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水润万物 衣养万物——《道德经》与生态文化(第六章)



衣养万物——《道德经》与生态文化(第六章)

 
第六章 三才相盗的生态系统

一、极天人蕴奥的《阴符经》

自老子创立道论,即含三才之说。《易·说卦》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东汉王符有所发挥:“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1)凡此之论,多依老子之学。《黄帝阴符经》亦不例外,它紧紧抓住了人与天地万物关系这一要害,精辟地阐述了三才相依而又互盗的天地至理,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揭示了道家天人观的丰富内涵。

关于《阴符经》的作者与时代,历史上曾有过各种不同的看法,上自轩辕黄帝,下至唐代李筌,或言为战国著作,或指为南朝文献,一时难以确定。据王明先生考证,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1)《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所以也叫做《黄帝阴符经》。因而有题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注解。这一说法最不合理。宋黄庭坚说:“《阴符经》出于唐李筌。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又妄托子房、孔明诸贤训注,尤可笑。”好事者说黄帝撰经,并且假托太公、张良等作注,这些都是显明伪托之作,不可置信。

(2)《阴符经》是战国或战国以前的书。胡应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读阴符,《隋志》有《太公阴符钤录》、《周书阴符》,认为战国之“阴符”即今之《阴符经》。宋邵雍以《阴符经》为战国时书,程颐以为非商末即周末,梁启超说“其文简洁,不似唐人文学,”“置之战国之末,与《系辞》、《老子》同时可耳。盖其思想与二书相近也。”断定《阴符经》是战国末年的著作。

(3)《阴符经》是北魏道士寇谦之作。清姚际恒着《古今伪书考》,据唐末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载寇谦之、李筌事迹,认为此书当为寇谦之所作,而李筌得之。全祖望也赞同这个观点。

(4)《阴符经》为唐代李筌所作。宋黄庭坚、朱熹皆主此说。然王明先生认为,根据经文与李筌注文的差异、唐代碑记文献所载,可以证明李筌只曾作注,未曾依托作经。此外,明杨慎认为“《阴符经》非黄帝书,盖出后汉末”。余嘉锡先生认为《阴符经》不是李筌所假托,而是出于东晋杨羲、许谧辈所作。这些均为一家之言,难以定论。(2)但该书于唐初公开于世,并立即为道教所重视,这是可以肯定的。

《阴符经》自问世后,在历史上曾获得非常崇高的地位。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曾书写《阴符经》赠人。褚遂良奉唐太宗、唐高宗之命,两次书写《阴符经》一百余卷。继李筌为《阴符经》作注以后,著名道士张果也曾为其作注。其后,吴筠阐述道家理论,其文章不只一次的援引《阴符经》。王冰整理《内经》以后,作《素向六气玄珠密语》,其序言引《阴符经》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若能究其玄珠之义,见天之生,可以延生;见天之杀,可以逃杀。《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此者使人能顺天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

到了宋代,《阴符经》越过《庄子》、《列子》等书,成为和老子《道德经》同等重要的道教经典,如张伯端认为,《阴符经》和《道德经》一样,乃是古今一切神仙得道的必由之路。他的《悟真篇》多次称引《阴符经》:“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君。”“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是死门。若会杀机明返覆,始终害里却生恩。”这里所说的“观天”、“五贼”、“三才相盗”、“害里生恩”,都是《阴符经》的思想。“国富”、“安民”、“求战”之类,是《阴符经》上、中、下三篇篇名的大旨。

金元兴起的全真道,史称北宗。创始人王重阳,一般不主张读经、打坐。在他认为必读的三、五本经书中,就有《阴符经》。王重阳说自己:“理透《阴符》三百字,搜通《道德》五千言。”(3)王重阳大弟子马丹阳亦说:“学道人不须广看经书……若河上公注《道德经》、金陵子注《阴符经》,二者时看亦不妨。”(4)直到王重阳的再传弟子、丘长春的高足尹志平,也坚持认为:“道人虽未能广学,《阴符》、《道德》、《清静》三经,又岂可不学。”(5)

由于道教对《阴符经》特殊重视,先后出现几十种注释,使道教之外的人士把《阴符经》作为道教理论的代表。北宋高僧智圆说:“宗儒述孟轲,好道注《阴符》。”(6)儒家亦对此书十分重视,程颐说:“《老子》言甚杂,如《阴符经》却不杂,然皆窥测天道之未尽者也。”(7)闾丘次孟说:“《阴符经》所谓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变化顺矣。此数语,虽《六经》之言无以加。”朱熹评述说:“如他闾丘此等见处,尽得。”(8)不仅如此,朱熹还化名“崆峒道士邹诉”,作《黄帝阴符经注解》,以理学心性理气之说释经,并多处附加按语,赞誉其经文“极说得妙”、“最下得好”、“此等处特然好”。五代时期,契丹太子耶律信将《阴符经》译为契丹文,从此《阴符经》又在辽金统治的地区流传开来。元代大儒刘因亦教其弟子们读《阴符经》,他说:“史既治,则读诸子者,庄、列、阴符四书者,皆出一律,虽云道家者流,其间有至理存。”(9)明代哲学家吕坤指出,《阴符经》其言“洞造化精微,极天人蕴奥,契性命归指。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养身,兵家得之以制胜,术数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股掌人群,低昂时变。是书也,譬江河之水,惟人所挹。其挹也,惟人所用。”(10)

总而言之,《阴符经》自公布于众之后,即受到三教九流的关注,为从多思想家、学者所重视,历代注本多达百种之多。故世人评价曰:“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口造化斧,凿破机关门。”(11)“不测似阴阳,难名若神鬼。得以升高天,失之沉厚地。”(12)

二、人天互法与三才相盗

和老子《道德经》一样,《阴符经》也有着美丽的文辞,它犹如一首诗:“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其诗的雄浑,气势的浩大,语言的铿锵,完全可以和魏武曹操的“东临碣石”比美。它又是格言:“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这样的格言,很自然地使人们起《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然,认识到“祸福相倚”固然不易,认识到“害生于恩”则需要对生活更深刻的观察。祸福相倚只是从外在表现说明了社会生活的变幻无常,反映了人们对这变幻无常的感慨、迷惘和无能为力。所以在祸福相倚之后,《老子》就说:“孰知其极”,“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而“害生于思”则是从人的行为出发,说明行为的效果,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有为的性质。

《阴符经》的思想,和许多道家著作一样,讲的也是天人关系问题,并提出了一个以“三才相盗”为核心的天人结构系统。所谓“盗”,即悄悄地窃取、不露声色地伤害,也有利用的含义。“三盗”,是指天地、万物、人互相盗取,彼此利用,共同生存。此三者如协调、适宜,则三才皆显安好,天下即大吉太平。正如元人俞琰注:“天地养万物,亦害万物,故曰天地万物之盗。人养万物,亦害万物,故曰万物人之盗。万物养人,亦害人,故曰人万物之盗。不言其养而言其害,盖亦即其反者而言之也。若夫三者各得其宜,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曰三盗既宜,三才既安。”(13)

首先,《阴符经》开篇即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指出人们行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认识和掌握这个天道,因为天的行为,没有不合道的,只有人的行为有道与非道之分。观,这是观察、研究。不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察,而是指要全身心投入的研究。“观者,五眼圆明也。明其天眼、慧眼、法眼、道眼、神眼,五光明澈,则五蕴归空,见其天道也。”(14)因此,观就是非常深刻的认识。认识了天道,掌握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这就“尽矣”,到达尽头了。

天道、天行的重要内容,就是五行相克。经中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这里所说“五贼”,就是五行相克。汉代人把五行相克叫作五行“相贼”。王充《论衡·物势篇》记载,当时有人认为:“五行之气,天生万物。以万物含五行之气,五行之气更相贼害。”“欲为之用,故令相贼害。贼害,相成也。故天用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作万事。不能相制,不能相使;不相贼害,不成为用。金不贼木,木不成用;火不烁金,金不成器。故诸物相贼相利。”传统的意见,五行不仅相克,而且相生。一般而言,五行相生的关系是一种自然关系,它反映了事物相互依赖的一面。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类曾利用这种相生关系,解决了自己的衣食问题,如利用木生火,发明了火;利用水生木,发展了农业和园艺等,从而对人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五行相克的关系,即在自然关系之上加上了人为的作用,如用火克金、金克木的原则,改进了工具。火克金,可以从矿产中得到金属并加成了各种工具;金克木,金属工具又可把木材加工成种种用器。

铁和木的结合,是古代生产工具的主要形式,工具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存的能力,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当然,古代思想家无法从这样广阔的历史角度来看问题,但他们懂得火克金、金克木的重要性,因此也知晓五行相克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讲,对于人类的发展,事物的相互制约比事物的相互依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许多思想家都注意到,人的作用和自然过程是相反的。老子、庄子把世界的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一类是人为。他们赞成天然而反对人为。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认为:一块耕地,人不管它,就会杂草丛生;一只船,人不管它,就会锈蚀腐朽。人的作用就是除草、防锈,而这是违反自然过程的。与老庄学说不同之处,《阴符经》在承认天人合和的基础上,重视的是事物的相制相使,是人对物的改造利用。因此说天有五种贼害,谁发现谁就昌盛,“五贼”装在心里,对天采取行动,宇宙就象握在手里,万物都将由人创生。这样一来,由老子所说的“人法天地”的关系,转化为“人天互法”的关系。正如元人王道渊所说:“天法人,人法天,《阴符》之所以作也。”(15)“三才即立,万物生焉。生万物者,道也。成至道者,人也。圣人所以建天地,施德化,修性命,定人物,此《阴符》所以作也。”(16)这种人天互法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三才相盗的客观事实上。

经中曰:“天地,万物之盗。”是说天地为万物所盗取,亦即万物盗取天地阴阳之气而生。李筌解释说:天是阴阳的总名。阳气轻清上浮为天,阴气重浊下沉为地,天地相连而不相离。……阴阳二气之中又有儿子,名曰五行,五行为天地阴阳之功用,万物以五行而生,故万物又为五行之子。如人能够了解天地阴阳之道,掌握五行真气运化之秩序,则可以知晓天地社会的兴废,明察万物人身的生死。(17)在古人看来,人与万物,都是由元气所生;天阳地阴,天赋予神气,而地赋予形质,万物都是由气、形、质所构成。对此,《庄子·秋水》说:我自知是自然的产物,由天地给予我形貌,并且禀受阴阳之气。在《列子·天瑞》中对气、形、质的形成,有更详细的论述。万物既是盗取天地精华而生成,所以说“天地,万物之盗”。此为三盗之第一义。

经中曰:“万物,人之盗。”是说万物为人所盗取、利用,以生养自己。如取五谷以为食,取丝绵以为衣饰,取木石为宫室,取金属为刀兵,取牛马为坐骑等,万物为我利用,所以说“万物,人之盗”。《列子·天瑞篇》中有一故事,讲述了人盗万物而求发展的诀窍。在齐国有一位姓国的大富豪,当有人问他致富的原因时,他说是善于“盗窃”。所谓“盗窃”,就是利用天时、地利,借云雨之滂润,依山泽之产育,去种庄稼,收五谷,筑房屋、置产业;在陆地上,盗窃归天地所有的禽兽;在河流中,盗窃归自然所有的鱼鳖。这就是他致富的秘诀。究其根本,人的生命本出自天地,其生存亦必须依赖天地,故盗万物为己用亦为必要。此为三盗之第二义。

“人,万物之盗。”就是说人亦反被万物所盗取。人虽利用天地,盗取万物以养活自己,但如沉沦于声色犬马之欲,为外物所役使,甚而殉身丧命,则人反而为万物所盗。又如水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故人盗水火自用,这是有利之处。但如失去控制,水火成灾,贼害于人,亦为万物所盗。此外,人为了使所需之物取之不尽,而繁衍、改良了它,这样一来则是万物反盗人类的智能,靠人的维护而生之不竭。实际上,人与万物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外部的互相利用方面,即使在人体的内部也仍然存在,正如王道渊所说:万物的生成与人同时,人身之内生有八万四千小虫。(18)简略而言,体内五脏被蛲虫、蛔虫盗食,体外皮肤被跳蚤、蚊虫叮咬,这些都是万物盗人的例子。此为三盗之第三义。

万物盗天地,人盗万物,万物盗人,这是三才相生相克的基本状况,亦是其运行的客观规律。元人胥元一注说:万物盗天地而生,人盗万物而养,万物盗人而成,此为三才相生、相养、相成的正理。(19)即自然的正理,理应遵行道的法则。对此,李筌说:凡彼此的相盗,皆须遵循大道。人的所作所为,宜令其尽合其宜。只有这样,三才可以无损、各安其任,皆使不过度越分以伤本性,这样便可免除天下的祸患。(20)

三、观时盗机与四不违诀

这种符合自然之道的“有道”之“盗”,就叫做“盗机”。《阴符经》说:这个盗机,普天下没人看不见,但却没有人能认识。如君子掌握了它,身安事成;小人得到了它,轻生玩命。也就是说,盗机所产生的现象容易为一般人发现,但其深层的本质却难以了解,正如李筌所说:盗机深奥玄妙,容易看到,难以把握。例如国氏盗取天时地利而获富,人皆见种植收益,而不知其中的深理。那么究竟什么是盗机?这是指在未见到之前,当预先知道将来的结果,暗设计谋,运用智能,抓住时机,于常人不知不觉之中,盗窃利益于将来,以生养自己,这就叫做盗机。(21)

所谓“盗”,亦即悄然难晓的意思。天地运作,无声无息;万物生息,不知不觉;人之存亡,潜生暗息。于不经意之中,天荒地老,物毁人去,其发展的过程尤如一个高明的大盗窃取他物而毫不张扬。所谓“机”,是指时机、机宜,指天道运化之初萌,人事变动之征兆,皆因隐蔽难察,故谓之机。《阴符经》说:“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宋人蹇昌辰解释说:机者,得失变化之关键时刻,其天地、万物、人都处在否泰、兴亡、损益、盛衰的两极发展之中。(22)朱熹亦说:人能利用天地之时则百骸安好,人能掌握运化之机则天下太平,这就是盗的原则。(23)《天机经》也指出:圣人观时而用,应机而制,故能运生杀于掌内,成功业于天下。

在这个三才相盗的天人结构中,唯有人最具备道德的主体性。故其动机的善恶与价值的取舍,往往决定了盗机所生的结果。宋人刘海蟾说:君子知大道包含万善,故所作所为追求的是和谐与完善,举凡所有的活动皆有美好的动机,以之与大道合契。乃至于精思守一,取天地之微妙,以资养真性;或盗万物之精华,神水金液,以致神仙,故曰君子得之以身安事成。小人得知其机,追求浮华奢淫。这样一来,穷兵黩武则军旅败亡,望上高攀则荣消辱至,或因贪婪而损伤自己,或因财色而祸害终身,虽然可以荣贵一时,但最终难免咎患,盖因不知大道的真旨妙机,以至于此,故曰小人得之却轻生玩命。(24)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在利用万物,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道德水准的高低,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在面对自然、三才互盗的环境中,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可以主动地驾驭自然,积极地参与万物的运化。《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对此李筌解释说:人与禽兽、草木一样,都是由阴阳的运化而生,但人又为万物之灵,位处天地的中心,心怀智能权谋,能够反照自性,穷达事物的本始,盗取阴阳五行之气而用之。(25)换言之,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既能认识自我本性,又能知晓自然规律,取万物为己用。而盗取天万物的过程,亦是对自然的认识过程,是人掌握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加以利用的历史。

圣人在盗万物、取天机的过程中,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应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效法天道自然之静,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都必须在大自然这个先天决定的环境中,别无选择。《阴符经》说:自然之道寂寥宁静,天地万物不断生衍。天地之道不知不觉地运作,一会儿阴胜阳,一会儿阳胜阴,阴阳交替推移,变化有条有理,所以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背,顺势利导而利用之。也就是说,作为宇宙本源的道体是无声无息,寂静不变的。由道体所生的天地万物,则是在逐渐地生灭变化之中,并以阴阳交替的形式在运作。这种交替是缓缓的,慢慢的,象水的浸润,不知不觉,你进我退,此胜彼负,万物就是这样生存在这样一个有序的空间环境中。

天地间阴阳的交替推移,即是自然之道。圣人的所作所为便应效法自然之道,顺从阴阳消息的规律,制定生杀克胜的法则,此即经中所说的顺势利导而用之。蹇昌辰注曰:自然之道有其固有的规律,故圣人知其不可违背,而顺势利用。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换言之,在道教看来,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并非仅限于互相盗取互相利用,其中尚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自然与万物还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是启迪人的智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无穷动力。

《道德经》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关尹子》说:天下之物多达亿万,但天地并不据为己功,故圣人管理国家,应效法江海,含尘忍垢,这样便万邦归流,天下拥戴。这是引天道来说明人类所应有的谦德,让人向天地学习无私的品质。《关尹子》又说:天下万物各适其生成,无一物而窒塞不通。故圣人效法大道而无为,以德应变而致用。这是用自然无为、生养万物的事实,教育人们顺应客观的规律,在永恒变化的世界中求得发展。

不仅天地为人道之师,万物亦给人类以启示。《关尹子》说:圣人向蜜蜂学习而设立君臣制度,向蜘蛛学习而纺织、结网,向拱立的老鼠学习而制定礼仪,向征战的蚂蚁学习而设阵打仗。圣人就是这样善于向万物学习,再去教育贤人,帮助一般人。但唯有圣人能使自己与自然万物合一同理,所以心无先入主的偏见,能行种种方便,善利天下。

总结《阴符经》的盗机学说,其核心仍然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关键,以追求万物昌盛、天人共安的理想社会。对此,《关尹子》中所说的“四不违”原则便是这种学说最好的注解。

《关尹子》说:天不能使莲花冬天开放,使菊花春天开放。因此圣人不违天之四季,不逆时之通塞,这是“不违时”。地不能使河南生产橘柑,使江南生养狐貉,因此圣人不违地之风俗,不逆气之变化,这是“不违欲”。圣人不能使手走路,使足握物,当各尽其能,这是“不违我所长”。圣人不能使鱼在空中飞翔,鸟在水中游驰,任鱼游水中,鸟腾高空,这是“不违物所长”。这样一来,天地万物可变动,可静止,可晦藏,可明显,唯不可以拘泥,当随时达变,运化生养万物,这就是道。(26)也就说,只要遵循这四条基本原则,不违拒造物之变化,不拘守人间之死法,便可以应变无穷而为妙道。

从三才互盗的生存空间,到强调人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在大自然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最后仍归根于道法自然,这是《阴符经》中的三才相盗学说的基本结构。显然,《阴符经》中的这种理论框架,仍然是建立在道家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之上。与老庄所说的不同之处,是《阴符经》更加鲜明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强调了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这样一来,使道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从而消除了其中原有消极因素,高扬了在人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中的客观价值,成为道教思想中的一枝奇葩。这枝奇葩具有以下特色:

一、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实现自我主体性,这与西方哲学讲主体是有所区别。从古希腊的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以人作为中心,到近代康德建立起完整的主体性哲学,西方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主要是在人与自然的相分离相斗争中讲主客关系,主张对自然环境的征服与控制。与其相反,《阴符经》的盗机哲学则以人和自然的认同与和谐为大前提,在此前提下讲人对自然法则的认识和利用,即人对天地万物的合理取舍。天与人尽管存在相互盗取的矛盾关系,但二者的对立是次要的,统一是根本的,天人之间通过互盗建立起来反馈系统,而信息的反馈使二者达于统一,即所谓天机与人机的“暗合”。故在《阴符经》中,看不到人与天的根本分离和对立。也正是此点,使它既有别于道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观,亦与儒家天人感应的学说异趣,从而独具风彩。

二、在《阴符经》中,顺从天道和改造自然达到了有机的结合。顺从天道是前提,而天道的基本内容是五行生克,懂得了五行生克就可以合理适序地利用自然。这样,顺从天道的本身包含着对自然的积极改造,而改造自然又是遵循着天道,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是统一的,而不是分开的。同时,它也不只是对某些局部情况的说明,而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普遍原则。《阴符经》的这些思想,体现了人在自然接口前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要求获得了理论上的认可。所以它在问世以后,人们常常援引,把它作为改造自然、自主生命的思想依据。

三、在三才相盗的交换中,即人利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在道德自律方面的重要性,所谓“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明确指出了由于人们不同的道德取向,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却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用《列子·天端》所举国氏致富的例子来讲,国氏的致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而去取用自然的财富,这是合理合法,顺应天道。相反,那些封建诸侯只是为私利掠夺积聚财富,这是反社会的不道德的,因此必然造成社会大乱,天人共愤。元末明初,刘伯温作《郁离子》,其《天地之盗》讲:人,是天地之盗,但只有圣人才真正懂得盗机。盗,不是“发藏取物”,主要是“执其权,用其力”。如春种秋收,高处建房,低地凿池,水上行舟,因风作帆。而一般人不懂得盗机,以至于“遏其机,逆其气”,甚至只知道无限制地盗取自然界的物质,这就必须造成“物尽而藏竭”。

以上的这些相当深刻的思想,对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各种弊病,不也是一种尖锐的批判吗?在人类利用现代高科技,向大自然展开更大规模征服的今天,在人类文明面临全面危机的时候,古老的道家智能与道教思想,是否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重新确定人在大自然中的作用与地位呢?这将有待更多的智士哲人去思索。但不管如何,道教的这些充满智能的结晶,应当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注释:

(1)见王符《潜夫论·本训篇》。

(2)见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第140页—1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

(3)见《重阳全真集》卷一三《浣溪沙》,《道藏》第25册第763页。

(4)见《丹阳真人语录》,《道藏》第23册第704页。

(5)见《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四,《道藏》第33册第175页。

(6)见《闲居编》卷四八《潜夫咏》。

(7)见《遗书》卷十五。

(8)见《朱子语类》卷一二五。

(9)见《静修集·叙学》。

(10)见吕坤《阴符经注·序》。

(11)见唐·陆龟蒙《读阴符经诗》。

(12)见唐·皮日休《读阴符经诗》。

(13)见俞琰《黄帝阴符经注》,《道藏》第2册第831页。

(14)见刘处玄《黄帝阴符经注》,《道藏》第2册第818页。

(15)见王道渊《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序,《道藏》第2册第833页。

(16)见王道渊《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卷一,《道藏》第2册第834页。

(17)据李筌《黄帝阴经符经疏》意译。

(18)据王道渊《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意译。

(19)据胥元一《黄帝阴符经心法》意译。

(20)(21)(25)据李筌《黄帝阴符经疏》意译。

(22)据蹇昌辰《黄帝阴符经解》意译。

道德经 水润万物 衣养万物——《道德经》与生态文化(第六章)

(23)据朱熹《黄帝阴符注解》意译。

(24)据《黄帝阴符经注解》(十真本)译。

(26)据牛道淳《文始真经注》意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5551/292583350366.html

更多阅读

道德经译文---南怀瑾 南怀瑾讲道德经视频

 1、《道德经》之一章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

俗人看《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

提出“道”和“名”之后,老子补充了一段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比“道”和“名”更难理解。第一个难解之处是对“天地之始”的理解。首先是“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名句译解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译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

《道德经》——上善若水篇 道德经第一篇

《道德经》——上善若水篇【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最高的善德就如同流

声明:《道德经 水润万物 衣养万物——《道德经》与生态文化(第六章)》为网友王的风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