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瓷片 掌上官鉴 【官鉴学堂|中国历代名窑瓷片赏析——看胎土辨对错】


纵有家财万贯,不敌汝瓷一片


我国陶瓷发展繁荣昌盛,产品多样,富于装饰,技艺娴熟,工艺精细。瓷艺荟萃,相互促进,争芳斗艳,独具风韵。全国各地官窑林立,民窑四起。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誉。青白瓷以其质地精良、工艺精细、胎骨洁白、细腻致密而闻名,又以制作工整、釉层莹润、薄而透明而著称,具有青秀美玉之质感。



北宋官窑的原料也非常讲究,均选用上等瓷土,釉料采自陈留、钧州等地,胎骨有白、灰、红等色,白的含有铁质的黑釉护胎足,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又有天青、翠青、大绿等。


其釉薄如纸,釉内呈现冰裂、蟹爪、梅花和开片等纹样,也有作鳝鱼血状的油斑者,器表形成金丝铁线两种大小不同的开片,成为北宋官窑的基本特征。



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


宋时,永和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 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


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它与建窑有异曲同工之妙。



越窑的成功所在,主要是釉色为“千峰翠色”,其典型产品称“秘色器”。所谓“秘色”是指工艺复杂,后人难仿,其技法秘不可传。


其主要色调类玉、类冰,其釉偏黄或青中闪黄,以艾色为贵,并追求玉的质感,也有犹如清水般的湖绿色。器形多样,有碗、盘、洗、碟、杯、盒、罐、钵、釜、瓶、灯、盂以及执壶等。


哥窑瓷片 掌上官鉴 【官鉴学堂|中国历代名窑瓷片赏析——看胎土辨对错】


钧台窑经考古钻探、发掘证明,该窑址总面积为36万多平方米,共分四个不同品种的烧造区,即白地黑花瓷、青瓷与青白瓷、黑釉天目瓷和钧窑烧造区。


这里的钧瓷纯属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品窑口,其主要特征:紫口铁足,芝麻酱底,窑变美妙,红紫相映。



钧窑釉料配方一致,由于入窑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不同,出窑后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绚丽多彩的颜色,为以后花釉、彩瓷开辟了道路。


钧窑另一个特点是坯胎在烧窑过程中,在低温时发生裂纹经高温时釉药溶融又流入空隙填补裂纹而形成蚯蚓走泥纹。


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宋室南迁,随之带走大批北方各种手工艺工匠,从此宋钧一厥不振。


但在宋钧盛名影响之下,民间于战乱之后为了生活,各地借宋钧之名恢复了钧窑原始时期的青器—元钧。



如此一类的钧窑遗址仅禹县境内就有九十六处之多,至于临汝、郏县、登封、宝丰以及洛阳以西的新安县,黄河以北的汤阴、鹤壁、安阳等地相类似的瓷片相当普通。此种元钧大都是就地取材和比较简单的釉料配方制成。


故胎壁较厚、笨重粗糙,内含杂质较多。烧成后胎内有夹砂或气孔现象,胎色有灰色、深灰色,火候不足者呈白色、黄白色、黄色、黄褐色、橙黄色,制品大部分以生活器皿为主,如盘、碗、碟、板沿洗、钵缸之类的器物较多。



制法上元钧与宋钧也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宋钧多采用支烧满釉、器底遗有细小支钉。元钧则采用叠烧,器外半截釉。


器壁修饰不甚规整,底足削旋时由于刀具斜放底足中间往突出乳突,足里外撇,底心较薄,是元代钧窑突出的特点。



三彩瓷,属釉下彩绘瓷,先用1100度左右高温烧成三彩瓷的胎坯,后在胎坯上用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三种元素彩绘后,再罩釉用800度低温烧成三彩瓷。


氧化铁还原烧成呈褐色,氧化铜还原烧成呈绿色,氧化钴还原烧成呈蓝色,褐绿蓝,褐绿紫或者多种彩色颜色出现在一件器物上,故称做三彩瓷,也有只有一种颜色的三彩瓷。不同朝代的三彩瓷,三种颜色不同。



辽金时期的三彩陶瓷,颜色主要是黄,绿,白三种。器物胎质较粗松。辽代烧制三彩陶瓷的窑址是在辽上京地区的林东南山窑。


辽代三彩陶瓷粗瓷大多挂半釉,精细陶瓷大多挂釉至底足。金代彩绘瓷,有两种:一种是釉下彩绘的三彩器物,另一种是河南禹县扒村窑的釉上红绿彩绘的五彩瓷器。



汝窑以产青瓷著称,土质细腻,胎坚细蜜,釉色润泽,釉中和玛瑙末,其色卵白、天青、豆青、虾青,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也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赞美。


民窑造型多样,美观大方,富于装饰,艺术性强,图案丰富,线条流畅,坚固耐用,备受青睐;而宫廷用瓷则造型秀丽,工艺精细,玛瑙为釉,釉色蕴润,胎呈香灰,满釉裹足,开片密布,高雅素净。


汝窑器物胎较薄,质地细腻,呈香灰色,修坯精细一丝不苟。



梅子青釉有同汝窑釉色类似的美感,釉质浑厚如玉,色如翡翠,又似蓝空映照下的淡绿湖水。


然而由于梅子青釉烧造工艺极为复杂,要多次挂釉,多次烧成,又要白胎映衬,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名贵的产品,仅南宋烧造,传世甚少,愈加珍贵。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瓷村。曲阳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发展于宋,延续烧瓷至金、元时期。


唐代始烧白瓷、黄釉器物。白釉器受邢窑影响,有玉壁底碗、注壶、瓶类等器形。


宋代定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烧制碗、盘、盏、盒、壶、瓶、枕等类器物,以白釉为主,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釉、褐花等品种,白釉器胎白坚硬,薄胎、釉白中泛牙黄色,因覆烧而形成形成无釉的芸口,釉流有泪痕。



磁州窑系: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之一。它的产品气势磅礴、画技熟练流畅、图案丰富,品种多样,深受民间欢迎。


装饰以白地黑花、剔花、划花、刻花、褐彩等多种技法,内容和题材更是丰富多彩,有花卉图案、禽鸟游鱼;有人物风景、诗词歌赋;有吉祥语、姓氏铭记。为招徕顾客,各窑都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磁县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居群窑之首,画法流畅,一气呵成,刚健挺拔,颇具北国雄风。


禹州扒村窑也以白地黑花见长,粗料细做,画风更加豪放,其色黑如铁、白如玉、红如珠、绿如翠,绿釉红彩,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051/908492170729.html

更多阅读

宋代五大名窑之哥窑瓷器 宋代五大名窑分布图

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的身世最为扑朔迷离。元代孔齐的《至正直记》较早地描述了哥窑瓷器:“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明初吕震等人撰

流言传来传去,黄龙玉哥窑纹绝非攀龙附凤 攀龙附凤的意思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其表面不规则的裂隙构成了奇特传世的艺术品,哥窑纹在古籍中是这样记载的:“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哥窑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

上官云飞 上官云飞小说残缺门

上官云飞  【人物简介】:   据早先资料为内地作家韩东。男。生于1950年11月20日。河北交河汉族人。1986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文学系。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保定604厂工人,保定市文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

转载 上官婉儿最经典的诗《彩书怨》赏析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原文地址:上官婉儿最经典的诗《彩书怨》赏析作者:孔小河  上官婉儿,唐朝女子,久居宫廷,擅长诗文。  上官婉儿写过一首诗,叫做《彩书怨》,是这么念的:  “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

上官云珠和她女儿姚姚的故事 上官云珠和她的女儿

【转载】“三八节”前夕,偶然看到关于一对母女的故事……上官云珠和她女儿姚姚的故事陈丹燕《亡者遗事》——选录自陈丹燕著《上海的红颜遗事》部分章节 上海1944年的夏天,虽然有许多年历史的法国租界,已经消失在太平洋战争的炮火里,按

声明:《哥窑瓷片 掌上官鉴 【官鉴学堂|中国历代名窑瓷片赏析——看胎土辨对错】》为网友海以南不再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