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不是梦,小康难长久
《礼运》大同篇有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1)皆有所养。男有分(2),女有归(3)。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很多人都把这段关于大同社会的描述视为空想、幻想,虽然看上去很美好,却又那么的不切实际,似乎连孔子自己都不再奢望它能够成为现实,而只能退而求“小康”。但如今,在自然学派经济学和哲学的基础上再来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唯劳分配之理既明,巧取豪夺尔虞我诈之途已废,
利害相生之理既明,贪得无厌骄奢淫逸之心可息,
既无动机,又无途径,理得而心安。
于是,人们不再贪得无厌地追求大富大贵多吃多占,不择手段的利益纷争终于可以停止了,由此引出的灾难祸乱也就自然消除了,人们得以淡泊物欲,相亲互助,不分贫富贵贱而平等和谐相处。
天下为公,并非是让人们都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剥夺个人的私利,而是为公即是为私,公共利益也就是每个人的私利,两者是一致的。天下繁荣稳定了,个人才能富足安康。天下当然是人人之天下,当然是要大家一起做主,共同建设,一起分享。如果还是走以往的老路,总是贪得无厌地追求荣华富贵、肆意挤压其他人的生存权益,甚至想把人人有份的天下变成一己私有,则其结果只能是把天下搞乱,弄出经济危机甚至世界大战那样的灾难,那么绝大多数人的私利又从何谈起呢?就算有极少的人能拥有天下,但又能维持多久呢,到头来还不是落个国破家亡,发出“奈何生在帝王家”的慨叹?这样的教训还没有吃够吗?
一旦人们懂得了上述道理和规律,那么古人所向往的不藏货于己,肯出力为人,智谋不兴,盗贼不作,亲如一家的大同社会,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础,就能真正进入人心,就能真正被付诸实践,也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了。儒家难圆之梦,由道家来实现。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4)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5)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6),以贤(7)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8)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9)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10)其义,以考(11)其信,著有过,刑(12)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13)者去,众以为殃。足谓小康。
天下为家,各为其私,同时用礼义规范让人们安于自己所处的阶层,用金城汤池来固守财富和尊贵,这样似乎也能“小康”。但是,用礼义和武力来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维持贫富贵贱的悬殊差异,这样不平衡的势态岂能长久稳定?高高在上无所制约的人岂能不为所欲为?位居下层的人怎么会不想往上爬?被压迫在底层的劳苦大众岂能不揭竿而起?人为炮制的礼义规范终究难入人心,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攻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这是必然的结果,几千年来的历史无数次地重复了这样的结果。
孔子又想分高低贵贱、又想长久维持住小康局面,企图恢复已被冲垮的礼制,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要么人人平等而天下大同,要么分高低贵贱而天下大乱,人终归是有智能有理性的,何去何从,应该不难做出自己的选择。
【注释及译文】
(1)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年幼无父的人。独:年老无子的人。废疾:残废的人。
(2)分:本分,职分,这里指应有的地位,权益。
(3)归:女子出嫁。
(4)大人:指国君及诸侯。世:父亲传位给儿子。及:哥哥传位给弟弟。
(5)笃:淳厚。
(6)田里:田地与住宅。
(7)贤:尊贤,尊重。
(8)用是:因此。
(9)选:指杰出的人物。
(10)著:彰显。
(11)考:成就,完成,建成。
(12)刑:典范。让:礼让。
(13)埶(shi):同“势”,指职务。
在大道得以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
所以人们不只孝敬赡养自己的双亲,不只爱护抚育自己的儿女,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都能够发挥他们的力量,使年幼的人都能够茁壮成长,使年老无偶、孤儿、无子女的老人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都有其平等的地位和权益,女子都有其归宿,(而不再有人为奴为婢)。
人们不愿让财物废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非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而无从发挥,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兴起,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所以连家里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已经隐去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私有财产。
人们各自孝敬赡养自己的双亲,各自爱护抚育自己的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和使用。诸侯和天子的权位通过世袭的方式传承,这已经成了名正言顺的礼制,并修建城郭沟池来固守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制定礼仪作为天下人行为的纲纪,用来理顺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奋斗而成就功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而兴起,战争也由此愈演愈烈了。
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的。他们用礼制来彰显他们的正义,用礼制来树立他们的威信,揭露过错的行为,宣扬仁义讲求礼让,为百姓昭示恒常的礼法典范。如果有不尊礼制的人.有权势者也要免去,百姓也会视之为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