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n
女博士北极科考140昼夜 书呆子几成运动健将
武大美女博士在北极的140个日日夜夜。(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一下飞机直奔中国餐馆
6日晚,张虹一下飞机,就和前来接机的男朋友赶到武汉天地,找了一家中餐馆一通海吃,连那帮为她接风洗尘的好朋友都不禁纳闷:张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吃了?
原来,她是太久太久没吃中国菜了,太想念中国菜了。张虹告诉记者,在北极,大多吃的都是肉类,根本吃不上中国菜。这让这位宜昌妹子对中国菜十分想念。
由于北极气候没有南极恶劣,吃得要比南极好一些。不过,大部分都是肉类和土豆,当然还有鸡蛋和糕点。尽管如此,这还是让吃惯湖北菜的张虹很不适应。“基本上都是水煮肉,然后放点各种调料。太清淡了。”想起那里的饮食,张虹现在都有些反胃。
在北极科考地区,与黄河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科考站。他们分别都有驻站人员和科研人员在北极开展着科考工作,当然中国也不例外,每年的冬季,一般是从事高空物理的相关科研人员会在北极黄河站进行越冬观测任务。
所有人员都在一个食堂吃饭,不管你是哪国人,大家吃的基本上都是同一种风格。
“书呆子”快成了运动健将
张虹是武大激光通信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是艾勇。该实验室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第一次在中国北极黄河站进行了越冬科学科考。去年,在艾勇教授的指导下继续开展了第二次北极越冬科考,此次科考任务主要是在我国黄河站开展高空大气风场的探测,利用自行研制的FPI观测记录相关数据,利用反演技术高度大气风场变化分布,了解有关风场变化与空间天气和日地耦合机制变化规律之关联。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在大约每年的阳历9月23日到第二年3月21日,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张虹是2011年10月13日到达黄河站,2012年3月1日离开黄河站,一共在北极地区工作和生活了140天,其中,真正的24小时完全黑夜大概是在11月下旬到2月上旬。此次科考,张虹完全在极夜天气中度过。“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光学设备对90公里以上的高空进行观测分析,选择这个时候过去就是因为极光对研究有利。”
零下20℃的地方,一待就是3个多月,一个女孩子能适应得了这样的环境吗?其实出发前,张虹也还是有些担心自己。但事实证明,这名看起来有些柔弱的女孩子,非常坚强。
张虹很会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除了工作,她就听听音乐,健健身。
原来,在新奥尔松,在众多国家科考站队附近有一个小型健身馆,可以玩曲棍球、打台球。以前在大学一门心思读书的小女生,几乎从未摸过这些。而在北极,她是那里的常客。
如今,她不仅会曲棍球,而且台球技术还相当不错。这也是她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
春节,感伤而又特别
在北极,张虹过了一个有些伤感又非常有意思的年。
除夕前几天,她和几位国内的同行一起做饺子,为过年作准备。揉面和水,大家一起奋战了一整天,做了5大盘饺子。
2012年1月22日,中国农历传统除夕。
“Happy new year”。当天早上10点,当她和上海极地科考中心的队友,来到食堂时,惊喜发现,食堂里挂起了一面中国小国旗和一条小横幅。原来细心的工作人员,知道这天是中国“年”。
张虹高兴地把饺子分给前来进餐的老外。“很好吃。”科考人员们用生硬的中国话对饺子赞不绝口。但在开心之余,张虹又有些伤感。这么多年来,27岁的她还是第一次在外面过年,更何况是万里之外的北极。
当地时间下午4点多,北京时间晚上11点多,张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我有些想你们。”张虹声音有点哽。
妈妈、爸爸轮着和张虹通话,打了足足半个钟头。
“在宜昌了,一点一点地幸福”
“其实,极夜也没有特别好怕的。”11月下旬,天黑得一天天早了,张虹知道,极夜就要来临。终于有一天,她早上醒来,发现天是黑的,直到中午,整个天空依然完全黑乎乎的。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工作。由于张虹的工作都只是在室内进行,所以极夜对她影响不大。
在食堂的二楼,有一个小酒吧,每到周末白天的“黑夜”里,她会和各国的同行们,喝喝酒,聊聊天。在北极,对张虹来说,她不适应的不是天气环境,而是对亲人的思念。
每周,张虹也都会通过电脑拨号给家里打电话,和父母唠唠家常。
在张虹的QQ个性签名上,都记录着她回家的幸福足迹。
3月初,张虹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在奥斯陆(挪威首都)了,一点一点地幸福”,“在北京了,一点一点地幸福”。 3月6日,张虹终于回到武汉。张虹兴奋地更改她的签名,“在武汉了,一点一点地幸福” 3月7日晚上,张虹回到宜昌的家里。
昨日晚上,她再次更新她的QQ个性签名:“在宜昌了,一点一点地幸福”。(记者屈建成通讯员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