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咖啡,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这种饮品,但是如果一说到如何喝咖啡,我想估计会有朋友说,“那还不简单,直接泡着或者煮着喝啦~”真是这样吗?我常常看到咖啡入门者发帖子询问类似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喝不出柑橘味,为什么喝不出坚果味,巧克力味等等。因此,有人会因为种种喝咖啡的方式以及觉得咖啡并没有别人说的好喝之类的,对此,有的咖啡食客会因此对咖啡失去信心,做出“原来咖啡就是很难喝的”的结论,将咖啡拒之门外,从此与精品咖啡文化失之交臂;还有一些较真的食客则反复修改冲煮参数,以此期望能够冲煮出那“脑海”中的味道,却忽略了哲学常识中的“质量互变”原理。
学过哲学的都知道何谓“质量互变原理”,而关于咖啡中的质量互变原理,是指在合理的冲煮参数范围内,萃取出咖啡液的口感不会有本质的变化。因此,如果一次正确的的萃取未能冲煮出您期望的味道,我的建议是:暂时不要管它。
针对如此名目繁多的风味名称,小编的建议也是,不需要太过于关注。理由如下:
普通咖啡食客(特别是入门者)没有这么专业的鼻子和味蕾。这些风味名称源自于SCAA咖啡风味轮,咖啡风味轮对味谱的梳理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对咖啡的风味进行描述和定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杯测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但是,这对于咖啡入门食客来说,要求太高了。
简单举个SCAA风味轮上面的小例子,梅纳反应中体现出来的巧克力香气,就包含“瑞士巧克力、黑巧克力、Bakers巧克力”等三种,如果不是经过专门的训练又或者是品鉴水平较高,哪一个入门玩家能够真的分辨出这三种巧克力风味的区别呢?答案估计是否定的!
2. 风味的描述包含主观因素。我觉得这款豆子的酸味比较刺激,他却觉得比较温和。就好像重口味者做菜的时候总觉得无辣无盐不欢,而小清新则喜欢温和淡雅。食客们在喝咖啡的时候往往因为喝不出某种味道而对自己的品鉴能力失去信心,其实大可不必。虽然每个人对味道的敏感程度不一,但是大致上不会相差太多。这个时候应该果断的放弃“脑海”中的味道。所以小编还是建议,不需要太过于关注!
3. 咖啡食客的追捧导致咖啡豆烘焙者有意为之。关于这一点,知道的人都是有切身的体会。某咖啡淘宝烘焙店(名字我就不提了)卖的一款肯尼亚烘焙豆,光湿香(Aromas)就写了五、六种之多。有次闲聊,问了一下,他居然回答:“多写点儿,显得专业些,消费者就会更买账。”这明显的装逼范儿吗?其实他烘焙的出品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为了“显得专业些”,有意将风味描述的七荤八素、七上八下的,既是消费者的无奈,也是烘焙者的无奈吧。但是,这无疑是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只会提高精品咖啡的准入门槛,白白流失大量潜在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