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及其对村庄
秩序重构的意义
——兼论社会变迁中村庄秩序的生成逻辑
曹海林
内容提要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做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出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趋势。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致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地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关键词 村落公共空间 演变 村庄秩序
一
“公共空间”(publicspace)这一概念目前已为多个学科频繁使用,不同学科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的对象所指略有相似,但
其具体内涵却有着很大差别。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本文把它界定为社会内部业已存在的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它大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社区内的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如中国乡村聚落中的寺庙、祠堂、集市等;二是指社区内普遍存在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形式,如村落内的企业组织、村民集会、红白喜事活动等。本文根据村落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不同,将公共空间划分为正式的公共空间与非正式的公共空间两种理想类型(ideal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