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创新的现代命题
重视学校的道德目标,以道德态度和道德精神对待和实践各项教育活动,应当成为现代学校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王萌萌 绘
近年来,学校管理创新不仅作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认可,而且还作为促进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途径和手段,为众多学校所广泛掌握和有效运用,形成了全新的学校发展机制和模式。
“学校管理创新是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它涉及五个基本命题,即必须彰显道德原则,必须改善学校领导,必须体现学校民主,必须吸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必须促进学校发展。”
■陈如平
命题1:学校管理创新必须彰显道德原则
学校是道德的,道德性天然地蕴含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各项实践活动之中。学校管理者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有价值基础的,也就是说都有伦理的和道德的基础。尽管参照的背景和意识形态框架有所不同,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是对人的权利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多数人的或少数人的利益、个人的或集体的利益;第二是对民主社会的认识和判断,包括权力观、家庭价值观、经济机会、公共财物、民族特性、政治和政府,等等;第三是健康和安全,如空气、水和土地质量,犯罪和暴力,人权和社会权利,公共服务,等等。
学校管理者所遵守的道德原则究竟应包含哪些方面,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说,道德原则有其公认的基本方面,同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主张。因此,道德原则也应与时俱进,不仅要继承以往的一切优良成果,更重要的是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更新道德原则的内涵,在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基础上,把握道德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在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学校管理创新也应围绕这个工作重心稳步展开,鼓励和引导学校用道德精神去进行教育管理实践,努力建构符合道德的学校。
反观目前的学校实践,在学校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不道德和失德现象。例如,随意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乃至刁难辱骂学生,为完成升学任务而忽视甚至放弃另一半学生,以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与如何做人的教育,等等。这些从根本上违背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不道德的。重视学校的道德目标,以道德态度和道德精神对待和实践各项教育活动,应当成为现代学校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
命题2:学校管理创新必须改善学校领导
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善学校领导。改善学校领导是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关键之举和根本保障。
改善学校领导的任务之一是转变学校领导方式。学校领导方式是指学校领导进行领导活动所采取的思路、方法、举措和手段。学校领导方式转变,就是指由落后的领导方式向先进的领导方式转变,由传统的领导方式向创新的领导方式转变,由单一的领导方式向综合的领导方式转变,由不科学的领导方式向科学的领导方式转变。转变领导方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是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领导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善学校领导的任务之二就是转变学校领导角色。在传统意义上,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转变学校领导角色的基本方向是,改变以往只倚重自上而下的科层结构、重视指挥命令系统、强调权力权威的行政领导方式,向教学领导、课程领导、文化领导、学习领导和道德领导等多样化的领导方式转变。其中,教学领导、课程领导围绕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规划力、课程开发力、课程建构力;文化领导当然要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学习领导则把学习与提升领导能力结合起来,倡导系统思考、整体超越,通过好学和善学发现问题、破解难题,不断提高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道德领导强调把道德作为领导权威的新来源,学校领导工作应当围绕道德领导这个核心来开展,实现“以德治校”的理想目标。
命题3:学校管理创新必须体现学校民主
学校民主是民主观念在学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学校民主主要包括三层内涵:第一,它是一种有效的学校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强调尊重、信任与接纳,民主参与,交流、沟通与合作,公平竞争,共同分享成果等。第二,它是一种学校成员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学校成员在相互尊重、互相合作、体谅宽容和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处理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三,学校民主具有其特殊的道德意义,强调包容、自由、支持、帮助等,体现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有组织的学校活动、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以及学校与社区、家庭等其他成员的沟通与合作中。
学校管理创新要把体现学校民主作为其重要使命。首先,从学校民主的理念出发,设计和制定一整套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确保所有学校成员的基本民主权利。校长可以通过相关的规定,将民主参与的观点和做法纳入学校管理的框架体系当中,凡是与教师、学生、家长等有关而且其有能力处理的事情,应交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并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其次,实现学校民主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这不仅能确保学校作出更好的决策,而且能促进学校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根据学校成员参与的程度来区分,民主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有会议讨论、征询意见、民主集中制、合议制、教师参与、家长参与等。再其次,学校民主需要一定的制度、措施来保障,如高质量地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推进校务公开、推行教育问责制等。
但是,民主绝对不是万能的,要注意防止过度民主和民主缺失两种极端倾向。不顾学校的具体情况,追求所谓的完全平等,实行“大民主”,其结果不仅会造成学校权力界限模糊,甚至是权力结构和指挥混乱,导致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效能低下。同时,不少校长“独揽大权”,把学校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领地,从主观上排斥他人参与学校管理。对于这两种倾向,都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避免。
命题4:学校管理创新必须吸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目前,学校管理存在诸多弊端,概括起来有四点:第一,仍坚持“闭门办学”的态度,以学校围墙为界,将学校与外界隔离开来;第二,管理主体单一,只看重学校领导班子的力量,无视教师、学生、家长等的主体作用,将他们排斥在学校管理的框架之外;第三,仅重视自上而下命令式的层级管理,造成学校成员处于听命状态,缺乏创造和创新的热情、动力和思路;第四,管理效能低下,只注重硬件的高投入,忽视“软实力”建设和内涵发展,教育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必须解决如何吸纳教师等主体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
就其本质而言,参与就是允许和鼓励组织成员参加管理决策。对于教师参与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参与是一种意识。参与是“思想和感情的投入”,成为决策的“主人翁”或者“成为决策的一员”。其次,参与更是一种技术。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包括参与的方式与途径、共同决策、“授权”以及强调灵活性等。再其次,教师参与要力求保持组织目标与教师利益的统一。在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在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
目前,学校在实施教师参与管理时要防止三大误区:第一,浪漫主义。有不少校长把教师参与看作是解决目前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各种顽症的“灵丹妙药”,认为学校的每一项决定都必须经过全体教师长时间讨论后才能作出。其实,这种“人人上阵”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空泛的、无休止的时间和精力浪费。第二,情感性参与。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感情是有效引导教师参与管理的桥梁。其实,过分地依赖于情感上的相互支持,可能会形成小团体和“山头主义”,最终破坏民主管理的气氛。第三,恩赐性参与。还有一部分校长认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有时是出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一种恩赐。
命题5:学校管理创新必须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来分析。从个体层面来说,学校发展首先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包括生命安全的确保、身体的成长、个性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学业的进步和成功、终身学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等。同时,还表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的专业发展、家长的发展和社区成员的发展。
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表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增长、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临床能力的增强、教育观念的更新等;校长的专业发展包含校长领导方式的改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孩子方式的改善、营造民主型的家庭环境,甚至是成为教育行家等,都可视为家长发展的特征。此外,社区成员也要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和营造的环境中得到发展,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就组织层面而言,学校管理创新要促进学校的发展、家庭的发展和社区的发展。学校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学生的进展与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声誉的提高。
学校管理创新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型。学校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学校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从基本内容看,它不仅包含学校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等方面,还包括结构调整、内涵提升、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增加等方面。我们要通过管理创新,实现学校发展方式的“五大转变”,即:从学校发展的动力上看,要从外控式发展向自主式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内容上看,要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性质上看,要从同质化倾向向特色化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途径上看,要从经验的简单模仿向创新发展转变;从学校发展的结果上看,要从间断性的变化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最终实现学校的健康、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