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液黏稠度高的偏方
【偏方】:一斤生姜,洗净凉干,切成薄片(如同信封纸厚),装在一个大口瓶内;再放入半斤冰糖;然后到入一斤白醋(注意:白醋一定要真正的米醋,千万不要醋精兑的和各种添加剂勾兑的醋,一定要切记!),白醋没过姜面即可。最后将瓶口封死。8天后,开始食用。
【食用方法】:每天早上空腹吃5—8片姜(视姜片大小而定)喝一小勺醋。(注意:千万不可以晚上吃姜,医学上有“早上吃姜如人参,晚上吃姜赛砒霜”之说。同是一样东西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加工炮制办法,不同的人吃了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我们中华中医药辩证施治的博大精深之处。咳!要跑题了。)每天吃一次即可,一定要坚持吃完。
吃完后到医院查一下血,一般都会降下来,如果降到正常范围内,可停服;如果还没降到正常范围内,只要是下降了,就继续如法炮制再吃一斤姜。其实姜是一种保健蔬菜,有的人一年四季早上空腹吃生姜,不仅降血黏,而且预防感冒,杀病毒,以促使血液循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另外,长期吃姜会有口干、爱出汗的现象,这不要紧,每天喝一点蜂蜜。
血液黏稠度高的五种信号
血液黏稠度高是不正常的状态,黏稠的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缓慢,影响器官的血液供应中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往往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而出现以下五信号:
神经系统症状
晨起头晕、头部沉重感、午餐后犯困、头痛、头胀、耳鸣、健忘、乏力、倦怠、肢体麻木、心悸气短。

眼部症状
血液黏稠度高,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致使视神经和视网膜出现暂时性缺血,导致视力减退,常在扭转颈部时发生一过性视力模糊,严重者可失明。
出血症状常见有鼻、牙龈出血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瘀斑等。
血栓形成可发生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并引起相应症状,也可发生静脉炎等。
血液易凝抽静脉血时,血液很快凝集在针管中。
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人,以上五种症状中只要出现三种,就要引起注意,要到医院检查血液凝集时间、血小板功能、免疫球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