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数学 思维障碍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80-02
数学是一门重视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学科,然而,传统数学教学理念以题海战术为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获得的,导致一些学生在上课时,听老师讲得很清楚,感觉自己都明白了,认为问题很简单,可是在独立解题时,却不知从何处下手,毫无头绪。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笔者认为,要想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只有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来实现。
一、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
学习本身是一种熟悉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是要通过对事物的认知,以及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处理, 并且用学生自己能够熟悉记住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保留,言而简之,就是教师把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融合,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结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得到充分的理解,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新的数学知识与旧的数学知识不能顺利“融合”,那么这时就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
1.数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的思维障碍。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致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分析、感受也是不同的,这也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所偏差。对于一个问题,如果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做,那么就在相关章节中找相关的内容看,看教科书中的实例,这样学生也就能较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了。
2.思维表层性形成的思维障碍。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学科,所以在思维跳跃上非常灵活。 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当脱离具体的表面现象,形成科学有效的概念及方法。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生活经验不足,致使学生在看待问题时,过多地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没有深入的去思考问题的实质,这样得出的结果无疑是粗糙的、不客观的。在探讨问题时,要发散思维,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打破思维障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3.数学思维障�K的突破。(1)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如果教师对教学对象缺少了解,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启迪学生的思维。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触动学生的求知和情感需要,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势必要了解全体学生的实际状况,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满足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2)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常常将数学教学同生活割裂开来,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势必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缺少实践性,不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兴趣的产生。可见,在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更要将数学意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身掌握的已有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的问题。或者将生活中的问题,巧妙通过创设情境,融入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意识,这无疑是突破思维障碍的重要环节。(3)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让学生讨论,从错误的结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他人不一致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应满足于常规方法,而是要培养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打破定势思维的局限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和固有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采取更加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不断扩展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散学生的思维,摆脱思维障碍。并且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 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快速地解决数学思维障碍等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全新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亮.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与突破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2]王承红.浅谈如何帮助高中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J].速读,2016,(4).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