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
刘湘(1888年—1938年),川军著名抗战将领,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生于1888年7月1日,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其祖父刘公敬,清末中武举,与刘文辉的父亲刘公赞是胞兄弟;父亲刘文纲,与刘文辉是堂兄弟。1906年,刘湘在雅安考入陆军弁目学堂。1908年,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1911年,刘湘任新编十七镇六十八标第一营前队排长,从此踏上了军旅生涯,到1938年在汉口病逝止,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军长、四川省主席、川军总司令。
1937年前,其曾是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刘湘作为川军“主帅”率川军出川抗日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因病在汉口去世,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逝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主动请缨出川抗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9日川康整军会议匆匆闭幕,10日刘湘通电请缨,13日再次通电,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日本拼死一决。7 月25 日刘湘令直辖各军、师长,于三日内驰返原防,遵令整军。
8月7日,刘湘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在会上刘湘慷慨陈词近2小时:“四川竭力支持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千石!” 刘湘的发言表明了四川人民抗日的决心。
会后,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临刘湘寓所访问,赞誉他积极抗战的决心。
8月14日,刘湘参加完南京国防会议后火速飞回成都,次日召开了四川军政首脑会议,并宣布川军全部将士要整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川,奔赴抗战前线。
8月20日,刘湘任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辖九个军,26日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
9月5日,几十万川军士兵在四川各界民众的欢送下奔赴抗战前线,这一天也被称为“壮士出川日”。
1937年10月4日,刘湘亲自主持召开成都成都党、政、军联席会议后,其先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是邓锡侯,川军编成两个纵队分两路出川。因战局急变上海吃紧,10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任刘湘为第七站区司令长官;改任邓锡侯为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刘湘兼23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潘文华为副总司令。
正当刘湘雄心勃勃的准备亲自出征时,唐式遵带领的23集团军,邓锡侯、孙震的22集团22集团军,第47军由李家钰被分派各个战区。这也意味着之前出川的两个集团军脱离了刘湘负责的第七战区建制。
事实上,此时的刘湘身体也不太好,穿鞋子连腰都弯不下去。刘湘身旁的众位将领劝说刘湘坐镇后防一边养病一边支应前方。刘湘表示“我一向高呼抗日,如今战幕刚揭开,自己反退缩不前,岂不是让世人讥笑?过去在省内打了多少年的内战,脸上也不甚光彩,向老百姓报不出账来。如今正好为国效命,借以洗刷自身污垢,见信于国人,我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呢?“有了出川抗战的机会,将来在历史上,也才知道我刘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出川意绝的刘湘在1937年11月9日抱病离川飞抵汉口,到达后又马不停蹄的奔赴芜湖等地慰勉川军官兵。①
带病出征,请命保卫南京
1937年11月12日,刘湘到达首都南京,第七战区长官部设赤壁路,由参谋长傅常主持事务。此时淞沪会战已告一段落。
因南京战况危机,在第七战区作战区域、任务、长官部门位置以及对部队如何指挥、联系等问题尚未得到确定回复的情况下,刘湘带领自己的21军、23军,并请求将邓锡侯、孙震、李家钰3个军一起调来拱卫南京。刘湘曾亲笔拟电报想调邓、孙、李三军来南京,但因这些部队分割到其他地方,刘湘的电报并没有发挥作用。
有关蒋介石分割川军的做法,是为了有利统一军事指挥的抗战大军,还是担心川军自成一系而尾大不掉?历史帷幕上尘埃太多,确切真相,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1937年11月中旬日军占领上海后,先后攻占嘉定、常熟、苏州等地,又沿着京沪铁路和太湖南岸,分两路向南京进攻。
战局急变,11月中旬蒋介石连续在南京召开三次高级会议。刘湘和唐生智均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高级会议。
在11月14日第二次高级会议上,唐生智(时任陆军一级上将)慷慨陈词“南京是我国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因此,非死守不可!”②
刘湘也会上也主动表示愿率川军23集团军来拱卫首都。
11月15日,蒋介石接着开第三次高级会议。唐生智仍坚持固守南京。刘湘也慨然表示:“请将川军22、23两个集团军调集拢来。我也愿意指挥保卫南京,或率川军大部在京杭一些打游击,少部牵制日军,扰乱后方………”③
至此,唐生智被委任唐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守卫南京。刘湘川军6个师,负责防守南京外围,部队部署在广德、宜兴一线,抵御由浙江金山卫登陆向南京包抄的日军。
会后的刘湘,因病脸色已很难看。
危机之际旧病复发遗憾辞世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刘湘立即吩咐四川省省府秘书长邓汉祥,以省政府主席名义,电呈国民政府主席敬表欢迎。
11月20日上午,刘湘约集文化界沈钧儒、沙千里等人,商议如何组织训练民众、开放命运等工作。他此时对全民抗战的考虑很周密。对抗战前景非常乐观。然而,因早就有严重的糖尿病和胃病, 加上过于忧虑、饮食失调,刘湘胃病吐血,旧病复发。
当晚,陆军20军军长杨森探望刘湘,两人相谈甚久,杨森走后,刘湘病情加重。蒋介石、张群、钱大钧到刘湘住所探病,并劝刘湘赶快离开南京换个安全地方治病,但刘湘表示,30万川军仍前线抗战,自己作为司令长官不能临阵退缩。
之后,蒋介石拟派陈诚为第七站区副司令长官,辅助刘湘指挥,虽然当时刘湘病情加重,但依旧表示“只要对抗战有力,我完全同意。”
之后刘湘陷入昏迷。11月28日蒋介石在刘湘昏迷中令曾伟澜等人将流向护送到后方,于30日到汉口万国医院。待其醒来时,才知自己已在汉口,原本打算到芜湖养病,病后直接在芜湖督师抗战。
1937年11月22日,川军23集团军奉命开赴太湖西岸广德至金村一线设防。
唐生智命令:“144师郭勋祺部在长兴以北太湖西岸金村一线设防,145师饶国华部在泗安、广德一线设防以阻滞日军、掩护中央军主力部队调往南京……各部务必要牢守阵地!”
11月27日日军飞机向144师阵地和金村师部投弹,师长郭勋祺负伤但依旧坚持不下火线。直到打退敌人,师长郭勋祺才将职务交给参谋长林华钧,自己到南京治伤。南京陷落前,郭勋祺伤口恶化严重转到汉口医院。
与此同时,145师饶国华防守的广德一线,战况尤为惨烈。1937年10月初,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率军到达前线。饶部刘子生团与日军地面出动装甲车、坦克部队在泗安机场肉搏血战,全团官兵死伤四分之三以上。
形式十分危急,饶国华亲自向唐式遵报告战况请援。 11月28日晚饶国华派人向界牌请援,但知道29日仍未有援军抵达。饶部刘儒斋团陷入孤军奋战,官兵基本上打光,最终,阵地被日军占领,广德告失守。
1937年11月30日晚,在极度悲愤中饶国华举枪自杀,慷慨成仁。这是四川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川军高级将领。
太湖、泗安、广德之战,是刘湘所属23集团军出川后的第一战。
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当时高度评价道:“广泗一战,举世震惊。”
川军虽然牺牲惨烈,但以自己的尸骸、血肉阻滞了敌军。广德保卫战也是南京会战的第一枪,川军以低劣的装备,在严寒的冬天身着夏装与强敌奋战近一周,迟滞了日军对南京的进攻,使南京会战顺利完成部署,让中国主力部队和伤残将士得以顺利转移到皖南大后方,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遗憾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7年12年中旬,刘湘在汉口万国医院经过治疗病情逐步好转。中共等各党派人士及社会贤达,如董必武、张澜、沈钧儒等亲自到医院慰问。
刘湘在病情好转后开始重视后方建设,派工业专家针对四川资源和环境因地制宜。④
在卧病期间,一些东北流亡学生也来见刘湘,刘湘对他们都有所资助,并支持组织“武汉市旅外川人抗日剧队”,宣传抗日。
1938年1月15日,唐式遵下达作战命令:“日军得寸进尺疯狂进攻,川军由保卫国家,救亡图存的责任,现正好趁川军在南京、芜湖立足未稳之际,反攻芜湖截断长江航运。刘司令长官要我命发言川军善战威名,为中国立个大功。”
自此川军反攻立即激烈展开。
1938年1月中旬,刘湘听到川军反攻芜湖中日寇仓皇应战,川军不怕牺牲步步逼近,收复芜湖指日可待后嘴边挂着笑容昏睡过去。此后,他有时仅能用点头摇手示意了。
1938年1月17日,德国医生抢救刘湘治疗中需要输血,但此时的刘湘血管已经开始收缩,血已经输不进去了。
1月20日晚8时,刘湘与世长辞,年仅48岁。
清理遗物时,部下在刘湘的病房两抽柜中发现刘湘曾在一张纸条上写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唐诗。
刘湘还留有一纸遗嘱,勉励出征川军,部分文字如下:
……………尤忘我川袍泽,一本此志,始终不渝。既敌军一日不退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此嘱。⑤
后记
刘湘留给世人的那些讲不完的争霸传说,传颂已久的抗战故事和慷慨言辞。而今,在刘湘的故乡,四川大邑县安仁镇,这位“四川王”及家人、随从饮食起居的刘湘公馆就位于该镇吉祥街,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9990平方米,号称川西第一大四合院,在这里无声地讲述着主人家那些数不尽的传奇与故事。
安仁古镇
安仁,这座距成都39公里的古镇,不仅有刘湘公馆,还有刘文辉公馆,著名的建川博物馆和刘氏庄园亦坐落于古镇之上,这里曾经是“三军九旅十八团”的“川军之乡”,记录着川军刘氏家族20年的发迹史。而今,民国公馆老街上共有14个各具特色的公馆建筑,安仁中学、安仁戏院、袍哥楼、万成堰纪念碑、同庆食馆等极具民国特色的建筑罗列其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国川西古镇风情画卷。2013年,中国唯一的博物馆小镇正式落户安仁。世界旅游组织曾这样评价:“安仁古镇是旅游者了解近代中国人怎样生活的最佳去处”。
此文大部分内容选自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郑光路先生的《被遗忘的抗战史:四川大抗战》
①参见周开庆:《民国川事纪要》,民国26年至29年,(台北)四川文献研究社,1974年。
② 参见刘斐:《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4卷。
③ 参见1938年刘湘病逝后不久《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及其女子占地服务团胡兰畦所些报道《刘司令官精神不死》,转自《川军抗战亲历记》,第13-15页。
④参见周开庆:《民国川事纪要》,民国26年至29年,(台北)四川文献研究社,1974年。
⑤参见乔诚、杨续云:《刘湘》,第236-242页。
本文部分资料图片来源于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