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庄援
宋 山斋邀客图
此幅画主人自左侧松下茅屋趋前迎宾,右方有客俯身行礼。屋旁桌案摆设琴、书,童僕正搬动短凳,似乎主人曾于月下小作消遣,坐待来客。旧题订为宋人所绘,然由画中率性勾画的笔墨习气、略显粗略刻板的大斧劈山石、左实右虚的对角线构图等特色,与院藏锺礼(约活动于十五世纪后期)画作接近,推测此作应为十五世纪后期乃至十六世纪前期浙派画家的作品。
元 盛懋 溪山清夏图
此幅前景画沿溪水榭,中景坡岭夹峙,一道山径通往林间宫观,远景数峰雄立,白云萦迴山间。山石多笼以青绿,云朵以白粉妆点,颇具山青水秀、云凉露淨之态。所有人物皆著白衣,似于幻境中优游的仙人。旧题订为元代盛懋(约活动于西元十四世纪)之作,然于人物楼阁描绘方式、山石皴法及空间经营上,更接近谢时臣(1487-1567)的风格,应为明代中叶佳作。
元 胡廷晖 蓬莱仙会图
本幅描绘仙山中泉瀑奔泻,亭台楼阁依景而筑。有仙人道服持麈,端坐于榻上,亦有徘徊于石径上、来往于殿阁中者。画中山石均先用粗笔勾绘轮廓,再以细笔作皴。以石青、石绿晕染外,更佐以泥金,赋彩金碧辉煌,益增仙境之感。
清 高其佩 海天出日
高其佩(1672-1734),辽阳人,隶籍汉军镶白旗,以指头作画闻名,但亦有如此幅笔墨工整之作。幅中描绘一轮红日高悬,霞光辉映,众山拱揖。前景于岗阜林泉间,点缀殿宇楼阁、茅屋草亭,人们扶老携幼,登高对日朝拜欢庆。云海中蜿蜒的山峦间,可见城牆与相连的屋宇,远处山头亦有人作朝拜状,似有普天同庆之寓。
清 方士庶 仿董源夏山烟霭图
方士庶(1692-1751),字循远,号环山,又号小师道人。歙县人,家维扬。山水祖述娄东派,落笔苍秀。本幅作于乾隆二年(1737),作者四十六岁时,题跋中提及自己曾鉴赏董源〈夏山烟霭〉横卷,而改以直幅模仿之。画中将洲诸山峦,层层叠叠,延伸向上,以俯视的视角统合画面。用笔造形,追随原作,「处处平圆,不作一豪奇突状」,深得董源之精神。
张大千 散华图
本幅作于一九三七年,以纸本设色仿敦煌壁画风格作天女散花,天女作转首回眸状,姿态婀娜妩媚,主要以白描技法,重点敷染石青、朱砂与泥金等鲜艳矿物性色彩,使蕴富丽于清雅之中。
张大千 华岳高秋
本画以劲利的斧劈皴笔,描绘千仞断壁;以大笔墨点,积块成云。在山脚云海衬托下,华山陡峭险峻的山势,历历在前。
清 陈兆凤 博古花草图
陈兆凤,清代晚期宫廷画家。此件巨幅大画描绘宫中摆设,其中有敞口珐琅彩花尊,内插紫藤、桃花等花卉。画花卉以写生手法,中规中矩,一笔不茍。花器颈肩交接处饰以蕉叶纹,器身以长方开光为主纹,内绘水墨仿古山水,外填宝莲团花纹。画面器物采左高右低平行式排列,旁侧透明玻璃鱼缸内,成双成对的金鱼悠游于荇藻间,象征着盛世清平、富贵平安、和谐美满的景象。
清 杨大章 画白鹰
本幅设色画绥远城将军兴肇所进白鹰,足系黄绦,栖于披锦彩绘的木制鹰架上。用笔线描一丝不茍,全作色彩鲜艳,明丽工整。
清 金廷标 瑶圃采芝图
本幅画雪中采芝,画面危岩,使用粗犷奔放的斧劈皴,而草丛、苔点、挂藤、松针,或加白粉,或留空地,用以强调积雪的景致。人物衣纹的线条流畅。脸部、衣纹的烘染,凹凸分明,或略受西洋光影法影响。
清 孙祜周鲲丁观鹏 十八学士图
此作为宫廷画家孙祜(活动于十八世纪中期)、周鲲(活动于十八世纪前半)、丁观鹏(1706-1770)于乾隆六年(1741)奉敕合作之人物长卷。前半段似取唐太宗起文学馆收聘贤才典故,画十八学士于楼阁中进行各式文艺活动,有趣的是后半段似接续「汉宫春晓」,描绘宫中妇女燕集咏花、赏玩古物的景象。该作物像描绘细腻、敷色鲜丽,为乾隆朝前期宫廷绘画的典型。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