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糖画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唐朝时代。唐朝的大诗人陈子昂不但诗写得好,同时也是糖画的发明人。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去与众不同。首先将糖溶化,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面赏玩一面食用,自觉十分有趣。
后来陈子昂到京城长安游学求官,因初到京城长安游学求官,因初到京师人地两生,只作了一个小吏。闲暇无事时便用从家乡带去的黄糖如法炮制,以度闲暇。一天,陈子昂正在赏玩自己的“作品”。谁知宫中太监带着小太子路过,小太子看见了陈子昂手中的小动物,便吵着要。太监问明了这些小动物是用糖作的时,便要了几个给太子,欢欢喜喜回宫去了。谁知回宫后小太子将糖吃完了,哭着吵着还要,这不惊动了皇上,太监只好上前如实回禀。皇上听完原委,立即下诏宣陈子昂进宫,并要他当场表演。陈子昂便将带去的黄糖熔化,在光洁的春登上倒了一枚铜钱,用一支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啼为笑。皇上心中一高兴脱口说出“糖饼儿”两字,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来。由此陈子昂便得到了升迁,官至右拾遗。
后来陈子昂解衣归里,为了纪念皇上的恩遇,同时也因闲居无聊,便收了几个徒弟传授此技。这些徒弟又传徒弟,并将它传向四方。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在乡间作起糖饼儿生意来。这糖饼儿生意虽小,但因曾得到过皇帝的赏识,所以生意十分兴隆,学的人越来越多,并代代相传,这一技艺从此就流传下来了。
另一则传说说:唐朝一位书生进京进京赴考,不幸落第,没有了回乡的路费。落魄旅途,苦思如何解决生计。一天,忽地看到深化的黄糖,顿时触发了灵感,于是便用黄糖作书此伏彼起画售卖。没想到竟轰动了京城,人们都觉得新奇,于是争相购买,书生大大地发一笔财。人们惊叹:“糖儿夺人心,黄糖胜黄金”。所以在糖画的传统图安中有连体的“黄金万两”四字造型。
糖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千百年来,史书上关于糖画的记载并不多见。现代的糖画,主要兴盛于四川遂宁和湖北孝感一带。全国各地的糖画艺人,大多从师于这两地的老糖画艺人。
糖画所用的糖稀是用白糖、饴糖以及部分配料按照一定比例熬制而成。熬好糖稀后,在石板上绘画而成。不要小看那一幅幅糖画,没有一定的画功,要想做出满意的糖画还是不那么简单的。
早期的糖画大多是平面图形,在许多糖画艺人的不断努力下,逐渐开放出立体糖画。这大大丰富了糖画艺术的本身内涵。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人们只能偶尔在小学或公园看到糖画艺人的身影。但我相信,拥有千年历史的糖画艺术并不会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之中,而会在新的时代开出绚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