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别为我们难过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_1 对孩子必备宝典 已婚 未婚 必看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_1 
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作者:粱秋丽


序言
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市朗成名之后回忆说:“小的时候,我的祖父常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
  在美国,有位犹太女性杰丝卡,她是以色列人,开朗大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她丈夫是美国一家公司驻以色列的代表,经常在以色列与美国之间往来;杰丝卡自己则带着儿子阿莱克斯在美国生活,独立承担了抚育孩子的重任。
  一天,阿莱克斯从幼儿园的接送车上回到家,正和人聊天的杰丝卡马上迎了上去,陪他一起走进了房间。进门之后,杰丝卡问阿莱克斯:“今天你提问了吗?”阿莱克斯连连点头。“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杰丝卡继续问他。阿莱克斯开始复述他今天一天中所提的问题,有的是问幼儿园老师的,有的是问同班小朋友的……问题千奇百怪: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牛奶不能换你的饼干……一天竟然问了三十七个问题!杰丝卡满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每个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会被长辈提问。杰丝卡小时候,她爸爸就常问他,为什么人每天都要吃饭,而饭都跑到哪里去了呢?最初,她对此是一无所知,常常是红着脸或者咬着嘴唇不说话。但是爸爸没有责备她,而是让她每天都问别人十个她不懂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从那以后,杰丝卡觉得日子的确不一样了,因为每天都是新鲜的……
  相比于犹太人,中国的传统观念却认为,缠着父母问这问那的孩子是惹人讨厌的。父母可能会对跟在父母后喋喋不休的孩子大加训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也常常是敷衍了事。
  然而这是错误的。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例如: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来的现象,就引起了少年瓦特的好奇,这才有了日后的蒸汽机,才有了工业革命的迅猛进程。这种例子在科学史上数不胜数。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少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与父母对孩子的提问采用错误的回答方式有关。
  一个孩子刚刚学会说话,刚刚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时,常常会问一些大人看似很“傻”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树叶为什么是绿的?……对此,你会怎样回答?也许你会说,这些问题孩子理解起来太难了,因而不屑于回答;而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家务太忙会感到精力疲乏,当孩子不停地向他们问为什么时,就常用不耐烦的口吻对孩子说:“别烦妈妈(爸爸)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呢!”更多的父母常常会敷衍了事,随随便便给个答案。可是,你是否意识到,当一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总得不到及时、确切、合理的解释时,他就会慢慢丧失提问的欲望——因而也丧失了一个成长的最好时机。
  因此,当孩子提问时,我们首先应持鼓励的态度,回答时要尽可能地及时、简明、准确、浅显易懂。一般的孩子对事物往往是从具体的、自身的、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的。因此,要想给宝宝讲清一个问题,回答时就要从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提问的出发点考虑,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情景)而异。
  一个6岁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时,面对盛开的鲜花,她忽然问妈妈:“人为什么不开花结果呀?”“你就是爸爸、妈妈结的果呀。”妈妈机智地回答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揭示了一切动物、生物的共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孩子的问题可能很多、很杂,年轻的父母常常会觉得防不胜防,所以,我们准备了这本小册子。希望书中辑纳的101个问题和答案以及生发开来的300余个问题和答案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愿每个孩子的疑问都能得到父母及时、确切、合理的解释。相信做到了这一点,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这一成长的好时机,而我们同样相信,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能在这一问一答的交流中很好地发展。
  愿每位父母都能笑着面对自己的孩子。
  吕 进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目录(1)
第一辑  性
  第一节  生命起源
  妈妈,我是怎么来的?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吃饭呢?
  我能待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妈妈,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只有女孩才能生小宝宝?
  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
  第二节  性生理
  (指着###)这是什么?
  为什么妈妈的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却那么平呢?
  为什么妈妈不像爸爸一样长胡子?
  为什么爸爸的小鸡鸡那里会长头发?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
  第三节  性别
  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
  为什么女孩子不能像男孩子那样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第四节  性遇见
  他们抱在一起做什么?
  这气球(避孕套)是买给我玩儿的吗?
  爸爸妈妈为什么在床上打架?
  第五节  性伦理
  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我为什么不能摸自己的小鸡鸡?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
  第二辑  身体·成长·衰老与死亡
  第一节  身体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妈妈,我的血管为什么是紫色的?
  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
  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会有指甲?
  第二节  成长衰老死亡
  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为什么要成为大人啊?
  妈妈,如果我越来越小,就会成为婴儿吗?
  妈妈会不会变成老奶奶?
  为什么爷爷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
  第三辑  生活
  第一节  吃饭
  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
  为什么爸爸可以不吃胡萝卜?
  妈妈,你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
  为什么要把饭吃干净呢?
  第二节  关于睡觉
  为什么要我先睡呢?
  为什么让我一个人睡小房间?
  第三节  其他
  爬山那么累,为什么要爬山呢?
  为什么其他阿姨都不戴眼镜妈妈却戴眼镜呢?
  为什么妈妈可以留长指甲我却不能呢?
  第四辑  家庭
  第一节  家庭结构
  为什么妈妈不给我生个妹妹?
  为什么姐姐先出生呢?
  为什么我没有舅舅?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却没有呢?
  我能不要新爸爸吗?
  我为什么不跟妈妈姓呀?
  第二节  家庭生活
  我帮忙洗碗妈妈是不是也应该给我钱呢?
  爸爸为什么这么棒?
  妈妈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吗?
  爸爸是大人为什么还会生病呢?
  为什么爸爸从来都不做家务,他怎么这么懒?
  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扫浴室呢?
  爷爷答应带我去动物园,为什么还不去呢?
  第三节  亲子之间
  爸爸妈妈为什么生我啊?
  我和妹妹相比妈妈更喜欢谁?
  妈妈为什么向我发脾气呢?
  打人是不对的为什么爸爸还是打我呢?
  为什么弟弟淘气的时候,不骂他呢?
  第四节  家庭关系
  为什么总是听爸爸的?
  爸爸,别人都说你是“妻管严”,是吗?
  爸爸和妈妈吵过架吗?
  爸爸妈妈为什么总是吵架呢?
  爸爸和妈妈是不是要离婚了?
  第五辑  友伴
  安安欺负我怎么办?
  我怎么才能让艾艾喜欢我呢?
  为什么雯雯可以亲我,我却不能亲她呢?
  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小宇玩儿?
  为什么要把我的玩具给他玩儿?
  第六辑  学习
  第一节  幼儿园·学校·老师
  我能不去幼儿园吗?
  我是不是要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送老师贺卡呢?
  我不喜欢李老师,可以不上他的课吗?
  第二节  学习与兴趣培养
  为什么要学习呢?
  为什么要让我学小提琴?
  第七辑  自然
  第一节  天文地理
  为什么月亮一直跟着我们走呀?
  妈妈,帮我把月亮拿下来好吗?
  天空为什么会有星星呢?
  天上的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呀?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目录(2)
为什么会打雷呢?
  为什么天空会变成红色的?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呢?
  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呢?
  火山为什么会喷火呢?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呢?
  第二节  动物和植物
  鱼在那么凉的水里游泳不冷吗?不会感冒吗?
  为什么鱼有鱼鳞呢?
  熊猫的眼睛为什么是黑的?
  为什么要给花和树木浇水呢?
  为什么到了冬天花会枯萎呢?
  第三节  生活中的自然
  为什么石头是硬的呢?
  为什么被蚊子叮了以后会痒呢?
  电脑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呀?
  汽车为什么能跑呢?
  纸是怎么做成的?
  妈妈,世界上有鬼神吗?
  第四节  时间
  为什么时钟的指针一长一短?
  为什么二月只有28天呢?
  妈妈,这是明天吗?
  第八辑  社会
  第一节  社会现状
  为什么爸爸要到公司上班呢?
  我们家非常贫穷吗?
  第二节  社交禁忌与社会习惯
  为什么过年不能说“死”?
  为什么爷爷可以摸我的头,我却不能摸爷爷的头呢?
  为什么客人在的时候不能吃饭呢?
  妈妈明明不喜欢阿姨的衣服为什么还说它漂亮呢?
  第三节  安全问题
  为什么会有小偷呢?
  看见小偷偷东西我怎么办?
  家里出事了我该怎么办?
  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去上学?
  第九辑  规范与美德
  第一节  传统美德
  为什么要把最好的苹果给奶奶吃呢?
  为什么要经常去看外公外婆?
  为什么要让着小弟弟呀?
  第二节  文明与礼貌
  为什么我跟他们开玩笑他们也会生气呢?
  让他们等会儿怕什么?
  那个阿姨为什么那么胖?
  为什么不能叫他瘸子呢?
  为什么大人说话时我不能插嘴呢?
  第三节  利他与超物质性
  我为什么不能拿那些东西呢?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有新鞋我没有?
  为什么松松一直说要钱呢?
  第十辑  异想天开
  第一节  孩子眼中的世界
  砖头可以干什么?
  这是“1”
  天空可以是彩色的
  月亮究竟像什么
  太阳有营养吗?
  葡萄也会洗澡
  苹果也可以是方的
  那个人是从他自己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吗?
  如果电视坏了,家里会不会淹水呢?
  第二节  童言童趣
  奶奶怎么不把姑姑生成八只脚?
  抓小鸟
  将来我是妈妈,那爸爸是谁呀?
  医生为什么不把肚脐打成蝴蝶结呢?
  三个自私比一个自私好
  还是结婚好
  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个秃子吗?
  救救爸爸
  怎么会在一起?
  真是难为青蛙啦
  得了肾结石的叔叔
  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猜猜我们谁是哥哥谁是妹妹
  爸爸叫什么?
  我就嫁给你好吗?
  

爸爸妈妈别为我们难过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_1  对孩子必备宝典  已婚 未婚 必看

妈妈,我是怎么来的?
我是大街上捡来的吗?
  妈妈,我是生出来的吗?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问父母这个问题,这其实是孩子在学龄前大脑发育的一个阶段的必然问题。
  而上面那位母亲其实并没有完全回答孩子的问题,在此之后,孩子还是会问类似的问题,因为孩子的好奇是无止境的,只有你完全把他的兴趣散发开之后,他才会善罢甘休。
  不要对孩子说“你是大街上(垃圾堆里)捡来的”,因为那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挫折感。也不能对孩子说“你是老鹰叼来的”或者“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因为那样会使孩子缺乏最初的归属感,也必然会伤害孩子与父母的自然归属关系。
  这时,你必须清晰地对孩子表达出这样一种意思:你是爸爸妈妈亲生的。至于解释,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程度慢慢去引导。譬如可以直接告诉他:爸爸和妈妈相爱结婚后,除了拥抱和接吻,还要让爸爸的精子细胞进入妈妈的卵细胞,在妈妈肚子里长成宝宝,从妈妈的产道里生出宝宝来。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生宝宝是一件非常艰辛的过程,培养孩子爱惜生命、孝敬父母。
  我们必须明白,孩子这种提问并非是要探讨两性关系,而只是好奇而已。所以父母们无须为此担心什么,尽量将正确的答案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孩子讲出来。
  “你是我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我看你一个小孩孤苦伶仃怪可怜的,不忍心,所以就把你捡回来了。”
  这样的回答无疑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沮丧——自己只是一个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孩子,如果不听话的话,还有可能被抛弃。这些孩子在进入反叛的青春期后可能会对父母产生误解:怪不得你们对我不好,因为我是捡的嘛!
  “你问这个做什么,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相信许多父母都曾这样回答过孩子的一些问题,但它的确不是一种好方式。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孩子的问题得不到解答,会积淀在心里或者从同伴、老师等其他途径寻求答案,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会降低,而且提问题探索周围事物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
  “你和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所以你才那么顽皮。”
  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跟爸爸妈妈没有什么关系,缺乏与父母天然的归属感与亲近感。
  “呵呵,你是妈妈从肚脐眼儿里生出来的。”
  这样回答的父母可能处于两难之中,他们既想告诉孩子真相,但是又有些羞于谈性,于是,只好采取这一“折中”的方式来应付孩子的提问。其实,父母在此问题上不应该羞于表达,而是需要直白地告诉孩子一些有关他生命起源的知识。
  “爸爸妈妈做爱之后,就有了你。”
  这样的回答看似坦白,其实并没有切中问题的实质。孩子的问题是自己怎么来的,而这一问题却避实就虚,不可能解答孩子的疑问,更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感,他们日后还会发问的。
  “宝宝是在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在妈妈的肚子里长成的。最初你很小很小,小到眼睛都看不见,只是一个细胞,叫‘受精卵’,后来它开始分裂成2个、4个、8个……然后,它们逐渐长大,这就叫‘胚胎’,再以后就长出了头、颈、身体和四肢,形成了‘胎儿’,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专给胎儿准备的‘小房子’叫做子宫,你就在那间房子里住了10个月,长成一个6斤多重的孩子。后来,就像咱家的大猫生小猫一样,被妈妈生了出来。”
  这是一种科学型的回答方法,适合4岁以上的、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孩子。这位妈妈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孩子关心的问题答案娓娓道来,过程完整但并不复杂,孩子很容易理解。
  “爸爸身上藏着很多种子。有一天,爸爸把其中一个小种子放进妈妈的肚子里,它和妈妈肚子里的另外一个小种子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你。然后你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生根,慢慢发芽,慢慢长大,慢慢能听到声音,也会动弹了。等到你快有小熊玩具那么大了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妈妈身体里太黑了,开始又踢腿又晃脑袋,想要出来。当大脑袋的你长得足够大时,妈妈就会到医院里,请医生和护士阿姨帮忙,把你拿出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孩子会对具体的成长过程感兴趣。当父母对孩子这样进行描述时,孩子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画面中的主角是自己,这样他会很高兴很自豪,当然也会很明白。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吃饭呢?
一天,在妈妈从幼儿园接灿灿回家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位孕妇,非常好奇的灿灿问妈妈:“妈妈,那个阿姨的肚子为什么那么大啊?”
  于是妈妈便对灿灿说:“那是因为阿姨怀孕了,她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
  灿灿更加好奇和吃惊,连续问道:“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那小宝宝在肚子里吃什么呀?怎么吃呢?还有啊,小宝宝要是想上厕所怎么办呢?”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吃饭吗?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上厕所啊?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睡觉呢?
  一般的父母都会惊讶于孩子的这些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些只长了几年的小脑袋是怎么想出这些问题的,但是有问题就需要面对,孩子的问题更需要父母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不用吃饭,也不用上厕所。”
  这种回答其实是父母在欺骗孩子。许多父母在一时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要么几句话搪塞过去,要么回避或者粗暴地拒绝,还有一些父母会“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看似正确的回答,其实这样会在孩子日后的成长中造成很多矛盾,因为他们还会遇到不同的解答疑惑的机会,如果日后的教育与父母最初的教育不一致,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也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感。
  “妈妈吃饭,小宝宝就吃饭;妈妈上厕所,小宝宝就上厕所啦!”
  这种“想当然”的回答亦是一种错误的回答。孩子在其中并不能获得什么有效的答案,如果父母一直给孩子这种回答,长此以往,孩子会渐渐打消向父母询问的积极性。
  “你看一下你的小肚肚,看看上面是不是有一个肚脐眼儿啊?那就是小宝宝‘吃东西’的地方。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不能用嘴巴吃饭的,但是妈妈有一个输送营养的管道,叫脐带,与宝宝的肚脐眼儿连着。宝宝饿了的时候,妈妈就把营养输送给宝宝。宝宝也就一天天地长大了。等到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用嘴吃饭了。这样,脐带就用不着了,医生阿姨就把它剪断、扎好,长大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明白事理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睡觉的问题,妈妈现在也不知道,待会妈妈查书再告诉你正确答案,好吗?”
  对于宝宝的一些问题,父母当时就能给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但是有一些问题,可能父母一时也难以回答,这时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待查书后再告诉他,但是父母不应把此问题拖太长时间,要尽快告诉孩子,否则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在搪塞自己,容易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
  我能待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有一天,妈妈和贝贝去公园玩。路有些远,贝贝渐渐累了,想让妈妈抱着他。妈妈便跟他讲,好孩子应该自己走路,不能再让妈妈抱了。贝贝很听话,不再央求了。不过,他一偏头,给了妈妈一个问题:“妈妈,我能待在你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妈妈笑了:“是不是那样就不用自己走路了?”
  “对!”贝贝得意地说。
  妈妈一想,这正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边走,一边向贝贝讲述:“你在妈妈肚子里,一开始先是长了心脏、肺,还有聪明的小脑瓜,后来又长了眼睛、耳朵和鼻子,再后来你越长越大,妈妈肚子逐渐装不下你了。你就开始在妈妈肚子里乱踹,妈妈疼得受不了,就到医院,让医生阿姨把你拿了出来。你出来时还哇哇哭呢!”
  “那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多长时间呢?”贝贝接着问。
  “你在妈妈身体里一共住了10个月才生出来。”
  “为什么不马上生出来,要在妈妈肚子里住那么久?”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我能一直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吗?
如果我变小了,还能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吗?
  他们都说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那我还能回去吗?
  孩子在小的时候常常困惑于自己在妈妈肚子里这段时期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无法让他们理解那个时期自己是如何生活与成长的。这也难怪,父母这个时候就需要慢慢地向他们解释这一切,具体方式可以采取反问、比喻的方法,例如讲述种子的生长,这样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亦能加深与母亲的关系。
  “你瞎想什么啊?哪有孩子能一直待在妈妈肚子里不生出来的!”
  孩子有关自身的问题都不是瞎想,父母更不应该斥责孩子的这些想法是瞎想。对于这些问题,父母倒是需要很耐心地予以解答。
  “10个月你就长大了,不用再待在妈妈的肚子里啦;再说,你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也装不下你啊!”
  这样回答会让孩子知道十月怀胎的道理,也会加深与妈妈的感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6岁的曼曼从幼儿园回来的途中问妈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呢?”
  “那是因为妈妈会生出娃娃,当这娃娃长大以后,结婚了又会再生娃娃。渐渐地人就多了啊。”
  “那么,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人是猴子变的吗?
  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人是蛋里孵出来的吗?
  动物园里的猴子长老了是不是也会变成人呢?
  人类的起源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实际上,在科学上也不清楚。对于这类的问题我们可以买一些有关人类进化的书,与孩子一起观看,让他们了解人类由类人猿逐渐演化成人类的过程。此外,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尽量给予具体的回答,简单概括的回答是无法满足孩子的!
  此外,不仅要帮助孩子阅读有关人类进化的书籍,在回答他问题的同时,也要让他了解人类的演化和猴子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带他到动物园去,让他看看年幼的猴子和年老的猴子。这时,孩子就能够接受“猴子的年纪再大,也还是猴子”这一认识。
  “在很久以前,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这种观念其实已经被大多数的父母所抛弃,但是部分父母在无法回答孩子的时候仍然会采用这个最容易想出来的方法。
  “人是猴子变的,你看动物园的猴子和人是多么的像啊!”
  这种回答未免过于笼统,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是猴子直接变成的。甚至会有这样的想法:当猴子老了,也许会变成人。
  “宝宝,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很久以前,有一群猴子开始用双脚走路了,他们就住在山脚下或者海边。后来他们又学会了制作工具、穿衣服还有建造房子。虽然外形很像猴子,但是他们的大脑已经和猴子不一样了,他们变得聪明了,这就是人类的祖先。”
  这种描述就向孩子解释了“进化”的概念,而且语言似讲故事一样,孩子会更容易地接受。
  

为什么只有女孩才能生小宝宝?
罗罗和邻居家的小妹妹婧婧一起在罗罗的家里做作业。一会儿,罗罗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神秘地将嘴巴凑到婧婧的耳朵边,说:“我们玩生孩子的游戏吧。”
  婧婧同意了,“不过你要听我的,我要做爸爸!”
  “好啊,好啊!”罗罗说着便把自己的靠垫塞进衣服里,然后挺着“大肚子”说:“你看,我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
  婧婧忙纠正他:“不对,我妈妈说了,男孩是不能生孩子的,你是男孩,所以你不能生孩子。”
  罗罗不解,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能生孩子!”
  婧婧一点儿也不肯让步:“我妈妈是医生,她肯定不会错的!你们男孩子就是不能生孩子!”
  罗罗沮丧地掏出了靠垫,他很伤心,因为他将来竟然不能生下自己的小宝宝……他就一直等着妈妈回来。
  不久,妈妈下班回来了,罗罗连忙跑到妈妈面前伤心地问:“妈妈,我为什么不能生孩子?”
  我长大也会生孩子吗?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小宝宝吗?
  我想要一个漂亮的娃娃,不过我能够生吗?
  我能生孩子吗?
  为什么我不能生孩子?
  “为什么只有女孩子才能生孩子?”“我能生孩子吗?”男孩、女孩都可能问到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但是实际上我们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而任何一个不适当的回答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隐性的伤害。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孩子,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回答。
  “当然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啦,小傻瓜!”
  “哈哈,这个得问你爸爸了,真可笑!哈哈!”
  嘲笑,是某些父母听到这些“怪诞”问题时的普遍反应,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些问题的确很令人可笑。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这一做法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还有可能使孩子形成性别上的自卑心理,会让某些男孩以为自己比女孩缺少某种功能,进而影响到他日后性心理的正常发育。
  “罗罗是男孩,怎么喜欢扮女人生孩子呢?”
  “小小年纪怎么玩这种游戏,谁教你的?”
  游戏是促使孩子成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一般的观点认为,只要游戏不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它就是有益的。当然,父母也要对此进行引导。如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玩儿一些角色扮演(过家家、娶新娘)的游戏时让孩子明白性别、家庭分工、责任、亲情等方面的一些认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女孩子不准问这无聊的问题!”
  这一态度可谓是父母强权而又内荏的表现。其实,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于性,孩子与父母的兴趣点是不同的。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关心的是性行为和性过程本身,其实,孩子只是“性好奇”,只是希望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对此,父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将孩子所希望了解的部分明确地告诉他。不必遮遮掩掩或者严加训斥。
  “的确是女孩子才能生小宝宝,但是如果没有男孩子的帮助,女孩子也是不能生小宝宝的。在女孩子生小宝宝的过程中,男孩子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角色。”
  “等你长大了,能够独立生活,和爸爸(妈妈)一样有能力工作挣钱了,你就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孩(男孩)结婚,然后就能生小宝宝了。”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多用一些类似童话、动物的故事来向孩子讲述这些答案。例如这个问题就可以用兔爸爸和兔妈妈共同努力才生下兔宝宝的故事来告诉他,生育孩子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事情。男孩也是必要的!但是,父母也必须让孩子明白:生育和性不是游戏,是重要的事情,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
  “长大后你也可以像妈妈一样生孩子,但是你要很好地吃饭和锻炼,把身体养得好好的。”
  如果是女孩提出这一问题,父母可以直接跟孩子说她具有这种功能,能够在日后生育自己的小宝宝。但是,必须强调是“日后”,是身体和心理都发育成熟之后才能做。
  

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1)
6岁的博博发现幼儿园的老师在结婚以后,肚子渐渐地大了起来,于是回家之后问妈妈:“为什么阿姨的肚子那么鼓呢?”
  “因为阿姨快要生小宝宝了,所有女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叫做子宫。在你出生以前,你就在妈妈的子宫里生长,那时候妈妈的肚子也像阿姨的一样大啊。”
  “那为什么结了婚以后才会生宝宝?”博博继续问道。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小宝宝吗?
  我要生五个小宝宝,所以要结五次婚才可以吗?
  生孩子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有的时候,孩子的认知力有限,并不容易接受父母所作出的一些“科学型”的回答。因此,不妨以动物或者童话中的人物来描述,孩子会比较容易了解。例如,可以拿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小猫来向孩子说明。“猫爸爸和猫妈妈也会生下猫宝宝。”
  也许孩子还会问道“为什么一定要两个人(猫猫)呢?”这时,只需要坦率地回答:“只要两个人(猫猫)在一起,(猫)妈妈的肚子才会变大,才会生出小宝宝来。”
  当孩子问道“我想要生五个小宝宝,要结五次婚才可以吗?”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是在问有关结婚的问题,因此,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她:“只需要结一次婚就可以了。”只要这样回答就足够了。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娃娃吗?”
  “这就不知道了,要看神喜不喜欢了!只有聪明乖巧的人,神才会送给她娃娃。”
  “那么,如果我乖巧,就会有娃娃了。”
  “是呀!你要好好地念书,当个乖小孩。神会说‘可以给她孩子’,然后会送给你娃娃的。”
  这样的回答似乎具有欺骗性。其实,最好是给孩子一个较自然、充满梦想和希望的答复,而并不是告诉小孩“要做个乖小孩,才会送给你娃娃”。其实,可以告诉她:“等到你长大了,嫁了人就可以生娃娃了。”这样的答案很简单,但也很充分、有效。
  “因为爸爸、妈妈很想要个可爱的娃娃,于是神就把娃娃放在妈妈的肚子里。然后,妈妈就生下了娃娃。”
  这样的回答也不是科学的回答方式。生育本来是父母很自豪的一件事,但是因为有些父母害怕尴尬,因此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常常借用“神”的力量,这样孩子仍然会琢磨:“神”是干什么的,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
  “爸爸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就会开花,生出娃娃来。”
  这一回答跟前面讲生命起源问题的回答比较类似,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
  “必须要像妈妈一样,长大成人以后,和爸爸一样的人结婚之后,才可以生娃娃。”
  这样回答,一方面给了孩子一个肯定的答复,孩子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父母也告诉了孩子,生孩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长大结婚以后才能生小宝宝。
  由于天然的好奇心,绝大部分发育正常的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提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进而在四五岁时达到巅峰。他们提问不是要探讨两性关系,只是好奇。对于两三岁的小孩子来说,“我是从哪里来的”、“小鸟为什么会飞”、“小狗为什么长尾巴”似乎是同样性质的问题。所以,我们不需要过分紧张和严肃。
  通常情况下,一涉及性问题,中国的父母们总是以一种陈旧的思维方式来对付孩子,尤其是对2~5岁的儿童。每当孩子提出婴儿是从哪里来的这类问题时,家长们通常会以寓言、神话、瞎编的故事,凭空给孩子讲些不着边际的“道理”。其实这样只能让孩子的疑问越积越深,也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对父母回答的信任,继而寻求来自其他途径的答案。父母们必须认识到,如果自己不与孩子谈性知识,总会有人与他们谈及的。一般情况下,年龄稍大些的孩子会把自己听来的一些近似荒谬的性故事讲给他们听。与其让其他孩子灌输不健康的性故事,还不如家长自己给孩子亲自传授一些浅显易懂的性知识。
  父母是孩子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他们应当是有关性知识的教育者或传播者。其实,孩子的问题并非是洪水猛兽,父母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回答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五六岁以前的孩子对于婴儿怎么进入妈妈的肚子或许没有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那般好奇,因此有关性交的解释可以尽量简短。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性交包括怜爱和关怀的概念,并不只是传宗接代而已。不过孩子对这些解释的兴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浓厚,就像一个8岁孩子告诉一位儿童心理医生的那样:“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人们怎么有小孩的,因为我有好多其他的事要做啊!”
  孩子的问题是可以预先想象得到的,所以许多有经验的父母事先会对一些最可预知的问题做公式化的准备,这的确相当管用。我也相信只要有准备,就不至于不知所措。回答孩子的性提问应该讲究一些原则与技巧。
  

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2)
此外,爸爸妈妈们还要注意,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尽量明确,不要含糊不清或者支支吾吾。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彻底地掌握有关性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而仅仅是为了达到满足孩子性心理方面的好奇,使他(她)不会形成错误的性观念和态度。因此回答孩子的问题要简洁,不要扯七扯八。如果你不给孩子一个准确可信的回答,日后他在与其他玩伴交往时,仍然会接触一些此类的信息,而当其他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知识更加新颖准确时,孩子就很难信服你的答案了,进而会降低对父母的信任。
  此外,父母还需要在性启蒙教育中相互配合,做到父母的性教育与孩子的性心理发育同步。
  

(指着阴茎)这是什么?
两岁半的陶陶和妈妈一起洗澡时,指着自己的###问道:“妈妈,这是什么?”
  “这是小鸟,大名叫###。”妈妈耐心地说。
  “那小鸟里面有什么?”
  这时,妈妈认为陶陶的发问目的不在此,就反问道:“那么,宝宝你认为呢?”
  “是小便啊。”陶陶很得意地说。
  到底小鸟里面有什么?
  为什么叫小鸡鸡呢?
  像这样的情形,孩子发问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正确的知识,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上述妈妈就很好地利用了“反问”这种方式,让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
  “这是你的小鸡鸡(嘘嘘)。”
  关于生殖器的问题,做父母的经常会有不同的回答方式,跟孩子说生殖器官的一些儿化的名字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直接跟孩子讲明生殖器的学名以及用途会更好。
  “里面就是一些肉啊,人身上的器官都是肉长的。”
  这样回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问题并不重视,只是随口敷衍了事。自此之后他可能再也不愿意向父母发问了。
  “这是###,有时候也可以叫做小鸡鸡。是用来排尿和其他液体的地方。”
  告诉孩子关于性问题的合适时机正是当孩子开始提出此类问题的时候。当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指着自己的生殖器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就是告诉他答案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妈妈的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却那么平呢?
  周末,爸爸妈妈带着琳琳在游泳池里游泳。他们快乐地在游泳池里嬉戏,突然琳琳看了看妈妈的胸部,又看了看爸爸的胸部,最后又用小手摸了摸自己,好奇地问道:“妈妈,为什么你的胸鼓鼓的,而爸爸的胸和我的胸都是平平的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为什么妈妈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小呢?
妈妈,为什么你有乳房?
  为什么爸爸的鸡鸡(妈妈的胸部)比较大?
  在妈妈带孩子洗澡时,孩子很容易发现自己与父母在身体上的不同,他们对于高矮胖瘦可能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的不同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他们便向自己最为信任的父母发问。此刻,大多数父母会感到难为情。其实这正是一个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
  “小孩子注意这个干什么!快好好学你的游泳。”
  对身体的关注是孩子好奇的天性之一,与父母在这一方面的交流也是他们成长的机会,而父母却用简单而粗暴的态度对待这个比较好的教育机会,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自然无益处。
  “爸爸妈妈的胸部和你的胸部都叫做乳房,但是爸爸妈妈的身体里的激素不同,妈妈身体里的激素会让妈妈的胸部鼓起来。宝宝生下来后要喝奶,妈妈的乳汁就是小宝宝的粮食,乳房是给宝宝储存粮食的地方,所以妈妈的胸部是鼓的。爸爸的激素跟妈妈的不同,它不会让爸爸的胸部鼓起来,所以爸爸也就不能给小宝宝喂奶了。你的胸部小是因为你还比较小(参见下述回答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边叙边议、说故事加以讲道理的回答方式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而且可以加深印象。
  “妈妈胸部这两块叫做乳房。在你刚生出来的时候,没有牙齿,不能吃饭,只能喝妈妈乳房里的奶,所以妈妈的乳房要足够大,才能储存够你喝的奶啊。”
  妈妈的这种回答方式,是一种简单的回答方式,它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妈妈的乳房大是“理所当然”的,这对男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妈妈的乳房这么大呢?因为我是妈妈。等到你要上中学的时候,你的乳房也会慢慢地长大,为你将来生小宝宝做准备。不过,在没有生小宝宝的时候,乳房里就不会有奶水;小宝宝长大以后,乳房里也没有奶水了,你看,妈妈的乳房里现在就没有奶水了,因为你比较听话,已经会自己吃东西了。”
  妈妈的这种回答方式非常适合女孩子,让她知道乳房的作用,同时告诉她:你长大了也会这样。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为什么妈妈不像爸爸一样长胡子?
早上,4岁的童童看到爸爸梳完头后,又拿着自己的刮胡刀对着镜子刮胡子,再扭头看了看妈妈的脸,却发现妈妈没有胡子,自己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也是没有胡子,觉得很好玩,便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爸爸有胡子,我们却没有呢?”
  为什么我没有胡子呢?
  妈妈为什么没有长胡子呢?
  爸爸下巴上长的也是头发吗?
  小孩子不但对自己与异性小朋友的不同很关心,而且对自己与异性成人的差异也很关心。能够注意到两性差异,说明孩子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男人的身体里有让身体强健的药物,所以会长胡子。”
  药物——这其实是在说激素。不过,对于4岁的男孩而言,稍嫌困难。其实孩子的问题有时真的很难回答,一本正经地与他讨论,只怕会让他更加迷糊,还不如做他的朋友,听懂他的意思,并以他能听懂的话来回答他。此刻也不需要这么回答,只要向其说明男女的不同,告诉他男孩在长大成人以后,会长胡子,女孩却不会长即可。
  “这是因为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里的激素含量不同引起的。爸爸身体里的雄性激素多一些,它会让爸爸长出胡子来。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体内的雄性激素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就会长胡子,慢慢地变成一个男子汉。妈妈身体里也有激素,不过主要是雌性激素,它不会让人长出胡子,所以妈妈不会长出胡子来,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像妈妈一样,不长胡子的。”
  如果是男孩,妈妈还可以趁机向他提出一些要求,告诉孩子要想变成一个男子汉就必须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这一点对那些挑食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你是男孩子,长大后也会长出胡子的。”
  一般而言,三四岁正是孩子模仿期望比较高的时候,他们会经常想要模仿大人。因此,孩子所发问的问题,其实是一种愿望,他们并非在询问长胡子的理由,而是在于“希望像爸爸一样,想要尝试刮胡子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会长胡子。如果孩子觉得不满意,你可以再告诉他“你一定会长出胡子,如此一来,就能够使用刮胡刀了”。一般来说,孩子得到这个结果应该比较满意了。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为什么爸爸的小鸡鸡那里会长头发?
刚从外面踢完球回来,小强和爸爸浑身都被汗弄得湿漉漉的。于是两人便嘻嘻哈哈地一起走进卫生间洗澡。在洗澡的过程中,小强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边看着爸爸的下面一边异常惊奇地问爸爸:“爸爸,你的小鸡鸡那里怎么和我的不一样,怎么长头发了?”
  为什么妈妈的屁屁上会长毛?
  为什么妈妈的大腿间长了头发?
  孩子从3岁开始进入性别认知阶段。在洗澡的时候,父母经常会被问及体毛的问题。当孩子问“为什么会长毛”的时候,要想用科学的说法来回答似乎太困难了。
  孩子习惯地将所有的“毛”和“发”定义为“头发”,凭他们有限的观察经验,他们认为“头发”都该长在头上,所以,当孩子看到父母与自己和小伙伴有所不同时,心中立刻产生了种种疑问。这其实是他们认知发展的结果。
  但是,当男孩看见爸爸和自己相似却又不太一样,并且长着黑毛的###时,一般都不会吓一跳,他们只会非常好奇地注视它,然后问“爸爸的小鸡鸡为什么会长头发……”
  “你这小屁孩怎么问这么多?”
  这其实是许多父母面对孩子提出性问题时的直接反应。他们觉得很尴尬,不好回答,甚至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小小年纪就……”所以干脆采取呵斥或拒绝的方式企图蒙混过去。不过这样孩子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如果他们能从别的途径了解到正确的性知识和性道德还比较好,一旦从一些不正常的途径得到一些错误观念,继而影响到日后的性观念乃至正常生活,父母也许只能后悔莫及了。
  “你这小孩怎么这么不要脸!”
  成年人其实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往往不能将其用到教育孩子上。大家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知道“疏”比“堵”好,但是,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仍是一味地“堵”、“管教”,其实,孩子的发展正如树苗,需要引导,而不是单纯地修剪、控制。
  “长在头上的叫头发,长在胳肢窝中的叫腋毛,长在两腿间的叫做阴毛。”
  在孩子稍大后,父母可以在为其洗澡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身体一些隐秘部位的正确、科学名称,比如“###”、“外阴”、“乳房”等;而不要含糊地称“小鸡鸡”、“小麻雀”等。
  “长大以后,不管是谁的小鸡鸡都会长毛的。”
  “女孩子长大以后,大腿中间都会长毛的。”
  要想用科学的说法来回答“为什么会长毛”似乎比较困难。因此,像这样回答就可以了。
  “因为那是很重要的地方啊!有毛发就可以保护它。就像我们的脑袋,因为非常重要,所以先用硬硬的头骨来保护,然后再用头发保护它。”
  父母的这种回答方式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同时还向孩子说明了生殖器的重要,如果能再说明一下“生殖器是每个人的隐私,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随便看的,而且别人没有得到自己的允许也是不能看的”会更佳,因为性知识可以慢慢地从成长的岁月中得到,而性道德必须是在小时候就要学会的。
  书包网 www.bookbao.com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1)
一次,妈妈在卫生间换卫生巾时被4岁的小玉看到,她非常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还用尿不湿呢?”
  “妈妈害怕来不及,弄脏了衣服。”
  “那你早点来卫生间,就来得及了,妈妈,流血疼吗?”
  “妈妈不疼,过几天就会好的,但有些人可能会疼,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那我长大是不是也会流血?为什么会流血呢?”
  “因为妈妈现在不需要这些血了,就把它排掉,就像吃的东西过了期,变质了,就得扔掉一样。女孩子长大了都会流血的。”
  妈妈你怎么流血了?
  妈妈还用尿不湿吗?
  由于日常生活都在一起,有的母亲在来月经或者换卫生巾时,会不小心让孩子看到,一些孩子也偶尔会在卫生间里注意到妈妈的卫生巾或者卫生棉,他们会向妈妈问起它们的用途。面对孩子的这些疑问,不少妈妈回答时大费周章。这毕竟是一个连成人都不愿意去说及的话题,更何况与自己年幼的孩子进行沟通呢。这时候,父母万万不可羞于表达或者是气急败坏,而要平心静气地向孩子解释,因为一方面孩子都会碰到这些问题,提前给他们一个感知,会让他们日后不至于猝不及防;另一方面,孩子关心的并非是父母的隐秘,而只是现象本身,是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只要父母平心静气,孩子的这类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
  “哎呀,脏,赶紧出去。”
  有研究表明,一些女性成年之后的性方面出现种种障碍正是年幼的时候得不到健康的性教育引起的。上述的这一回答,其实正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当的表现之一。它不仅会让孩子觉得来月经是“脏”的,更会进一步觉得女性的身体是“脏的”。男孩可能会因此对女性产生歧视,女孩也许会因此而自卑,甚至会引起日后性方面的不协调。
  “这是‘大姨妈’,女人每月都会这么‘倒霉’一次。”
  这也许是一些“传统女性”的回答。其实,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这是一种禁忌的现象,人类排出的液体人们都会视为“脏”,因为他们与自己的身体分离,是被抛弃的东西。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当的。当孩子在不明所以然的情况下见到出血现象,本来就会感到可怕、讨厌等,而父母如果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更会加深孩子的不安情绪,认为月经就是“倒霉”的观念可能会很长时间伴随、影响着他们。
  “这没什么奇怪的,每个女人都会有的。”
  这种回答比较中性,但其实也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对生理知识的需求。过于简单的回答,可能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从别的途径获取到一些更加不当的回答。
  “妈妈用的不是尿不湿,而是卫生巾,妈妈用它来吸收妈妈排出来的一些液体。妈妈身体里有一个供宝宝生长的地方,叫子宫,它每隔一段时间(差不多一个月)就会产生一个卵子。如果这个卵子遇到爸爸的精子,就会在子宫里安顿下来,长成一个小宝宝。当爸爸妈妈不想要小宝宝时,那颗卵子就不会被子宫收留,身体就会把它排出来,排的时候会出一点血。因为每个月会有一次,每次会持续几天,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过程叫做‘月经’。为了在月经时不把裤子弄脏,所以我使用卫生巾。女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或是初中,也会来月经,但是月经和身体受伤流出来的血是不一样的,不会损伤身体,所以不用为妈妈担心。你长大了也会有的,那时候就表明你长大了。”
  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是妈妈最好的回答方式之一,妈妈耐心、科学地解释,本身就会让孩子感到尊重和满意。同时她们确知自己也具备这种能力之后,就会感到满足,对这种身体变化不再有恐惧心理,她们会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知识上的满足。
  “人长大了,身体就会有很多变化。像男孩子会和爸爸一样长出胡子和喉结,女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来月经,这是很正常的。你长大了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的。”
  妈妈这种回答比较客观、准确地告诉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发育会有不同的现象和特征。借此机会,父母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从男女的性格、身体、工作等各个方面综合认识男女之间的差别,理解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及其行为表现。同时可以告诉他们,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因此,男孩子要像一个男子汉,而女孩子要像一个女孩。
  许多成年人常常会感到这个时代发展、变化得太快,年轻人逐渐学会了早恋和同居以及对性的不在乎,许多女孩男孩甚至将流产当成了一种“避孕手段”。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与父母早期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呢?研究显示,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明显加快,性发育也比改革开放前提前了。但是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情况是,社会(以家庭为结构分子)对这一现象普遍认知不足,性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孩子不是从父母和学校那里得到正确的性教育,而是从伙伴、不良书刊、影视和网络上得到了最初的性启蒙——而这些性启蒙显然是难以保证其正确性和合适性的。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2)
在这里,本应作为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的家长却因为种种的原因退居到了幕后。他们也许没有性教育的经验,甚至自己就是“性盲”,当孩子问及性知识方面的问题时,羞于言表,总是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即使通过教育或者自主学习有了一些正确性知识的家长,也因为此问题的敏感性不敢和孩子展开关于性知识的对话。
  部分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破坏孩子的纯洁性,会在无意中起到教唆作用。其实,如果能在学龄前和小学期间让孩子懂得一些正确的性知识,养成正确的性道德,会使孩子在日后的岁月中不至于对此觉得过分神秘,再遇到一些性问题时也能自然而有序地来接受这种变化了。
  每个合格的老师在登台之前,都要克服自己的尴尬和不安,而作为儿童最初和最重要的老师的家长,更应该克服关于性教育的尴尬和不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勇敢地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是父母的责任。
  

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
周末,张阿姨带着儿子强强到茵茵家玩。强强撒尿时,妈妈急忙从床底下拿出了茵茵的小便盆,接着“小鸡”尿出的弧线。
  过了一会儿,茵茵悄悄地问妈妈:“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呢?”
  妈妈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回答。
  张阿姨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她看了看茵茵的妈妈,微微地会心一笑,替她解围说:“因为你是女孩呀!”
  “阿姨,为什么女孩就没有小鸡鸡呢?”茵茵接着问。
  妈妈的脸上有些尴尬,张阿姨急忙示意妈妈不要阻止茵茵的提问,说:“因为女孩和男孩不一样啊!”
  茵茵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睁着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幼稚的脸蛋上写满了期盼,问:“女孩和男孩为什么不一样呢?”
  “茵茵的这个问题,阿姨也说不清楚!”张阿姨鼓励着说:“茵茵以后好好学习,长大了,弄清了这个问题告诉阿姨好不好呀?”
  茵茵高兴地说:“我知道了一定告诉阿姨。”
  我长大以后,会不会和爸爸一样有小鸟呢?
  为什么男孩有小鸡鸡女孩却没有呢?
  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鸟呢?
  孩子从两岁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开始发生兴趣、产生认知,3岁以后,逐步对异性身体(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产生好奇。3~5岁的儿童已经不自觉地对性问题进行自我探究了。男孩子自然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和他一样的性器官;女孩子则会思考,为什么自己身上没有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这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必然的、也十分必要的过程,通过对身体发育的了解,孩子逐步理解了性别差异,做到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当他们向大人请教时,家长要注意对其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否则就会形成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他的那个东西没有用,等妈妈有空给他们剪了。”
  这种戏谑式的回答借贬低对方来抬升自己性别的位置,不仅错误而且极易造成危险的后果。孩子对于父母都是遵从甚至崇拜的,有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借“听话”来获得父母的认可甚至只是注意。他们缺乏安全的知识,有的时候,也许真的会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爸爸和我还有你奶奶都想要个男孩,可惜你却出生了!”
  在城市中,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许不那么流行了,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说出来,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女孩听到这话之后会感到自己是不被重视的、多余的,或是出现对自己性别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比男性少了几样东西,部分女孩会形成“###嫉妒”心理,对其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男孩有小鸡鸡,女孩也有小麻雀啊!”
  这是一种消极、保守的回答,只是强加式地描述了现象,但是并没有作出回答,这可能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她的冒险心理。
  “所有的女孩都没有小鸡鸡,因为男孩子与女孩子生殖构造本来就不一样啊!女孩子因为将来要生孩子,所以需要子宫和阴道,不需要小鸡鸡,这些是男孩子没有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爸爸妈妈都一样爱你们。”
  在告诉了孩子男女性别特征的差异,培养了孩子明确的性取向之后,再让孩子树立起男女平等的观念,不失为一种回答的好方法。
  “孩子,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女人,就是妈妈和你这样的;一种是男人,就是邻居小明弟弟和你爸爸那样的;男人和女人有好多不同,例如男人有胡子,有喉结,但是女人有较大的乳房;女孩子有阴道,男孩子有###,这也是一种不同。”
  这种回答,显然比上述“男孩有小鸡鸡,女孩也有小麻雀啊!”更为具体和准确,也能较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感。
  

为什么女孩子不能站着尿尿呢?
夏天的一个晚上,妈妈给玲玲洗澡,玲玲听到洗澡水哗哗的流动声,总是条件反射似地先蹲着小便一次,而今天她却非常特别地站着小便。
  于是妈妈问:“宝宝今天怎么站着小便呢?”
  玲玲说:“幼儿园的男生都是站着尿的,为什么女生不能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我不能像爸爸那样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小明能站着尿尿,我不能呢?
  为什么我是从小鸡鸡里尿尿,而女孩子是从屁股里尿尿呢?
  通常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对“性”产生好奇心,他们想了解为什么男孩子长着“小鸡鸡”,为什么妈妈有奶而爸爸没有等许多有关“性”差别的问题。如果大人对他们采取隐瞒或回避的态度,孩子心中会产生“性是不可以知道的”观念,并对“性”产生不正当的好奇心。
  那么父母怎样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呢?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父母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应该给予他明确的答案。家长的态度如果十分暧昧,吞吞吐吐地顾左右而言他,会让孩子的好奇感更强,产生不可捉摸的想法,从而越发对“性”感兴趣,只不过从“地上”转移到“地下”,而这是更为危险的。
  “因为性器官不同的缘故。”
  这种回答过于简单,孩子不易理解和接受。
  “你又不是男孩子,怎么能够那样撒尿呢?可不能这样!”
  其实不同性别的不同小便方式,是人类长期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而不是人们从头开始的硬性规定。孩子尽可以去尝试她们的小便游戏,当女孩子看到尿湿的裤子或地板时,当她们感到这样做的确很不方便时,她们自然会放弃这种游戏行为,遵从人类正确的选择!
  “你是个女孩子,以后长大会成为女人,像妈妈一样。爸爸是男人——长大的男孩子。男孩子和男人都有‘鸡鸡’,而他们的尿——真正的名称是‘小便’——从他们的###出来。我们女人和女孩子有阴道和另外一个被叫做尿道口的小开口,我们的尿从那个小开口出来,因为它是在两腿之间,所以我们蹲着或坐在便池上小便。”
  这种回答方法很明确地给孩子讲述了男女在排泄器官上的不同,让孩子能够以一种科学的认识来看待这些“奇怪的不同”。
  “男孩撒尿就像茶壶一样,他们有个茶壶嘴儿,所以站着小便也不会尿湿裤子,女孩子就没有,男孩女孩不一样呢,对吧?”
  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茶壶”比喻很贴切,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
  “你能观察到男孩和女孩的差别,这说明你很细心。你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男孩有###,可以把尿撒得很远,这样裤子就不会湿,女孩没有###,尿直接从尿道里流出来,所以必须蹲下。现在你明白了,就不会再站着撒尿了,对不对?”
  这种从二者的器官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排泄方式的道理,很有说服力。如果能让女孩亲自尝试着做一次,就更容易让孩子明白了。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为什么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军军的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经常出差,很少有时间和军军在一起。军军从小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姐表妹们一起生活。外婆说女孩好养活,就让军军穿起表姐的衣服,还留起了长发,梳成辫子,活脱脱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军军6岁时,被爸爸妈妈接回了家里。爸爸妈妈重新打扮军军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军军只喜欢女孩的衣服和玩具,对于男孩的衣服和玩具没有一丝兴趣;而学校里,军军只喜欢找女同学玩,神态、声音也越来越像女孩子。
  一天放学后,军军一下子扑到了正在门口接他回家的妈妈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并且非常委屈地说:“为什么他们总是嘲笑我?为什么女孩子可以穿裙子,我就不行呢?”
  为什么只有女孩子才可以穿裙子?
  妈妈我也想穿裙子,行吗?
  爸爸怎么不穿高跟鞋?
  父母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意识。最初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告诉他们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让他们对男女差别有个初步认识。然后通过服饰、游戏、行为、语言等方面,给他们强烈的性别暗示和明确的性别区分。例如可以在他们能够进行语言交流后,通过“看图识男女”的方式,让宝宝自己区分男女的不同,强化性别意识。
  “宝宝,咱们不理他们,宝宝穿裙子的样子最漂亮了!”
  有的父母会因为自己对孩子角色(性别)的期待,或者因为风俗使然,而对孩子进行异性的打扮,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这其实很容易混淆他们的性别意识,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无法完成认同,甚至会对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男孩子穿裙子是很丢人的!”
  “男孩子就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嘛!”
  父母的这种想当然的回答方式,孩子当然无法满意。他们不能从父母这里得到对自己性别的确认,也不能了解社会对个体的性别期待,自然无法在性别认知方面顺利成长。
  “宝宝,现在让我们给这位健壮的拳击高手穿上裙子看看是什么样子!”
  孩子有游戏的天性,如果让孩子在嘻嘻哈哈中得到教育,无疑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在这种角色混淆的游戏中,孩子以自己对周围人或是电视中的观察,也会觉得自己的这些穿戴十分可笑,继而放弃一些错误的观念或要求。
  “宝宝,如果爸爸穿着妈妈的裙子上班、到大商场,肯定会把大家吓坏的!”
  性别是生理的,也是社会的,男和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多的体现在社会认知和表现中。正是因为社会对于男和女的期待不同,所以,男才成男,女才成女。父母也必须把这一点告诉孩子,让他(她)知道,男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孩子对于性别的认识才更深远,也更全面。
  不论我们说得多清楚,都很难一下子让孩子认识到性别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大而神秘的事情。一旦他们发现了这个基本差异时,就会感到好奇或是害怕,胡乱加以诠释,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有###。
  其实,这正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好机会。弗洛伊德认为,女孩会因为自己没有###而感到焦虑。但这是文化熏陶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在重男轻女的社会中,男性的生殖器也会在无形中成为一种骄傲的象征。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无论有没有###,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都是可爱的,父母永远会为他感到骄傲。
  

他们抱在一起做什么?
每天吃完晚饭后,五岁的乐乐都要让妈妈带他到离家很近的青年宫广场转转,因为一到晚上那里的人特别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跳舞的、练太极的、散步的,非常热闹,而且那里还有他非常爱玩的荡秋千、滑滑梯,跷跷板等。
  今天也不例外,吃完饭乐乐和妈妈就直奔了广场。玩了一会儿跷跷板之后,乐乐突然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非常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看那两个人在做什么?”
  随着乐乐手指的方向,妈妈看到一对年轻人正搂在一起亲热。
  “他们在那说话呢!”妈妈想了想,只能这样回答。
  “那他们怎么抱在一起说话呢!”乐乐继续问道。
  “因为他们在说悄悄话啊,就像有时候你对妈妈说悄悄话不想让爸爸听见一样,他们也不想让别人听见!”妈妈给乐乐解释道。
  乐乐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继续玩他的跷跷板去了。
  叔叔阿姨在干什么?
  爸爸和妈妈亲过嘴吗?
  现代社会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因此,孩子在人与人的交往、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介中看到许多父母不想让孩子看到的东西,甚至动画片里都会有男女接吻拥抱的镜头。有些父母在电视上出现男女亲热的画面时,会急忙蒙上孩子的眼睛或者是急忙调换频道,但这样做会让孩子更加感到好奇或误认为这种做法是罪恶的。更重要的是面对“防不胜防”的现实,您不可能永远“蒙”下去。
  “堵”不如“疏”,对孩子放弃“蒙”、“堵”的想法,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无疑是优秀父母应有的举动。
  “那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
  往往事物受到的压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强,对待孩子的一些敏感问题,有时候只能采取顺水推舟的方式,稍微改变航向,引开他的注意力就行。如果一味的敷衍孩子,反而会增强他的好奇心。
  “小孩子家,瞎看什么,看什么不好,非看这个?”
  这样怪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孩子走在路上东张西望,本来也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了解和学习。看到什么不是孩子的错,孩子有问题要问更不是错。家长应付不了,倒把孩子当成替罪羊,虽然摆脱了自己的困境,却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两个非常相爱的人才可以接吻和拥抱,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亲热。不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你明白吗?”
  “爸爸和妈妈也亲过嘴,那是爸爸和妈妈表达相互喜欢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大人使用。”
  如果电视里出现性爱镜头,就会令父母更加尴尬。如果孩子问您“叔叔阿姨在做什么”、“他们在打架吗”,为了不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印象,建议您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实话实说,但不必过于具体。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这气球(避孕套)是买给我玩儿的吗?
兵兵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找前几天他刚玩儿过的玩具,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最后竟然在床头柜里翻出一个纸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串连在一起的小塑料袋。
  兵兵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小袋子,问正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妈妈,这里怎么有那么多袋子啊?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突然兵兵发现盒子上画着一个气球的模样,而一摸小袋子,里面竟然是光光滑滑的,不禁感叹道:“真的是气球呀!”于是拿着盒子非常高兴地跑进客厅,说:“妈妈,你怎么有这么多气球啊!是买给我玩的吗?”
  爸爸妈妈那么大了怎么还玩气球呢?
  大人也玩气球吗?
  避孕套、避孕药以及一些娱乐工具、敏感光盘等父母应该将其置于孩子难以找到的地方,以避免他们过早地接触这些东西。而一旦不小心被孩子发现这些东西,父母也不应该过分慌张,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它的作用,告诉他们这是为了健康才使用的,而且是成年人才能使用的东西。
  “你怎么乱翻妈妈的东西?不像话!”
  斥责只能让孩子更加好奇,他们会在你不在的时候偷偷地翻看。
  “孩子,这种气球只能爸爸玩。”
  这种回答仍是对孩子进行搪塞,并没有解释那是成人用品。孩子仍会想:为什么只有爸爸才能玩?
  “宝宝,翻看爸爸妈妈的东西是不对的。因为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空间。你翻看的那些东西是大人才可以用的,它可以防止妈妈怀孕再生小宝宝;你现在用不着,所以,爸爸妈妈把它藏了起来,你可以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
  这一回答在让孩子明白这些东西的作用的同时,也让他明白尊重别人(纵使是最亲密的父母)隐私的道理,是一语双关的回答。
  “宝宝,那些是成人用品,只有爸爸妈妈才能使用,是爸爸用来防止妈妈怀孕和生病的。”
  这一回答告诉了孩子那些东西是什么,又让孩子树立了成人用品只有父母才可以使用的概念。如果孩子年龄较大,父母也可以趁机向孩子介绍一些简单、正确的避孕和性健康常识。
  

爸爸妈妈为什么在床上打架?
早上,品品被闹钟吵醒,他很懂事地自己洗脸、刷牙,但是爸爸还没起来送他,爸爸真懒!品品想着便去了爸爸妈妈的房间。他用手一推,门就轻轻地开了,这时,他看到了爸爸、妈妈正在亲热……
  品品生气地冲了进去,大声地对爸爸说:“爸爸你为什么欺负妈妈?”
  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爸爸为什么欺负妈妈?
  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绝对不要矢口否认,因为这是他亲眼目睹的事实,简单的搪塞或否认,只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父母的反应不可太过激烈,否则,会让孩子联想这是一件不好的事,小一点的孩子或许会以为爸爸在欺负妈妈。这时,你可以考虑怎样措辞,要适度让孩子了解一个事实,即父母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和行为,同时必须让孩子明白这几点:
  首先,这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结果,他们这样会幸福。
  第二,这是做了爸爸妈妈之后才会有的事情,小孩子太小,不能这么做。
  第三,看起来妈妈好像受欺负了,其实妈妈感到很高兴,因为爸爸爱她。
  可由和孩子较亲近的一方告诉孩子,消除他的恐惧和疑虑。并且要使孩子在生活中乐见父母适度亲热行为,如拥抱、接吻、牵手等。但此后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特殊行为的时间和方式,避免尴尬场面的出现,不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隐私时间和空间,在父母休息时尽量不要干扰他们,养成进房前敲门的良好习惯。
  “谁让你进来的!滚!”
  这种场景使父母尴尬、难堪,有些家长通常会在尴尬发生后恼羞成怒,责骂孩子,即使回答了孩子也往往十分粗暴。而这时孩子的问题其实还是存在着,并没有得到解答。
  “你妈妈不听话,爸爸教训她!”
  “爸爸在帮妈妈做人工呼吸呢!”
  父母有时会顾左右而言他,企图对孩子掩饰以避免自己的尴尬。但是孩子并没有消除自己的猜想,他们仍认为爸爸在欺负妈妈,对于父母的亲情也许会受到影响。
  “好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相爱的表现,没什么奇怪的。”
  父母的亲昵行为被孩子偶然看到,父母一定很尴尬和惊慌,但是,孩子不是成年人,他们并不了解你们在做什么。因此,应该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表现。但是务必向他们说明,这是有了爱情或是家庭才能做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模仿。
  “这是做爱,是爸爸妈妈相互表达爱的一种方式,爸爸爱妈妈才会这样的,妈妈喜欢爸爸这样的爱抚!这不会伤到妈妈,你不必担心。但是,你不能不敲门就进爸爸妈妈的房间,这是不对的。”
  这种说法向孩子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又消除了孩子的担心,同时对于孩子的行为也作了一个评价,能让孩子在了解到事实的同时,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有了认知。
  专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看见父母亲热时的心态是不同的:
  3~4岁的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但是并非特别关心;
  5~6岁的孩子觉得好奇,想探究,有的还会假装熟睡,窥视父母,有些孩子会在与玩伴的游戏中效仿;
  7~8岁的孩子常将这种行为视为父亲欺负母亲;
  10~12岁左右的孩子,往往把父母的某些动作和影视中某些镜头联系起来,认为父母是“流氓”;
  13~15岁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看到父母的性行为后,往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模仿,对性进行探究和尝试。
  对此,父母应该注意自己性爱的环境,力图让孩子看到的机会减到最小。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见,不能惊恐失措,更不能粗蛮训斥孩子,而应该表明这三点:
  1、这是父母之间互相表达爱意的行为,是做爱,不是爸爸欺负妈妈;
  2、这是成人之间的行为,孩子不能模仿;
  3、父母也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需要尊重父母的隐私,进房间的时候应该敲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最近,佩佩上厕所的时候总是离得大老远就早早地褪下裤子,一路光着小屁股跑进卫生间。而有时候佩佩还喜欢突然脱掉自己的小裤子,光着小屁股在客厅里扭来扭去。
  于是在一次洗澡的时候,妈妈指着佩佩的身上说:“宝宝,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神秘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是不能随便让别人看的,得好好地藏起来。”
  “那为什么这里是神秘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呢?”佩佩不解地问。
  为什么非要穿衣服啊?
  我为什么不能露“小弟弟”?
  性在孩子眼里是很纯洁的,他们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但是,作为家庭性教育者,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这个教育的义务。
  “告诉你不能让别人看,你就不要让别人看!”
  这些粗暴的强制性教育只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对于性伦理的形成没有什么益处。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都觉得不该让别人看到这里,大家都这样做,于是就形成了习惯。”
  伦理本是大家都遵守的一种习惯,因此,从“大家都这样”入手,让孩子比较自觉的形成一种性的禁忌习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我为什么不能摸自己的小鸡鸡?
强强4岁半了。一天晚上,强强非常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看,我一摸小鸡鸡,小鸡鸡还会撅起来呢!”一边说着一边给妈妈示范,同时嘴里还说着:“而且这样一摸还很舒服呢!”
  看着强强的举动,妈妈非常震惊和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这个吗?这……
  我为什么不能摸小弟弟的“鸡鸡”?
  为什么不能摸下面?
  3~6岁的孩子对认识自己或者异性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事实上,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的心中,只不过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而已。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凯洛·卡赛博士认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极度的冷静,而最不该有的反应,就是大惊小怪。因为父母的过激反应,将会使孩子的心中产生一种严重的罪恶感,他们会以为愉悦自己身体的行为是肮脏、可耻的,是非常不应该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孩子要么压抑自己,要么产生逆反心理。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想要的,不是吗?
  最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应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孩子抚摸自己身体器官来寻找快感的事实,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并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因为父母正确的反应对孩子的性观念的形成和性发育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这样也能避免一些错误的性误区。父母应该理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不仅如此,父母甚至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发育知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
  “你怎么那么流氓啊!”
  “你害不害羞啊!以后不许再摸啦!”
  性以及性器官的罪恶化和妖孽化是一种错误了几千年的愚昧观念,而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还这样回答孩子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的无知和悲哀了!
  “不许这样!再这样我就揍你!”
  “以后不许再摸了,再摸我就打你!”
  父母对于孩子的无意识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给予过分的关注,甚至用恐吓、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以及更多的神秘感,有时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从而损害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脏!不要摸这个地方!”
  听到父母这样回答的孩子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呢?“这里是脏的、是见不得人的、是不能摸的!凡与生殖器官有关的活动都是要抑制的,否则便会受到惩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有害的“性心理”便慢慢形成了。有的孩子对于这种从小形成的“性抑制”表现得很强烈,并且很顽固,甚至对将来的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有的女孩出现性冷淡、无性高潮;而有的男孩则出现阳痿等性机能障碍,最后成为一种严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孩子,这个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在你摸的过程中手上的细菌就会偷偷地跑进去,会对身体不好,下次不要这样了,好吗?”
  其实大多时候孩子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并非是有意识的。有时候他们只是想探究一下自己的身体或者是觉得好玩。因此,看到孩子“手淫”时,父母不要脸色大变,尽量用平和亲切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个游戏没有意思,你不喜欢”。如果孩子不顺从你的阻拦,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或者是用玩具、讲故事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那样是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另外,从卫生角度上考虑,父母也应避免孩子摩擦生殖器官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养成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洁的好习惯,避免由于不卫生产生瘙痒,养成抓挠生殖器的坏习惯。
  “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小鸡鸡,就像人的手和脚一样,是人身体上的正常器官,没有什么特殊的。你摸小鸡鸡的时候会觉得舒服,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抚摸自己的身体的时候都会感到舒服的,就像我们看到好吃的东西嘴里就会流口水一样,是正常反应。但是,即使那样舒服我们也不能总去玩它,就像我们不能总是站在可口的食品面前流口水一样,养成了习惯就不好了。”
  父母应预防孩子从小养成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而当孩子出现“手淫”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上述妈妈用打比方的方法给孩子进行讲解,孩子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和改正。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1)
星期日,妈妈带着乐乐去参加同事的婚礼。
  当新郎和新娘手挽手踏上鲜红的地毯时,所有的人都热情地为一对新人祝福。
  乐乐看着如此热闹的场面,忍不住问妈妈:“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结婚呀?”
  妈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想和自己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呀。”
  乐乐听了,偎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也想和你永远生活在一起,我也和你结婚好吗?”
  “那怎么能行呢?妈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
  “那在学校里,我和小伟最好了,那我和小伟结婚,可以吗?”
  我能和妈妈结婚吗?
  我想永远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能和爸爸结婚吗?
  我能和小伟结婚吗?
  我能和我最好的小伙伴笑笑结婚吗?
  面对整天与自己生活在一起,与自己最亲密的爸爸妈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问这个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要采取取笑、嘲讽或者不置可否的态度,而应将问题逐一解剖梳理后,再把正确的答案完整地灌输给孩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棒子将孩子的问题打死,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的求知欲也会从此衰减,甚至丧失。
  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提问,欢迎他们的探索行为。而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提问或者想法,也恰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点。对于孩子关心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而对于孩子的错误观念,父母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便于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爸爸妈妈想结婚所以就结了啊!”
  父母的这种回答给孩子一种“结婚是件很随便的事”的感觉,容易影响、导致孩子将来长大后,对恋爱以及婚姻抱有随便玩玩、不重视的思想及举动。
  “你想跟爸爸结婚,那不是乱伦吗!”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并没有伦理的概念!父母的训斥只会增加孩子的罪恶感,而面对孩子的问题以及想与爸爸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渴望,父母只需告诉孩子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对于孩子对父母的爱给予肯定即可。
  “想和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那你就一辈子守着妈妈吧!”
  如果你想纵容或者放大孩子的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回答方式!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心理偏差的人,给孩子正确的伦理认知是最好的选择。
  “胡闹,你这么小整天想什么呢?”
  孩子喜欢一个小朋友并没有什么错,他们只是在探索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并不理解“恋爱”、“结婚”等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父母这样将孩子的探求行为强行终止,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正确理解恋爱、结婚的实质呢?
  “你这不是小流氓吗!”
  父母的过激反应非常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看到父母的反应后,孩子会认为性是罪恶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他们日后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爸爸和妈妈本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后来有一天爸爸和妈妈相识了,妈妈很喜欢爸爸,爸爸也很喜欢妈妈,于是我们便开始谈恋爱了。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感情,爸爸和妈妈都很爱对方,并且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最后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就想永远生活在一起,于是爸爸妈妈便结婚了。结婚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抱着玩玩的想法,一定要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结婚,那样才会幸福。你看爸爸妈妈现在不是很幸福吗?因为我们俩一直很相爱,并且一直相互关心,相互体谅。”
  父母这样回答孩子其实就是在情感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婚姻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对恋爱、婚姻的幸福以及作出那些行为应负的责任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回答,对孩子长大后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宝宝,妈妈现在告诉你:人是不能和自己的亲人结婚的,包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表兄弟以及表姐妹,那样的婚姻叫做‘近亲结婚’,从伦理道德上讲是不允许的。不但如此,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也容易得一些遗传疾病。”
  借助一些机会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伦理观念以及约束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使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不要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再后悔莫及!
  “爸爸和妈妈因为很相爱,所以结了婚,然后就生下你。爸爸是很爱你,但这和爱妈妈是不一样的。等你长大以后,也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2)
告诉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不一样的,不是随便两个人相爱就可以结婚的。
  “你和小明很好,但是并不表示就要和他结婚啊。只有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才能结婚,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而且相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需要彼此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双方都有能力结婚的时候才能结婚。而现在的你呢,还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爱’,而且也没有能力结婚。等你长大了,知道什么是‘爱’了,你会碰到一个你喜欢的人,和他恋爱、结婚的。”
  给孩子讲解爱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还可以给孩子讲述爸爸妈妈谈恋爱以及结婚的经过,用父母具体真切的事例使孩子心中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形象,并告诉孩子对待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应采用的正确的方法,例如:帮小朋友学习、送小朋友玩具等等。
  “你是男孩,只能和女孩子结婚。将来你会和一个你最喜欢的女孩子结婚,当然,她也得最喜欢你才行哦。”
  从小教育孩子,使之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将有利于孩子将来正确的恋爱和婚姻的形成。
  性教育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一是性知识,这很容易了解;二是性规则,也可以称为性道德、性伦理。性知识的培养许多父母都注意到了,性道德培养许多父母却没有那么注意,其实,这一被忽略的部分更为重要。
  许多父母也许会感叹于当前的年轻人性观念的开放,也会对出现的种种的性问题表示不满和鄙夷,但正是上一代人对于性的教育没有做到位,才出现了下一代的诸多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父母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一些观点,例如性是建立在爱情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是重要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等等。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岁的小雯比较内向,很怕生。有一天,她家来了很多的木工,帮忙装修房间。看到这些木工,小雯非常害羞。因此,尽可能不露面,躲了起来。可是,无论如何,一天之中也要和这些工人见到数次。这时,小雯想,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工人碰面时,站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这时,工人就会不见了。妈妈不理解她的想法,就问道:
  “像你这么做,工人叔叔还是会看到你呀!”
  小雯回答道:“可是,我闭上眼睛,叔叔就不在了呀!”
  妈妈于是向小雯解释:“雯雯,眼睛闭上以后工人叔叔还是站在你的眼前,只是你看不到了而已。”
  “那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小雯有些疑惑了。
  人为什么要长嘴巴呢?
  鼻子都有什么用呢?
  也许,会有好多妈妈认为,这么做似乎太过孩子气,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认为感觉不到的就等于没有。但是在笔者看来,四五岁的孩子对自身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甚至都是值得鼓励的。
  其实在孩子问问题的同时,父母也可以反问孩子问题,让他们有机会思考。这时,你会很意外地发现以前从未曾发觉过的孩子的另外一面。
  反问孩子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想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孩子会有很多非同一般的想法,令人感到佩服。
  “我不是给你讲了吗?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你怎么老是不明白呢!”
  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最忌态度粗暴。有的时候,孩子不明白只是因为他们与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或者说还不成熟,因此父母务必耐心。
  “你这是唯心主义,眼睛闭上东西还在,他是一直存在的,不是说你一闭上眼睛就消失了。”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施爱者与受爱者,而不是辩论者,因此,父母不能与孩子“理论”——他还是个孩子,只有未知的世界和一些体验,并没有多少的理论知识。
  “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闭上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是东西还在。不过你还可以想想,眼睛还能用来做什么啊?”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做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眼睛的用途。父母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了眼睛的作用,纠正了孩子的错误认识,同时,父母还对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进行了鼓励,让孩子举一反三,了解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我的血管为什么是紫色的?
3岁的宇宇洗完澡后,看到自己手臂上的血管,一边指给妈妈看一边问:“妈妈,你快看,为什么这是紫色的呢?”
  我的头发为什么是黑色的?
  我的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
  三四岁的孩子眼里到处充满着好奇。他们面前的世界和自身都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时候他们最容易提出一些关于自身的问题,而能提出问题的这一时期也正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父母要给予耐心回答,不会回答的,也要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这个嘛,是血管,也就是我们的血流经的通道,就像下水道里面的水一样。”
  其实,对于3岁的小孩子而言,要向他说明下水道中的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孩子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比喻本来是向孩子解释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比喻必须是通俗易懂的。这种比喻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龄与相应的认知力,他们或者不理解,或者继续进行追问。
  “本来就是紫色的啊,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这种简单式的回答是最易打消孩子积极性的回答,这样的话,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最终阻碍孩子的身心成长。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的血。这些血把各种营养还有氧气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呢,把身体的一些垃圾运走,那些带着垃圾的血液颜色当然不好看了,呈现暗红色,透过表皮来看,就是紫色。你真不错,还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这种回答方式就比较好,一方面科学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又夸奖了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肯定。孩子在父母的这些鼓励下,会拥有更大的求知欲,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
4岁的蓝蓝下午跟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吃饭,吃完饭后蓝蓝看到奶奶把牙拿了下来,感觉很惊奇,于是回家后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呢?”
  为什么叔叔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牙?
  为什么爷爷的头发可以摘下来?
  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的,他们常常能注意到大人无法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向父母“发难”。其实,这些时刻往往是亲子沟通和培养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机会。上面的问题就很好,父母可以趁此机会,让孩子注意对牙齿的保养。
  还有,小孩子看到大人把假牙拿下来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最好是不要吓着他们,而是耐心地给予回答。
  “奶奶小时候贪吃,也不刷牙,所以年龄大了之后牙齿坏了,不能吃东西,只好用假牙。”
  这种回答乍一看挺符合道理,但是实际上,这样回答的父母却忘了使用假牙的是自己的长辈,这种口吻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也不尊重长辈,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每天成长的,所以,父母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不良观点和不良习惯的种子。
  “那是假牙。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和牙齿比较容易坏。所以就用假的牙齿,来咀嚼东西。但是假牙和真牙比起来,非常不舒服,也不如真牙结实耐用。不信,你去问问奶奶是不是这样!所以,小时候,不要吃太多甜食。睡前、饭后要好好地刷牙、漱口,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这么早就使用假牙。从小就注意保养牙齿,那么即使到奶奶的年纪时,也不需要使用假牙。一旦出现蛀牙,就很麻烦了。最好尽快地接受治疗。”
  这种回答首先给了孩子一种答复,然后进行分析(此间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最后给出建议,是一种回答孩子较好的方式。
  父母需要记住,每次回答都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一个促进亲子沟通的机会,这样的回答方式和口吻,有益于父母更好地表达。
  

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吃饭的时候,爸爸看到多多心不在焉地吃米饭,不禁对他说:“快点,你看爸爸妈妈都吃完了。大家都等着你呢!”
  多多这时仰起了小脑袋问:“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为什么人只有两只手呢?
  为什么人长了两只耳朵呢?
  对于孩子所提的这类问题,决不可以一笑置之。
  首先,父母要有赞许孩子想法的态度。父母的这种态度能够让孩子的创造性得以发展,更能增加他的智慧,激发他的好奇心。
  另外要考虑到的是孩子提出问题的背景。有很多孩子吃饭慢是因为心不在焉,或者想事情,或者在看电视。这样父母就必须借此机会纠正一下孩子的吃饭习惯了。
  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孩子解释吃饭速度以及专心与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阐释吃饭不要那么快,要细嚼慢咽以及必须专心等等。
  “如果有两张嘴,那就成了妖怪了。”
  这种回答会让孩子觉得沮丧。其实孩子想得到确认的回答是“如果多长几个嘴,就可以很快把饭吃完了……”对于4岁的孩子而言,因为吃饭太慢而挨骂,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爸爸催多多吃快点也是不对的。吃饭必须细嚼慢咽,但是不能同时看书,也不能看电视,因为这样,吃的饭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多多也不能很快地长大了!”
  孩子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有的时候必须考虑孩子发问的出发点。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妈妈帮4岁的琦琦挖耳朵时,琦琦突然问道:“妈妈,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耳朵里是一条又长又暗的通道,通道与鼓膜相连。”
  “那鼓膜长得什么样子?”琦琦继续问道。
  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鼻孔里为什么会藏鼻屎呢?
  自己的身体是孩子好奇与发问的源头之一。而父母应该鼓励这种发问,并在耐心解答的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个妈妈也不知道,等你长大了,上中学学生物的时候就知道了。”
  孩子的问题不能回避,即使父母一时回答不出来,也应该给孩子一个确切的、可以等待的时间,并在约定时间内给予孩子比较信服的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好吗?”
  孩子在4岁时,好奇心特别旺盛。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还可以翻开图画,提供孩子更多的相关知识。父母可以在家中备有一些向幼儿介绍有关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家庭关系等知识的书籍,如果孩子问到,就拿出来亲子共读。
  “你看,就如书上所说的一样,耳朵就像隧道一样,非常暗,里面有鼓膜。这鼓膜就像一张薄薄的纸。当别人讲话时,声音传进耳朵,鼓膜会震动,我们就会听到别人在说话。万一鼓膜破了,那么就听不到声音了。所以要非常重视耳朵,不可以自己挖耳朵。”
  在书上看到解剖图的同时,再让他看看妈妈刚才提到的“幽暗的通道”。因为太暗,这时妈妈可以用手电筒照自己的耳朵,让孩子看看。然后,就可以像上述那样告诉孩子。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为什么会有指甲?
妈妈在帮5岁的贝贝剪指甲,而贝贝呢,则急着想到外面和小朋友玩耍,于是有些不耐烦地问妈妈:“人为什么会长指甲呢?长了指甲,还要剪,多麻烦啊!”
  我们为什么会长头发呢?
  身上为什么会长毛?
  孩子常会给父母出难题,提出一些在父母看来是“常识”、“公理”的问题,且常常让父母猝不及防。而此时,父母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初步缓解当时的困窘局面,亦可锻炼孩子的自主思维;而不可断然予以拒绝。
  “这是常识,你见过哪个人没有指甲,以后这样的问题不要问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的过程便是发问的过程,上述父母的回答无疑在阻碍着孩子的正常成长!即使是常识和公理,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一般来说,孩子对于这类问题,一旦你给他解释清楚了,他不会问你第二遍。
  “那贝贝想想为什么会有指甲呢?”
  “如果没有指甲就会滑,可能是为了要抓东西吧!”贝贝答道。
  正是因为母亲的反问,孩子才有了进一步思考的机会,因而有这么好的回答。这时,妈妈应该褒奖孩子说“宝宝真了不起,就是这么回事”。然后,妈妈还可以继续鼓励孩子:“我们再来想一想,指甲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因为有了指甲的保护,我们的手指就不会受伤,我们还可以用指尖用力,把东西撕开,拿铅笔、做家务、缝衣服。”
  在孩子容易理解的情况下,举些例子来说明。接着,还可以追加说明“当指甲变长后,很可能会划伤自己或者小伙伴。所以当你的指甲长长了,就要让妈妈帮你剪短。等你再大一点,还要学会自己剪指甲。”
  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是对自己身体的好奇。他们可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成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这种理所当然,父母仍要给予孩子耐心、科学的解释。与性问题相比,这类问题不那么敏感,父母如果事先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耐心地对孩子进行解答,相信并非困难。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5岁的姗姗在和妈妈一起看电视,看到电视节目中漂亮的电影明星,姗姗问道:“妈妈,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像她一样漂亮呢?”
  我长大了会像明星一样漂亮吗?
  我会长得像爸爸这样帅吗?
  我长大了不会像那个人一样丑吧?
  也许孩子与别人比较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有些自卑;或者是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感到一些羡慕。事实上,5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设想、幻想自己的未来了,在这方面,父母千万不能让她有悲观的念头,要鼓励她,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妈妈怎么知道你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孩子对于未来的渴求是正常的,父母不要打击孩子的这些良好的愿望,应尽量鼓励他,让他在成长面前充满信心。
  “该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
  “你现在什么样,以后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孩子对未来一般抱有幻想,父母不要对孩子这些幻想予以打击,而要温和地给孩子以希望。
  “你是小公主,当然长得像小公主一样啦!”
  “长大以后,大家都会改变,就像妈妈一样。”
  当孩子发问的时候,要仔细地观察孩子的行动、行为以及当时的情形和前后关系等,然后再回答。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孩子问这些是因为她注意到了自己的皮肤有些黑,而不是像电视里的明星一样白白嫩嫩,因此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寻找安慰。而父母此刻就要告诉孩子这样一个道理:事情是变化发展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机会,都可能变得更漂亮。
  

我为什么要成为大人啊?
4岁的男男一不小心打破了碗,妈妈刚一说他,他就哭起了鼻子,于是妈妈便对他说:“像你这样动不动就哭,怎么成为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啊!”
  于是男男问爸爸:“真讨厌,我不想成为大人,是不是可以不要成为大人呢?”
  成为大人有什么好的呢?
  我不想长大,可以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这个问题也经常被孩子提起。在孩子看来,小的时候可以贪玩、享受父母和其他人的照顾而不必付出什么,这些都是很惬意的;而他们眼中的大人们整日忙忙碌碌,却很少有时间去玩。所以他们的小脑袋中可能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做大人不好,最好能一直不长大——“我要拒绝长大”。其实,这也是父母培养孩子的一个困境。每个孩子都必须明白自己要长大,并担负起大人的责任;目前没有多少责任是因为他们还未成年,不足以担负一些责任。
  关于此问题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更动物性、更自我中心一些。而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就要主动地向孩子传输责任、义务、付出等这些更为“成年”的观念,以促使孩子的心智发育成熟,不至于变成自私、狭隘、没有付出与合作精神的失败的一代。
  “这是不可能的。不论任何人,一旦时间到了,不想变为大人也要变为大人。”
  这位父亲在回答4岁孩子的问题时,简直可以用“冷酷”来形容。这时候,其实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要让孩子对未来抱有希望。
  “你担心什么?爸爸又不是要你现在马上成为大人。”
  对于孩子的忧虑,父母要给予关心和安抚,一味地斥责只会加重孩子的忧虑。
  “长大以后,必须要做很多事;所以就要从小学起,这样长大就会了。但是,你距离长大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你不用太担心。”
  像这样告诉孩子就很好。对于成为大人,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有很多的负担,这时还可以采用我们提到的常用的方式——试着反问孩子:“为什么不想成为大人呢?”问孩子的感觉,除了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相关困扰,也可以借此给予较适当的回答。
  “成为大人也很好啊,你会有更大的力气和能力来帮助别人,会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还可以自己挣钱花,这多好啊!那时候,爸爸妈妈也会很高兴的。”
  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期望,同时这种回答也给了孩子一些责任感、付出感的意识,不失为一种回答问题的好方法。
  

如果我越来越小就会成为婴儿吗?
雪儿的姑姑刚刚生了一个小宝宝,人们(包括雪儿的母亲)去探望她时,都不断地点头说“真可爱啊”,“多漂亮的小家伙啊”,不少人还带了礼物去,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婴儿身上。
  雪儿拉了拉妈妈的衣服,说:“妈妈,如果我越来越小,就会成为婴儿吗?”
  “雪儿,你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是婴儿。然后逐渐地长大,今后,还会继续长大,所以不会变成婴儿。”
  “真没意思。”雪儿撅着嘴说。
  我还能回到小时候的样子吗?
  妈妈我还能变小,坐到那个漂亮的小车里吗?
  敢于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条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碍孩子开阔视野。成人在考虑问题时,常要受到许多潜在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却不同,他们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尽情翱翔,他们常常会想出出人意料的答案,这是很可贵的。
  “你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呢?”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宝宝都会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少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这又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同父母对孩子的提问采用错误的回答方式有关。
  “别烦妈妈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呐!”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没必要告诉他那么多、那么细,告诉他他也不懂。于是,往往三言两语打发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态度支吾过去。孩子虽然尚不懂事,但他们也能从父母的态度上感觉到妈妈和爸爸对他的做法是否赞同。父母总是敷衍,孩子的热情自会日减。孩子的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欢提问了。
  “婴儿不能够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也不能够溜滑梯,更不能够去商场买玩具。雪儿,你就是因为长大了,才能做到这些婴儿无法做到的事。”
  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而言,已经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她已经可以独自走路,有时候还会撒野,有时甚至会反抗父母,不听话时,还会挨骂。看到婴儿受到大家的娇宠,她十分羡慕,希望也受到同等的待遇,因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要像刚才那位母亲一样,只给孩子事实上的说明,应该告诉她,还有很多乐趣是婴儿无法享受到的。这样告诉孩子,就能够有效地让孩子摆脱想要成为婴儿的想法。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妈妈会不会变成老奶奶?
晚上的时候,劳累的妈妈躺在沙发上休息。
  4岁的洋洋偎在妈妈身边问道:“妈妈,你会不会变成老奶奶?”
  爸爸妈妈也会变老吗?
  妈妈,你可以永远这么年轻漂亮吗?
  爸爸将来也会像那个老爷爷一样吗?
  我不想变老,可以吗?
  这个问题其实需要考虑孩子提出问题的背景。孩子可能看到妈妈很累,很憔悴,就担心妈妈会很快变老。对此,父母应给孩子一个比较确切的时间概念。
  “大概是在你上大学的时候吧。不过,如果你总是很顽皮,一直让妈妈烦心,妈妈可能会更早成为老奶奶了。”
  其实,孩子的意思是怕妈妈过早地变老,心里非常害怕,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妈妈更有活力、更有精神。另外,妈妈回答问题时用“在你上大学的时候”这种说法也是不确切的。
  “没办法,这是自然规律呀!谁也逃不掉的。”
  生老病死的问题其实太过沉重,成年人尚不能完全承受,孩子稚嫩的心灵更无法担负。这样回答,会让孩子觉得未来一片黑暗,甚至对于未来产生一种恐惧感,更会本能地拒绝长大、拒绝变老。这样,一方面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另一方面也会变得消沉。
  “妈妈也不明白,回家问问爸爸吧。”
  如果妈妈回家后和孩子以及爸爸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效果会很好,但是如果妈妈将此作为推托、逃避的话,孩子会感到失望,并认为父母不守信用。而他们对于此问题还会从别的渠道寻求答案。
  “没事的,妈妈不会那么快就成为老奶奶的。妈妈今天稍微累了一点,休息一下就会好的。谢谢宝宝对妈妈的关心。”
  这么回答孩子,孩子很快地就不会担心了。而且,父母常常对孩子的鼓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爱他,会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等你长大后结婚,也生了一个像你这样可爱的小宝宝后,妈妈就会做奶奶了。那时候,你的小宝宝就会叫我‘奶奶,奶奶’啦。不过那还要等上十几年呢。”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希望母亲年轻又美丽。他们并不希望母亲有像奶奶一样满是皱纹的脸。一个憔悴的母亲并不是孩子所期望的。因此,应该告诉孩子,自己要变成老奶奶还很早,孩子就会得到安慰了。
  “宝宝,来,看看花园里的这棵树,这是桃树。你看,一粒树种子发芽了,这就是出生;树苗慢慢长大,变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这就是桃树的青春和壮年;它偶尔也会生虫子或者叶片变得枯黄,这就是生病;后来,树上结出了桃子,这些桃子的核也会发芽生长成新的小桃树,这就是它们在养育后代;到后来,树皮越来越粗糙,枯枝也越来越多,这是它变得越来越老了。而这时,越来越多的小桃树们却长大了,他们比自己的树爸爸树妈妈更加高大茁壮,它们需要更多的地方生长。这时候老树就会枯萎,它们把地方让给小树们,自己变成肥料,进入泥土中,哺育着小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这样养育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养育宝宝。你想想,是不是应该尊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爸爸妈妈啊?”
  这种通过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告诉了孩子成长、衰老的全过程。衰老、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恐惧;同时还会告诉孩子,衰老是一种奉献,是让生命得以延续和辉煌的前提。这一教育方式,无疑让孩子在得到答案的同时,还会对老人油然生出一股尊敬之情,可谓一举多得。
  “宝宝,我们上次看的那本书你还记得吧。人的身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不断地复制制造新的细胞,而旧的细胞就不断地老去了——就像你的皮肤老是有一些死皮啊什么的。就这样,我们的身体逐渐地长大。但是,年龄大了以后,细胞就不那么有活力了,它们生长新细胞的力量就逐渐变弱了。这时候,老细胞也就会越来越多,于是,人也会变得衰老了,皱纹越来越多,力气越来越小,头发也会白的,更容易得病。如果有一天,体内的细胞不再生长和活动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停止运转,而死亡就来临了。但是如果我们经常运动,吃饭睡觉又比较规律地话,这些细胞的活力就会增强,人就能老得慢一些。所以,要从小养成运动和按时休息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当爸爸妈妈不注意时,宝宝也可以提醒我们哦!”
  这是一种科学型的回答方式。对于较大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人体的一些科学知识,因此,对他们讲述一些具体的成长科学,他们也会理解的。同时又教育了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益身心的运动,来增强身体的机能,延缓衰老的到来。
  书包网 www.bookbao.com

为什么爷爷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1)
爷爷一个月前去世了,每周都要见一次爷爷的年年忍不住问爸爸:“我们怎么还不去看爷爷啊?”
  爸爸告诉他:“宝宝,爷爷去世了,我们看不到了,他也不能来看我们了。”
  年年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去世呀?”
  奶奶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
  外公去了哪里?
  为什么外婆躺在那里不说话也不动,外婆是睡着了吗?
  爸爸妈妈也会死吗?
  我什么时候会死啊?
  很多孩子最初了解死亡是从《狮子王》之类的电影中得到的。当孩子看到辛巴的父亲穆法沙一动不动地躺在山谷里,辛巴在一边悲伤地站着,孩子这时候也许会向你发问:辛巴的爸爸怎么了?这时候你可以举一些自然界其他的例子:树叶由无到有,由绿变黄而后凋零。或者你也可以将你的解释更具体些:“当某种生命已经结束,他不会再有感觉,不会感觉到饥饿、炎热或寒冷;他不会再移动,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
  相对电影来说,书里的情节更容易被孩子领会。当书中的某个角色死掉了,这是一个与孩子交流“死亡”的好机会。你可以试着问他:“你知道‘死亡’是什么意思吗?”
  假如你已经与孩子谈论过死亡,那么孩子就更容易理解身边的人已经逝去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孩子在5岁以前是很难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的,它们对于死亡的感知也是很表面化的。但是这种表面化对于孩子的心灵却是一种保护作用。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过多地思考这些父母尚无法真正弄懂的问题。
  “人老了都会死,爸爸妈妈和你也不例外。”
  由于孩子还缺乏有关时间的概念,从一个幼儿园孩子的视角来说,一个初中生就已经“很老”了。因此,当孩子问及父母是否会死的时候,父母若回答“老了就会死”,会让孩子觉得死亡离自己的亲人很近,他会对死亡很恐惧,担心失去自己的亲人。
  “爷爷走了。”
  “他睡着了。”
  这些回答有些含糊不清,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没有真正回答自己的问题,还会从别的途径进行了解。此外,有心理学家指出,不要将死亡描述成睡着了或长眠不醒。如果你这样做一定会造成孩子的睡眠障碍,使他不能很好地入睡或者害怕睡眠。
  “爷爷去天堂了,生前做好事的人死后都能进天堂的,那里很美很美;坏人就进不了天堂,只能进地狱。”
  这样回答乍一看很好,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让孩子日后能“向善”。但是事实上,这种回答却更阻碍孩子的心性发展。因为孩子日后在学校中、书本里会受到种种科学的教育,当学校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冲突时,孩子就会对父母的教导怀疑乃至抵触了。所以,回答问题时,要考虑孩子日后的发展,从一开初,就给予孩子正确的、科学的回答。
  “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也做不了了。”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尽管上述说法比较科学,但是语气却如斥责孩子一般。与孩子交流不仅需要正确的语言说服,亦需要语气、姿势的和缓舒坦,让孩子觉得和爸爸妈妈交流、向爸爸妈妈提问是有意思的、能得到结果的。
  “小孩子别问这么多。”
  一般来说,由于孩子的心智还未发育完全,因此父母最好不要主动向孩子说起死亡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问起,父母也不能逃避、推诿或以含糊不清的语言敷衍了事。因为孩子的心性是对越不知道的东西越是好奇,父母不跟他正面讲,他会因此更好奇,在通过别的方式了解到死亡的含义时,会感到恐惧或者认识出现偏差。
  因此,当孩子问到时,必须正面回答,但是,父母对此问题应该点到则止,满足了孩子想知道的东西后就可以立即结束谈话。
  “爷爷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我们现在还去不了。”
  在孩子很小、对衰老和死亡还没有什么概念的时候,这种回答起码会给孩子一个安慰。但是如果孩子大了,或者是孩子喜欢刨根问底,那么还是较为正面的回答较好。
  “去世就是说永远离开你了。爷爷年龄大了,年龄大了就会去世的。但是你也不要太悲伤,因为爷爷是微笑着离开你的。”
  在孩子问及死亡的问题时,父母首先需要客观地告诉孩子人老了都会死的,但是也要给孩子这样一种意识:死亡距离我们还很遥远,我们还会相处好长一段时间。这样就会使孩子觉得时间还很长,不会因为受到死亡威胁而焦虑不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需要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些父母尚不能完全明白,更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父母更应该小心翼翼。一方面不能打消孩子渴求答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孩子背负过重的心理负担。
  

为什么爷爷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2)
父母首先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才能以正确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引导孩子们面对这些人生难题。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要在衡量孩子的认知能力、年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小心回答。一般说来,父母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入手,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很正常的,也是不令人害怕的。万不可忌讳回答这些问题。当孩子问及时,家长如果避讳或显示出恐惧,孩子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题目。然而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答,他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解开这些疑虑。
  孩子第一次主动发问死亡问题一般在4~5岁。此时,孩子并不太懂“死”这个词汇的含义。
  6~7岁的孩子一般不认为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多数会认为“死”只是暂时的离开,不久就会归来。
  7~9岁的孩子则对死亡已经有了较客观的认识,知道死亡是永久的离别。
  研究指出,孩子面对亲人去世,往往恐惧大于哀伤,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认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靠,甚至幻想着自己也即将死去。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死亡造成的既成事实,另一方面死亡带来的惊恐会造成情感上的长期困惑。因此,父母在面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时,一方面要正面地告诉他死亡的含义,另一方面要告诉他死亡离我们还很远,不至于让他陷入死亡的恐惧之中。
  

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
又到吃饭的时间了,咪咪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做的红烧排骨,但对于蔬菜却毫不理睬,于是妈妈夹了一块蔬菜放到咪咪的小碗里,说道:“宝宝,蔬菜也要吃哦。”
  “可是,我只喜欢吃肉,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咪咪不解地问。
  我不喜欢吃芹菜,为什么还要让我吃呢?
  为什么要吃鸡蛋?
  为什么要吃肉和海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孩子小的时候早一点给孩子吃蔬菜可以避免日后厌食蔬菜。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或者不喜欢吃某些种类的蔬菜。
  孩子不喜欢吃蔬菜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不喜欢某种蔬菜的特殊味道;二是由于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不容易嚼烂,孩子的咀嚼能力差,难以下咽;三是孩子有挑食的习惯。
  父母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办法。
  对于那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父母不妨经常给他们吃些带馅的食品,例如:饺子、包子等,因为这些食品大多以青菜、肉、蛋等做馅,便于儿童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且味道鲜美、营养也比较全面。
  如果孩子不喜欢吃炒菜、炖菜等做熟的蔬菜,父母可以让孩子适当吃一些生的青菜,例如:黄瓜、西红柿、水萝卜等,这些菜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做成凉拌菜吃。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尽量变些花样,比如做带馅食品时加入一些蔬菜,使孩子慢慢适应。
  “蔬菜也好吃啊,你为什么不吃呢?”
  “鸡蛋多好吃啊,你为什么不吃呢?”
  父母永远不要想着强迫孩子吃什么东西,因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最没有效果的!
  “蔬菜里面有肉没有的营养,如果不吃蔬菜,会影响宝宝的身体,会生病,还要打针吃药噢!”
  “孩子,吃东西不仅讲口味,最主要的还要看营养,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不但会影响你个子的长高,而且也会让你变笨的!”
  这种回答比较适当。如果举出孩子切身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如果不吃蔬菜就会生病,不能去幼儿园,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也许会更具有效果。父母平时应向孩子多讲解吃蔬菜的好处,不要随口批评某个蔬菜不好吃。因为对于尚未具备独立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常常成为他们判断某种蔬菜吃与不吃的依据。
  “宝宝要是不吃蔬菜就不能像蓝猫(孩子经常看的动画片中的人物)那么聪明了,那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啊!”
  借助孩子比较熟悉的动画片中的人物进行教育,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宝宝,你尝一下这个菜,妈妈做得可好吃啦!不信你尝尝看!”
  在吃饭前,父母可以先吃一点,而且得表现出“味道好极了”的样子,让孩子眼馋,甚至有时父母可以采用“连哄带骗”的方式,但是不能要求孩子一次吃得太多,否则会造成孩子对吃蔬菜的反感。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为什么爸爸可以不吃胡萝卜?
当爸爸吃炒青菜或喝蔬菜浓汤时,经常都不吃胡萝卜,而把胡萝卜剩出来。
  4岁的莉莉看到这种情形,就问道:“妈妈,你为什么让我吃胡萝卜,却不让爸爸吃呢?”
  为什么妈妈可以不吃菠菜?
  为什么你们都不吃的东西,却让我吃呢?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其饮食习惯与父母早期的教育以及父母自身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要想自己的孩子不偏食、挑食,父母首先应该发挥好模范作用。即使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挑食、偏食的现象,也应及时克服;如实在克服不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不要让孩子发现父母有偏食的现象,例如前面提到的事例中,妈妈在盛饭菜的时候,可以在爸爸的碗里少放或者不放胡萝卜。
  而且在吃饭的时候,除了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和氛围之外,父母不要挑剔饭菜,也不要说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以免给孩子造成负强化。
  总之,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的全面发育和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其实挑食、偏食都是不好的习惯,但是你爸爸就是改不掉!”
  这种充分在孩子面前暴露了父母缺点的回答方式,只会让父母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认为爸爸竟然都有坏习惯,那他们自己的不良习惯也是可以原谅的。
  “妈妈花了那么多工夫做的饭菜,你必须多吃一些!否则以后妈妈就不给你做好吃的啦!”
  吃饭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劝孩子多吃,更不要在饭桌上训斥孩子,或用强制、粗暴的手段来威逼孩子吃东西,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降低食欲,而且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对立情绪或恐惧心理,后果往往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健康。父母可以在吃饭时,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或有意识地与孩子比赛,或运用“激将法”,使孩子产生兴趣,克服偏食、挑食的习惯。
  “爸爸觉得胡萝卜不好吃,所以就不想吃啊!”
  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不偏食、挑食,更不要讲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等之类的话,对各种食物应表现出十分喜欢吃的情感,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你看,因为爸爸讨厌吃胡萝卜,所以才会长胡子。你如果也不吃胡萝卜的话,也会像爸爸一样长胡子的!”
  到底这样的回答是否有效呢?也许由于孩子非常害怕像爸爸那样长胡子,连爸爸剩下来的胡萝卜都吃完了。但是这种具有教训和强制性的回答,并不是很好的回答方式。而且,“不吃胡萝卜会长胡子”本身就是错误的说法,当孩子到朋友家玩的时候,看到朋友的爸爸也长胡子,会说:“叔叔也是讨厌吃胡萝卜,才会长胡子吗?”等孩子长大明白真相后,很可能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吃了之后,能使你的身体更强壮,能使宝宝快快的长大啊!你看,爸爸妈妈就是因为小时候吃了很多的胡萝卜才长得那么健壮的啊!”
  很多孩子都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长得像爸爸妈妈一样高大,所以一旦妈妈告诉他吃什么东西能让他长得更快的话,他也就有了动力。
  “爸爸昨天在外面吃了太多的胡萝卜,所以今天不想吃了。来,妈妈陪宝宝一起吃好吗?”
  父母挑食偏食的习惯,常常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尽早克服不好的饮食习惯,带头吃多样化的食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妈妈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
一天,妈妈对5岁的蒙蒙说:“宝贝,我们早上的时间非常紧张,你必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准时上班,而你呢,也才能准时到幼儿园。如果你不按时起床的话,妈妈会认为是你放弃了你的早餐,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妈妈说完后的几天,蒙蒙都表现得比较优秀。但是今天蒙蒙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发现餐桌上已空空如也,妈妈早已把他的早餐收走了。蒙蒙看着妈妈非常委屈地说:“妈妈,我饿了,你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呢?”
  虽然,早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双方约定好的,是必须遵守的。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讲原则的父母。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家长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
  “蒙蒙饿了,那妈妈再给你准备一份。”
  既然定了规矩,那双方都应该遵守。如果父母这次迁就了孩子,那孩子以后就会对已约定的规则产生怀疑,甚至他会以为以后定的规矩也是可以不遵守的。
  “对不起,蒙蒙,我们有约在先,妈妈不能随意破坏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坏它。你饿了却吃不到早餐,这只能怪你自己不遵守约定。”
  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谨记:当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从却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8551/43152514004.html

更多阅读

妈妈为我们说过多少颠三倒四的话 说话颠三倒四

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细数下一生中母亲为我们说了多少自相矛盾的话?妈妈说:“这个你可要多吃点!”妈妈又说:“少吃点这个!”总企图让我们吃遍世上所有好吃的东西,又担心我们不懂得节制,不懂得营养的均衡吃坏了身

宗教能为我们做什么? 我们能为文艺做什么

无神论者,对于宗教最大的质疑,就是我们所信仰的神,为我们做过什么?佛祖......为我们创造了无瑕的世界吗?上帝......为我们消除了世间的恶吗?当他们的问题得不到答案的时候,在背后肯定忍不住开怀大笑,享受着有神论者“哑口无言”的快感他们不

声明:《爸爸妈妈别为我们难过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_1 对孩子必备宝典 已婚 未婚 必看》为网友一抹冷漠空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