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 朱元璋大战张士诚 朱元璋灭张士诚

朱元璋大战张士诚

朱元璋是一位出身平民的帝王,朱元璋在当时枭雄出没的年代笑到了最后,他打败了很多人。朱元璋大战张士诚胜利,能将张士诚挫骨扬灰,同时打败陈友谅也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朱元璋与张士诚的用人观念完全不同,这也是导致他俩最后分道扬镳,剑拔弩张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剧照

张士诚是只尊重但不重用人才,比如,罗贯中当年就是张士诚的谋士,但是未受到重用。张士诚能在元末那种群雄割据的年代有所作为重要的就是他很尊重人才,他这个优点是受到很多文人的称赞的。但是爱才与用才不能画上等号,张士诚只爱才但是不重用,其实是一种浪费人才的表现,在权力的资源方面是一种不合理的配置,这也是导致在朱元璋大战张士诚时,张士诚大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元璋是既重用人才也尊重人才。朱元璋在一开始的权力争夺战中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张士诚还是陈友谅都比他有优势,但是最后却是朱元璋大战张士诚以胜利告终,这与他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他与张士诚最大的区别是他愿意将人才纳入政治、军事的核心圈子中,筑有“礼贤馆”招纳贤士,而且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对待同一个人,张士诚没有任用,但是朱元璋却能发挥其长处,并放手让其实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是张士诚为什么没有成为帝王的原因。

朱元璋灭张士诚

元至正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军队在江浙地区进行攻灭张士诚军队之战。元至正十六年春天,张士诚从高邮迁到了平江后,时叛时降。张士诚为了争夺领地,与朱元璋多次兵戎相见,战争接连不断。在经过多年的你来我往中的战斗中,最后朱元璋消灭张士诚成为了一国之主。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 朱元璋大战张士诚 朱元璋灭张士诚

朱元璋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率领军队对张士诚进行讨伐。在讨论作战中,朱军发生了争执,朱元璋的主帅常遇春认为可以直接攻打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徐达也赞成这样的看法。但朱元璋却不同意,他认为如果直接攻打平江,张士诚的援兵一定会来救,那么平江就不容易攻克了。但是如果先攻打杭州等地,剪断张士诚的羽翼,平江就非常容易攻克了。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想法是正确的。在出发前,朱元璋反复强调一件事,军队在攻克平江之后不可以随便进行杀戮,要保留人质。这次朱元璋集合了大约二十万的大军,让常遇春和徐达指挥,他们很快就攻下了杭州和湖州,只剩下最后的平江了。

张士诚虽然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但是他的意志还是非常顽强的,当年那么多元军进攻高邮,历时三个月都不能攻破,就能看出张士诚的意志力了。朱元璋也非常了解张士诚的为人,于是下令让军队从不同城门进行攻破,将平江城层层包围,不让任何人出入。

朱元璋的弓箭兵、炮兵、步兵一同作战,日夜不停地对平江城进攻。张士诚以及他的军队在平江城围困将近十个月,敌人连续不断进攻使得他身心俱疲,加上粮食也早已殆尽,张士诚决定突围,但结果就是江平城被朱军攻陷,张士诚被虏,历史十个月的朱元璋灭张士诚之战最终以朱军胜利而告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5751/242710058400.html

更多阅读

陈友谅 常遇春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彭勇认为,传统历史文献中存在诸多故意歪曲丑化陈友谅

汉王陈友谅后裔 石达开

六百年来,陈友谅为了推翻蒙古人的残暴统治,恢复汉室天下,组织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直至建立大汉王朝,尽管最终失败,但他的英雄事迹一直广为流传。当时很多陈姓人受到陈友谅的牵连,被朱元璋以陈友谅后人之名而追杀,不得不改名换姓,到处躲藏

勇猛的张士诚为何会败给朱元璋 张士诚后人

元末著名起义将领张士诚出生于一个“贩盐”的人家,生活很是清贫,那时卖盐给有钱人,不但经常赚不到钱,反而还会收到侮辱,再加上当时官府对商人的克扣剥削,日子难以为继,张士诚便一咬牙,加入了造反行列。他找了十七个同行,加上他共十八个人,挑

陈友谅的妻子 陈友谅简介

鄱阳湖之战 至正二十三年(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著名水战。 是年二月,张士诚派吕珍军围攻小明王的最后据点安丰(治今安徽寿县)。安丰粮尽援绝,刘福通战死,安丰告

声明:《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 朱元璋大战张士诚 朱元璋灭张士诚》为网友小青春丶无限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