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九校2011-2012年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题)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读图1回答1-2题。1.图1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
A.4cm2 B.40cm2 C.80cm2 D.8cm2 [来源:Z#xx#k.Com]
2.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某地也恰好日出,但昼长比坎昆长,则该地位于坎 昆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3-4题。
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右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5-6题。
5.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6.从A到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
A.从A点向东至B点
B.从A点向西至B点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7-8题。
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地乙的东南方向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8.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3月21日8时整,则( )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9.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显示
D.太阳黑子与 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10.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 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E点的海拔 可能为[来源:学科网ZXXK]
A.142米 B.192米 C.98米 D.298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
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下图是一幅虚拟地图。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图中信息,判定正确的判断
A.位于南半球,a<b<c B.位于北半球,f>g
C.位于南半球,e<d D.位于北半球,d=a=f
14.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来源:Zxxk.Com]
C.地形(盆地) D.人类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体是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南、西北向中间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16.图中A处降水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是
A.0mm-200mm之间,盆地影响 B.200mm-400mm之间,西风影响
C.400mm-600mm之间,山地影响 D.200mm-400mm之间,山地影响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5,回答17-18题。
1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 较高 D.乙地较丁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18.若a为12°C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15 B.14 C.9 D.16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图7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9-20题。
19.由图7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A.坡顶 B.坡面中段 C.坡麓 D.沟底
20.从图6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塬,平整土地 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 D.宣传 ,建立预警机制
读南天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来源:学科网]
A.a B.b C.c D.d
22.当地球在ab之间公转过程中,全球昼夜变化情况正确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 长,且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下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完成23-25题。
夏至日
冬至日
23.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o26′N,15oE)
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D.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24.h的值是( )[来源:Zxxk .Com]
A.23.5° B.47°
C.66.5° D.43°08′
25.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
A.y=13-n B.y=26-n
C.y=36-n D.y=4 8-n
右图中大圆为晨昏圈,图示部分为昼半球,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为A(0°,0°)。B(0°,180°).C(41°N,22.5°E).D(41°N,157.5°E),E点的经度为15°W.据此回答26-27题。
26.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黄河正值汛期
B.北印度洋上各西航行的轮船逆风逆水
C.巴西高原草木生长茂盛
D.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27.E点的昼长为( )
A.14小时 B.18小时
C.9小时 D.12小时
右图中弧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P点是晨线与昏线的交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据图回答28-29题。
28.若图示时刻P点地方时是0:00整,那么( )
A.M点此日昼长14小时 B.N地此日夜长6个小时
C.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D.印度南部此时盛行西南风
29.若a为昼弧,且P点的纬度为75°N,此时M点的日落时间及可能的月份分别为 ( )
A.9时 2月 B.15时 5月
C.19时 8月 D.15时 11月
读下图,图中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30题:
30.此时刻北京时间为:( )
A 6日8时 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 20时[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1.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是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时。
(5)该日丙地日出______(方向),正午太阳高度为 。
32.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 D哪一处?( )处。简述理由(4分)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若用现 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 技术。(4分)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4分)
(5) 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3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____界面,该界面以上C代表____________,该界面以下E代表_____ _______。(3分)
(3)C层主要由____________组成,地球的岩石圈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分)[来Z#xx#k.Com]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C 3.C 4.D 5.C 6.C 7.D 8.C 9.B 10.D 11.B 12.D 13.C 14.A 15.A 16.C 17.D 18.D 19.B 20.B 21.C 22.C 23.C 24.D 25.B 26.C 27.A 28.B 29.D 30.B
31.(10分)
(1)23°26′S,180°(2分) 12月22日(1分)
(2)乙 (1分)
(3)D (1分)
(4)16 23 4(3分)
(5)东南 36°34′(2分)
32.(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2分)
(2)A A位于鞍部,地形平坦开阔 (4分)
(3)不可采纳 遥感(4分)
(4)② 顺河谷的溪水流向走(4分)
(5)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6分)
33. (1)横 纵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莫霍 地壳 地幔
(3)各类岩石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