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诸侯臣子、平民百姓对君主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
天子:殷周时期,君主只是称“王”。春秋时期,随着吴楚诸侯国君的相继称王,诸侯便尊称周王为天子,以示区别于其他诸侯王。从此,“天子”便成了君主的一种代称。所谓“天子”,意即“上天之子”。
万岁:将国君称为“万岁”,大约始于秦汉。“万岁”一词,原来本是人们在喜庆时所使用的一种欢呼用语。秦汉以后,臣下觐见国君,都要呼“万岁”。后来,“万岁”一词逐渐演变为对国君的专用称谓。
陛下:“陛”字本是宫殿台阶之意。周秦以后,臣子在朝见国君时,常以陛下作为对君王的尊称。据蔡邕《独断》中载,称臣有事上奏天子,却不肯当面禀告,而要通过“天子”身边的侍卫人员转达,而奏事者都要在离皇帝老远的宫殿的台阶下等候。长此,臣下便将“陛下”用于对天子的尊称。
对那些残暴无道的国君,臣民在私下也有一些称谓,如“独夫”、“民贼”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