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车牌拍卖制度仍将持续控量,预计发排量在10万张左右,与2014年持平。(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24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鉴于上海的交通情况,不可能无限制放牌,若不在沪牌总量上有所控制,上海私车的数量可能要比目前多出1~1.3倍。
上海自1994年起实施私车牌照额度拍卖,是中国内地最早进行牌照拍卖的城市。据统计,2002年到2013年,已有超过90万人通过拍卖获得牌照。
评价2014年的政策,孙建平说,通过坚持控量和稳价的方针,同时通过一、二手车牌拍卖的并轨,进一步压缩了沪牌炒作的空间。
2014年度上海个人私车额度最后一次拍卖在12月20日结束,12月车牌投放数量为7447张,96972人竞拍,平均成交价73687元,比11月有小幅上涨。
在经历了一年的恒定警示价72600元之后,2015年是否还会继续采取警示价?孙建平说,明年第一季度将继续实行警示价政策,按照四季度的平均价来设置警示价。
“警示价”设定标准为剔除价格波动异常月份(涨幅超3%月份)后,取最近三个月拍卖成交均价的加权平均值。
上海私车牌照曾一度涨势凶猛,尤其是2013年,从当年1月平均成交价突破“7万元门槛”(75332元),到2月迈入8万元大关(83571元),3月更以91898元引发社会热议。于是,2013年4月上海推出私车牌照拍卖“警示价”政策。此后于2013年10月起,实施有条件启动“警示价”措施。 也就是即原则上额度拍卖成交均价单月增幅达到3%(含)以上,则次月启动首次出价阶段设置“警示价”措施。
2013年底,上海又推出2014年全年警示价“一刀切”至7.26万元的新规。
孙建平说,2015年是否要掀帽子(取消警示价),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目前具体政策仍在进一步研究和评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