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丝岳听风全文目录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全文阅读 作者:燕青

燕青丝岳听风全文目录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全文阅读 作者:燕青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全文阅读 作者:燕青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由www.aIhUaU.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小留学生在温哥华全文阅读页面。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 作者:燕青


飞往温哥华
13岁的依琳和她的姐姐蓓芙丽告别了妈妈和小朋友们,开始了她们的人生新旅途。  1993年的冬天。  一架从香港飞往温哥华(Vancouver)的飞机上,机内的活动窗帘都拉了下来,舱内只亮着暗暗的灯光,前面荧屏上在放着好莱坞最新上映的电影。  冬季飞机内比较空,两个女孩子占了三个座位。妹妹依琳已经睡着了。乘务员走过来,递给姐姐蓓芙丽一杯可乐,问她们是否需要什么。蓓芙丽把一条薄毛毯盖在蜷缩成一团的妹妹身上。  登机前,小朋友们前来告别。二十几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穿梭在机场大堂里。他们相互拍着照片,叽叽喳喳欢笑着、吵闹着。  进闸的时间到了。13岁妹妹依琳搂着一个比她矮一个头的小女生,小女生一边递给她一包空录音带一边哭着说:“记着每天都要把你要说的录下来寄给我们。”  小朋友们都向两姐妹围了过来,哭声越来越响。依琳更哭得像个泪人似地说:“我舍不得离开你们。”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小毛熊玩具,在一旁静静地等着。最后,他走上前把小毛熊玩具送给依琳,一本正经地说:“我会等你回来。”  母亲刘萍在一旁看着,插不上口。两姐妹从小到大都很乖,很听话。从她们5岁开始,母亲就安排她们学芭蕾舞、学钢琴、学画画。刘萍感到这些都是她从小向往而没有得到的东西,她总希望能从女儿们的身上去弥补,所以她拼命地赚钱。她爱她的孩子,希望她们能够出人头地。  刘萍担心的是进入少年时期的蓓芙丽开始表现出她的“反叛”。在决定要女儿们去温哥华留学时,蓓芙丽很是闹了一阵子别扭。蓓芙丽感到妈妈从来就没有为她们着想过。发育期的烦恼、学校中发生的事想和妈妈讲讲,但母亲一开口就是英语怎样啦,谁谁的孩子考了第一名啦。虽然妈妈有时会问她们要什么,但最后的决定权总是在母亲手中。  告别了朋友后,两姐妹跑来跟爸爸妈妈拥抱,吻别。  她们说:“爸爸再见。”  爸爸眼睛湿湿的,说:“到了温哥华后好好学习,互相关心。”  她们说:“妈咪再见。”  刘萍感到她的心好像被揪了出来一样的难过,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她。她突然感到有些后悔。  妈妈的声音颤抖着:“当心妹妹……听姐姐的话。到了温哥华马上打电话回来!”  孩子进闸了,刘萍才敢哭出声,而且哭得很凄切。  进闸后,蓓芙丽指着小毛熊玩具问妹妹:“你怎么有了男朋友,我都不知道。”  依琳说:“不是啦,他暗恋我。”&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温哥华,我们来了!
这是一个被国际公认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华人就占了其人口的两成以上。  从香港去温哥华旅程需要12个小时。蓓芙丽用一条红色的发套把她那齐肩的头发扎起,手托着下巴,毫无睡意地靠在窗前。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要去加拿大上学。在香港有她们一起从小长大的小朋友,有熟悉的游乐园、海洋公园,有她们崇拜的四大天王,有一个温暖的家。母亲生意很忙,每天早出晚归,很少在家。姐妹两个下课后就经常和一帮小朋友坐在麦当劳吃汉堡包,到便利店里吃软雪糕,或者偷偷地跑进游戏机房。有时候聚在她们家中看明星画册、打游戏比赛、听CD机中各自偶像的歌曲。常常为了她们各自的偶像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偷偷吸上一口香烟。  现在她们正一步步远离这些生活,飞往世界上一个最冷的国家。因为父母的分居,仅仅只有15岁的蓓芙丽却显得非常成熟。从小到大,做姐姐的总是带着妹妹、保护着妹妹。10个小时的旅程,吃过了两次飞机餐,看完3部电影后,飞机荧屏上显示,她们已经快到温哥华了。  正值温哥华的上午。蓓芙丽把头靠在窗口上,向下望着,只见整个洛基山脉被厚厚的雪裹得严严实实,看起来软软的,很白很白,一眼望不到边。飞机向下降着。她感到自己正陷进这柔柔的白色世界。看着她平生第一次见到的雪,而且是这么大的雪,心中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面对将要到达的这个陌生的国家,她没有感到新奇,却想妈妈,眼泪夺眶而出。她不知道前面等待她的将是什么,会有什么事情在这里发生。  温哥华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依山傍水的景致和人们对环境的爱护,被国际公认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所称的温哥华,除了温哥华本身以外,还包括其四周的卫星城市。  20世纪80年代后来到这地方的华人,有很多人在原居地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但他们仍然费尽周折,从遥远的东方来到这里。华人移民遍布这里的各行各业,给加拿大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和生动的色彩。整个大温地区,华人的人口占了两成以上。因为广东话把Vancouver翻译成“云高华”,所以,此间的中文传媒有时称这儿为“云城”。&nbsp&nbsp&nbsp&nbsp

我们的监护人竟然是这种样子!(1)
蓓芙丽姐妹经过两天的休整,终于奔赴她们的学校,一切都充满了新鲜与好奇……  城市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整齐的建筑,蜿蜒的雪山,蔚蓝的海湾,干干净净的空气。蓓芙丽叫起还睡着的妹妹,机舱内的广播中,乘务人员用甜美的声音说:“感谢大家乘坐我们的航班,请拿上你们的护照、带好你们的手提行李,到入境处办理入境手续。如果有中途转机的旅客……”并详细地介绍了当地的时间、温度和入境事项。  飞机终于泊了岸,到达温哥华的人们潮水般涌出。其中有来自许多地方的新移民。有兴奋的,有平静的,有焦急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神色呈现在不同肤色的脸上。在人流当中,有着一些和她们一样只有十几岁的年轻人,睡眼??,手中拿着护照,背着手提行李,东张西望地走着。相信他们也是和蓓芙丽、依琳一样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和嘱咐来到此地,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涯的。  她们随着人群一起来到了入境处。依琳抱着小毛熊,肩上背着一个小包,跟在蓓芙丽后面。  她们排在队伍里,不一会就轮到她们了,两姐妹站在入境处的柜台前。入境处的官员,一个中年白种男人接过她们的护照,对着照片用英文问她们说:“你们是两姐妹吗?”  蓓芙丽答:“是的。”  接着又问她们:“你们为什么要来加拿大?”  蓓芙丽说:“来上学。”  “打算停留多长时间?”  蓓芙丽回答:“那要问我妈妈。”  “你们住在哪里?”  “住在我们的监护人彼得家。”  “他来接你们吗?”  “是的。”  “蓓芙丽和依琳。”他念着。  然后在她们的护照上盖了一个蓝色的方印,递过来一个微笑,说了声:“Welcome to Canada!”(欢迎来到加拿大)  蓓芙丽和依琳向行李提取处走去。  依琳说:“就这么容易过了关。”  蓓芙丽说:“快走吧。”  行李在输送带上缓缓前行。  “看!那件,那件!”依琳指着一只横七竖八贴着很多有趣的图画的皮箱说。  蓓芙丽拉起那只箱子:“不要光说,过来帮帮忙,好重啊!”这时一个白人青年过来帮她们把箱子提了出来,接着第二件。  依琳说:“Thank you。”  那青年回答:“You’re welcome。”  大厅里,一个白白胖胖、个子不高、穿着一件大皮袄的中国男子,举着写着她们名字的牌子站在接机处门口,抬头张望着。姐妹俩发现了他。  依琳说:“看!妈妈怎么挑了这个样子的给我们做监护人?”  蓓芙丽说:“真是的,像个大皮球!”她们咯咯地笑了起来,向前走去,递上了母亲的信。  那中年男子迎上来,满脸笑容地说:“我叫彼得,你们是蓓芙丽和依琳吧?”很热情的样子。  “你们需要再穿多一点,外边冷。”  她们两个说:“没关系,我们不怕。”  姐妹俩向外走去,机场出口处的门自动地向两边弹了开来。依琳的脚刚跨出去,迎面的冷风“嗖”地向她扑来,刺得她脸上像被许多小刀刮一样。  只听她大叫一声:“哇!不得了!”回头就跑回接机室,蓓芙丽也跟了进去。  蓓芙丽打开了箱子,把带来的羽绒衣穿在身上,再加上手套、围巾,两个人包得密密实实,这才走出去。  从她们口中喷出的一团团的热气即刻变成白白的雾气。蓓芙丽双手捂着耳朵,依琳竖起了大衣领子,跑着,跳着,随着彼得上了车。天开始下雪,雪花在空中飞舞着。  依琳在给香港朋友的录音带里说:“那六角形的雪花使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打开了窗户,用双手捧着飘过来的雪花,看着雪花在我手心里悄悄地融化,凉丝丝的,非常好玩。下雪后地上很滑,我们坐在车上,一路上只觉得车子好像在滑冰似的,好不惊险。”  大约一小时,来到彼得家,彼得的家人已在等待着她们。  两天后,她们将要去位于邓肯(Duncan)市的玛德琳学校报到。邓肯位于温哥华岛,维多利亚市西约60公里处,是滨临Cowicnom海湾岛的小城市,人口只有7万左右,风光秀丽,素有“图腾之城”(City of Totems)的美誉。在市内,有将近四十根图腾柱。不同于其他户外图腾柱展示地点,这里每一根矗立的图腾柱都是艺术家亲手雕刻的真品。由于受北海岸区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影响,那里的居民非常朴实,他们互相知道市内的每一个人。他们友善、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客。市内只有极少的华人,没有正宗的中国餐厅。温哥华岛与卑诗省本土当中隔着乔治亚海峡。  那天早上八点,她们用完早餐后告别了彼得的家人,随着彼得到西温市的马靴湾渡口。  五层高的渡轮,下面两层是停车场,第三、第四层是客舱,最高一层是开放式的甲板。上了船后,两姐妹登上顶层,观赏着四周的风景。彼得跟了上来,向她们介绍周围小岛的名字。  放眼望去,围绕着海峡周围的许多美丽小岛,由于没有被开发过,显得那么宁静,不见一丝人烟。在阳光照耀下,山上的松树从厚厚的雪层下伸出墨绿色的指尖,好像正在向旅客们打着招呼。笼罩在岛上一层层薄薄的雾气,在空中浮着。船在前进,蓓芙丽仿佛闻到了从小岛树林里飘过来的香气……浪花划过了乔治亚海峡,他们在维多利亚港下船时,刚刚十点半。&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我们的监护人竟然是这种样子!(2)
依琳在给朋友的录音带里说:“我们离学校越来越近了,但离香港却越来越远了。”  去邓肯还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在高速公路上,一路上看到川流不息的汽车、雪山、峡谷、蓝湖和冒着白气的湖滩。彼得开着车经过一段山路,山上的雾很浓,车辆必须开着大灯。公路两边的标志提醒开车的人应注意的事项。蓓芙丽和依琳觉得加拿大的山都是密密的,长满了高大的树,颜色很深,石头也没有香港那样在黑暗中发光。  彼得说:“如果在夏天,这里随时可以看到野鹿、山羊,这些野生动物是受保护的,所以在动物出没的几段公路上有着明显的标志,必须小心驾驶。”  通过一段山路来到平地,时不时可以看到很大的中文招牌。大小不等的中文招牌,形成了卑诗省公路上的另一奇观。这在其他西方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在来往的豪华车上,多数坐的是华人。其中一辆引人注目的黄色马兹达跑车,里边坐着两个十几岁的中国少年,车开得飞快,左插右穿地在超车,再超车。 一辆警车亮起了旋转着的顶灯,呼叫着向马兹达跑车追去。  妹妹依琳叫了一声:“哇,真酷!”  她问彼得:“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学开车呀?”  彼得回答:“按照加拿大的规定,要16岁才可以考车牌。首先通过笔试,拿到一张学生驾驶执照。然后必须有一个专业老师或者是19岁以上的成年人陪伴,才可以学习驾驶。等到熟练后再排期进行路试。通过后就可以拿到正式的驾驶执照。”  蓓芙丽说:“我明年就行了。”  依琳说:“到时让妈妈买一辆红色的马兹达,我们可以自己开出去玩了。”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玛德琳学校简直是一所监狱!
校门上的大闸,不允许上锁的宿舍,瘦直、冷漠的女舍监……来自中国的少女们在忐忑中开始了她们的新生活。  玛德琳学校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是一所天主教教会的贵族式的女子寄宿私校。  依琳在录音带里说道:“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学校的大门竟然有一个很高的大闸,走进去的时候我觉得有一点像去坐监”。  接待人员带他们进了校长办公室。一位40岁左右、高过彼得一个头的英籍男子站起身来,满脸笑容地接待了他们。  他向他们伸出手,说:“我叫詹姆士,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依琳在录音带里说道:“除了因为他穿了西装以外,他真的不像校长,他的头发很乱,因为太肥的关系,摇头的时候嘴旁两边的肥肉也跟着左右摇摆,若不是太累的关系,我真的会‘哈哈’大笑。”  校长很客气地用英文对两姐妹说:“你们好!欢迎来我们学校。”  两姐妹互相望着,没有回答。  跟着,詹姆士说:“这两天的雪好大,你们香港没有雪吧!”  “我们是第一次看到下雪。”蓓芙丽用英文答道。  “好玩吧?”詹姆士问道。  依琳说:“不好玩,我们在街上帮人推了两天车,推得我现在都感到累。”  接着校长又客气地向两姐妹提了一连串的问题,问她们是否喜欢加拿大,离开父母习不习惯,有什么爱好,业余时间参加什么活动等等。她们两个一一用英文作了回答。虽然蓓芙丽和依琳在香港读的是英文班,但她们仍不习惯用英文对话,所以显得有些生疏和紧张。然后詹姆士向作为监护人的彼得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的规模、老师的素质。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瘦瘦直直身材的女人随着詹姆士的女秘书进了校长办公室,詹姆士向她们介绍说:“这是尼娜,是这个学校的女舍监,宿舍里的所有事务由尼娜负责。”  依琳咬着蓓芙丽的耳朵说:“看,‘飞机场’。”  蓓芙丽说道:“认真点,别闹。”  尼娜带同她们向宿舍走去。  依琳说:“这时我看见有几个女孩子向我微笑,还很热情地自我介绍。舍监和那几个女孩子陪我们一起进了宿舍。”  两层高的学校宿舍共有40间房,楼下设有厨房,学生2人或4人共居一室,12班的首领可以独占一室。  尼娜说:“这所中学从第7班开始到第12班,每级有两班,每班不超过20个学生。学校根据不同级别有着不同的作息制度,包括起床、睡觉。12班的学生不需要作息制度。学校有人帮助打扫卫生,每星期一、四收集衣服床单换洗。  依琳问:“我喜欢睡懒觉,起不了床怎么办?”  尼娜说:“不用担心,每天上午七时半我会来敲门叫你起床。”  尼娜说,学校有四个中国学生,她们是从台湾和香港来的。另外还有学生来自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国家。尼娜格外介绍了其中一个叫玲子的日本学生,矮矮的个子,齐耳的头发,眯着一对细长的眼睛,露出甜甜的笑容,玲子对她们说了声:“Hi!”舍监告诉她们说玲子是学校惟一有私家车的女生。三个小时后,彼得放心地走了,告诉她们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随时打电话给他。  依琳详细地向香港的小朋友介绍了她到达学校的第一天:  “尼娜带我去了我的房间,我发现我的房间原来是没有锁的,我问她为什么,她竟然告诉我说,因为你们太小了,学校担心你们会把自己锁在房里,所有房间都是没有锁的。天啊!这真的是一所监狱!我的房间是在走廊的最后一间,房间里没有洗手间。每一条走廊有三个厕所和两个沐浴室,沐浴室没有门,只有一条黄色的浴帘隔着。天啊!我到底来到了什么地方?终于收拾好我的东西了,这时舍监进来和我道晚安,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早便和我道晚安,她说,这里的校规是九班九点半睡觉,十班十点,十一班十点半,十二班十一点半,说完就帮我关上了灯。我明白了,原来宿舍的生活有这么多规矩。”  “当我睡着了以后,竟然有人拍醒我,我大叫了一声,便用力地推开她。开了灯以后,才看清原来是下午见到的咪咪。只见她吓得呆呆地看着我,接着我俩便大笑起来。那天晚上,我们说了一整夜的话。我告诉她女舍监是个‘飞机场’,咪咪说她们大家都叫校长‘大公牛’。”  两天以后,克莱儿也来校报了到。她们几个人成了最好的朋友。  依琳在寄给香港朋友的录音带中这样说道:“我很高兴在这里认识了咪咪和克莱儿。下课后,我们可以尽情地讲我们的广东话。克莱儿开始学广东话了,每次她讲起来我们都会笑破肚子。”&nbsp&nbsp&nbsp&nbsp

轻松的学习生活
苛求营养但品类单调的饮食竟然使公仔面成为学校“最好的食品”,在轻松的学习之外,蓓芙丽和克莱儿参加了马术队。 一天早上,克莱儿在喂完马后把带来的小铁盒埋在了一棵树下……新的生活开始了。每天清晨,“飞机场”按照作息时间表推开每一间房的门。依琳被叫醒后,回到床边躺下再睡。每次都要等蓓芙丽进来摇着她说:“快起来,点名了”,她这才打着哈欠起身。梳洗完后,孩子们走进学校饭堂。  完成了点名,开始进早餐。早餐供应有奶酪、牛奶、果汁、火腿、面包,全部是冷的食物。  到午饭的时候,一般是三明治,另有汽水、咖啡、茶供应,难得供应一次汉堡包,她们就吃得津津有味。晚餐是正餐。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和营养,学校规定:学生们必须到饭堂进餐。饭堂门口放着一个签到本,每个人必须亲笔签名。饭菜一般有一些肉类,却硬硬的,没油没味。主食就是马铃薯,全部是干干的,无法下咽。虽然有热汤供应,却咸得苦口。一星期一次的炸鸡翅和炒米饭,咪咪和依琳可以吃它七大盆。碰到不想吃的,她们签了名后,就溜回宿舍,饿了就吃一些零食,后来她们就煮一些公仔面(方便面)吃。  依琳告诉她的香港朋友说:“基本上公仔面(方便面)是我们在学校中最好的食品。”  星期天的晚餐是隆重的,学生们必须穿上校服,打上领带。每个座位的台面上放着写着名字的牌子。女孩子们依次入座。完成祷告后,晚餐正式开始。服务员由学生轮流值班,晚餐后,大家排队去教堂做弥撒。  蓓芙丽和依琳初到学校时,排在班。的意思是以英文作为第二语言。三个月后她们才转到正规班上课。学习的方式比香港轻松多了,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上理解,就能通过考试。学校规定,学生必须穿上校服。校服是白色上衣,蓝红的格子裙,冬天上身多加一件枣红色的毛衣,白色的袜子,黑色的皮鞋,上衣和毛衣的左上方都有一个学校的校徽,看起来非常整齐、高贵。操场在学校停车场的西面,一到下午可以看到在操场上穿着黄底上边印着绿字的运动装的女孩子们在玩曲棍球、足球、篮球、羽毛球。操场的另一边是骑马场。  蓓芙丽和克莱儿参加了马术队。在学校中,她们是比较热爱体育的中国女学生,尤其是克莱儿,不但漂亮而且非常帅气。当她只有五六岁时爸爸已经订了两根小小的高尔夫球棒,陪着她和她的弟弟一起出入高尔夫球场。8岁时,因为她能骑马还拍了一个广告。13岁时就学会骑电单车。现在她母亲和弟弟在温哥华居住,因为在台湾所有的男生到了适应年纪必须服兵役,而克莱儿的弟弟乔伊斯是个独生子,家中又非常富有,所以父母亲舍不得孩子长大去服兵役。他们一家选择移民加拿大。9岁的弟弟还在上小学。因为要培养克莱儿的独立性,母亲送她来到寄宿学校。  在学校业余选修项目中,一般人只选了一项体育活动项目。蓓芙丽和克莱儿选了多项。在马术班中,克莱儿是中班,蓓芙丽只是初班。克莱儿的跳栏成绩更是在比赛中拿过两个奖杯。  同时她们一起学空手道,她们两个都是橙带。      马术队每个队员都有一匹属于她们的马。由于蓓芙丽是初学,所以教练给了她一匹温和的老马。这是一匹有澳洲血统的浅棕色的马,高高瘦瘦,四条细细的长腿,马耳和脸上还有一些白色。  教练告诉她说:“你想学好骑马,首先必须和马交朋友。”  所以她每天起身总是把她的苹果带给老马吃。摸着它的头,和它说着话:“你不要把我摔下来,我明天还有更好吃的带给你。”  训练的第一天,练马场上,蓓芙丽一身骑士服装。深灰色的上装,黑色的贴身马裤,一双发亮的马靴紧紧地包在小腿上。教练帮她扣好了那顶黑色绒面的头盔,指导着她怎样踏上梯子,把一只脚踩在马蹬里,跨上马背。蓓芙丽骑在马背上,但马却一动也不动。  蓓芙丽叫着:“驾!”马还是听不见。教练又走过来教她怎样用双腿夹住马肚和怎样用双手拉马缰。蓓芙丽很有兴趣地学着。  短短的两个月,蓓芙丽就学会了跳栏。  每天早晨克莱儿与蓓芙丽一块起身喂马、练马,一起谈论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  蓓芙丽说:“我们应该把这段生活和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写下来。”  克莱儿说:“我写对你的期望,你写对我的期望,然后收藏起来。”  一天早上,在喂完马后,她们把带来的一个小铁盒埋在了从左边数过来的第三棵树下。  她们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十年以后我们一起把它取出来。” &nbsp&nbsp&nbsp&nbsp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依琳“打人”被罚!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玛丽出于妒嫉伸脚绊倒了依琳,面对诘问死不认账,在推搡中玛丽倒地,女舍监却做出了如此“公正”的判罚!  依琳参加了篮球队。一天下午,学校的操场上篮球赛正在进行,依琳在场上跑着。个子比较高的她在香港刚上中学时已经是学校校队队员了。她跑得非常快,而且是用左手上篮,所以是队里的左前锋,对手是一个和她差不多高而比她高一班的白人女孩玛丽,老是盯着她,有时更出些小动作阻拦她。蓓芙丽、咪咪、克莱儿都来到比赛场地为她助威。依琳在球场上越打越猛,进一个球,同学们欢呼一次。玛丽显得很妒嫉,斜着眼望着她。依琳向她扇着鼻子。玛丽继续盯着她不放。当依琳再一次向前冲的时候,玛丽一脚把依琳绊倒。  依琳怒火中烧,爬起身来,再也顾不上打球,放下球就和玛丽吵了起来。  “你为什么绊倒我?”  “没有,是你自己碰到我的脚。”  “你撞人还不敢承认”。  两个人开始在操场上互相推撞。同学们发出“喔!喔!”的欢呼声,场面变得热闹起来。玛丽被依琳推倒在地,尼娜正好走了过来。玛丽向女舍监告状说依琳打她。女舍监尼娜是一个古板的英国女人。每天一清早就把女孩子们从甜梦中吵醒,晚上不到九点,就叫大家熄灯睡觉。有时,依琳偷偷地溜进姐姐房间,和咪咪谈心,如果被舍监发现,就一顿教训,所以这些中国女孩子早就恨透了她。  尼娜指着依琳说:“你为什么要打人?”   依琳就没好气地说:“她先踢我,你没看见吧。”  尼娜说:“我没看见,我就看见你把她推倒在地。”  这时,咪咪、玲子几个毫不示弱,领着一批女学生大叫说:“是玛丽先动手推她。尼娜偏心!尼娜种族歧视!”气得女舍监直哆嗦。由于这次打架,依琳被罚一个星期不能出校门。  依琳在录音带中说道:“我被罚一个礼拜不能出校门(平时也只有星期六、日可以出去三个小时)。舍监尼娜给了我一张卡片,除了上课的时间外,我每一小时就要去找她签名。她还很细心地帮我在那张卡片上弄了一个扣针,那么我便可以扣在衫上,不会遗失。到了星期六,我闷得发慌,便不顾一切跑了出去。心想只要赶得及一小时回来就好了。当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市中心的时候,竟然碰见了尼娜,又是一个礼拜不可以外出。只是这次有我的朋友陪我了。我们几个女孩子一人一张卡片挂在衫上,每天便一起去舍监那里报到。”     &nbsp&nbsp&nbsp&nbsp

依琳再次被罚!
已经两个星期被罚不能出校门的依琳,不幸再一次被女舍监尼娜抓住了把柄……   玛德琳学校的生活真是无聊。每天一早被叫起床,然后念经、吃饭、上课,整天就是关在学校里。下课后,依琳回到宿舍,就对着录音机向香港的朋友诉说着她在学校的苦恼。  依琳说:“这里简直就跟乡村一样,样样都无法和香港相比,没有街可逛,没有中文图画书,周末也没有娱乐场可玩。闷得我每天在操场上踢树叶,或在宿舍里把音响开得大大的。”  很快香港的朋友寄来了包裹,里边放着几本中文图画书和许多依琳爱吃的虾片、花生、芥末豆、“熊仔”巧克力饼干。依琳高兴得拿出来和咪咪、克莱儿她们分享。咪咪更拿出了朋友  寄来的“Salem”纸薄荷烟。  依琳大叫着:“好!”   她们拿起香烟跑了出去。吸烟是违反校规的,所以她们每次都要躲起来偷偷地抽。  那天,依琳、咪咪、玛丽三人躲在被草丛挡住的马棚后面抽烟,远远的尼娜走了过来。咪咪和玛丽熟练地一下子把烟弹得老远。由于依琳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景,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只见从咪咪和玛丽手上飞出去的两个烟头,爆着火星落到三尺远那片湿湿的草地上,冒着两条白烟。依琳刚想抛出手上的半截烟,当场被尼娜抓住。  尼娜伸出她那像竹节一样的手指,指着依琳手上的烟说:“这个星期你还要留校!”  “Noway!”依琳跳了起来。  “变态!”咪咪附和着说。  依琳已经被罚两个星期不能出校门了。本来大家约好这星期去维多利亚好好地吃一餐中菜的,说什么她这个礼拜一定要出校门。  “不准抽烟是学校的规则,违反就得罚。”尼娜说。  “你有没有好一些的东西来罚一罚?”咪咪叫着。  后来,咪咪、蓓芙丽、克莱儿召集了学校的一批同学,她们用曲棍球棒、网球拍等做成了许多牌子,牌子上写着:“侵犯人权”。下课后,她们围着学校停车场进行示威。整件事闹得整个学校不得安宁。但是,违反校规是要受惩罚的。校方宣读了学校的规则和权力。最后依琳还是被罚围操场跑10圈,不然的话要被记一次大过。  “这就是我们的留学生活,真是惨啊!明天我要去操场上跑10圈,每圈300米。简直是被虐待。” &nbsp&nbsp&nbsp&nbsp

被惩罚竟然如此开心!
被罚跑10圈的依琳,说什么也不会想到如此好玩,如此开心……  穿着学校运动服的依琳站在起跑线上,做着准备运动。她那齐腰的长发扎成了两条辫子,挂在耳边。尖尖的脸上,眼泪在她那双圆圆的小眼中打转。  她一边压腿,一边咬牙切齿地咀咒着:“死八婆!变态!”  姐姐蓓芙丽,同学咪咪、克莱儿向操场走过来。克莱儿拿着一个大袋子,玲子、玛丽等几个女孩子跟在后边。突然间一阵轰鸣,两辆崭新的跑车和一辆轿车响着喇叭,驶到玛德琳学校的停车场。艾伦、安蒂以及其他几个中国男孩子跳出车子,提了一个大音响,还拿着鼓,跑进了操场;另一边蓓芙丽和咪咪扯起了拉拉队的横幅,玲子等几个女孩子拿出了自己做的彩球,站好了队。  依琳一看这个场面,高兴得手舞足蹈跳起迪斯科,舍监尼娜板着脸下命令开始起跑,依琳还伸着手跟大家打着招呼。直到尼娜拍了她一下,她才反应过来,冲了出去。  一圈,二圈,三圈。依琳耳边的辫子在空中飞舞着,操场上CD机里放着她们喜爱的香港歌手唱的歌,男孩子们打着鼓,女孩子跳着舞,对着依琳喊:“呼啦啦,哗啦啦,依琳向前,依琳加油!”有时转过身对着尼娜“哦!哦!”喊着,一片喧哗声引来了全校的学生。四圈、五圈,依琳穿着背心,把脱下来的运动服扔给蓓芙丽,喘着气,只见她那飞舞的辫子开始慢了下来。这时,许多别的孩子也都加入了拉拉队。依琳鼓着劲继续跑着。第八、第九圈,依琳红着脸,耳边滴着汗水的短发贴着她的脸颊,两条摆动的辫子也似乎停了下来。她拖着腿继续向前走去。校长和其他教师也都走了出来。第十圈,蓓芙丽站在终点,张开双手等着,  依琳伸出双臂,扑向姐姐,一片掌声,两姐妹抱在一起。  依琳转过身跳着向尼娜叫着:“再加四圈,我还想跑。”  操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和欢呼声,男孩子把鼓敲得震天响,草丛前那小树林中的鸟也欢叫着向她们飞去。一群女孩子把依琳高高举起,围着操场走着。克莱儿和咪咪向尼娜做着鬼脸,尼娜把她那竹节般的双手捂在耳朵上。詹姆士看到这一群年轻人给学校带来的活力和欢乐,也做出了胜利的手势向她们祝贺。  依琳在给朋友的录音中说:“没想到今天的惩罚会如此开心。真是好久好久没有这样好玩过了。”&nbsp&nbsp&nbsp&nbsp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突发事件(1)
快乐的咪咪因为留宿男同学被校方除名,她的离去带走了宿舍里的欢笑声……  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在海外的小留学生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不由自主的,她们之间就结成了帮群。每群青年中也总会产生一些类似领袖的带头人。咪咪是比她们早一年来到这个学校的,她非常活泼,总是大声地讲话,带领着大家玩得很开心。要是谁想家了,哭了,咪咪就会趴在地下或做些滑稽的动作逗谁。有时,她扮着舍监那尖尖的嗓子:“熄灯!熄灯!再不熄灯我就要跳舞了。”然后翘起食指学着尼娜直直走路的样子。有时,她在耳朵上挂着两个小胶袋,胶袋里装着水,把头左右晃着,扮成校长,总是把大家笑得趴倒。  她长着米的高个儿。一头黑色的长发从头中间向两边分开。咪咪的妈妈是上海人,长得白皙,所以咪咪的皮肤也很白,在一群女生当中显得相当出色。在香港她有个姐姐,她们的父母早就离婚了。咪咪姐姐的抚养权是属于妈妈的,而咪咪的抚养权是属于她爸爸的。在咪咪来加拿大读书时,咪咪姐姐拜托已经来加拿大居住两年和她是高中同学的艾伦多多照顾咪咪。所以,每个月艾伦都会像大哥哥一样来维多利亚探望咪咪。  1994年的冬天很冷,卑诗省连续一个月下着大雪。那天是星期二,气象台收到了6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低温消息。艾伦来了维多利亚。  推雪机把大马路两边的雪堆得足足有3英尺高。小街更是横七竖八地留下许多车子。在35街上,几个人在推着一辆前来拖车的拖车。  午后,形成了暴风雪,雪像纸片一样地削下来,眼前的一切也变得模糊起来。往返温哥华和维多利亚港的渡轮全部停航。艾伦无法返回,又没有足够的钱住旅馆。咪咪决定把艾伦偷偷带进宿舍,到周末他们再一块去温哥华。  因为她和蓓芙丽同一房间,就把她的想法告诉了蓓芙丽,但蓓芙丽不同意,说:“大家一起凑些钱让他住旅馆。”  咪咪急得直跳脚说:“你不用管吧,我自己想办法。”又跑去和克莱儿商量,克莱儿一口就答应把艾伦藏在她和依琳的房间。   晚上,尼娜看到所有的灯熄灭了,就回到自己的宿舍。学生宿舍的右前边对着大门,大门左边是办公室,另一边是教室。十点半,两个女孩子从二楼下到一楼,从对着教室那边的窗口偷偷地爬了出去。窗口离地面很高,克莱儿首先跳下,跟着咪咪把窗口留着一个缝后,接着跳下,两个人搬来下午准备好的石头放在地下,向校外悄悄溜去。她们穿过有一片树林的草丛,沿着草丛一直走到马棚,再从马棚后边的栏杆钻出去,来到马路边。艾伦已在车里等着她们。  半小时后,三个身影再从窗口爬进了学校宿舍。宿舍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动静。依琳在房间里等着她们。  他们三人进屋后,依琳一下子用毛毯盖在包扎得像爱斯基摩人的艾伦头上,咪咪说:“你想闷死他呀!”  他们三个冻得直发抖,克莱儿拿出一个私藏的电炉。  艾伦说:“你们还有私家电炉?”  克莱儿说:“厉害吧!”  宿舍是不准煮东西吃的,但这些女孩子们总会有许多方法去对付这些规定。  她们用电炉煮了几个公仔面(方便面)吃饱了肚子,才把身体暖过来。她高兴地庆贺着她们的成功。当晚,克莱儿把她的床铺让给了艾伦,自己和依琳睡在一张床上。咪咪潜回自己的房间。  刚关上门,发现蓓芙丽坐在那里等她。  蓓芙丽板着脸说:“他进来了?”   咪咪回答:“进来了,求你不要把他赶出去,外边天气太冷。看,我的手都冻坏了。如果你要告发,你就不再是我的朋友。”  蓓芙丽望着咪咪那冻僵的手说:“我不是要赶他出去,明天一早把他搬进我们的房间,因为依琳老是慌慌张张的,容易把事情给暴露出来。”  第二天清早,艾伦转去了咪咪的房间。蓓芙丽沿着同样的路线把艾伦的车开到学校大门口。  趁着没人注意时,把车偷偷地停到了学校停车场。她们几个人轮流着给艾伦送饭。在学生中,这已经不再是“秘密”了。大家都很兴奋和好奇地往蓓芙丽宿舍里跑。  尼娜发觉了女孩子行动中的神秘举动。中午时间,她闯进了咪咪和蓓芙丽的房间,事情终于暴露了。詹姆士通知尼娜把咪咪和蓓芙丽叫到办公室。她们俩心中怕怕的,跟在尼娜后边。  艾伦随着她们一起向校长室走去。  詹姆士的脸非常严肃,尼娜平时脸上装出的笑容也一扫而光。詹姆士责问这件事,咪咪和蓓芙丽向校长解释着为什么要留艾伦。  詹姆士完全不接受解释,说“这种事是建校以来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叫她们不要再找任何借口,并说艾伦私自闯入校舍,校方要报案。  这时咪咪说:“是我决定留下艾伦的。因为艾伦是我的男朋友,是我把他藏进校舍的,这一切与任何人无关。”  由于咪咪平时老是带头闹事,校方感到很头痛,这次她又严重地违反了校规,还显出毫不在乎的样子,学校提出要见监护人。  艾伦说:“我已经满19岁了,我就是她的监护人。”  “那好,”校长严肃地说,“咪咪严重地违反了校规,这种行为是学校绝不允许的,现在我代表校方决定,咪咪必须立即离开学校!”&nbsp&nbsp&nbsp&nbsp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突发事件(2)
“你不能让咪咪走,”蓓芙丽大声说,“我们在加拿大都没有家,现在外边的天气是零下20℃,你这样赶她走不负责任!”  “用不着向‘大公牛’求情。”咪咪用广东话对蓓芙丽说着。  校长詹姆士说:“艾伦先生不是咪咪的监护人吗?这个问题应该由监护人解决。”  “×你老母。”蓓芙丽用广东话骂道。咪咪和艾伦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说什么?”校长问着。  “没什么。”蓓芙丽回答。就这样,咪咪被开除了。  “×你老母!”一回到宿舍,咪咪又骂道。  依琳说:“你干吗骂粗话呀?”咪咪向大家描绘着刚刚在校长办公室时,蓓芙丽用这句粗话骂校长,而“大公牛”却晃着脸腮“哞哞”叫着,傻傻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的情景时,几个女孩子拥成一团笑得喘不过气来。尼娜不明白这些学生为什么被开除了还这么高兴,摇着头走开了。  开心过后,房间里一下子静了下来。蓓芙丽默默地帮咪咪收拾箱子,克莱儿站在一边看着。  依琳的眼泪直想往下掉。  “你妈妈知道了会骂你吗?”依琳问道。  “我妈呀,”咪咪回答说,“九岁那年,她已经把我放在阿姨那里,她才不心疼我呢,  我爸爸可能现在正拥着比我们两姐妹大几岁的小明星呢。”  一个大箱子就是这个女孩子的一切,几件替换衣服,几个毛毛玩具,两瓶洗头水,一个手提大音响,再加上几本书,一个笔盒,心爱的影集,全部家当都装到箱子里去了。咪咪真要走了,心里非常舍不得离开那些和她相处了一年的朋友。她看了看周围,墙上还挂着那张郭富城的海报,还有抽屉里那只煮东西吃的小电炉。  她把电炉递给蓓芙丽说:“留着晚上煮公仔面吃吧,但一定要小心,别让‘飞机场’给抓住了。”  依琳感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要离开她,痛哭了起来。蓓芙丽、克莱儿、咪咪全部都哭出声来。  艾伦非常内疚地说:“我会照顾好咪咪,我们总会有办法的。”  跟着,咪咪认真地对依琳说:“不用怕,我先去温哥华打天下,然后再把你接过去。”  咪咪拖着那件惟一属于她的皮箱和艾伦一起离开了学校。雪还在继续下着。两行单薄的脚印,落在通向停车场的地面。紧接着又被大雪盖了起来……这群女孩子站在宿舍门口目送着她们的“领袖”被赶出了学校,她们的心像是被挖得空空的,整整一个星期宿舍里没有了笑声。  依琳在录音带里说道:“通向停车场小路两边的雪堆得更高了。咪咪和艾伦就像走进了迷宫一样,在我们面前消失。我们这些人好像没有人关心似的,父母要我们来读书,学校要我们父母的钱。从来就没有人理会我们要什么。我很害怕。我想回香港。我想见你们。”&nbsp&nbsp&nbsp&nbsp

大快人心事
考试卷泄露,全班有15人都考了满分!尼娜为人不轨,终被愤怒的学生“告”下了台。  学校少了个咪咪,也少了很多乐趣。在依琳班上,20个女学生中有12个父母是分居的,所以这些孩子总是表现出愤世的态度。  十几岁的少年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每天总是想干一些过瘾的事。虽然学校管教森严,女学生却常常犯规偷偷溜出学校,她们经常聚在麦当劳快餐店,在购买商区的休息处抽烟,或者到超级市场去买零食,有时更是聚群打架。在小小的邓肯市内,校服常常暴露了她们的身份,害得她们经常被罚。但时间长了,她们根本不当回事。  克莱儿和依琳是分不开的。高一班的日本学生玲子非常喜欢克莱儿。为了接近克莱儿,她总是拍依琳马屁,经常送些小礼物,香烟、糖果什么的,有时更会到依琳房间帮依琳按摩,向依琳打听克莱儿喜欢什么。当克莱儿、依琳下课的时候,她就跑过来帮克莱儿拿书包。因为玲子有私家车,有些女生就想玲子和她们在一起,但玲子偏偏喜欢和克莱儿、依琳在一起。  克莱儿这边人数比较少,再加上她们没有了咪咪做她们的靠山,玲子就经常挨打。  考试的时间临近了。一天晚上,对方的几个女学生从窗口爬进了自然课老师的房间,偷出了一份考卷,被刚刚从尼娜房间里走出来的玲子看到了。她们威胁玲子不准说出去,否则她们将会打死她。事情被克莱儿知道了,双方走出校外,在市中心麦当劳店里谈判。经过两个小时的争吵,最后她们达成协议,公开了考卷,同学们互相传着背下答案。第二天全班20个人  有15个是满分。  依琳也得了满分,她爸爸奖了她一千块美金。通过这事,依琳感到加拿大也有许多好玩的地方,胆子开始大了。  依琳告诉香港的朋友说:“这里什么事情都是要讲证据的,如果学校没有证据惩罚了我们,他们就是侵犯人权。”  一天,玲子在马场练习骑马,她刚跨上马背,还没来得及把右脚踩进马蹬里,马突然受了惊,向前跑去。  教练大叫:“快!把身子贴住马背,收紧马缰。”  只见玲子的身体滑向左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教练急忙跑上去,扶她起身。玲子刚想站起,只听见她大叫一声,又坐在地下。教练发现她的右小腿肿了起来。她被送进医院,被诊断小腿骨折,需要住院。  依琳、克莱儿有空就去探望她,玲子说她想抽烟。她俩偷偷地带了烟去探望玲子,她们走进病房时,发现玲子正在抽烟。  克莱儿问玲子说:“是谁给你买的烟?你断了腿怎么出得去呀!”  玲子回答:“这烟是尼娜买给我的。”  克莱儿又问:“尼娜为什么要买烟给你?”  玲子说:“我爸爸每年都捐钱给学校,当我每次放假从日本回来时,他都要我带礼物送给舍监。”  克莱儿说:“噢!原来是这样。”  依琳想起自己为了抽烟而被惩罚的情景,非常生气,说:“这‘飞机场’真是个死八婆!”  回去后,依琳、克莱儿把事情告诉了蓓芙丽。  蓓芙丽说:“我们受够了!”  她们几个联合一批同学写信给校长,投诉尼娜教唆学生抽烟,没有资格再做舍监。最后尼娜被降了职。  当晚依琳打电话给咪咪,告诉她:“‘飞机场’被我们赶下了台,我们终于为你报了仇。”  慢慢地她和克莱儿代替了咪咪当时在学校的地位。&nbsp&nbsp&nbsp&nbsp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超级美女”咪咪与艾伦相爱了
咪咪和她的小朋友们成为温哥华传媒的负面消息版面对象 ,而困守在玛德琳学校的依琳却做梦都想去温哥华。  咪咪去了温哥华以后,进了一所私人学校,很快她就和艾伦相爱了。艾伦他们全家移民来加拿大已经三年了,在温哥华西区有一间房子,弟弟杰夫在上初中,爸爸还留在香港做生意,妈妈只能半年住在加拿大半年回香港。艾伦是一个性格温和、细心、有责任感的男孩子,他非常爱咪咪。由于感到因为他咪咪才被学校开除,所以从来不对咪咪发脾气。他现在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处处表现出对弟弟杰克和咪咪的忍让和爱护。  咪咪是个没有什么忧虑的女孩子,爱玩似乎变得更胜于爱艾伦。怎样好玩,就跟着其他朋友去玩。自从去了温哥华以后,根本无心上学。她认识了许多在温哥华的孩子,天天混在一起进出酒吧,抽烟、喝酒。由于咪咪长得非常漂亮,在小朋友圈子里有“超级美女”之称,加上她天生具有领袖的风范,每天总有许多小朋友围着她。对艾伦的多次劝说根本听不进去,艾伦只能有空就陪着她。温哥华的孩子们引起了社会的反响,传媒经常对他们有些报道,大多都是负面的。但这群小留学生只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在人生最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离开了父母;在自身最需要社会认同的时候,脱离了认同他们的环境;在青春期最躁动不安的时刻,疏远了他们的家人;他们在面对着语言的障碍,气候的不适应,以及空前剧烈的文化撞击时,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怀。他们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理想,但在失去了他们所熟悉的社会文化根基的北美都市里,他们的追求变得艰难、苦涩和迷茫。从迷茫到消极,每一个长周末他们聚在一起,更多的却是吸烟、喝酒、无牌驾驶、非法赛车。他们生活在空虚的快活中,暂时忘掉了一切烦恼,每天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咪咪常常给依琳打电话,告诉依琳她们在温哥华发生的许多趣事。每天依琳听完电话后,总是感到很刺激。随后,觉得烦躁不安。每次母亲打电话来,她就闹着要转学。  但妈妈总说:“不行。”  依琳就说:“现在我忍你,一到18岁就不要你管。”  现在咪咪已经有男朋友了,以前在香港的小朋友中也有几个有男朋友了,依琳感到很没有面子。她打电话给香港的妈妈,又闹着说要转学去温哥华。  但是,母亲执着地说:“不准去温哥华。”所以依琳只有盼着放假。  依琳在录音带里说着:“我很想要一个男朋友,可以像咪咪一样有人爱护。但这里连男人的味道也没有。我不明白我妈妈为什么要我们来这种学校,我每天都盼着长周末。”    &nbsp&nbsp&nbsp&nbsp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惊险”送出的生日晚会(1)
咪咪的生日晚会上出现了警车、救护车,一场尴尬似乎要彻底搞糟整个晚会,然而,意外的惊喜出现了……  长周末去温哥华已是这些维多利亚女学生的最大节目。10月31号是咪咪的生日,那天正好是星期五。  此月是西方的万圣节,也就是“鬼节”。一到傍晚,小孩子们穿上古怪的衣服,戴着不同的面具,扮成各种各样的鬼怪,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地去敲门,一般的家庭都会准备许多糖果,把挖空的南瓜雕成各种鬼头,中间点上蜡烛,放在花园门外,以吓走鬼魔。孩子们出去看到有烛光亮着的花园就上前敲门扮着鬼吓人,然后他们得到糖果,欢天喜地地离去。  蓓芙丽出了一个主意,想给咪咪办一个特别的生日Party。那天放学,她们商量着。  依琳说:“送她一个大毛玩具。”  蓓芙丽:“没什么新意。”  克莱儿说:“送她一群鬼。”  蓓芙丽说:“这个主意好!”  依琳说:“从哪里去找这么多鬼。”  蓓芙丽说:“有办法。”  周末到了,为了赶时间,蓓芙丽、依琳、克莱儿她们几个人租了一架直升飞机(在加拿大直升飞机价目并不很贵,一般如果凑够了五个人,也不过比乘船贵半成)。在去飞机场的途中取了一个特别订制的生日蛋糕。  下午四点她们就到了温哥华。咪咪和杰夫已在机场等她们了。他们五个坐在一架小跑车里吵吵闹闹地向市中心开去。  斑斓的色彩涂染着温哥华的十月。每一条街都散发出秋天的气息。步行街两边是两排高大的栗子树,黄色的树叶落满街边,一层一层的,像把整条街铺上了一条金色地毯。咪咪把车又向下一条街开去,只见这条街的枫树叶全部变成了大红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和两边的花园相衬,就像一幅天然的油画。穿过了几条小街,他们拐上一条宽广的大路,大路的秋色另有一番风采。蓝天白云下,不同层次的红色、黄色、橙色、绿色随着路面的高低起伏在车两边飞过。  车向北开去。忽见左方有一辆蓝色的跑车,跑车上坐着两个白种青年。咪咪一踩油门,灯也不亮,越线超在他们前边。  依琳伸出手指大叫:“酷!”  杰夫也拍手叫:“酷毙!”  这时两个白种青年按着喇叭,对着咪咪他们用粗话大骂。克莱儿伸出中指向他们做了个不文明动作。  他们被一辆警车盯上了,警车亮起了信号,在后面跟着,他们被迫靠边。  女警察命令咪咪拿出驾驶执照,指责她超速、不打灯超车和多载。他们几个却大叫说女警是种族歧视。这时两个白种男青年的车开过,朝着他们拍手称快,依琳和咪咪向着他们做鬼脸,但最终咪咪收到了一张一百块钱的罚单。他们只有大叫倒霉说:“月底又要挨饿了。”  到了酒店。  依琳问:“安迪和艾伦什么时候才能到?”  咪咪说:“他们还没下课。”  咪咪搂着依琳,蓓芙丽和克莱儿拖着她们的箱子,杰夫提着蛋糕盒子。  蓓芙丽说:“小心一点。”  几个女孩子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说等艾伦和安迪下课就去吃饭,然后去跳舞,跳个通宵。  蓓芙丽向克莱儿打着眼色,两个人悄悄地走出去,把一个50厘米直径的大蛋糕盒搬出来。蛋糕盒放在一个有轮子的小台上。  六时,艾伦和安迪到了。艾伦捧着一大束红色玫瑰花,走到咪咪跟前,咪咪开心地望着他。  “祝你生日快乐!”艾伦递上了玫瑰花,咪咪幸福地抱着艾伦,深情地亲吻着。  安迪也递上了送给咪咪的生日礼物,咪咪问:“现在能打开吗?”  依琳说:“快,快!看是什么!”急忙帮着咪咪撕开了包装纸。那是一个咪咪最喜欢的小叮当。  依琳对着安迪说:“下个月我的生日也到了。”  克莱儿说:“你脸皮真厚。”  杰夫拿出雪柜里的香槟,问他们说:“你们要不要先喝香槟?”  克莱儿说:“等一等。”  随后和蓓芙丽走到走廊上。打开蛋糕盒,只见一只黑色大蛋糕上十几个鬼捧着“咪咪生日快乐”的字样。她们点上了16支大蜡烛,推着蛋糕,准备给咪咪一个惊喜。  这时,只听到酒店内警钟大鸣,开始他们没有意识到什么。但警钟却鸣个不停,旅客都从房间中跑了出去。警卫人员安排着人们从防火楼梯走出大厦。  艾伦拉着咪咪,依琳吓得想哭,杰夫说:“不要哭,我们快逃出去!”安迪冲进走廊,拉着傻傻站在那里的蓓芙丽和克莱儿跑出大厦。  几分钟后,救火车、警车、救护车同时到了旅馆外面。几个高大、英俊的年轻消防队员从救火车上跳下。  消防人员走进大厦,调查钟鸣原因。  蓓芙丽和克莱儿忽然想到,或许是他们的过错。因为他们把蛋糕放在了烟雾器下面,然后点了蜡烛。他们感到,这下闯了大祸,或者会被抓去坐监。  安迪说:“我们应该出去把事情和他们讲清楚。”依琳和杰夫都很害怕。  依琳拉着姐姐的手说:“姐姐你不要去坐监呀。”  蓓芙丽说:“不怕,我出去承认错误。”&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惊险”送出的生日晚会(2)
克莱儿说:“我们一起去,要坐监一起去坐。”  安迪说:“不会这么严重吧?”就和克莱儿蓓芙丽一起向消防队长说明了原因。消防员也证明了这是一次误鸣。他们详细记录了蓓芙丽和克莱儿的口供,让他们签了名,然后告诉他们今后必须注意的事项,开车走了。依琳向他们摆着手。  整个生日Party还没有开始就糟了,大家都心情不好地回到酒店大堂里。突然大堂里响起了音乐声,只见旅店经理和两个青年推着他们留在走廊里的那个生日大蛋糕,大蛋糕上点着了16支大蜡烛。  那两个青年脸上堆满了笑容,对着咪咪说:“祝你生日快乐!”跟着整个旅店的旅客都拍着手唱起了《生日歌》。而这两位青年却是他们在路上遇到的那两个白种青年。依琳傻傻地看着他们,他们向她笑着,挤着眼,打了个招呼。咪咪激动地跑去搂着经理哭笑着,艾伦、依琳、蓓芙丽、安迪等也都兴奋地跟随一起唱起《生日歌》。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生日Party就这样开始了。这次生日给这些小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依琳说道:“原来这里也有许多好人。咪咪过了一个很特别的生日。今天我们感到了被人关心和受人尊重。”    &nbsp&nbsp&nbsp&nbsp

车祸
依琳她们的新朋友丹尼斯在一次街头赛车中由于超速行驶,引来了飞天横祸……  两姐妹每次去温哥华的时候,咪咪都会给她们介绍新朋友。他们中间有的来自香港,有的来自台湾。由于20世纪80年代港台经济的发展,这一批小留学生几乎一半以上都来自比较富有的家庭。  依琳她们是在咪咪的生日会上认识丹尼斯的。丹尼斯性格很开朗、活泼,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欢乐。他身高米,体重160磅,所以大家称他小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车,他订了几本汽车杂志。他对那本《如何改装车》杂志特别感兴趣。因为他喜欢开快车,经常参加街头非法赛车,虽然只有19岁,却已经撞坏了三辆车。在第一次车祸中他撞碎了锁骨和左手臂,第二次,撞断了右腿腿骨,打了两个月的石膏,第三次更是撞成轻微脑震荡。  他父母认为他们无法控制他开快车,但他们想好一点的车或许会比较安全一些。所以他们的办法是每次车祸后都给他换一部更好的车。最近他母亲给他新买了一部宝马车,但他并没从车祸中汲取教训,似乎以开快车引以为傲,这次他通过朋友,一起私自把车改装了这部宝马车。改装了的车,没有倒后镜,计速器不会显示速度。街头赛车是华人少年的一项活动,虽然警察经常出动阻拦,但对他们却没有一点阻吓作用。  尼丹斯已参加过几次这样的非法赛车,但是他不甘心的是他还没有赢过一次。  这一次赛车定在晚上举行。列自文一间仓库后面的空地做为他们的出发点。赛车时间定在12点。那晚,似乎半条马路上都停满了参加非法赛车的改装车辆。每辆车上坐着两个人。各式各样的豪华车辆使人看得头晕目眩。  赛车开始了。丹尼斯抢先开出赛车场,车飞快地往前飚着。改装过的车计速器不显示数字,他根本不用去考虑车速的危险。只管加快速度,速度使他感到自由。他尽情地享受着速度,从中找到无比的乐趣。他感到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由于车上的倒后镜拆了,他只需要看到前面有没有车辆,他的左右两边是否有人在追赶。终于他赢了那次比赛,成了众人心目中的英雄,这位少年顿时变成了男子汉。同伴把丹尼斯抛在空中,狂欢着,庆祝他的成功。  在他成了赛车英雄以后,却招致了许多业余赛手的穷追不舍,每当他晚上开车,总会被另一些年轻人追着、缠着,要和他比赛。  深夏一个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大得像一个铜锣。丹尼斯开着他那部改装的宝马车飞驰在一条有五个“之”字弯道的马路上,这条路常常是这些非法赛车手最喜欢互相追逐的马路。  那晚他心情非常好,他一边听着CD,一边加快车速,享受着驾车的乐趣。突然出现了两部风驰电掣追赶他的跑车,他们从左右两边夹着他的车。他快,他们也快,他慢,他们也慢。  丹尼斯想:“和我比,差远了!”只见他挂上快挡,一踩油门,飚出夹着他的两辆车。这两辆车不甘落后,穷追不舍。丹尼斯又把车速提高,向前冲去。三辆车互相追逐着跑了两个弯路。  突然宝马车失去了控制,奔上了石坎,只见丹尼斯的头上下摇晃着向一棵树冲了过去。他急转方向,但车却撞向了一个电线杆。因车速太快,车子反弹过来,拐一个弯,冲过一个马路口,撞上了第二个电线杆,又跨过第三个马路口,撞向一个民居花园的栅栏,这时车身早已脱开,右边车门飞了出去。车头插在栅栏上方才停了下来。丹尼斯被夹在方向盘和座位中间,不能动弹。  警车飞快赶到,两辆跑车飞去无踪。救护人员把丹尼斯从车上解下来,放在地下,他已经奄奄一息。晴朗的夜色,只有一片薄云飘过,把明月划成两半,月光透过云隙,雪花般地撒在丹尼斯的身上。         &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丹尼斯走了
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声中,丹尼斯告别了这个多彩的世界。  第二天,报纸头版刊登了这个消息,详细的描写和惨不忍睹的照片好像是好莱坞的电影镜头。蓓芙丽和依琳先在电视新闻上看到消息,接着是咪咪打来的电话,她沉痛地说,那个年轻的司机是丹尼斯。这是这群孩子第一次所面对的悲剧。  丹尼斯的爸爸、妈妈赶到了温哥华处理后事,父母的悲痛和悔恨是无法形容的。他父母认为,汽车性能好,就能够安全,但是他们忽略了性能好的车速度快,危险性更高。  丹尼斯的父母打算把丹尼斯的尸体运回去安葬,这群孩子显得很悲痛,他们不想让丹尼斯回台湾,因为丹尼斯说过,他在台湾已经没有朋友了。他们不想让他孤零零地回去,连一个探望他的朋友也没有。因为他是这群年轻人的英雄,他们心目中的好朋友。他们开了一个会,决定让咪咪和安迪去和丹尼斯的父母谈判。他们说:“我们希望他能够安葬在这里,你们把丹尼斯送到了这里,他已经成了加拿大人,他喜欢和我们在一起,也希望我们探望他。他应该安葬在这里,而不是回台湾。”  经过一番努力,他的父母终于同意把丹尼斯留下。由于丹尼斯的父母不懂英文,整个葬礼都由这些孩子们办理。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得有条有理。使人感到他们不再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而是一群有血有肉,有办事能力和见解的青年了。  在丹尼斯的葬礼上,大量红色、黄色、香槟色的玫瑰环抱着丹尼斯的遗像。丹尼斯似乎在对着大家微笑,交响乐队奏出丹尼斯生前喜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巨大的音流传来,给人带来了温暖,终于把人从悲痛中唤醒,牧师正在为丹尼斯祈祷。  小小的教堂内,挤满了年轻的男女。他们都是从香港、台湾和亚洲其他地方来温哥华读书的小留学生。年龄都在十六七岁。那一双双悲痛却充满稚气、天真烂漫的眼睛,使人看了心酸。他们来了好几百人,拥挤的人群使人意识到温哥华有如此多的像依琳、艾伦这样远离父母的留学生,使人内心感到强烈的震撼。  教堂门口,安迪在来宾登记桌前非常投入地忙来忙去,教堂门外依然有很多孩子在排队。靠着教堂的前几排,是咪咪、安蒂、依琳、蓓芙丽等十几个女孩子。她们穿着白色的衣服,头上带着不同颜色的玫瑰花环。牧师主持葬礼,请安迪为丹尼斯念悼词。  安迪用颤抖的声音念着:“丹尼斯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他。他只活了短短的19年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对于我们这些远离亲人在温哥华读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无可弥补的损失。人死是不能复活的。但是,每当我翻阅丹尼斯生前的那些照片,我心里是多么希望他能从照片上走下来,用他闪亮的笑容、他的歌声、他的舞姿和那青春的活力来温暖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欢乐,给我们友谊,给我们爱。”  当安迪讲到小胖生前的趣事时,大家哄堂大笑。讲到大家对他的思念时,只听到一片哭声……  “往事如风,痴心只是难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朦胧……仍只见你独自照片中。夜风已冷,回想前世如梦,怎堪相识不相逢,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中,牧师指引大家,向丹尼斯的遗体告别。一排排的孩子告别了丹尼斯后,都走过去静静地拥抱丹尼斯的父母。他们不懂用语言去安慰丹尼斯的父母,但丹尼斯的父母却感到了他们的悲伤和爱。八个穿着黑色礼服的青年,将丹尼斯的遗体铜棺,庄严地扶上灵车。  长长的送灵队伍,几公里各式各样的汽车鱼贯而行。安迪捧着丹尼斯的遗像,咪咪和克莱儿随着丹尼斯的父母走在队伍的前面。丹尼斯父母哽咽着,在风中哭泣。艾伦含着眼泪,紧紧地咬着嘴唇,女孩子们无声地淌泪。  天使般的女孩子把花环扔进墓穴,红色、黄色、香槟色,一层又一层,丹尼斯的墓穴里装满了鲜花。丹尼斯的妈妈扑在墓穴的边上痛哭着,喊着丹尼斯的名字不肯起来,孩子们把她扶起。《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淹没了他们的哭泣。  但是,这群孩子没有从中取得教训,很快他们忘掉了悲痛。车祸继续发生,汽车保险费随着高涨,可悲的是,他们的父母总是最后一个知道。     &nbsp&nbsp&nbsp&nbsp

毕业典礼(1)
蓓芙丽高中毕业,与小同学们一一惜别,她的下一个目标是……  三年下来,这批女孩子慢慢习惯了加拿大的生活,调皮捣蛋的事情也日渐减少。蓓芙丽终于毕业。在西方,高中毕业是人生中一件大事,它意味着成年人的开始。毕业生将告别她们的学生生活,走向社会,去实现她们的理想。  毕业仪式在学校礼堂举行。大家都向蓓芙丽表示祝贺,蓓芙丽非常激动。仪式十分隆重。詹姆士致辞后,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都一一发言。詹姆士称赞着学生的努力,家长感谢学校的培养,学生抒发着他们的理想。然后颁发毕业证书。第二天晚上是毕业庆典晚会。晚会定在维多利亚市的水晶花园(Crystae Garden)举行。  花园位于Daugtas路上,屋顶为圆形透光玻璃所建造,在阳光照射下,整栋建筑宛若“水晶”般闪烁光芒。这座鸟语花香、充满珍禽异兽的美丽花园,除了大厅内的雨林区色彩艳丽的热带鸟景外,另有蝴蝶区、红鹤区,更出奇的是那身高只有一根手指高的袖珍猴子,叫人看了叹为观止。  蓓芙丽最高兴的是爸爸、妈妈都从香港赶来了。蓓芙丽和依琳兴高采烈地带领父母花了两天时间游览了蜡像博物馆、雷鸟公园、默肯之屋和每年都有超过一百万人前来参观的皇家卑诗省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下午,当她们一家回到父母停留的女皇饭店品尝英式下午茶时,母亲说,她爱上了这座有“花园城市”之称的维多利亚城。  毕业舞会那天一早,所有的毕业生都跑到了美容院。经过美容师和发型师的精心设计,一群姑娘个个都变成了小公主。蓓芙丽穿上了母亲在香港特意为她订制的一件名牌晚装,提着一个小手袋。妈妈也去美容院化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妆。因为刘萍在毕业典礼晚会的前一个月已经预订了一席专座,所有的小朋友都到了。依琳和咪咪穿上了长裙,来回地走着和大家一起拍照留念。  克莱儿一身男孩打扮,在一群年轻人中显得很突出。今天只见克莱儿穿着橙色的上装,胸前两排扣子,双袖刚过手腕,合身的裁剪,扣在她那米修长挺拔的身上,一条白色开丝米的宽腿西裤,一双黑色的靴子,加上她那高过耳际一寸染成了深棕色的短发,秀气的鼻子,又白又细的皮肤和她冷冷的眼神中露出的傲气,使人看了就想到日本图画中的英俊青年。  依琳告诉妈妈说:“当我第一次看到克莱儿时,我正在走廊上接电话,只见所有的女孩子都回头望着她,我一看,哇,来了个帅哥,丢下电话筒,就冲了过去,说:“你好,我是依琳。”  她说:“你好,我叫克莱儿。”  我一听,回头就跑回了宿舍。没想到,我们还分在了一个房间。  艾伦和安迪等几个男孩子穿着西装,带着领带,使人一下子感到这些孩子长大了许多。整个场面非常隆重,充满喜气。其他女学生全部是晚装打扮,父母、亲友、校长、老师,一个个举着杯,走动着,互相打着招呼,谈着话。蓓芙丽向父母介绍了校长和老师。詹姆士非常礼貌地向家长们称赞着每一个学生,的确这一群小公主们很不容易地完成了12年的教育,跟着她们将要展翅飞翔,难道不值得庆贺吗?  仪式开始了,校长道出了“开场白”。接着一片掌声,第一位小公主由她父亲挽着,走上台。詹姆士介绍着学生的国籍,在学校的情况,她的特长,多数都是赞美的话。小公主穿上了高跟鞋后显得有些摇晃。但年轻的气息和甜甜的笑容,犹如在参加选美的美国小姐。接下来轮到蓓芙丽了,米的她穿上那件深蓝色出自大师设计的晚装,扎成辫子的头发盘在头顶,擦了粉的脸把那浓浓的双眉显得更加突出,天鹅似的长颈,双臂又白又长,穿着一双2寸高的露趾皮鞋,站在米父亲的身边,显得高贵大方,青春逼人。  詹姆士介绍着:“蓓芙丽来自香港,在我们学校学习的三年中,她的温和和充满爱心的性格给许多同学带来了关心和爱。她学习优秀,她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艺术家。现在美国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学院已经录取了她,这是蓓芙丽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我们热烈祝贺蓓芙丽的成功,也祝愿她一切顺利!”大家欢笑着迎着她坐在座位上。  这时隔台有一个女学生,低着头,眼中含着泪,克莱儿在一旁陪着她,安慰着她。  安迪问:“她怎么了?”  依琳说:“她叫玲子,是日本留学生。本来,她父亲答应她来的,但到今天还没到,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有事不能来了。”  妈妈说:“我们请她过来吧。”  依琳、咪咪过去拉着她的手,向爸妈介绍后,再介绍给艾伦、安迪等男孩子认识。这时候,只见安迪走了过去,弯下身向她介绍着:“我叫安迪,是克莱儿、蓓芙丽的朋友,如果你愿意,就让我陪你上台吧。”  玲子抬头一看,一个年轻英俊的白马王子站在前面,并且愿意陪她上台,立刻喜出望外。  玲子穿一身隆重的和服,粉红色的袍子上面点缀着许多小小的樱花,高高的日本发式,头上插着一件白色的珠叉和一件大红色的木簪,那白白的粉脸,画得细长的眼睛,配上一张涂得红红的小嘴,就像一个美丽的东方洋娃娃。安迪拉着她的手向台上走去。当詹姆士向大家介绍玲子时,许多学生的家长都围了上来,只见“咔嚓咔嚓”相机都亮起了闪光灯。玲子圆圆的脸笑着。安迪拉着她的手在台上一圈又一圈地走着。玲子向大家鞠躬,又鞠躬,眼睛望着克莱儿和依琳,随着安迪向她们走去。&nbsp&nbsp&nbsp&nbsp

毕业典礼(2)
毕业舞会开始了。  铜管乐队奏响了舞曲,几百个气球“腾”地飞上屋顶,几个女孩向人群撒着银碎纸,大厅的彩带来回飞舞,一群摇晃着的“小鸭子”,随着音乐由父亲或兄长带领着开始了第一支舞。  安迪带着玲子走进了舞池。几个慢曲以后,接着转成快曲,只见这些女孩子全都脱下了鞋子,拿在手中,光着脚,克莱儿、咪咪、依琳全部走进了舞池。玲子也换上了牛仔裤,跳起了属于她们自己的舞。  这时蓓芙丽走到父母身边,拥抱着妈妈,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我的钢琴老师说你好漂亮。”母亲拍了她一下。对母亲刘萍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激动的时刻,高兴的是,蓓芙丽已经完成了高中学业;感到担心的是,虽然美国最好的艺术学院已经接受了她,但只有18岁的女儿,只身一个人去洛杉矶,她真的很不放心。蓓芙丽非常懂事地说:“妈妈,放心,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nbsp&nbsp&nbsp&nbsp书包网 www.aIhUaU.com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全文阅读 作者:燕青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由www.aIhUaU.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小留学生在温哥华全文阅读页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351/545850343941.html

更多阅读

《暗算之听风》天才的悲哀 暗算 竹林听风

终于看完了暗算之听风,记得高一的时候在阿卢的推荐下看过后面两部,现在刚好补齐了。听风的主角是安在天和阿炳,出人意料的,竟然是王宝强演的阿炳,当年他还没火,如今他因为傻根、许三多等被人熟知,更在《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大火,呵呵,说的有点

福州连君曼最新作品《且听风吟》魅力新中2011.11 连君曼作品

关注《且听风吟》的施工日记好久了,今晚得连姐提醒新作发布了,在此分享给大家。怪就怪在她每次出手总有新奇,给你好看,啧啧赞赏,这一次给你什么启发呢?且听风吟(09设计11年完工)设计:连君曼摄影:周跃东施工:明月楼装饰制造工作室设计说明:设计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二 铁马冰河入梦来 番外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译文]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出典] 南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注: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

声明:《燕青丝岳听风全文目录 小留学生在温哥华全文阅读 作者:燕青》为网友我活得很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