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升阳疗法 腹泻3年余 升阳疗泄泻

医案:柔肝益气,升阳疗泄泻

王某,女,54岁,于2013年8月27日初诊。

主诉:腹泻3年余。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一日4~5次,便质稀薄,时轻时重,曾自行服用健脾养胃丸症状略减,但病情反复。现腹泻一日3~4次,发时腹痛肠鸣,泻下急迫,泻后痛减,情绪紧张、恼怒时加重,纳差,乏力,胸闷胃脘胀满,咽部有异物感,眼睛干涩,鼻内干燥,头晕,目周略青,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缓。郭诚杰辨证为泄泻,属肝郁脾虚型。治疗应疏肝健脾,升阳止泻。予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化裁。

处方:柴胡12克,枳壳15克,白芍20克,陈皮15克,白术10克,防风9克,佛手12克,台乌12克,焦三仙各15克,山药15克,黄芪50克,党参30克,生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5枚,共3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

二诊(2013年8月30日):药后大便日行两次,便质溏薄,胃胀稍减,胸闷胁胀、眼睛干涩、鼻内干燥、头晕好转,舌质略淡,苔略黄,脉弦数。上方加肉豆蔻12克,厚朴10克,大枣改为10枚,共7剂。

益气升阳疗法 腹泻3年余 升阳疗泄泻

三诊(2013年9月6日):诸症悉除,续服上方5剂,以固疗效。随访3个月未复发。

临床思辨:泄泻病位在肠,主责在脾。分析患者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情志不畅则加重,伴胸闷胁胀,咽有异物感,推断其泄泻乃肝气不舒,克伐脾土,使得脾虚失运,泌别清浊功能失司所致。《张津青医案·泄泻》言:“上则嗳噫,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脾虚津液不布,清阳不升致眼、鼻干燥,头晕。咽部之异物感乃梅核气,主因在肝,木旺克脾,使得脾虚痰湿不化,上阻于咽喉所致。故治疗重在柔肝实脾。拟四逆散疏肝理气止痛,痛泻要方抑肝补脾,枳壳、佛手、台乌行气除满,黄芪、党参、山药、大枣补益脾气。方中郭诚杰黄芪重用50克意在升补脾气。二诊时,加肉豆蔻、厚朴以增消胀止泻之效。大枣由5枚改为10枚增补脾胃之气。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8951/432515079973.html

更多阅读

补中益气丸的作用功效及适用人群 六味地黄丸女人能吃吗

补中益气丸说明书简介,解除大家对补中益气丸的困惑,更好的应用它。补中益气丸的说明书很可能被大家忽视,正好借此机会详细了解。补中益气丸的说明书之药品成分补中益气丸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它的组成成分为炙黄芪、党参、炒白术、当归

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医方集解,益气聪明汤-处方

此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药也。十二经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因饮食劳役,脾胃受伤,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邪害空窍矣。参、耆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干葛、升麻、蔓荆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午胃气,上行头目。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补中益气丸 治脾胃抗虚弱

补中益气丸,一种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等症状,那么想了解补中益气丸还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就一起随小编去看看吧。补中益气丸的功效功效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以有效调节中气下陷、滋补身体,解除体虚乏

内伤发热中医外治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以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为功,临床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诸证。近年来,笔者用此方治疗气虚发热5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  药物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9克,陈皮6克,升麻6克,当归10克,柴胡6克,炙甘草9克。肢体

声明:《益气升阳疗法 腹泻3年余 升阳疗泄泻》为网友深酒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