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控制
周义群
由于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是最终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过程,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
一.施工作业前的技术状态的控制。首先选择质量控制点,对于质量控制点,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控制的原则应当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的,对质量影响大的或者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作为控制点。如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施工中的薄弱节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地下防水层施工;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等,如模板的支撑与固定;
作为质量控制点重点对象,1)人的行为,对某些作业或操作,应以人为重点进行控制,对人的身体素质或心理应有的要求,技术难度大或精度要求高的作业等等。2)施工设备材料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如基础的防渗灌浆,砼的配合比等计量仪器的质量都是直接影响的因素。3)关键的操作。4)施工顺序 对于某些工作必须严格作业之间的顺序,如高低跨之间的砌体。5)技术间歇 有些作业之间需要有必要的技术间歇时间。如砖墙砌筑后与抹灰工序,砼浇筑后与折模之间。总之质量控制点的选择要准确,有效。为此,一方面需要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集思广益,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选择控制点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重点质量因素作为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和预控,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是取得好的施工质量条件之一。为此,每一分项工程开始实施前均要进行交底。作业技术交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具体化,是更细致,明确,更加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工序施工或分项工程施工的具体指导书。为做好技术交底,项目部必须由主管技术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技术交底要紧紧围绕和具体施工有关的操作者,机械设备,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工艺,方法,施工环境,具体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交底中要明确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作业标准和要求,什么时候完成等。
关键部位或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的技术交底要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过程实施。
二.施工过程的控制。
工程施工质是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检查出来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作业活动所构成,因此,保证作业活动的效果与质量是施工过程控制的基础。
1.承包单位的自检与专检的监控,承包单位是施工质量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者。自检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作业活动的作业者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自检。2)不同工序交接,转换必须由相关人员交接检查。3)承包单位专职人员的检查。为实现上述三点,承包单位必须有整套的制度及工作程序,具有相应的试验及检测仪器,配备满足要求地专职质人员。
2.技术复核工作的监控。凡涉及到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都应严格进行专人的复核性检查,以避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难以和危害。技术复核是承包单位应履行的技术工作责任,其复核核结果报送监理确认后,才能进行后续相关的施工,。常见的施工复核有,1)测量复核,建筑物定位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墙体皮数杆检测,楼层轴线检测,楼层间高层传递检测。2)高层建筑测量复核,建筑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平面与高程控制,建筑物中垂准检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观测等。3)管线工程测量复核。 我们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控制方法
一;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前,要对下列几点进行检查1:模板在安装前要对上道工序(轴线,标高的技术复核)验收通过情况进行检查,2:抽查现场模板的搭设的位置,轴线,标高,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拼缝,等情况进行检查。3检查模板内的杂物清理情况。4,对4M以上跨度的现浇砼梁,板的模板抽查起拱情况。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模板工程施工的起步工作是弹线与找平,所谓弹线就是在基层在弹出现浇砼结构件的外轮廓线,找平有两个作用,首先是为了防止浇筑砼的底部漏浆,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楼面高低不平。项目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对所弹的墨线与找平进行复核,这主要是保证构件在建筑物中所处的空间和平面位置正确。在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模板安装施工,对模板的加固措施要根据施工方案进行。
拆除模板时要符合《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并应提交拆模试块强度报告,达到要求方可拆模
拆模的顺序为先侧模后底模,一般说来,侧模在浇砼后24小时即方可拆模,但有时砼强度增长缓慢,拆模过早会产生粘皮现像,一定程度上造成砼外观缺陷,因此不提倡过早拆模.
拆模时,,禁止先拆楼层大面积的支承件.,
拆除后的模板必须进行清理,铲除灰浆及混凝土残渣,进行模板整形,
二;钢筋工程
加工前首先要对钢筋的表面进行检查,是否有弯曲,生锈,麻坑,班点等,特别是出现暗褐色,鱼鳞片剥落现象,不得进行加工,应重新进行抽样检验后,确定使用等级.
加工要核对图纸,进行加工.
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柱子外伸钢筋错位,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或浇捣砼时被振动器或其他操作机具碰歪撞,没有及时校正,使下柱钢筋位置偏离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故在下柱浇筑前,柱顶外伸部分最好加一道临时箍筋,固定柱筋,并检查柱筋周边有否加设保护层垫块,浇捣过程中专人监督检查,及时校正。
2,同截面接头过多,检查发现同一截面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应返工,如果返工影响太大,则可采取加焊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搭接。
3,绑扎搭接接头松脱。因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砬撞,压弯接头,致绑扎搭接接头松脱,发现这种情况,要求再用铁丝绑紧,如条件允许,可用电弧焊焊上一,二点。
4,钢筋漏掉。有些施工企业因施工管理不当,没有事先熟悉图纸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造成钢筋漏掉,对尚未浇砼已发现有钢筋漏掉的,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无条件全部补上,对浇砼后发现有漏掉的,要会同设计单位,通过结构性能分析来确定处理方案。
5,柱子主筋位移。柱子主筋位移也是钢筋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位移严重者影响结构受力性能。造成主筋位移的主要原因,一是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柱主筋被梁筋挤压,造成柱上端外伸主筋位移,二是柱箍筋绑扎不牢固,模板上口刚度差,浇灌柱子砼时使主筋位移,三是插筋位置不正确。因此在浇灌砼前应严格检查柱筋或伸钢筋是否正确,插筋要有足够的箍筋,保证钢筋骨架本身不变形,底端定位应牢固,必要时可焊在底筋上,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侧应加设混凝土垫块。
6,梁柱交接处核心部位箍筋漏掉。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极重要的部位,该部位的箍筋对于保证框架有足够的强度至关重要,但该处因钢筋纵,横,竖三个方向交集在一起,钢筋较密集,箍筋放置相对较麻烦,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漏放,故该处是我们隐检的重点部位。
7,双层钢筋网片移位。因撑脚太少或固定不当,致使在砼浇捣过程中会出现上层网片下沉或上下网片叠合,这样首先检查撑脚数量是否按设计放置,如设计没有规定,则基础底扳的钢筋撑脚按主筋规格,每平方米放一只,墙,板的撑脚,按主筋规格每0.25平方米一只考虑。对上层我钢筋网不能承受施工荷载的,要求搭设临时施工作业道。
另外钢筋的焊接接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现场经常用到的有电渣压力焊,对焊和电弧焊。
电渣压力焊往往出现以下质量缺陷。1接头偏心和倾斜。焊接接头其轴线偏移大于0.1D或超过2MM,接头弯折角度大于4度均为不合格。2.咬边。主要发生于上部钢筋,原因为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3,未熔合,上下钢筋在接合面处没有很好的熔合在一起。4,焊包不匀,焊包不匀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在接头四周分布不均,大的一面熔化金属很多,小的下其高度不足2MM,另一种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厚薄不匀。5,钢筋表面烧伤。钢筋夹持处产生许多烧伤斑点或小弧坑。
电弧焊的常见质量缺陷。1.尺寸偏差。绑条及搭接头焊长度不足,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移,接头处钢筋
轴线弯折和偏移,焊缝尺寸不足或过大。2.焊缝成形不良。焊缝表面不平,宽度不匀。这种缺陷虽然对静载强度影响不大,但容易产生应贪集中,对承受动载不利。3.咬边。焊缝与钢筋交界处烧成缺口没有得到熔化金属的补充,特别是直径较小钢筋的焊接及坡口立焊中,上部筋很容易发生这种缺陷。4.烧伤钢筋表面。钢筋表面局部有缺肉,电弧烧伤钢筋表面对钢筋有严重的脆化作用,往往是发生脆性破坏的起源点。5.气孔。焊接熔池中的气体来不及逸出而停留在缝中所形成的孔眼。
三;砼工程
(一)在浇筑砼前首先要根据图纸核对砼的标号是否正确,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做到所有操作人员签
1.抽查字。各种机械设备是否正常。1.在浇筑过程中要求监理单位进行旁站,在旁站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3.监督现场砼的浇捣顺序,2.见证取样现场结构构件,砼强度标养,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制作,○砼坍落度,○
施工缝留置,养护措施,后浇带留置,连续浇筑等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监督养护措施的有效实施。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风对砼加以覆盖美工保温保养护。2)砼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地于湿润状态,砼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砼,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砼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意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二)砼质量通病的预控。1)水泥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水泥的标号,品种,安定性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同品种水泥不能混用,久置的水泥(超过3个月)应做标号鉴定,水泥安定性不良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2)拌合物和易性不好,由于水泥标号选用不当,过高还者过低,砂石级配质量差,施工坍落度过大,计量工具不准,搅拌时间短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和易性不好。表现在:拌合物松散不易粘结,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拌合物中水泥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拌合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分层离析。用和易性差的拌合物浇筑的砼密实性差,强度低等。3)外加剂使用不当,外加剂使用不当会引起砼浇筑后,局部或大部分长时间不凝结硬化:已浇筑完的砼结构表面起鼓包,俗称表面“开花”。前者是由于缓凝剂掺入量过多,后者往往是以干粉状掺入砼中的外加剂,遇水膨胀,造成砼表面“开花”。3)麻面,砼表面粗糙,但无钢筋外露。造成麻面一般有以下原因:
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 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b.木模板在浇筑 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 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 ,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 表面失水过多,出线麻面。
c.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露刷,拆模时 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d.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 时缝隙漏浆, 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线麻面。
e. 振捣不密实, 中气泡未排除,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缝位置出现麻点。
f.拆模过早,造成砼表面缺棱少角。预防麻机的措施主要针对性的进行,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时的部位加以修补。
4)露筋。是指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商有被砼包裹而外露。主要有
a.砼浇筑振捣时,钢筋移位,或者垫快少,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b.因配合比不当使砼产生离析,浇筑部位缺浆,造成露筋。
c.砼振捣不匀或砼太干及振捣时间不足也会使钢筋露筋。
发现露筋,要求施工单位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的水泥浆抹平。如外露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冲洗干净,用高一级的砼捣实,认真养护。
5)蜂窝。是指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造成砼蜂窝主要有以下因素 a.砼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b.砼搅时间短,没有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实。
C.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振捣配合不好,因漏振而形成蜂窝。
e.砼浇筑过高造成离析。
6)孔洞。是指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砼,或蜂窝特别的大现像。造成孔洞的主要是由于:
a.在钢筋密实处或预留洞和埋件处,砼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
b.没有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c.砼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
e.砼工程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的操作而形成孔洞。
f.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以致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 对于砼孔洞的处理,一般由于面积较大,对结构和影响要比露筋,蜂窝严重。故通常要经有关单位,特别是设计院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7)缝隙夹渣。是指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好。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a.在浇筑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捣实不够。
b.浇筑大面积砼时,往往分层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未等杂物,末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筑砼时混入砼内,在施要缝处造成夹层。
+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