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巧妙的对联赏析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三十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

                            之三十

                                     史  瑛

                                   序   言

 楹联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而绝非仅仅是文字游戏,没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深厚的文学功底,是绝对对不工稳的。某些自称为文学大家者对此不屑一顾,其实,这除了他们自命清高之外,也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同时,某些网友也喜欢撰联以讽刺时弊,集市上也有大量的对联出售。但上述两种情况中绝大多数对联除了上下联的字数一样之外,其它地方均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而且有些过于俗气,格调低下,其水平与古人所撰楹联相去甚远。为此,普及楹联知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源于此,本博主根据余德泉、孟成英夫妇编纂的《古今绝妙对联汇赏》,选择其中确属上乘之作进行连载。因原著中差错不少(主要是有悖于楹联创作规律及与一些史实不符),加之排版之中谬误频出,故本博主参考其他一些史籍及楹联知识,予以订正。其中一些注释乃本博主根据平日所学予以重新注释,不当之处,欢迎原作者及有识之士指教。

愿与同好者共勉之。

最巧妙的对联赏析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三十

    【接上期】

 281、             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

                    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

《纪晓岚外传》云,乾隆登泰山之前,先到东岳庙祭祀。其时正逢野台梆子戏演《西厢记》,乾隆便即景生情,出了上联要求纪晓岚对。纪晓岚脱口对出下联。联语中涵盖了四方与四季,十分自然。全联为自对,且嵌名。

另,《李调元佳话》载另一版本。据《佳话》载,李调元主试广东,声名远播。其时城郊办东岳庙会,戏台尚缺一副楹联,主持人慕名请李调元撰写。因庙会唱的是《西游记》,于是李调元即景发挥:

   东岳庙唱西游,南腔北调;

上联写出后,一时想不起下联,后经书童提醒,才写出下联:

   春綾店卖夏布,秋收冬藏。

  282、东牌楼,西牌楼,红牌楼,木牌楼,东西红木四牌楼,楼前

         走马;

       南正街,北正街,县正街,府正街,南北县府都正街,街上

        登龙。

   相传过去长沙有个考生上京应试,适逢考官亦是长沙人。当考官问其家住哪里时,考生随口答道:“东牌楼。”考官故意测试同乡考生的才情,于是出了上联要求该考生对出下联。 考生才思敏捷,应声对出了下联。考官很高兴,于是那考生中了探花。上联的东牌楼、西牌楼、红牌楼、木牌楼、四牌楼、走马楼及下联的南正街、北正街、县正街、府正街、都正街、登龙街等,都是长沙市的街道名。考官和考生将其自然、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毫无斧凿痕迹,手法十分高超,值得借鉴。          

283、       东城三,西城四,更鼓朦胧,朦胧更鼓;

              南斗六,北斗七,群星灿烂,灿烂群星。

 黄荣章《古今楹联拾趣》载,旧时某城有个更夫,因醉酒报错了时辰,于东城打更三点,于西城却打更四点。上司很生气,要处罚他。更夫害怕,急忙讨饶,上司说他能在三日内对出下联,免罚,于是就更夫打错点的事出了上联。其中,“朦胧”一词双关,既写当时的天气,又讽刺更夫糊涂。更夫对不上,于是去找城中一个叫曹宗的神童,曹宗遂对出了下联。联语中均将后半段换位,以形成连珠与回文,手法比较机巧。

  284、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相传,旧时有二人登当地临江楼赏月,一见江中倒映的北斗七星,一见楼头一雁迎月归去,故即景生情,撰写了此联。联语中上下联都是数字,但用得都很巧妙,且比较清丽,不失为妙联。 

285、             冬官夏侍郎,春日办完秋税;

                   北台东御史,西人巡按南方。 

《古今谭概》云,明代东郊,陕西人,官北台御史,巡按苏淞。恰遇工部夏侍郎出官差,酒席间,夏侍郎于是出了出上联,请御史对出下联。御史不能对,陆采私下提醒御史,御史方对出下联。冬官,即侍郎。原为部之属官,明清时与部之长官并列。北台,指明清时代北京的御史台,东,既是方位,也是姓氏。西,陕西。

 下联以四方对上联的四季,联中并用嵌名一法,且口气幽默。

  286、          北往南来,看红日西沉,谁为东道?

                冬寒夏热,望中庭春永,我打秋风。

 《名联谈趣》云,某士子上京应试,川资已尽,某日黄昏向一富家求助。主曰:“能对,即资助。”于是出了上联。某士子应声对出下联。上联含四方,下联寒四季。“中庭春永”,意为希望主家春天常在,有奉承之意。“我打秋风”,明确表示希望得到主家的资助。由于对句得体,主人叹服,后赠以壮行色便在意料之中。上下联均含自对,且寓意双关。

287、             北雁南归,双翅东西分上下;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联语出自《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上下联共含有十二个方位名称,且形象生动,似信手拈来,贴切自然,手法高超。

288、                  旧女婿为新女婿;

                         大姨夫做小姨夫。

  宋邵博《邵氏见闻录》载,欧阳修与王拱辰为同科进士,先娶王拱辰之姐,后娶其妹,某人即撰一联一戏之。

 一九三六年,熊希龄与毛彦文结成伉俪,毛之同学冯某,平日出入二人之门,称毛为姐,称熊为伯。二人结婚之日,冯某利用自己对熊、毛二人如今在称谓上的变化,戏撰一联:

    旧同学成新伯母;

    老年伯作大姐夫。

此联可视为冯联的仿写,但少了重言一法而多了表现矛盾统一现象的巧辞。不过,不规则的重了一个“伯”字,但很难更改。

289、    旧竹先生,新竹后生,后生不如先生高节;

           西瓜小子,冬瓜大子,大子未若小子多仁。

《评释古今巧对》云,祝枝山读书时,有才华亦有骄气,老师出联令其对,于是出了上联。祝枝山果然才思敏捷,立即对出下联。

旧竹、新竹、西瓜、东瓜,皆为以物拟人。高节,既指竹节高,又指高风亮节。多仁,既指多籽,又指多仁爱仁德。先生,既指先长出,又指老师。后生,既指后长出,又指学生。小子,既指籽小,又指学生。大子,既指籽大,又指老师。六词皆语带双关。各联的手法主要为自对。

290、旧岁饥荒,柴米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谁肯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

相传宋代吕蒙正,于太宗、真宗时三任宰相。早年生活穷困,无人救助。中举之后则攀附者甚多。有感于此,便题写了这副楹联。

明代乡试,有以五经取士者,每经各取一名,曰“经魁”。清代沿袭此制,而宋代似无此举,故此联是否为吕蒙正所题,尚存疑问。然“谁肯雪中送炭”与“都来锦上添花”形成鲜明对比,世态炎凉,跃然纸上。除对比之外,联语还采取自对、重言及成语等手法,读来令人感悟颇深。

此联尚有另一版本:

甲辰科,柴米俱贵,家无四两铁,许多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丁巳年,文章合手,得中五经魁,不管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意思差不多,但文采略逊一筹。

                                                        【待  续】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诚谢作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7351/7576727662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最巧妙的对联赏析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三十》为网友初夏未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