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一)

甘 肃 省 教 育 出 版 社

甘肃省声像教材出版社

进度

第一周:第1课 2~5页

第二周:第1、2课 5~11页

第三周:第2课 12~16页

第四周:第3课 17~19页

第五周:第3、4课20~25页

第六周:第4课 26~28页

第七周:第5课 29~31页

第八周:第5、6课 32~39页

第九周:第6课 39~43页

第十周:第7课 44~49页

第十一周:第7课 44~49页

第十二周:第8课 50~57页

第十三周:第8课 50~57页

第十四周:第9课 58~62页

第十五周:第9课 58~62页

第十六周:综合实践

教育:

⒈了解信息世界。

⒉认识算机的组成,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

⒊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使用鼠标,键盘上文字的输入。

⒋学会全拼输入法。

⒌学会管理文件与文件夹。

教养:

⒈培养学生上机的正确操作姿势。

⒉掌握正确的指法。

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保持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拓展。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理念,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做中学”、“情境中学”、“活动中学”和“过程中学”等为主要方法来组织和安排教材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设计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本册教材分三个模块,共17课,供三年级使用。本学期教学前9课,分别是:了解信息世界、认识计算机、学会使用鼠标、认识Windows XP及窗口、学会使用键盘、指法练习、学会输入汉字、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⑴。

模块一:走近信息

教学内容:

了解信息世界

第1课 了解信息世界

教学内容:

⒈信息。

⒉信息的特点。

⒊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⒈了解信息及其特点。

⒉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含义。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的各种形态。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信息?

⒈提问。

⒉讲述: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

二、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学生读P3上面的文字,了解信息的各种形态。

三、解释。

⒈信息是用语言、文字、图像、数字、声音和情景等表示的消息、情报和信号的内容。 ⒉有的信息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我们的感官无法直接感受到它。

四、学生举例说明信息的形态。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的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说明教学内容、目的。

二、教学新课。

信息的特点。

⒈信息可以共享。

人们通过共享信息,可以使学习不断进步。

⒉信息可以传递和存储。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⒊信息可以加工。

收到信息以后,经过大脑或计算机的加工处理,可以使信息变得更加有效。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信息还有哪些特点。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认识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过程:

一、介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技术。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

二、举例说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

三、介绍信息工具。

⒈全球定位系统(GPS)

通过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可以将你所在的位置精确地定位,并且将数据传送到接收装置,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准确位置。

⒉虚拟现实技术(VR)

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出与现实相同的场景,人们通过特定的视觉与触觉设备,就能感受到与现实中相同的感觉。

⒊智能机器人

科学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具备人的初步思考能力,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

四、全课总结。

⑴什么是信息?

⑵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模块二: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教学内容:

⒈认识计算机。

⒉学会使用鼠标。

⒊认识Windows XP。

⒋认识Windows XP窗口。

⒌学会使用键盘。

⒍指法练习。

⒎学会输入汉字。

⒏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第2课 认识计算机

教学内容:

⒈说说计算机。

⒉认识计算机。

⒊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⒋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教学目标:

⒈了解计算机的作用。

⒉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⒊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计算机。

教学目标:

知道计算机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你喜欢计算机吗?为什么?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现在大家的学习、生活越来越需要它的帮助了。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⒈自学思考。

计算机有什么作用?

⒉学生回答。

(可以用计算机学习;可以用计算机娱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

⒊讨论。

你想用计算机做什么?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⒈认识计算机。

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目标:

⒉认识计算机。

⒊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你们知道这样的高性能机器它究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⒈自学P12~13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计算机有哪几部分组成?

(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

⑵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

(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软件:各种指令和数据组成的程序。)

⒉指导学生回答

⒊教师简介常用软件。

三、学生模拟硬件作“自我介绍”。

四、课外延伸。

阅读P13的“小知识”,了解计算机的“仓库”。

五、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类型。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好几种类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计算机有哪几部分组成?

⒉计算机硬件有哪几部分组成?

⒊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二、学习新课。

⒈师:计算机大家族里面有很多成员,除了我们常见的台式机以外,还有好几种样式的计算机。

⒉学生看图,教师讲解计算机的类型。

⑴中国著名的曙光4000服务器

⑵笔记本电脑

⑶超便携电脑(UMPC)

⑷掌上电脑

三、课外延伸。

中国人自己的CPU(见P15的“读一读”。)

四、小结。

第3课 学会使用鼠标

教学内容:

⒈认识鼠标。

⒉鼠标的标准握法。

⒊鼠标的操作。

⒋纸牌游戏。

教学目标:

⒈了解鼠标的左右键。

⒉能够熟练操作鼠标。

⒊学会玩纸牌游戏。

教学重难点:

鼠标的操作。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⒈认识鼠标。

⒉鼠标的标准握法。

教学目标:

掌握鼠标的握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见过老鼠吧?老鼠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看到电脑上的哪个东西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老鼠——鼠标。

二、新课教学。

⒈认识鼠标。

鼠标左边的键叫做“左键”;鼠标右边的键叫做“右键”。

⒉鼠标的标准握法。

将右手自然地放在鼠标上,掌心贴住鼠标下半部,把右手食指放在鼠标左键上,中指放在鼠标右键上,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轻轻握住鼠标。

(教师边示范,边讲)

三、学生操作。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鼠标的操作。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

指名学生说出鼠标各部分的名称。

指名学生试握鼠标。

二、新课教学。

⒈光标:操作鼠标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跟随鼠标移动的小箭头,叫鼠标指针,也叫光标。 介绍光标不同形状的含义。

⒉教学鼠标的操作。

指向:移动鼠标,使屏幕上的指针移动到指定的目标上。

单击:用食指轻按一下鼠标左键。

双击:用食指连续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

右击:用中指轻按一下鼠标右键。

拖动:指针指向目标后,用食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当屏幕上的指针到达另一位置后,再松开按键。

三、操练。

教师示范鼠标的操作。

学生自由练习。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纸牌游戏。

教学目标:

学会玩纸牌游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想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纸牌游戏”,它可以练习鼠标的操作。

二、新课教学。

⒈进入纸牌游戏。

⑴单击“开始”按钮。

⑵单击“所有程序”。

⑶单击“游戏”。

⑷单击“纸牌”。

⒉纸牌游戏规则。

⑴堆牌区,从大到小,红黑花色交替叠放。

⑵目标牌区,红黑同花色排放,从小到大,排完为胜。

⒊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

⑴翻牌:

单击发牌区或堆牌区中需要翻开的纸牌,这张牌就会翻开。

⑵移牌:

①移动到另一张翻开的牌下: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用鼠标拖动要移走的牌,当拖动到目标位置时,松开鼠标左键,这张牌就移到新位置上了。 ②移动到目标牌区:

用鼠标双击要移走的牌,这张牌就会自动移到相应的目标牌区中。

⑶发牌:

单击发牌区,就能发一次牌。

⑷重新开始游戏:

①单击屏幕左上角的“游戏”项。

②单击“发牌(D)”项。

三、练习。

学生玩“纸牌游戏”,教师辅导。

四、小结。

第4课 认识Windows XP

教学内容:

⒈开机。

⒉认识Windows XP桌面。

⒊关闭计算机。

教学目标:

⒈掌握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⒉认识Windows XP桌面。

⒊了解图标和“任务栏”。

教学重难点:

认识Windows XP桌面。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开机。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开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Windows是目前计算机上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现在电脑还在睡觉,我们大家把它唤醒吧!

二、教学新课。

开机。

⒈接好电源。

⒉按下显示器开关。

⒊按下主机电源开关。

提示:Windows XP进入自检程序后,不要随意乱动键盘,特别是一些功能键盘,不然会惹出许多麻烦。

三、学生操作。

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步骤地打开电脑。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Windows XP桌面。

教学目标:

了解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启动Windows XP系统。

二、学习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部分。

⒈介绍Windows XP桌面。

启动安装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后看到的整个屏幕界面,就是“桌面”。 ⒉图标:

Windows桌面上如“我的电脑”之类的小图形,双击就可以打开相应的窗口或程序。 ⒊任务栏:

它像一个总控制台,在这里可以运行程序,进行计算机设置等。

⒋桌面背景:

桌面背景也叫桌面壁纸,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设置不同的背景。

三、操练。

⒈同桌互相指着屏幕上出现的图标问对方叫什么。

⒉教师指着屏幕上出现的图标问学生叫什么。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关闭计算机。

教学目标:

学会关闭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启动Windows XP系统的方法,那么怎样关闭计算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吧。

二、自学。

请学生自学P27的“关闭计算机”。

三、学生汇报收获。

⒈单击“开始”按钮。

⒉单击“关闭计算机”按钮。

⒊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关闭”按钮。

⒋等计算机正常“关闭”后,按一下显示器的电源开关,关闭计算机。

四、教师介绍“开始”菜单上的内容和菜单命令的含义。

五、操作。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正确地开关机。

六、全课小结。

你收获了什么。

第5课 认识Windows XP窗口

教学内容:

⒈窗口的类型。

⒉窗口的组成。

⒊窗口的操作。

教学目标:

⒈了解操作系统窗口的类型。

⒉知道操作系统窗口的基本组成。

⒊掌握窗口操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窗口操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窗口的类型。

教学目标:

了解操作系统窗口的类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⒈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⒉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

二、新课教学。

介绍窗口的类型。

⒈教师讲解。

Windows XP的窗口是桌面内的框架,它显示文件和程序的内容。 窗口可分为:文件夹窗口、程序窗口、对话框窗口。

⒉教师边操作边逐个介绍窗口的特点和功能。

三、学生认识窗口。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窗口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道操作系统窗口的基本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⒈说明:Windows XP的大多数窗口是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和状态栏组成的。 ⒉介绍窗口的组成(以文件夹窗口为例)。

⑴标题栏:表明窗口的名称,左侧有程序图标(也叫窗口控制菜单按钮),右侧有窗口控制按钮(最小化、最大化、关闭)。

⑵菜单栏:提供了用户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各种访问途径。

⑶工具栏:其中包括了一些常用的功能按钮,使用时可以直接选择各种工具。

⑷任务选项:提供常用的操作命令,其名称和内容随着打开窗口的内容而变化,选择一个对象后,该选项下会出现可能用到的各种操作命令。

⑸位置选项:以链接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了计算机上其他位置。

⑹信息区:显示所选对象的大小、类型等信息。

⑺状态区:标明当前有关操作对象的一些基本信息。

⑻工作区:显示着窗口中的所有对象或应用程序界面。

⑼滚动区:当工作区域的内容太多而不能全部显示时,窗口将自动出现滚动条,用户可以通过拖动水平或者垂直的滚动条来查看所有的内容。

三、操练。

教师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了解各个窗口的内容及功能。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窗口的操作。

教学目标:

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Windows XP的窗口的操作知识。

二、新课教学。

⒈打开窗口。

⑴方法一:在要打开的文件夹或文件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

⑵方法二:

①单击鼠标右键。

②移动鼠标指针到“打开(O)”后,单击鼠标左键。

⒉关闭窗口。

⑴方法一:

用鼠标直接在标题栏上单击“关闭”按钮。

⑵方法二:

单击窗口控制菜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⒊最大化、最小化、向下还原窗口。

⒋移动、缩放窗口。

⑴将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右边框。

⑵当鼠标指针变成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左右拖动鼠标,满意时松开鼠标左键。

⒌切换窗口。

⒍窗口的排列。

层叠窗口;横向平铺窗口;纵向平铺窗口。

三、操作。

任意打开几个窗口,完成以下操作:

⒈将窗口调整到合适的大小,横向或纵向排列。

⒉试着在不同的窗口之间进行切换。

四、小结。

第6课 学会使用键盘

教学内容:

⒈键盘分区及主键盘区。

⒉“写字板”程序。

⒊特殊功能键及其用法。

⒋小键盘区及光标控制键区。

教学目标:

⒈认识键盘的主要键区。

⒉学会打开“写字板”程序。

⒊掌握功能键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功能键的用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键盘分区及主键盘区。

教学目标:

认识键盘的主要键区。

教学过程:

一、键盘分区。

键盘上一般有101个或104个按键,它们被分为五个区域: 功能键区;指示灯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

二、认识主键盘区。

主键盘区可分为数字键、英文字母键、符号键和特殊功能键四组。 ⒈数字键。(10个)

⒉英文字母键。(26个)

⒊符号键。(21个)

⒋特殊功能键。(11个)

大写字母锁定键:Caps Lock

制表键:Tab

换档键:Shift(2个)

控制键:Ctrl(2个)

空格键:(长条)

回车键:Enter

退格键:Backspace

转换键:Alt(2个)

三、操作。

学生借助键盘,了解键盘的布局。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字板”程序。

教学目标:

学会打开和关闭“写字板”程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师:键盘能帮助我们写汉字,可是在哪儿写呢?

⒉讨论。(在“写字板”。)

二、新课教学。

⒈打开“写字板”程序。

⑴单击“开始”。

⑵指向“所有程序”。

⑶指向“附件”。

⑷移动鼠标到“写字板”,单击鼠标左键。

⒉关闭“写字板”程序。

⑴单击“退出”按钮。

⑵单击“是”,保存内容。

三、操练。

在“写字板”中输入P43“练一练”的第2题的数学题。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⒈特殊功能键及其用法。

⒉小键盘区及光标控制键区。

教学目标:

⒈知道特殊功能键及其用法。

⒉了解小键盘区及光标控制键区。

教学过程:

一、特殊功能键及其用法。

⒈回车键:

按一下回车键,计算机就会执行输入的命令或换到下一行。

⒉大写字母锁定键:

可在大小写字母之间转换。灯灭的时候输入的是小写字母,灯亮的时候输入的是大写字母。 ⒊换档键:

按住换档键可以输入上档字符,不按换档键可以输入下档字符。

⒋退格键:

每按一下就可以擦去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⒌空格键:

每按一下,就输入一个空格,同时光标也向右移动一格。

二、小键盘区及光标控制键区。

⒈小键盘区。

小键盘的作用是为了快速地输入文字。

⒉光标控制键区。

这些键,每按一下,能使光标在屏幕所显示的内容中上、下、左、右移动。

三、操作、了解。

⒈通过操作了解特殊键及其作用。

⒉了解Delete的作用。

四、作业。

完成P43“练一练”的第1题。

五、小结。

第7课 指法练习

教学内容:

⒈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⒉手指的分工。

⒊基准键指法。

⒋符号键与换档键的用法。

⒌大小写字母转换。

教学目标:

⒈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⒉熟悉手指的分工。

⒊掌握键盘输入的指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进行键盘操作。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键盘,就要操作键盘了,那就得注意操作方法,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操作方法。

二、新课。

⒈介绍操作方法。

⑴正确的操作方法的好处:

操作键盘时,采用正确的指法,不仅可以提高文字输入的速度,而且手指平均分担工作,比较轻松。

⑵手指按键的正确方法。

①姿势端正:背部挺直、手指保持自然垂直。

②两手位置:随时放在A键那一排的键盘位置上待命,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两拇指轻靠在空格键上。

③触键方法:像蜻蜓点水般地触键,不要太用力。

④熟记键盘:按键时眼睛看原稿,背记键盘位置。

⒉运用。

⑴教师示范操作方法。

⑵学生保持正确姿势打字。

三、练习。

看一看,说一说P45上面的哪一位同学的操作姿势是正确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⒈手指的分工。

⒉基准键指法。

教学目标:

知道手指的分工和基准键指法。

教学过程:

一、手指的分工。

指导学生看P45的手指分工图,了解各个手指在键盘操作中的具体位置。

二、介绍基准键。

A、S、D、F、J、K、L、(:;)

三、基准键的指法。

左手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放在A、S、D、F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分别放在J、K、L、(:;)上。

四、自学P46的“指法练习要领”。

五、操练。

打开“写字板”,练习基准键的指法。

SSDD FFGG KKLL ;;LL JJ;;

六、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⒈符号键与换档键的用法。

⒉大小写字母转换。

教学目标:

⒈知道符号键与换档键的用法。

⒉会进行大小写字母的转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基准键有哪几个?

二、新课。

⒈上档字符的含义。

⑴师说明上档字符的组成。

⑵学生看键盘,认识上档字符。

⒉上档字符的输入。

⑴师介绍输入方法。

用你的小拇指按住“Shift”键不松开,另一只手敲击要输入的上档字符键。

⑵学生操作。

⒊大小写字母转换。

⑴按“Caps Lock”键,使键盘处于英文大写字母状态。

⑵用一只手的小拇指按住“Shift”键不松开,另一只手的相应手指输入小写字母。

三、讨论。

如果输入的小写字母多而大写字母少时,大小写字母应怎样转换?

四、练习。

P48的“练一练”。

五、小结。

第8课 学会输入汉字

教学内容:

⒈全拼输入法。

⒉分析字词。

⒊学会翻页找汉字。

⒋输入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⒈掌握单字和词组的输入方法。

⒉学会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教学重难点:

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全拼输入法。

教学目标:

学会打开全拼输入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汉字输入的优点。

使用计算机写文章不但方便,而且容易修改,写好以后还可以长时间保存,随时查阅。

二、学习全拼输入法的进入。

⒈单击右下角的键盘符号。

⒉选择“全拼输入法”。

三、课外延伸。

⒈介绍“搜狗输入法”。

⒉介绍“智能ABC输入法”。

⒊介绍“五笔输入法”。

⒋同时按下Ctrl键和空格键可以转换输入法。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字词。

教学目标:

掌握单字和词组的输入方法。

教学过程:

一、示范输入文字。

⒈在“写字板”中输入单字。

⑴从键盘输入“wo”,“我”出现在文字框中的第一个,按下键盘上的数字键“1”进行选择。 ⑵看到“我”字出现在编辑区中。

⒉输入词组。

⑴输入“xihuan”,“喜欢”就会出现在文字框中,按下键盘中的数字键“1”进行选择。 ⑵“喜欢”一词出现在编辑区中。

⒊“绿”中韵母的输入法。

⑴输入字母“lv”,按空格键,显示出10个同音汉字。其中,第一个是“绿”。

⑵按一下空格键,“绿”字就会显示在光标所在的位置。

二、操练。

输入P57《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中的单字和词组,标点符号暂时不要输入。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⒈学会翻页找汉字。

⒉输入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学会翻页找汉字和输入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选择字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字,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⒈翻页找汉字。

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而文字框一屏最多显示10个,当一屏中没有我们所需的汉字时,就得用翻页键到下一屏查找。

⑴方法一:向后翻页按【+=】键;向前翻页按【—-】键。

⑵方法二:用鼠标点击文字框上的“→”按钮,向后查找;用鼠标点击文字框上的“←”按钮,向前查找。

提示:如果输错了,可以用“退格键”(Backspace)删除输错的字母,然后输入正确的就可以了。

⒉输入标点符号。

书名号:《 》 对应的键位是Shift + 【<,】【 >.】

逗号:, 对应的键位是【<,】

分号:; 对应的键位是【:;】

句号:。 对应的键位是【>.】

省略号:?? 对应的键位是Shift + 【6】

顿号:、 对应的键位是【|】

感叹号:! 对应的键位是Shift + 【!1】

提示:在键盘上并没有标出中文的标点符号,所以需要启动中文输入法。在这个状态下,才能输入中文的标点符号。

三、做一做。

完成P56的“做一做”。

四、小结。

第9课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1)

教学内容:

⒈文件和文件夹。

⒉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

⒊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⒋创建自己的文件夹。

教学目标:

⒈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⒉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方法。

⒊学会创建文件夹。

教学重难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创建文件夹。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⒈文件和文件夹。

⒉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

教学目标:

⒈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⒉学会选择单个文件或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计算机里面有音乐、电影,这些资料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的。人们为了方便,常常将文件存放在文件夹中,文件和文件夹就像我们家里的书和书架。

二、学习新课。

⒈文件和文件夹。

认识Windows XP系统创建的文件夹图标。

认识使用者创建的文件夹图标。

⒉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

将鼠标指向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后,单击鼠标左键,该文件或文件夹变成蓝色,表示被选中。

(教师示范)

三、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文件或文件夹,并练习选中单个文件或文件夹。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⒈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

⒉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教学目标:

⒈学会选择多个文件或文件夹。

⒉学会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教师指名说说某种文件或文件夹的意义。

⒉怎样选择单个的文件或文件夹?

二、新课。

⒈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

⑴选择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

①用鼠标左键单击第一个图标。

②按住Shift键不放。

③鼠标单击多个连续文件或文件夹,如果它们都变成蓝色,表示已被选中。 ⑵选择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

①用鼠标左键单击第一个图标。

②按住Ctrl键不放。

③用鼠标左键依次单击其他文件或文件夹,如果所选的多个不连续文件或文件夹都变成蓝色,表示已被选中。

⒉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⑴选中要重命名的文件。

⑵在“任务选项”中选择“重命名这个文件”。

⑶选择输入法,输入新文件名(如:处理器),按回车键结束。

说明:文件夹名称的重命名方法和文件完全相同。

三、做一做。

完成P60的“做一做”。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创建自己的文件夹。

教学目标:

学会创建自己的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动手在D盘创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夹吧!

二、学习新课。

⒈教师介绍创建文件夹的方法。

⑴打开“我的电脑”,再打开D盘。

⑵在“任务选项”中选择“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⑶出现“新建文件夹”后,输入新文件夹的名称,如“刘铭”,这样便创建了自己的文件夹。

⒉学生复述创建文件夹的方法。

三、操练。

创建一个以“姓名+年级班级”为文件名的自己的文件夹。

(如:刘铭32<32表示三年级二班>)

四、小结。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7351/715123969388.html

更多阅读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分为3个单元,分别是制作电子贺卡、制作成语故事、进入FLASH殿堂。1、制作电子贺卡本单元共3课,主要内容是制作电子贺卡,能够制作电子贺卡的软件比较多,如WORD,WPS演示,FLASH、FHOTOSHOP和POWERPOINT等,由于微软OFFICE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陕科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 认识键盘教学目标:1、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2、学会使用几个常用的控制键,能在“写字板”中输入字符;3、通过认识键盘,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五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计算机活动课的学习,已经对计算机这门学科并不陌生了,已初步懂得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鼠标操作比较熟练,能利用画图软件绘出简单的图画,多数

声明:《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为网友單身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