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典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典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88571/120829280.html

更多阅读

八字成语 专心致志的近义词

八字成语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星

中国是否要行无道之国之路 食神之路中国特辑中字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

追求印度姑娘 印度直追中国

印度,又-个了不起的民族!该国的辛格总理号召国民,学习中国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讲话,意味深长,表现出一种奋起直追的心态!温总理的这篇演讲,非常精彩!非常赖读!"兼容‘‘-----应是取"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百川纳海,有容乃大‘‘的意思。此

描写励志的诗句 描写励志的诗句、关于励志的诗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

声明:《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典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为网友一日之计在于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