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样事物使我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在我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出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先生的名言直指人类两大力量源泉:外在的道理法则、内在的精神意识。心性,便是内在精神意识的灵魂所在。
什么是心性之学?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可以先以佛教做个引子。佛教认为,人在世上有很多痛苦,比如生老病死,比如求不得、怨憎会等,而之所以痛苦在于凡人有种种心故,如喜怒哀乐,如贪嗔痴怨。如果想要解除痛苦,就需通过持戒、禅定等修行方法达到空明状态,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教的心性之道,对人的性情做减法,渡人到彼岸涅槃。
然而,作为人,我们来到社会难道是为了解脱到彼岸,无顾对父母亲人社会的责任吗?显然不是。儒家的心性之学在吸取道家、佛教的合理义理的基础上,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体系,集中体现在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
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强调“尊德性而道问学”,即“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按照儒家的仁义道德正了内心、树了诚意,再向外一事一物的格物致知,明白事理、建功立业。王阳明则在此基础上明悟了“心”与“理”的深层次关系,先生曰:“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先生“心即理”的提法估计很多人在思维上难以转过弯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有道心,即会明了万事万物根本的道理,即天理。道心即是根本,道心不立,即是根本不立,外在的道理只是个枝叶。撇开道心,只去外在寻找个道理,必然斑驳多杂,理的精度、效用自然大打折扣。
没有道心,只是个被自我、私欲所影响的人心,便不会明晓根本道理,那么即使学了很多知识、方法,也很难学个通透、做个彻底,甚至走个弯路,误了人生。
这个道理在生活中、组织的管理实践中其实很常见。
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学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生活?
为什么父母们学了很多教孩子的理念,依然教不好孩子?
为什么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是老板花了大笔时间学习管理学、领导学,依然还是老样子?
除了学的不够透彻,根本原因在于心性的驳杂,在于膨胀的自我意识、自我欲望遮蔽了人对事理的明晓、对道理的心甘情愿的执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语出《尚书·禹贡·大禹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著名的十六字心法,以精炼的语言点明了“心”与“理”的关系:自我、私欲的人心不足以通晓天理,“惟精惟一”的道心才可以厥“中”即天理。
西方人有基督教主倡博爱兼善,爱人如己;印度有佛教明心见性,彼岸涅槃;中国有道心天理,达人济天下。基督教侧重于狭义的道德,佛教却教人脱离社会,唯有心性天理之说,能实现有为的入世,并以“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方法论实现人的价值、人对社会的责任。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