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李元朝 香港秦朝至元朝历史


  条目目录  [隐藏]    香港秦朝至元朝历史    政治及行政    工商业及贸易发展    香港秦朝至元朝历史    政治及行政    工商业及贸易发展 香港秦朝至元朝历史 编辑本段

香港地区在秦、汉、三国及东晋初年共五百多年的时间内,属番禺县管辖。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该地区属宝安县管辖。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起,经历五代、宋、元,至明穆宗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前后八百多年间,该地区属东莞县管辖。小规模的盐池亦被发展。唐昭宗光化四年(公元901年)﹐新界原居民约在开始在香港定居。

政治及行政 编辑本段

汉朝至晋朝
自汉朝起,香港地区开始有汉族定居。李郑屋村古墓被认为是东汉时的建筑。因为文献和考古的发现较少,三国、南北朝时的香港历史资料比较缺乏。东晋末年,卢循领导的浙东起义军曾经攻陷广州城。起义失败后,余部多退至今大屿山一带;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区移民活动。在临近屯门的青山禅院内雕塑相传是南朝的一位佛教僧侣杯渡禅师的人像。2004年5月旺角闹市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的一个深度只有两米的渠务地盘里发掘出共121件汉朝、晋朝和唐朝陶器、陶罐和陶釜残件、制陶工具、各类缸瓦残片和青砖。

唐朝
唐朝时因为广州是国际商埠,“屯门地区” (即由现时东莞至大屿山的一片包括后海湾的沿海地区)被用作军港、避风港,和广州海外交通的外港,是海船进出广州的必经之地。《新唐书》曾引用唐朝地理学家贾耽撰《古今郡县道四夷述》中的‘广州通海夷道’条说:‘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中写道:‘屯门云虽高,亦映波涛没’。刘禹锡在《踏浪歌》中写道:‘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目前尚未有史料证实韩、刘两位到过屯门。屯门的景色出现在他们的诗作中已说明由于海上交通便利,该地在唐朝已经闻名了。盐池的管理亦相当发达。

宋末幼主逃难
公元1276年,五岁的宋恭帝和大臣在临安(今杭州)投降元朝蒙古军。将领张世杰拥立的恭帝庶兄宋端宗赵是,并和部众在1277年辗转流亡到九龙“官富场”(应为今观塘一带)。赵是和他的弟弟赵昺休息的大石后来被人刻上‘宋王台’三字。相传流亡朝廷也在大屿山银矿湾(梅窝)和东涌停留过。东涌的侯王庙相传是纪念这个朝廷的一位官员。

后来10岁的赵是病死,赵昺被拥立,在梅蔚登基,后人称为宋帝昺。元军赶到,赵昺经浅湾(今荃湾)拟循海路西渡往新会。但当船只驶至今日广东新会崖门时,元军赶到,宋师战败,1279年,大臣陆秀夫背著8岁的赵昺在新会崖山附近跳海殉国,宋亡。

相传当年有相士告诉赵昺如果到达该地时,如果看到有九条龙在该地,宋朝就能再起。当时到达时,因为只数到八个山头(八条龙)因此才会绝望跳崖。不过其实因为中国皇帝亦是龙,因此实际上的确有九条龙在该地。这亦是九龙半岛的名称由来。

香港明报李元朝 香港秦朝至元朝历史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指接应的人告诉船家,只要船只过了崖门,元军就因为不能渡海而赶上。不过,原来崖门有两边,而当时船只只过了小崖门、未过大崖门。陆秀夫怕元军会赶上,所以抱着未帝昺蹈海。


工商业及贸易发展 编辑本段

采珠业
五代十国时的南汉后主刘鋹于南汉大宝六年(公元963年)在东莞的“大步海”招募采珠士兵数千人专门从事潜水采珠。南汉设“媚川都”开始发展以大埔海(今吐露港)为主的采珠业:“都”为军翼之意,“媚川都”为驻军之一种。“大步海”即吐露港。采珠工作艰辛危险。由宋、元至明朝,在这一海域,一时明令官方采珠,一时又下诏禁采,到康熙初年才永久禁止官方采珠。

制盐
宋朝时香港地区的制盐已甚具规模。因为盐业利润高,宋朝政府曾在本地区九龙湾西北,现时九龙城和启德机场的一带,设立‘官富场’,派造盐官并驻兵,管理这一盐场。《宋会要》记载有: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提举广东盐茶司言:广州搏劳场,官富场,潮州惠来场,南恩州海陵场,各系僻远,……欲将四场废罢,拨附邻近盐场所管内,……官富场拨附叠福场,……从之’。隆兴为南宋孝宗年号。从这段史料看,官富场的设置年代当在南宋孝宗以前,至迟在南宋高宗时。大屿山曾是香港地区重要的盐产地。宋高宗时曾招降当地来知等人,选其少壮者为水军,宽其渔盐之禁,称之为腌造盐。宋宁宗时,广东提举盐茶徐安国派人前往大屿山缉捕私盐贩子,引起岛上大规模的盐民起义。以高登为首的起义者一度乘潮涨攻到广州城下。

航海业
宋朝九龙半岛的航海业亦发达。据九龙蒲冈村《林氏族谱》记载,宋时福建莆田一位名叫林长胜的,举家迁往今日黄大仙附近的彭蒲围(即今日的大磡村)。他一连几代靠行船为生,艚船往来于闽、浙、粤等地。一次,他的孙子林松坚、林柏坚驾驶艚船出海遇到飓风,船毁货失。他们两人力挽船篷,紧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东龙岛(南佛堂),安全脱险。他们认为这是神灵保知,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庙。林松坚的儿子林道义后来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类神庙。这个林氏大姑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天后。宋代林氏家族的迁徙史和本地区南北佛堂天后庙的修建,曲折地反映出当时本地区航海业的发展。

商业、渔业、农业
因为商业的蓬勃,规模较大的移民在宋朝时开始。渔业和农业亦因有需求而发展。宋神宗时,进士邓符协(江西吉水人)在赴广东阳春任县令的途中,曾由海道经过今日新界的屯门,对当地风土之美十分欣赏。因此,他在任满辞官之后,举家迁往岑田(锦田)。邓符协在此置田园、筑庐墓,从事农业开发。他修筑了锦田的南北围,还将其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的遗骸迁葬新界。据传,到了明朝万历年间,邓氏后裔邓元勋已是富甲一方,拥有良田万亩。到清初康熙年间,邓族不仅拥有锦田一带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岛也拥有不少田地,成为第一望族。

此外,北宋末年,进士侯五郎搬至东莞县,其子侯卓峰迁往今日河上乡筑茶寮,做小生意。其后人目前仍居住在新界的河上乡、燕岗、金钱、丙岗等地。宋代以后,廖、文、彭等族陆续迁入;其中文氏是宋末领袖文天祥的族人和后人。他们与邓、侯两族,合称新界五大氏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7751/89942245689.html

更多阅读

重读胡福明和李君如文章有感 重读乡贤系列文章

李逊达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最近,我又认真、仔细地重读了胡福明他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发表三十周年的纪念而撰写的文章:《没有民主就没有思想解放》,这又是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不知出于什么想法,我总感到如把胡福明的文章和

香港的报纸 明报

在网上看到了一篇介绍香港报纸的文章,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客观和理性的,网址是http://media.sohu.com/20111025/n323364632.shtml。后面我还将对这次的香港冲突事件涉及的报纸等媒体进行重点介绍。下面是文章内容:香港为什么容得下这么

再读李季兰的八至 李季兰 八至

第一次读李季兰的【八至】,脑子里就像闪过了电光火石,有一种透彻而刺痛的感觉—— 她说透了一个人们心中皆有而口中难说的道理。其诗曰: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其实前面的三句都是铺垫,最后那句“至亲

声明:《香港明报李元朝 香港秦朝至元朝历史》为网友孤人自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