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观后感
影片主题:1社会也许是残酷的,人心也许是邪恶的,但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2利欲熏心的人终将自我毁灭。
3讽刺了司法制度在权力面前如同一纸空文。
4.爱不是占有。
人物形象分析:巴蒂斯特,冷酷,占有欲强,对知识有着超凡的执着,对身份和权力的极致追求,野心勃勃,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十分可怕的家伙。
巴蒂斯特出生于充满恶臭的鱼贩市场,这里肮脏,污秽,饥饿的人群充斥着贪婪与色欲。他的母亲怀着即将出生的他在集市上大汗淋漓的的砍着满是血腥与恶臭的死鱼,纯白的围裙沾满了血渍与汗渍,污秽在色彩的反差下愈加夺目。突然间母亲发现自己即将临盆,习以为常似的就在宰鱼台的下面躺下,独自一人生小孩。潮湿,肮脏,冰冷的地面,流着血的白色大腿,凄惨撕心的叫声激不起周遭一丝一毫的怜悯,因为在鱼市的地面上生小孩的事是屡见不鲜的。母亲把婴儿从阴道撕扯出来,用熟练的手法剪了脐带,立马起身,继续砍鱼,这已经是她的第五胎了,前四胎都是死胎,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父亲,这让人想到他与其他男人的交合可能涉及强暴与乱伦。孩子的出身本生就是一个错误,母亲从来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存在只是负担与耻辱的证明,这一次孩子出生后并没有哭声,母亲以为这个孩子也如同前面的孩子一样已经死去,于是如同扔掉一棵烂菜头一样扔于坚硬阴暗的地面。婴儿白皙如雪,娇嫩红润的皮肤缠绕着带血的脐带,如同在一张精致美丽的脸上留下一块伤疤一般醒目。地面那十分不均匀的粗糙感夹杂着寒气步步深入婴儿温热的皮肤,似乎在这种暖与冷的较量中终将以死亡而告终。这时画面定格于婴儿的鼻子,那微微抖动的娇嫩的鼻子似乎觉察到了什么,是的,是鱼市场中的各种气味,鱼的气味,汗的气味,各种人的气味… …,如同在一锅粥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东西将其熬煮融合,正是为了贪婪的捕捉这些气味,这个婴儿奇迹般的苏醒了,他的哭声让人们发现了他的存在,他向石头般顽强的活下来了,但是她的母亲却因杀婴之罪被人们在鱼市当街绞死,短短几分钟一个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
人的生命在这里竟然如此的不值一提,对独自面对生育之痛的母亲的漠视,对自己亲生孩子的漠视,对一个婴儿母亲生命的漠视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婴孩,巴蒂斯特,拥有天生的嗅觉天赋,能够感知世上所有物体的气味,倘若他出生于一个好的家庭,他的才华必将让世人敬仰,但是他却生错了地方,一个冷漠的社会最底层,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一开始就被忽视与抛弃。绝顶的才华和卑贱的出生所进行的矛盾碰撞似乎带着宿命般的决定了他有着极不寻常的人生(一个出生卑微的平庸之人的野心所带来的社会杀伤力威力太弱,而天才则不同)。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巴蒂斯特的生命为什么如此顽强?顽强得诞生,以及在影片后面所看到的被那群孩子用破布捂住呼吸和在一个一般人只能活5年的工场死命的工作。经过这些
地狱般的生活,却都又活了下来,似乎没有任何事或者物可以打败他。我认为这是他的天赋所带给他的对知识的热情激发了他生存的斗志,这就与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依然决定活着的原因有着类似之处。
巴蒂斯特在那个鱼市场被发现后,被送进了一所孤儿院,表情刻板而严肃的修女看到这个婴儿,嘴角与鼻尖抽动了一下,那种抽动立马让人感到所有的阳光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无边无际的凄冷。修女不是仁慈与善良的化身吗?可那表情中没有半丝怜悯之爱,只是不屑的看着这个弱小的,皮肤像海绵一样柔软的婴孩。孤儿院里拥挤着许多被遗弃的小孩,也许是因为惧怕这个婴儿身上的那股可怕的力量,一开始就想让他死,巴蒂斯特敏锐的嗅觉感知到了“凶器“的气味,他放声大哭,引来了修女,及时制止了这一行为。巴蒂斯特渐渐长大了,但他没有朋友,所有的孩子都孤立他,欺负他,凌辱他,他的世界只有各种气味与之相伴。他5岁都还不能说话,似乎是在积蓄各种气味,躺在树上,闭上双眼,有极近到极远,先是背下的树木,接着是周围的泥土与石头,再是远处的青草,更远的是湖里的水,深入下去,有青蛙,青蛙的卵,这一切的一切散发出的独有味道都被他一一捕捉,在脑子里呈现着,酝酿着,如同即将喷薄而出的火山泥浆,蓄势待发 。这时侯他需要一个出口向世人展现他所感知到的一切,于是他开口说话了。在巴蒂斯特十几岁的时候被修女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工地老板(这才是修女收养他的最终目的),但没有想到这是他的最后一笔交易,就在交易成功后被买者杀死,这印证了在小说(香水影片由法国著名小说改编而成)中那句古老的预言,”抛弃我你就会死“,修女和巴蒂斯特的母亲一样都是抛弃者。
工场的生活如同人间炼狱,酷热,饥饿,皮鞭,鲜血,疼痛是这里永恒不变得主题。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最多不超过5年,就被折磨致死,但巴蒂斯特却再次存活了下来,他任劳任怨,每天工作16个小时,俨然一个劳动模范,他敏锐的嗅觉让他感知到就在这附近有一个乌托邦,在那里他可以尽情得去感知未知的世界。辛苦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有一天工场主叫巴蒂斯特和他一起去镇上送货。这个镇是一个香水之都,有各种各样的香水制造商,金碧辉煌的香水铺,聚集着各色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她们纤细圆润的手指优雅的接过一个装有奇妙色彩的精致小瓶,缓慢得越过涂过口红的娇艳红唇,再停于抹着粉底的鼻下,缓缓得嗅着香水所散发的气味。巴蒂斯特被这些气味吸引着,野心的种子在不经意间种在了他的心里。站在店铺的玻璃窗外贪婪得呼吸这里的每一种气味,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而他面前的一切就是天堂。现在,他对气味还没有特别的偏好,只是不加选择地吸收着。可有一次,被一个提着青柠的美丽善良的女孩身上所发出的体香深深吸引,如同罂粟一样欲罢不能,寻着体香在大街小巷寻找着,终于看到了她的倩影,于是尾随着,接近着,渴望着。女孩感到了后面有人,转身之间,那样清纯美丽的脸庞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女孩克制住对这个面目可憎之人的恐惧,拿出青柠,温和得问他是否要买一些。上帝,这是巴蒂斯特此生唯一感受到的温暖,虽然它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再普通不过,但对他而言却是太多太多。从来没有感知过爱,所以不可能懂得如何去表达爱,他只在跟随与寻找,而这种行为使女孩惧怕与躲避他。在不小心误杀了女孩后,他悲痛欲绝,他知道有一种世上最美好的气味正在消失,他拼命得想要保留它,却又无可奈何。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香味,香味是人气质与品性浓缩的精华,是人的精魂与活着的证明。他想要拥有的仅仅是单纯的体香吗?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内心深处渴望得是这个女孩的爱
与母性的温暖。女孩死后,他想要寻找一种保留体香的方法,这就有了影片后面的连环杀人案,那些被他所杀的少女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但杀人不是目的,收集体香才是目的,这么做仅仅是出于爱,一种变态的畸形的爱,他深知得不到人们的爱,也不知如何去得到爱,他所能掌控的只是占有那些少女的体香,貌似只要占有这种物质,就如同得到她们的灵魂一般,如同得到了爱。杀人只是为了方便收集体香,一个正常人当然不会为了收集体香而随便杀人,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当然不符合逻辑,可仔细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不会随便杀人呢?那是因为我们感知过爱,也爱过人。李宗吾的《厚黑学》中提到过:人之所以有善是源于推己及人。也就是说我们潜意识中会想到如果换做是自己死掉了,我们的家人会是何等的伤心欲绝,而我们也再也无法见到所爱之人,该是何等的悲伤,由己及他,所以就算眼前是个陌生人,我们也会想他也有家人,我们的内心可以强烈得感知到那种失去亲人之痛,从而不忍心将其杀害。反过来看看巴蒂斯特从小到大的经历吧,就算是同被抛弃在孤儿院的其他小孩也有伙伴之爱,可是他什么也没有,从来不知爱为何物,如何推己及人,如何有恻隐之心?我相信在他杀人的时候手不会发抖,内心不会有一丝犹豫,几秒之间,就像砍一棵菜那样容易,是的,他就是把她们看成了一棵菜,没有生与死的概念,没有生命逝去之痛。那些环绕在他周围的人不断“告诉”他:“人命如草芥”,这种观念溶进他的血液,根深蒂固。
那个提着青柠的美丽女孩被误杀后,他用他的嗅觉才华征服了一个香水店主,得到了在他店铺工作的机会,并为这个店主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而他做这些最初的目的只是想在他这里学会保存体香的方法,店主并不懂得如何去保存体香,于是欺骗他,目的只是想利用他为自己工作,这样就可以得到巨大的财富,巴蒂斯特知道被欺骗后几近疯狂,店主知道已经不能留他在这里工作了,就告诉巴蒂斯特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可以得到保存体香的方法,应巴蒂斯特的要求,他给了一张香水制造熟练工人的证明,让他能够在那里工作,条件是巴蒂斯特必须写下一百种香水制造配方,交易顺利进行了。
巴蒂斯特靠自己的努力第一次得到了自由。来到外面的世界,这里有两条路供他选择,凭着嗅觉他选择了一条远离人烟的路。虽然他最初的目的是寻找保存体香的方法,可是得到了自由之后,青柠女孩在他心中留下的那种动力似乎不那么强烈了,内心的孤寂感让他不自觉地选择去一个没有任何人的山洞过完一生,宁静的大自然似乎让他忘记了内心的欲望,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有气味,唯独他自己没有气味,就在那个下着暴风雨的黑夜,他觉醒了,欲望在他的内心疯狂蔓延,如果说气味是一个人身分的象征,是存在于这个世上的证明,而他却没有气味,他就像被这个社会所遗弃的异体,没有人在意他,认可他,活着或是死了都不会在有任何一个人为他留一滴眼泪。他不甘心,他想得到尊重,得到这个社会的一席之位,他拥有天生的才华,本来应该得到得更多更多,可是他现在所拥有得太少太少,雨水滑过他的裸体,他就像是在重生,地狱的魔鬼终于在一刻诞生了。
第二天清晨,一个远处坐着马车的有着红色头发的富家小姐所散发的体香吸引了他,他以“爱”的名义寻着体香而去。富家小姐的父亲是个香水制造大户,他以熟练工的身分在这里工作,并研究发明了一种能真正获取体香的方法,先一击致命,然后在尸体上涂上动物油脂,将体香吸入油脂里,最后提取,他杀了十几个少女,包括那个富家小姐和她的双胞胎妹妹。如果你出逃,他凭着灵敏的嗅觉千里追踪,势必将你找到,神出鬼没,再精密的防范对他来说形如虚设,很快他收集到了各种少女的体香,用它们制造出了一瓶香水,以“爱”的名义制造出的
香水。刚完成,他就被逮捕了,在行刑的那一天,他将香水抹了一点在脖子上,监狱官受了香水气味的迷惑,把他当做神一样的崇拜,他轻而一举得走出了监狱,还换上了一套体面的衣服,似乎在刹那间拥有了高贵与权力。坐着马车来到了刑场,广场上所有的人都被香水迷惑,把他当做了神,在行刑台上,他就像救世主一样接受着世人的膜拜,这是香水味的前调(香水的气味分为前调,中调,后调),中调时广场上所有的人都产生了肉欲,他们开始抛弃所有的伦理道德,裸体拥抱,亲吻,交合。看到这些,巴蒂斯特表情很奇怪,他好像又看到了那个青柠女孩,在幻想中他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女孩拥抱了他,亲吻了他,在那刻他懂得了爱。但是回不去了,他清楚知道那个女孩死掉了,一个温暖的身体在他的怀中变得僵硬,不经意地,一滴眼泪滑落他的脸颊。富家女的父亲是广场上唯一一个没有被迷惑的人,他愤怒悲痛得来到巴蒂斯特面前,拔出剑想把他就地正法,巴蒂斯特那时是希望就这样被杀死的,但香水的气味让这个父亲把前面这个人当成了自己死去的儿子,他去拥抱了他,巴蒂斯特的表情好像是在说:为什么连你也杀不了我。
画面转入荒野,巴蒂斯特一人落寞得走着,他躲过了法律的制裁,这让人想到那些上流社会的人,虽然满手的污秽却仍然可以逍遥法外。巴蒂斯特是这个社会一切邪恶所孕育的怪胎,错位的环境造就了他的人格,顽强,冷酷,强烈的占有欲,以及对权力金钱的野心。错位的爱情观造就他以错误的方式去爱,错位的人生造就了他的才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犯下这些不可饶恕的错。广场上的人的那些表现,其实是被香水激发了内心的欲望。人们真实膜拜的是权力与身份,而不是巴蒂斯特本身。后来人们所产生的肉欲体现了其内心的荒淫。失去两个女儿的那位父亲没有这些行为,现在,在他的心里只有失去骨肉的悲痛,也是因为香水味让他拥抱了自己的“儿子“,他太思念那个逝去的生命。这种激发又似乎是香水本生所具有的特性,香水本生就包含着各种欲望,也隐藏着爱。香水是巴蒂斯特斯特制造出来的,是他人生所有体验的结合体,也是身份权力的象征。他知道手中握着的东西足以让他征服整个世界,但这一切却不是真实的,人们只是受到香水的迷惑才崇拜他而绝不是真心认可他,象征金钱与权力让人们得到的只是虚伪的尊重,并没有真正的敬爱。这时候才知道原来他最想得到的是爱,曾经为了自己的各种欲望,金钱,权力,女色,让双手沾满了鲜血,自以为是得以为只要有了地位就可以得到敬爱,只要拥有了体香,就得到了女孩,而给予他这些观念的就是这个黑暗的社会。最后他凭着婴孩时期的记忆回到到了出生的地方,把所有的香水倒在了自己的身上,后调香水味让饥饿的人群疯狂得啃食了他的身体,香水的三个步骤,权力,肉欲,毁灭在此宣告了终结,是回归也是救赎,象征着权力与肉欲的尽头就是毁灭,毁灭它的就是自己内心的爱。
在我看来影片是很成功的,那些比较抽象的层面稍有差池就会表达得不准确甚至是误解,可是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导演的尽心,影片有点有面,中心突出,巧妙得利用音乐,光线,优雅的动作等让气味变成了可以用眼睛看,用心去感受的东西,美得心醉。他把那些死去的少女的尸体拍的犹如油画一样美丽,如此美好的身体慢慢得僵硬,让人为之心痛。没有杀人的血腥画面,但所给观众带来的内心恐惧是深沉的。当然小说家和导演绝不是为了让你恐惧才书写与拍摄的,而是把社会最为邪恶的东西赤裸裸得展现在你面前,以此来警醒世人。有部分人看完这部影片的第一反应就是辱骂怎么会有这样一部变态的影片。但你不要忽略了那个变态杀手是人们内心的邪恶与冷漠所孕育出来的 ,他的残忍来自于人们,又回馈于人们。只知憎恶他,不去反省人类自己,就如同伤疤被揭之后匆忙地去掩盖一般。这里你又会说了,为什么不从正面去引导,可以写一个恶人都得到了法律制裁的美好世界。这一点可能就是中西文化不同的问
题。外国人喜欢彻头彻底地表现黑暗,把影片变成一把战斗之剑插入人心。而中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总喜欢悲剧之后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但是战斗力却大大减弱。不过影片的结局也不坏,虽然他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可是内心的爱毁灭了他,痛彻心扉的空虚感让他自己选择了死亡。这让人想到那些不择手段上位的人,也许你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但你仍然逃不过内心的寂寞,你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是否也会惊出一身冷汗。
所有的思想通过一个离奇的香水谋杀案多层次剖析,我真心得佩服写这个故事的小说家,一个简单的故事浓缩了这么多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广场上那一幕,他把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在一个点表现,让人的内心强烈得发生震动,难怪这部小说被誉为一个奇迹。除了通过这个变态杀手的经历来表现社会黑暗以外,还有许多配角,他们并不比巴蒂斯特高尚多少。比如贩卖孤儿赚钱的修女,谋杀婴儿的孤儿院小孩,把自己的工人当成牲口一样对待的工场主,只关心自己的荣耀与金钱的香水铺老板,为了自己的荣耀把无辜的人变成替死鬼的教主等等。他们之间因利益而互相残杀。这既是巴蒂斯特性格的形成背景,也是主题要素之一。
以上感悟是我个人看完影片之后的感想,虽然文字贫乏,但已竭尽所能得把内心感悟尽可能得表达出来,献给那些喜欢这部影片的人,以供交流。可能与你理解的有所不同,但正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个人经历不同理解也会不同,这篇影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