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封号原是坤兴公主,降清后清廷改封她为长平公主,本名叫朱徽娖(读音同“绰绰有余”的“绰”字),母王顺妃,是明末极著名的人物。顺妃生长平公主后不久因血崩症病逝,就由周皇后抚养,因此《明史》载为周皇后所出。
长平十六岁那年,崇祯皇帝选周世显为她的未婚夫。即将成婚时,因为农民起义天下大乱而暂停婚事。到皇城陷落的时候,崇祯皇帝来到寿宁宫,长平公主拉着崇祯皇帝的衣襟痛哭。崇祯皇帝悲愤的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在帝王的家中,遭受这样的亡国受辱、生离死别的痛苦!”用剑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民间传说,长平公主就是独臂神尼);崇祯皇帝又在昭仁殿杀死了昭仁公主。五天后,长平公主在断臂之痛中醒来并没有死。清朝顺治二年时,上书顺治皇帝及摄政王多尔衮说:自己九死余生,她希望自己能够出家为尼,断绝这尘世间的哀伤悲痛。因为人世间有太多的悲苦,她希望用这种方式,彻底了断尘缘。 顺治皇帝及摄政王多尔衮下诏不许,为笼络人心,并依旧赐婚周世显,因公主非男儿身,不会有人拥立她为帝,造成对清廷的威胁,所以赐以大批田地住宅金银车马对她赏赐有加。但公主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第二年得病死去。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年仅才十七岁。皇帝赐其葬在广宁门外。
长平公主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倘若她生在太平盛世,也许。。。可能会像明朝绝大多数公主一样,在富足与尊荣中安然度过一生。然而时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明朝二百多年来列代帝王造的罪孽全部压在了这最后一代帝王之家的头上,除了认命,还能怎样?
可怜如花似玉女,生于末世帝王家。
国破家亡烽烟起,飘零沦落梦天涯。
NO2:大义公主
大义公主,号千金公主。她是北周武帝的侄女,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幼时的千金公主生活是富贵安逸的,宇文招喜欢写诗做文,公主自小聪明机敏,受父亲的影响,也博览群书,写的一手好诗和好字。
578年,武帝出兵攻打突厥,因劳累过度,不幸病死。武帝的死,使北周由盛转衰,千金公主的命运也开始急转直下。580年2月,新即位的沙钵略可汗派使节前来迎亲,千金公主被选中,于是含热泪告别父母,踏上了北去之路。沙钵略可汗很宠爱这位娇弱美丽的小妻子,在丈夫的帮助下,公主的心情平静下来并慢慢适应了新环境。然而命运是残酷的,就在千金公主下嫁的第2年,宣帝病死,辅政大臣、国丈杨坚以“禅让”的形式废掉并毒死了年仅7岁的北周静帝,于581年2月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北周的宗室诸王被斩杀殆尽,千金公主的父亲赵王宇文招起兵反对杨坚,被诛灭九族。
噩耗传来,千金公主悲痛欲绝,她发誓要为父母报仇;千金公主此时不到20岁,然而过往的经历早已经使她认识到命运的残酷与无奈,她早早地成熟了。她明白杨坚最希望看到突厥内部自相残杀,万般无奈下,千金公主决定暂时将自己的国恨家仇放在一边,先帮助丈夫走出绝境。她向杨坚写去亲笔信,表示自己虽是北周公主,却十分钦佩杨坚的圣明,请求做大隋皇帝之女。杨坚此时也没有足够精力打败突厥,于是顺水退舟,赐公主杨姓,收为养女,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希望她深明大义,为隋和突厥安定做出贡献。此后,两国来往不断,取得暂时的安宁。587年,沙钵略病死,其子即位。大义公主按照突厥的风俗,又嫁给沙钵略的儿子都蓝可汗。
隋文帝在一统天下的庆典当中,并未忘记远嫁东突厥的大义公主,他将陈后主叔宝的一扇屏风,赐给了她。然而,这位出身北周宗室的公主,目睹陈朝遗物,伤的却是北周的亡国之痛,激动之余,她忘记了谨慎,挥笔在屏风上提诗一首。诗中有一句“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不知道公主诗中的“虏廷”指的是突厥还是隋朝,或者两个都指,但杨坚却是认为指的是隋朝。大义公主居然敢把隋朝形容的如此不堪,她的国恨家仇是如此强烈,杨坚大怒,暗想大义公主随时可能挑动都蓝可汗与隋朝宣战,他决定除掉这个隐患。
于是派遣长孙晟出使突厥。然而大义公主毕竟在突厥生活多年,现在又是都蓝可汗的王后。她既然有能力能挑动都蓝可汗与隋朝开战,说明她和都蓝可汗关系还是不差的,在突厥军国大事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要让都蓝可汗杀掉她,并非易事。可是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要用心,就不愁找不出错来。
长孙晟一边收买可汗身边的亲信,一边收集大义公主情人-安遂迦与公主的私情,迫使都蓝可汗交出了杨钦和安遂迦。此后,隋室又送美女于可汗,削弱可汗对公主的宠爱。便于此间,可汗的弟弟利可汗染干正好希望求娶于隋室公主,隋告知:“只要杀了大义公主,就可以答应这个求婚”。于是染干在都蓝可汗面前挑唆,终于使得都蓝下令处死了大义公主,年仅33岁。
从大象二年,公主出塞,到开皇十三年,被隋室离间所杀,不过短短十四年。但她却经历了亡国之痛,被迫数次地改嫁,最后被自己的丈夫所杀。猜想她的人生虽多曲折多苦楚,但是也颇精彩。被一个王朝居心处虑的除之而后快,也能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她的才干于影响力吧。可惜,历史留下的文字太少,只能靠遐想来填补。在众多的和亲公主中,千金公主是命运最为悲惨者之一。
皇家公主荣华世,命运嘘嗟不幸生。
盛衰朝暮浮萍摇,怨诗香魂恨屏风。
NO3:乌孙公主
刘细君,是西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她是第一位嫁往乌孙的汉室公主,也称“乌孙公主”。当时匈奴伊稚斜单于听到乌孙与汉朝联姻以后﹐亦遣女与昆莫成婚。乌孙昆莫以汉公主刘细君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汉朝以右为尊,匈奴以左为尊。而乌孙也崇尚右方,昆莫这样安排,心里还是把匈奴看得重一些。
此时的昆莫,年事已高。公主所嫁非人,又加上语言不通,公主思乡心切,悲愁不已,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公主的悲歌传到汉武帝的耳中。汉武帝也不禁为之感动,非常同情她的境况,下令每隔一年派遣使者带着锦绣帏帐,赠给乌孙公主。
昆莫也知道自己年龄太大,不能人事,便让自己的继承人、孙子岑陬继娶公主。这样的安排在乌孙是不为过的,然而公主不能接受,便上书汉武帝,请求归国。汉武帝回书说:这本是乌孙国的风俗。现在汉朝要和乌孙联合灭匈奴,你还是从了这个习俗吧。
有人说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名女人的婚姻爱情的成分很少,不是金钱就是政治,不由自主。公主无奈,只好嫁给了岑陬。同时下嫁的还有昆莫的左夫人胡女。老昆莫死后,岑陬继位做昆莫,名唤军须靡昆莫。公主在乌孙期间约有四、五年,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少夫。
刘细君是个才女。可惜生不逢时,做了和亲政治的牺牲品。倘生在唐宋,那就是谢道韫、李清照。可惜无缘在碧纱红罗的闺房里红袖添香、低吟慢咏,只能在穹庐毡墙之内,面对腥膻,忍受伦理颠倒的折磨,怀抱琵琶,低吟一声《悲愁歌》。
秋风瑟瑟秋悲凉,愁云荡荡愁断肠。
路远迢迢路望尽,山高重重山凄凉。
NO4: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戊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当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王病逝后,汉武帝应乌孙王军须靡的和亲请求,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粉碎匈奴鲸吞中原的欲望,汉武帝决定派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王。
初到乌孙,解忧公主努力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诸如吃半生不熟兽肉和腥臊难咽生乳等等,努力学习乌孙语言,使自己尽快融入这个游牧民族。没过几年,昆莫去世,按照当地习俗,她又嫁给了新昆莫翁归靡。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去世。汉昭帝刘弗陵刚继承皇位,匈奴便乘机接连进犯五原、朔方等地,同时对乌孙也采取攻势。公元前74年春,匈奴又派人威胁乌孙昆莫,要求交出解忧公主。这个举动使翁归靡瞠目不知所措。对此,解忧毅然上书汉昭帝,建议汉、乌联合出击匈奴。公元前72年秋、汉、乌联军20万,东西夹击匈奴,使匈奴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汉朝北边的威胁基本消除。
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她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不过,在从《汉书•西域传》等史书中,还是能看到她深深的乡恋之情:“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闵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年卒。
解忧公主应该算是汉武帝时代继细君公主之后,又一个深明大义、远嫁乌孙的和亲公主。貌若天仙,立志献身歌舞艺术的她忍辱负重,先后嫁给三个乌孙王为妻。她一生费尽心血,饱受磨难,竭力维护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友好关系。大家都知道王昭君,但是对于解忧公主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在那个时代的女性里,可以说她是最优秀的,一个公主在封建思想的教育下毅然接受了大汉朝的安排去了西域,在那个时代西域时刚刚开始建立联系,甚至于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乌孙国,但是一个女性,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对祖国的忠诚,甚至比男儿更勇敢的继细君公主之后去了乌孙。
太平若为将军定,何许红颜苦边疆。
天若有情天亦老,解忧无奈历沧桑。
NO5: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是一位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公主,虽深得父王唐肃宗的宠爱,但在婚姻的道路上命运极为坎坷。宁国公主是个苦命的公主。她嫁了二次,都很快做了寡妇。
唐肃宗为了长久地笼络回纥人,就将寡居的宁国公主拿出来,献给回纥王,当可敦(王后)。由于她有着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经历,清楚地意识到这次对回纥和亲所担负的政治使命,临行话别,向父皇肃宗辞诀:“国家事重,死且无恨”(国家不太平,死了也不会怨你!)。
宁国公主嫁的老可汗,原本就病得很重,宁国公主出嫁回纥不满一年,葛勒可汗就病死了,其子移地健立为登里可汗。老可汗就归天了,按照回纥人风俗,未亡人是要殉葬的。而宁国公主不愿意殉葬,但是,她毕竟被“野蛮人”包围,弱女子在外邦,敌不过一群大汉。宁国公主只能选择折中,拿刀划破脸,自毁容貌,用来替代殉葬。她扔了刀子,想到自己好不容易保留下残败不堪的生命,不禁痛哭失声。不久,以“无子”为由,宁国公主被送回唐朝。
寻常百姓粗茶淡,帝王富贵燃斗箕。
公主深宫恨无奈,夜夜梦魂泪沾衣。
NO6: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出身名门,是唐中宗的养女。文成公主乃唐朝最后以无名宗室之女和亲,金城公主实为和亲公主之真实“帝女”身份。唐王朝明言,金城公主为雍王李守礼之女。李守礼其父为章怀太子李贤,即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唐中宗与唐睿宗之兄。
神龙三年,吐蕃赞普遣使请婚,中宗许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景龙四年春,吐蕃遣使迎公主入藏,中宗亲送至始平,金城公主入藏,本为嫁与吐蕃年轻英俊之王子姜擦拉温,岂知王子迎亲途中,奔驰坠马,命丧黄泉。相传,金城公主行至汉藏两族交界处,闻之噩耗,悲痛无奈孤影自怜,宝镜从手中滑落,摔成两半,变成两座山,此乃青海境内之日月山。王子虽死,其父还在,无奈和亲之使命,只得继续艰难之旅,阴错阳差嫁与本应为其公爹之藏王尺带珠丹,作一偏妃。
金城公主生王子墀松德赞后,引起没有生育之大妃子纳朗嫉恨,趁公主分娩时抢走婴儿,外宣称孩子是她所生。儿子被别人据为己有,公主悲痛欲绝。史料记载,金城公主于不梳不洗中熬过无数不眠之夜。历时一年有余,经过诸多磨难,公主方与儿子团聚。身心受到伤害之金城公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命运坎坷,于吐蕃生活未及三十年而逝。
NO7: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和亲吐蕃;雪域高原,佳话千古。西藏之历史熠熠生辉,拉萨之古迹脉脉倾诉。美丽公主深情边陲,冰山雪莲绽放幽香;黄河文明涓涓流向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水交映黄河长江。
文成公主,和平使者。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完成吐蕃部族统一大业,仰慕唐朝文化,派使者长途跋涉,到长安访问。并向唐朝求亲,唐太宗不允。吐蕃使者恐无功谎称:唐天子将允公主嫁,吐谷浑王求亲而不决。松赞干布因怨吐谷浑,发兵二十万驱之。侵唐松州,以武求亲。太宗谴侯君集将兵反击,松赞干布乃求和。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再派使者,备黄金珍宝厚礼,到长安去求亲。太宗应允。翌年,文成公主动身前往吐蕃。华夏边疆平和宁静,炎黄儿女幸福安康。
文成公主,身世不详。唐高祖李渊有女儿19,太宗李世民有女儿21,除早夭者,均嫁有名本朝之臣。文献记载,文成公主为“唐宗室女”,当为李姓。按惯例。亲王之女亦会有史籍注明,若以宗室女身份出嫁,或许与宗亲关系较远,其父爵位不会太高。或许“和亲”事关重大,破格封之为公主。尽管如此,文成公主出嫁规格较高,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至吐蕃。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松赞干布不疑有他,“自以其先未有婚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
文成公主,美名边疆。传说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命名为“惹萨”,即现今之大昭寺。“惹萨”藏语意为“山羊背上”。最来,“惹萨”被译为“逻些”,又演变成为“拉萨”,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与“神圣之地”。 相传布达拉宫乃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是普陀罗之译音,意为菩萨居住之宫殿。如今,西藏大昭寺与布达拉宫,仍供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之塑像。
文成公主离故乡,中原文明融边疆。
古往吐蕃唐沟通,今来追忆弱女芳。
NO8:平阳公主
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即平阳公主 (汉景帝),汉景帝与王娡之女,汉武帝之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寡居后改嫁卫青;另一个则生活在隋唐,即平阳公主 (唐高祖),唐高祖与太穆窦皇后之女,嫁柴绍,谥号“昭”,史称平阳昭公主。
唐高祖女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南北朝在隋朝统一之后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7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儿女。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而当时李渊的胜出机会并没有多大。手下兵力也不足,不过万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对突厥的进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长安,身边只有一个次子李世民跟着。他领兵离开自己的防地时,对外宣称是为了到江都去接应被困在那里的隋炀帝,可是他的行军方向却直指首都长安。这种“掩耳盗铃”当然瞒不过长安的隋朝官员。长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逮捕名单中就包括了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
形势危急,平阳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议,决定分头行动,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鄠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阳公主收编的这帮义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镇不住他们,何况其兵源还来自原本不相统属的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足见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11月他们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公元623年二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平阳公主是以军礼下葬的。谥曰昭。
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巾帼英雄胆气豪,腰横秋水艳翎刀。
功成名就天下定,女儿红装换战袍。
NO9: 永泰公主
永泰公主,其实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只是永泰郡主。她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名叫李仙蕙,字秾辉,唐中宗第七女,母为韦皇后。十五岁的时候,永泰郡主嫁给了年纪大约在二十上下的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妇。武延基的父亲武承嗣虽然与李氏家族有过节,但是武延基与永泰郡主却情好甚笃。因为小妻子的关系,他与李显的世子邵王李重润也很友爱,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饮酒谈心。
其时,正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朝政的时候。二张在朝中胡作非为,对李、武二家也毫不客气。李武二氏皇族,为了平安活命,甚至为二张牵马执鞭。
李重润与武延基对二张的嚣张十分不满,聊天时,便常有忿忿不平的话语。本来,在自己的家里发几句怨怼之词,实属平常的事,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这么私人的谈话,居然也被二张的耳目打听到了。其实,背地里抱怨二张的武李皇族应该极多,但是李重润和武延基作为最小的两家成员,不幸成了二张认为最合适下手的对象。
张氏兄弟将李重润与武延基的议论加油添醋,报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一听,两个内孙外孙,居然对自己视同心肝宝贝的张氏兄弟如此诽谤,立即勃然大怒。李重润和武延基、永泰郡主都被召入宫中,武则天不容分说,就下令将他们毙于杖下。三个少年,就此含恨逝世。此时永泰郡主刚十七岁,她的丈夫武延基和哥哥李重润大约都在二十四五左右。
这年是公元701年。 但是《新唐书》又说,他们是被武则天缢杀的。 《旧唐书》说得更为惨烈。武则天将三个孩子交给他们的父亲李显处置。李显胆战心惊,想到两个哥哥被亲生母亲灭门的惨景,咬着牙齿,将儿子、女儿、女婿一起勒死,向母亲交差,以保全其余家人的性命。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三个少年少女,都是由于二张的原因,而丧命在自己的祖母手上的。 仅仅四年之后,二张便被含恨已久的“五王”大臣与武李二家合力诛灭了。
中宗复位登基,四年前爱子爱女夭逝的一幕,对懦弱敏感的李显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这年的四月,李显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追封李蕙仙为“永泰公主”,并且空前绝后地特许他们的坟墓尊称为“陵”,因此,永泰公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她只活了十七年。至盛的哀荣与早逝的生命,都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个公主不幸的人生。
皇亲国戚金波粒,冷酷无常索香魂。
寻常百姓粗茶淡,挚爱亲情享天伦。
NO10: 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痴情悲凉;婚恋经历,毁誉沧桑。美丽任性之公主,或曰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或曰执着情爱,蔑视纲常;一代争讼纷纭之传奇女子,一曲哀怨凄婉之情感哀伤。
高阳公主,帝王血统。高阳公主乃唐太宗李世民之十八女,美丽温柔之玳姬所生,素为太宗所锺爱。帝王深宫之威严华贵,使其养成民间女子绝无仅有之傲慢骄横;大唐盛世之生活熏陶,使其具有无可比拟之雍容才情。高傲之公主,叛逆之性格,或许奠基其艳丽哀婉之悲剧,或许埋下其无法摆脱之祸根。
高阳公主,无缘美梦。位尊高贵之窈窕少女,风流倜傥之翩翩郎君幻梦。郎才女貌之希冀,实乃人之渴望;然则绝望之抗争,却非比寻常。父皇降旨,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房遗爱乃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公主抗争:宁嫁田舍翁,不嫁宰相府。父皇不许公主无奈,新婚之夜,将驸马阻挡于洞房门外,语之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高阳公主,爱河禅房。或许婚姻不如意之郁闷,或许郊外游猎之机缘,或许冥冥命运之安排,公主巧遇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之辩机和尚。辩机15岁出家,怀着高操之志节,专心佛学,以渊博学识,优雅流利之文采而知名。荒野草庵突现丽如牡丹之佳人,大胆热情之公主,使辩机落入情网,巫山云雨爱河鸿蒙。
高阳公主,情爱忧伤。公主青春之恋情火炽烈,几番幽会辩机深感彷徨,事情败露学术抱负无成,美丽公主之热情,令其心醉难断衷肠。被选为《大唐西域记》之撰写人,使辩机摆脱烦恼。公主为情人之光荣使命,含泪应允暂不分心情郎,临别赠与玉枕,岂料或从天降。盗贼赃物源于僧房,和尚玉枕华贵闺香,“奸情”之凭证,令太宗怒发冲冠,判辩机腰斩极刑血染刑场。《瑜伽师地论》之五十一卷至八十卷译文成为辩机绝笔。公主揪发捶胸,咬破衣裳,饮食惧废,如疯若狂。公主之魂魄,已伴随辩机消逝远方。
巫山云雨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
辩机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
结语: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些金枝玉叶、这些天之骄女们,她们的血泪和哀怨,她们在深宫内帷中所受的煎熬与折磨,又岂是我们世人所能了解的?健康是金,平安是福,平淡是真,你会发现,其实当个凡人也是一种福。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