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位于万里长江、黄浦江和东海的交汇处,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镇。
比起朱家角、七宝等,这条老街似乎一直“养在深闺人不识”。世博之前,经过修缮,老街又露出了迷人风姿。
高桥老街依“丁字”形河道而建,现在河道已经整修完毕。
弹格路,长约900米的西街重现明清时期古旧模样,重头戏是修缮如珍珠般散落在老街上的10余幢古建筑。高桥是浦东“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的发祥地。据史料介绍,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竟有三分之一是高桥人所建。这批杰出的营造商也在家乡留下杰作。
感觉修葺得太新了,不过从建筑的细节上看,这些清朝时期的作品还是十分精致、漂亮的。
路边一景。
古宅大门成了晾晒之处。
高桥人家陈列馆,这是民国初期高桥大户人家的建筑代表,建于1918年,建筑面积约 1200平方米,门楼的工艺相当精湛。
在修缮工地玩耍的女孩。
修缮一新的古建筑群。 老街124弄1号的 “沈氏民宅”仪门,这是160年之前的清代建筑,仪门有着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 经过160多年的风雨,建筑依然挺立不倒。 老街上裁缝摊很多,不知什么原因。 钱慧安纪念馆,钱是清朝同治年间上海“城隍庙画派”的代表画家。 西街拐角。 总的感觉老街有点乱哄哄,新的痕迹很重,缺少古朴和历史韵味。 高桥地区,原属昆山县临江乡,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改属嘉定县。元、明隶属不变。清初高桥镇属依仁乡,仍隶嘉定县,雍正三年改隶宝山县,乾隆二十四年曾设宝山分县县署,宣统二年属高桥乡。民国17年属高桥区隶上海特别市。建国初,仍属高桥区隶上海市。1956年属东郊区,1958年属浦东县,1961年并入川沙县,1990年划归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