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感冒別著急,扶正固表話黃芪
冬季來臨,感冒的人逐漸增多,特別是小孩或老人,感冒更容易斷斷續續,反復發生,且久治不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與機體的正氣虛銳弱、衛外功能不足有關。中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疾病的發生原理,主要是正氣和病邪兩個方面。疾病的發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邪正鬥爭的勝負,正,是指人體功能和抗病、康復以及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邪,泛指各種致病因素。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依據,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即是致病邪氣在一定情況下,可在發病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正氣旺盛,氣血充盈,衛外同密,抗病能力強,邪氣就難以侵入,疾病也就無從發生,中藥黃芪,具有補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是臨床應用最多的補氣藥,故為預防感冒之聖藥。《本草備要》:“黃芪,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炙用補中,益元氣,壯脾胃。生血生肌” 《本草正義》:“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其皮直達人之膚表肌肉,固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歸肝、脾、肺、腎經。
【功用主治】 補氣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用於氣虛乏力、易感風邪、久瀉脫肛、自汗盜汗,水肢體浮腫、內臟脫垂、產後缺乳、瘡口久不癒合等。
【現代研究】 黃芪能顯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細胞總數,促進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殺菌能力,明顯增強細胞免疫,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黃芪多糖能升高正常大鼠紅細胞的比容,增加紅細胞數,增強造血功能;具有改善物質代謝、增強性腺功能、抗應激、延緩自然衰老等作用。
【使用注意】 高血壓、急性傳染病、發燒患者忌用。
【黃芪防感藥膳】黃芪固表粥
【組成】 生黃芪50克、大米 100克 糯米100克 、小米50克 薏仁30克、大棗20枚
【製作】 先將黃芪煎湯去渣,後加其他食材與之煎煮,粥成後食用。
【黃芪防感藥膳】芪棗麥杞茶
【組成】 炙黃芪、紅棗、枸杞各30g,麥冬15克。
【製作】 在水中浸泡半小時;在爐上燒水,待水開後,將爐火調成中火,將枸杞、黃芪、紅棗放入鍋裡熬煮 1 小時;用濾網濾出茶汁,即可飲用。
★ 【黃芪防感小偏方】
一、氣虛外感
平素體倦乏力,氣喘多汗,面色萎黃,鼻流清涕,少氣懶言,精力下降,食少便溏。
炙黃芪15克,白術9克,防風3克,甘草2克 開水泡服或雞湯燉服。每天3次,一日一劑(小兒減半)。
二、肺熱外感
平素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口氣熱臭,面部油垢,痤瘡疔毒,咽喉疼痛。
生黃芪15克,銀花10克,菊花8克 玄參6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開水泡服或煮水服用,每天3次,一日一劑(小兒減半)。
三、痰濕外感
平素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倦怠嗜臥,肢體沉重,脘腹痞滿,大便泄瀉,嘔惡頭暈。
生黃芪15克,薏仁20克,法半夏12克 陳皮8克茯苓15克.烏梅一枚,煮水服用,每天3次,一日一劑(小兒減半)。
四、陰虛外感
平素口燥咽幹,五心煩熱,皮膚乾癢,口舌生瘡,心煩不寐,大便幹結。
生黃芪15克、 百合、麥冬、石斛、生地、玉竹各10克,煮水服用,每天3次,一日一劑(小兒減半)。
五、陽虛外感
平素四肢不溫,畏寒喜暖,神疲欲寐,下利清穀,腹痛面青。
炙黃芪20克、 細辛3克、 桂枝10克、 生薑10克,甘草3克,煮水服用,每天3次,一日一劑(小兒減半)。
六、血虛外感
平素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失眠多夢,月經量少,早醒易驚,心悸健忘。
炙黃芪20克、 當歸20克、 大棗10枚、白芍10克、 熟地15克,煮水服用,每天3次,一日一劑(小兒減半)。
來源:雲南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