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杨潇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第110周年,又到了回望和梳理的年度,同时也到了各路榜单和数据统计横飞的节点。类似的影史榜单很多,比如去年某著名杂志邀请数百位影评人、电影人、演艺人士共同推选的华语百佳。
这类榜单通过数量的叠加,终将达成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客观共识”。把文化价值等级化、标准化、民主化、便携化,这不得不说是如今让历史得到关注的一种权宜之计。而这样一来却并未真正起到关注历史的作用,这也是此文试图极力避免的。
笔者也应邀列出了一份华语影史榜单,这份榜单我更希望从艺术创造力的方面进行考量——这些影片与当时所处环境或是格格不入的,或是横空出世的,甚至是被误读的。它们就像鸟窝里最先孵化出的那只小鸟,当它降临到这个世界时,身边还是一片沉寂。
然而,这也是一份偏颇的榜单。首先,由于需要把港台部分容纳进来,“10部”这个蛋糕实在不够吃;另外,无论是从历史条件还是工业环境来看,港台与大陆其实很难放到一个话语体系进行横向批评;最后,就艺术质量来说,港台电影所占份额也绝非五分之一。做出这个选择还是出于篇幅所限,我把诸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南国,再见南国》、《侠女》这些榜单常客都割舍了,同样地,第五代导演早期作品我只选了一部《黄土地》,第六代作品一部都没有入选,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入选的作品不够优秀,这是出于对“创造性”的考量,它们的优先级不如前十位。
毕竟所有的榜单都是个人口味的标榜,同时它也是阅读疏漏的产物,这是我个人无法克服的,但这兴许也是它有趣的地方,榜单的乐趣本就在于分歧。
【按时间排序】
《浪淘沙》(1936年,导演:吴永刚)
全国应该只有不超过一千人看过这部《寒假》,我有幸是其中一位。在2010年的中国独立影像展,《寒假》的放映被安排到了偏僻的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放映完后我非常激动,同时也很遗憾,激动的是我看到了中国最伟大的现代电影,这个观点我到现在都没有动摇;遗憾的是,那场放映不到六个人,大部分还昏睡过去了。
很大程度上,这部电影的美学系统脱胎于各种西方先锋派:贝克特的反剧场情境、罗伯·格里耶的陌生化、让·马里·斯特劳布夫妇电影里的麻木美学(以《阶级关系》为代表)以及罗伊·安德森的冷峻诗意。经过前两部作品《好多大米》和《黄金周》,李红旗已经对这种表达方式融会贯通,于是就有了《寒假》。《寒假》在各方面都做到了自身的“成熟”,这种“成熟”指的是对生涩、刻意、愚蠢和呆板的控制。多了或少了都会是另外一部电影了。
李红旗的主要身份是诗人和作家,也唱歌、画画,天性里就有滔滔不绝的表达欲。表达对他来说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猫尾巴被踩了它会叫一样。无论是电影还是诗歌,他所表达的都是对人类的深恶痛绝。
所有教电影的老师都对学生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要对你的人物有情感,理解他们,爱他们。与此相反,李红旗厌恶他的人物,也厌恶他表达的世界。看他的电影时,我甚至可以想象出他坐在监视器后的表情,一定是不怀好意地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