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情有独钟”吧,一年多内两次赴苏州登灵岩山。一次是前年的十月,一次是今年的一月。第一次登山后,就写了篇博文贴在“星海花树”网上,也被一些网站不打招呼地“转载”。这不?干脆以前面一篇博文为基础,结合第二次的登山,添加些内容、图片,再给大家絮叨絮叨,文字与图片均成倍增加,计划分五节贴上。可能有点啰嗦,大家有兴趣就耐心地看,暂时还没有机会游览灵岩山的网友会有点收获的。
一个周末的清晨,轻装上阵,带上百十来元钞票和两瓶矿泉水就向灵岩山出发。公交车乘过头了,没在灵岩山景区下车(上面那张图片是下山后拍的),而是直接到达登山路口。
迎面是“灵岩山寺”牌坊。(两次用的相机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从画面上能辨别出不同的季节,不另说明。以下同)
(继庐亭)
沿登山道拾级而上,首先见到的是继庐亭。它得名于灵岩山寺的一任住持—— 一代名僧印光法师,别号为继庐。亭柱上有对联二副,一副为“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有人说它一语双关,既像鼓动人们奋力攀登,又似劝诫人们虔心志佛。不过思泉更觉得这是一副放之四“山”而皆通的对联,品不出什么特色。不信换座山挂上它,一样的效果。至于将其含义引伸开去,那怎么解释都行。
另一副是“平地上灵崖,过此关头,自有天梯登绝顶;劳尘修净土,认清蹉路,岂无宝筏渡迷津”。这一则劝诫的意思就比较直白了。
很想拍一张这位僧人行进的镜头,赶到他的侧面。看来他也看出了思泉的“企图”,每当举起相机就赶忙避开,只能留了个背影。
忘了介绍,登灵岩山的道路叫“御道”,是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铺设的。宽约 2米,依着山势蜿蜒而上,陡少缓多。路上常常能遇到朝拜的信男信女。
注意到没有?路面用砖块竖铺,排成“人”字形,说是走在上面就算“人上人”了。思泉以为,这样铺法更多的是从力学的角度考虑,增大抗压强度,承载效果较佳。(联想到嘉兴有一条“步行街”,曾经全部铺以花岗石。后来上面就开起汽车,经不起碾压,没多久就一塌糊涂,只好又重新铺成柏油路——决策的失误,造成一笔不小的浪费)
“人字形”嘛,美观、宜于砌筑。最初的建设者们如何考虑,难以考证,不能否认有“人上人”的意图,也可能是后人的附会。
路右侧嵌花岗石条,每隔一段距离有一块凿洞的石块,引起思泉的好奇。
后查资料方知,凿洞的石块是用来插木杆、张布篷的。说是皇帝乃“天之骄子”,乘轿上山也要做到上不见天,下不着地。如此费尽心机,无疑是一条典型的地方官员讨好皇上的“马屁”工程。
下图中左侧新修的栏杆,考虑的是游人的安全;右侧的竹亭子,是为小摊小贩所设,出发点显然与过去的“拍马屁”官员大相径庭。
前面是迎笑亭,相传始建于宋代,苏东坡曾在这里笑迎过朋友,故名。亭上题联:“松似高贤迎客笑,山径兴复满亭春”,对仗不工,意思清楚。
沿着“御道”盘折向上是“落红亭”。灵岩山又称“象山”,据说是观赏落霞的好地方,取旧句“象王回顾落花红”(来自《华严经》)名之。亭上楹联:“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属于佛家的境界,似懂非懂,不敢妄加评论。
道侧修篁蔽日,古树参天。
再往前,是一处看起来像是新修的石佛亭,额镌“光寿无量”。据介绍,亭中的石像先前散落各处受损严重,集中起来修复后供奉在这里。这样的保护方法值得其他景点仿效。
(待续)
(本文参考了景区的部分介绍,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