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教师教学生产力和学生学习生产力


0推荐

与长兴主任一起,便谈到了大港五中教育改革和刘炳昭校长。他以为,大港五中的教学示范意义在于:它是在现实教育中,基于常态的教学改革,具有应用价值。

这是一所生源普通的学校,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大港功能区;教师条件一般,一些老师未必有很好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简单说:师资、生源、区位等都与多数学校没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所普通校。

普通校的教学成绩很好,而且不是依靠加班加点和强化训练得到的。学生上午八点上学,下午五点放学,中午会见吃饭。这样,无法通过准军事化训练,榨取学生学习价值。为此,老师的劳动力付出也是艰巨的。

在常态条件下,还能取得好成绩,这无疑就是我们倡导的所谓“高效低负”的教学了。

刘炳昭办学有自己的一些独门绝技,所谓在大港五中最为适用性的方法。我们都在寻找一些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凡我到过的学校都能做出诸多类似的经验介绍。但是我也知道这些所谓的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领导说出的所谓教学方法未必能够在学校实现大面积的转化。

刘炳昭校长的办学方法在方法之外。有人说,奇怪了,方法之外是什么?方法是人想出来的,校长办学固然要有自己的想法,而比这更为重要的是,刘校长善于激励大家都来寻找方法和发现和采纳别人想出来的方法。也就是说,校长不是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教师团队。而是,要你干自己的事情,想自己的法,我感觉好的方法,给予支持要你去做,你要做出效果。这个由个体经验上升为学校团队共同行动的教学方法,无疑就是最为适应学校,适用教师的方法。而且这是来自教师的方法,是教师乐于接受和使用的方法。

大港五中聚人气。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实现的一种人员优化状态。尽管我这里有普通的学生,我的教师也普通,但是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都改变了,大家都为了学好、教好而努力,其结果自然是乐观的。这所学校的教学理念概括为“多元互动,健康课堂”。教与学要互为激励,教师和学生结成一种互助关系,而且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具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

大港五中在语文教学上已经唱响的就是它的“互动态”作文教学。现在,作文的问题出在哪?学生不写作文,不乐于写作文,于是写作量上不去。这就是症结所在。而学生为什么不写,不乐意写呢?问题出在:学生要反问老师,我为什么要写?通常情况下,作为教师我能怎么回答?我要你写,因为考试考作文。现在学生把作文的价值简单定位在为了老师写和为了考试写。

解放教师教学生产力和学生学习生产力

这样就给评价出了难题:你学生为老师写作文,学生和老师之间构成了基于作文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要老师给予学生的作文以反馈,满足学生得到回馈的补偿心理。但是,现在师生比很高,一位老师要给予所有作文以即时回馈和恰当回馈是很难做到的。考试评价是要评出等级和分数的,即无论怎样的考试评价最为关注的是作文之间的水平差异,这与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共同期待作文被关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借助考试的评价来回馈作文注定要打击学生一大片。

写作文没意思,没人关注,总是失败,总是写不好,基于这样的前提,还有多少学生无怨无悔热爱和坚持写作呀?学生作文要得到普遍关注,学生的写作表达要得到激励。怎么做呢?

大港五中在教学管理上原来也要求老师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教师全批全改不要少于三分之一。但是语文老师做起来很吃力,而且反映少效果。

这个时候,刘炳昭校长发现了张金玲老师,有一个好的做法:她不改作文,学生写作量比别的班多出几倍,她依靠的法宝是:每周上一节作文回馈课。学生自己宣读作文,互相评价作文,构造出一个作文交流的展示平台。没想到学生很喜欢,把自己的作文公开和得到别人的评价,他们彼此当作荣誉。平常学生最为期待的课,就是作文回馈课。

张老师不改作文,与刘校长说,我这个法儿你看行不行。刘校长集中语文老师听课会商:你们看,这行不行?

老师们接受了张金玲老师的做法,而且创生出很多智慧,如课型更加丰富了,有的班级还建立了班级作文博客,请别的老师和家长也参与作文评价。有的班级之间定期搞擂台赛。定期班级和个人要自编文集,在学校展览。

整个学校成为了一个多渠道多平台,而且常态化的一个作文交流场。

写作演变为学生的每日功课,写的多了就发现了两个作文的源泉,也就是作文的触发点:一个是生活,一个是阅读。读书和听课有体会可以写出来,在生活中有见闻,可以说话。对,是说话。而写作中,学生逐步体会到所谓写作文,其实就是一种应用书面语与人的交流,要能把口语优势转化为书面语的写作。即能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口。

这种说话的语态,也使得学生写作文更为松弛。较多思考我怎么思考,要说什么,而不是太多纠结于写作的形式,所以八股文和八股味也就少了。

师生在同一个生活圈子里。学生作文基于生活的触发来表达,自然离不开对教师的观察和表达,所以很多学生都写文章表达对老师的教诲的理解和对教师爱心的感激。我在他们的作文课堂上多次听到类似表达,当时看到老师眼里也闪烁着泪花。借助于作文的交流,师生之间进一步紧密了关系,增加了理解。

教师在学生的写作态度的转变中看到了作文的出路,而且自己也就被融入这个话语场合了。也有很多语文老师与学生一起写作,也定时宣读自己的文章。各位老师,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课堂上,老师们读自己的作文,学生也读自己的作文。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每次都感动了我。

作文的另一个触发点是阅读。写作文多了,又反推阅读。语文的学科建设这盘棋就走活了。

大港五中刘炳昭校长在语文学科改革上推广了互动态作文教学的做法,这是从教师中来的点子,又来自于教师,所以在行政推动上比较顺畅。

大港五中教学改革成功的例子,说明最重要的改革要发生在学生和教师中间,一个校长最为关心的不应该是短期成绩和一些琐碎的事务,努力解放学校的人力,给予他们创造的自由,这才是最为宝贵的。

所以,今后的教育改革,在学校层面最为迫切的,是解放教师教学生产力和解放学生学习生产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8751/697970831500.html

更多阅读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教学效果 小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传授知识,一个方面是接受知识,但在这两个方面中,有一种重要关系往往被人们忽略,这种关系就是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就是学生评价教师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 《走月亮》教学反思

《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本课的语言很有特色,简短的文章,以人物对话的记叙传递了孔圣人深刻

教师教学用书对学生的作用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现在书店的教辅书比比皆是鱼龙混杂,让学生和家长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教辅是最合适的,笔者可以明确的告诉家长和学生,去书店不用买任何一本教辅书,只买跟学生教材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是最合适的也是最好的。只有教师教学用书对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导和学的辩证关系

     导,在教学中一般是指教师的主导、指导,主旨在于解决导什么、如何导的问题,并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学,在教学中一般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学习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知识、锻炼能

声明:《解放教师教学生产力和学生学习生产力》为网友巧了我就是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