姜10g,细辛6g,五味子8g,茯苓3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上午及晚饭后分服,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2周为1个疗程,儿童酌情减量。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标准拟定[1] 。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好转(+++→+);有效:咳嗽症状好转(+++→++或++→+);无效: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126例肺寒咳嗽患者,临床控制11例,显效33例,有效52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76.2%。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43岁,2003年11月5日初诊。反复发作性咳嗽7个月,再发并加重2周,患者因生意繁忙,经常熬夜,7个月劳累受凉后,开始出现反复咳嗽,痰白、胸闷、喉痒,曾就诊于某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咳特灵、阿莫西林、罗红霉素、联邦止咳露、急支糖浆;并先后静脉滴注青霉素,地塞米松,先锋霉素,克林霉素针剂等治疗。未能显效,诊时精神不振,咳嗽时作,遇风寒,饮生冷则发。喉痒、痰白、胸闷、有气上冲感,晨起及夜晚咳嗽尤甚,舌苔薄白,脉浮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胸透示肺纹理稍增,此为肺寒咳嗽。治疗宣肺散寒,化痰利气,利咽镇咳,方用止咳方。处方:炙麻黄6g,北杏仁15g,蝉衣5g,射干10g,百部15g,桔梗15g,僵蚕10g,紫菀20g,川贝10g,陈皮5g,半夏15g,高良姜10g,细辛6g,五味子8g,茯苓30g,甘草5g,共3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服药3天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按原方继服5剂,诸症大减,精神大振。调治2周后,肺部听诊及胸透均正常。
5 讨论
《素问·咳论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医学三字经·咳嗽》篇指出:“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于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肺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只病气,病气于之则呛而咳矣。”明确地阐明不论导致咳嗽的原因如何,都必须病起于肺或由他脏腑之病累及于肺始能发生。肺寒咳嗽多见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多呼吸道疾病。其病因病理多为风寒袭于咽喉、肺脏,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及时采用宣肺散寒,化痰利气,利咽镇咳,驱邪外出,咳嗽易平;若失于表散,邪留体内而为病根,每遇风寒则复感咳嗽,临证中可见,不少医患人员往往一见咳嗽则以为是炎症,遂大量应用抗生素,止咳祛痰药物,但收效甚微 [2] 。肺寒咳嗽病人,血象白细胞总及中性粒细胞不高,咽喉不充血,应用消炎类药难收良效。故此,采用止咳方对此类型咳嗽进行辨证治疗。方中取三拗汤宣肺散寒,有启门驱邪之功;二陈汤燥湿化痰,高良姜、细辛温肺散寒;蝉衣、射干、僵蚕、桔梗以疏风祛邪,利咽宣肺;紫菀、五味子止咳化痰敛气。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寒,止咳祛痰利咽之功。临床上运用止咳方治疗肺寒咳嗽,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和控制复发,疗效满意。此外,本病患者注意饮食调摄,生活起居,忌食生冷寒凉,肥甘厚味,忌浓茶、烟酒;同时坚持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重调治结合,效果会 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