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 揭秘古代兵器:执玉戈礼万国 化干戈为玉帛

《淮南子·原道训》:“禹知天下之叛,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故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说。

早在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就有玉戈出土,作为非实用性的礼兵器,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因玉质坚脆,无法将玉戈用于实战搏击,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时期的玉戈应是一种仪仗器。

玉戈的形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二里头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岗期。此期玉戈的特点为尺寸普遍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第二个阶段为殷墟时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变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长度在15厘米以内,小的仅4至5厘米。

商早期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南阳独山玉玉戈,呈扁平状,长30.2厘米,援宽6.6厘米—6.9厘米,厚0.5厘米—0.7厘米,青色,局部有侵蚀。双重内,内中部有一单面钻孔,孔与援之间有若干道平行的浅刻弦纹,并有安柄痕。援一面平直,一面略斜。双面刃,刃与援面间有分界线,每面刃的中部都有一细而工整的凸棱。戈锋尖锐,锋与刃交接处逐渐增厚形成弧形。

化干戈为玉帛 揭秘古代兵器:执玉戈礼万国 化干戈为玉帛

2003年山东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玉戈,36.2厘米,宽0.7厘米—4.3厘米,内长8.9厘米,厚0.67厘米—0.71厘米,灰白玉,半透明,器表有黄、黑、褐色沁斑,长方形内上下缘、端部斜磨,端部有残损,无胡直内戈,三角形尖锋残断,长援,援身中部起脊,上下刃前端出齿突,刃缘斜磨,起弧形脊,单阑,出上下齿,下齿残,器两面的援本部有长方形方框,框内刻划交叉菱形纹。

郑州博物馆收藏的商青玉单孔戈,长24厘米,宽6.7厘米,厚0.6厘米,呈青灰色,援部为长条三角形,援内相交处有一圆形穿孔,无内阑,援后部有用于绑束的齿,前锋犀利,通体磨光,素面无饰。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代玉戈,长28.7厘米,阑宽8.1厘米,厚0.8厘米,青玉,原色调青灰,表面大部分受沁,器表呈褐色或鸡骨白色。戈体厚重,有阑,内端雕刻出齿牙六枚,作有规律的排列,援部中间起脊,边刃处浅浮雕隐起,内部有一钻孔,双面管钻,孔径0.75-0.8厘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5651/45250596200.html

更多阅读

化胡为佛 当年过函关 化胡为佛

《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大战二郎神时,老君拿出金刚琢对观音菩萨说: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这是老君在介绍自己

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

没有人喜欢冲突,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值得说明的是,冲突不全是坏事,它能暴露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问题的公开讨论,增强企业活力,刺激良性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冲突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云:无敌国

合作竞争:化干戈为玉帛

  在公共场合,竞争对手之间要做到以礼相待实属不易,但却很少能有像《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和《每日新闻》(The Daily News)这样以相互诋毁为乐的竞争对手。《邮报》称《每日新闻》为“每日瞌睡”,《每日新闻》自然也不甘示弱

声明:《化干戈为玉帛 揭秘古代兵器:执玉戈礼万国 化干戈为玉帛》为网友給狗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