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标准化 中药标准化之争引发传统医学革新

  长期以来,中医药因缺乏所谓的“标准”,引发的争议不断。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奖。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靠的正是传承传统中医药学和应用现代药物的研发路径相结合的方式。

  人们意识到,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衔接,才能打破国际化的困局,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标准”。

  那么,“标准”到底是什么?个性化的中医药是否会受到标准化的束缚?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第7次年会在意大利落幕,会上讨论了28项新提交的中医药国际标准提案。

  标准化不是削足适履

  实际上,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思维方式,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以往,我国曾引用西医、西药的理论和方法来规范中医和中药,结果是行不通的。

中药标准化 中药标准化之争引发传统医学革新

  有专家提出,红花油有成千上万种成分,而现代化学和物理手段只能讲清楚100多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种用了几百年的祖传特效中药——黑膏药,是用松香和桐油炼制的,但《药品管理法》要求药品原料必须达到药用标准和食用标准的原料,这个药就不合格了。

  有人质疑,中医要辨证论治,标准会限制辨证论治的发挥,是在亡中医;为了穿上“标准化”这双鞋,中医无异于削足适履去适应现代医学的评价体系。

  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不认同这种说法。“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是对标准化概念的片面理解。在中医领域个体化辨证施治和标准化、规范化并不矛盾。标准,是对一门学科总结形成的普遍规律。”

  教授解释,中医药历来有严谨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术语、信息等基础类标准的支持,并且一个稳定的学科发展一定有其固有的、共识度较高的核心内容,这其实就是一种规范和标准。

  况且,完全套用现代医学体系来评价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恰当,所以更加急需一套适合中医药自身的评价标准体系。

  标准制定应有话语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但是,“国际化”的口号喊了多年,迄今为止,除针灸外,中医药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医药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没有标准的保障只能以食品、保健品等身份出现,并受限于化学药品或食品等标准的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双重壁垒中。

  反而是周边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近年来开展传统医药的研究开发,一直在抢占传统医药国际标准的制高点,对我国形成了倒逼态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不止一次强调,“中医药走向国际靠科技,引领国际靠标准。”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引领世界的中医药标准必须由中国人来制定。

  中医药如果不去迎接国际化的挑战,不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仅会丧失广阔的市场,甚至会丧失国际评审法规、行业标准的参与权、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于2009年成立,研究制定中医药领域内的质量与安全的标准,主要集中在生药材、中药制成品、医疗设备及信息等方面,其秘书处就设在中国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7951/854452173117.html

更多阅读

元宝之争法庭不该仿效“狐狸分饼” 仿效

寓言故事,看似讲给孩子听的,其实微言大义,是折射社会现实的凹凸镜,对成年人认识社会,同样不无裨益。就拿“狐狸分饼”的故事来说,狐狸的名字是虚构的,类似的分饼故事却屡见不鲜。年初,浙西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汪大爷家挖出128枚“袁大头”。

礼仪之争与中西文化的最初冲突 中西文化冲突

所谓礼仪之争,开始时只是天主教内部关于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关系展开的争论。根据《新天主教百科全书》给“中国礼仪之争”的定义可知,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士人祀孔,二是家人祭祖,三是中西文中关于基督教上帝的译名之争。一、耶稣会内的“

世界的痛:权和利之争的利比亚战争图文

[图文]世界的痛:权和利之争的利比亚战争(5)2011年04月02日18:34 来源:网络综合多国部队的干预3月17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部分安理会理事国代表举手投赞成票。当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新华社记者申宏摄图表:安

声明:《中药标准化 中药标准化之争引发传统医学革新》为网友月光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