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很多人仅看到药名中写了“清热”、“解毒”等字眼,就购买了感冒清热颗粒、牛黄解毒片等服用。其实,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等类型,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治疗,如果患者没有先看药物说明书,弄清这些药物是治疗哪些感冒的,可能反而加重病情。
“清热”。很多人一看到清热,就觉得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但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应选用金花清感颗粒等药。如果自觉发热明显(不一定体温高)、稍感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白黏稠或黄等症状,可能是风热感冒。清热的中成药性寒凉,用于治疗热邪较重、体温较高的流感或重症感冒。如果风热感冒吃了治疗风寒感冒的“温热药”,则可能“火上浇油”。
“宣肺散寒”。标注此作用的药物主要针对风寒感冒,属于发散风寒药,成分中多含荆芥、紫苏叶、葱白、生姜、防风、羌活等。如果出现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稀色白、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可能是风寒感冒,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风寒感冒吃了风热感冒的“寒凉药”,不但无效,还可能使邪气更难宣散外出、迁延难愈。
“解毒”。有人感冒时有上火症状,就觉得需要“清热解毒”,但如果自行服用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等过于寒凉的药物,会“冰伏邪气”,使邪气难以往外驱散。牛黄解毒丸能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皮肤刺痒,但它并不是常用感冒药,长期服还可能因其含有的砷等成分引起胸闷、心悸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疏风清热,解表散寒”。许多人看到说明书这么写很不解,为什么要同时“清热”和“散寒”呢?其实,如果既有恶寒、无汗、头痛等风寒症状,又有心烦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白黏稠或黄、小便黄、大便干等内热症状,可能是表寒里热感冒,也叫“寒包火”感冒,这时既要解表散寒,又要清解里热,也就是要“表里双解”。一些治疗风寒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冲剂,也能治疗这种感冒。但若嗓子疼、大便干的症状较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其他药。
其实,很多中成药标注了是用于治疗哪种类型的感冒,因此,大家不应只看药名,也应看看说明书。感冒后如果不能把侵犯外邪驱散干净,或治疗及调养不当而使邪气入里,则有可能变生很多疾病,所以得了感冒要正确用药,尽早恢复。有些治疗慢性病的药可能要暂时停服;人参等补益药物和膏方可能影响邪气往外驱散,不利于感冒康复。因此,应在咨询医生后停药,待感冒痊愈后,再根据需要继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