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已完全退去,而秋已深,天高云淡的感觉一下子让人神清气爽。可是,面对着季节的转换,我们的身体却偏爱在这个时候给我们点颜色看看。
传统医学认为,秋天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加上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易受燥邪入侵,出现一些易发的疾病。人们必须适应气温变化,调整自身机体,预防疾病,而艾灸则是秋冬季节的一剂良方。
秋季常见病1:感冒
进入秋季后,早晚的温差较大,天气忽冷忽热,是感冒的高发季节。
取穴:大椎穴,风池穴
作用:温阳散寒,疏通太阳经。
秋季常见病2:鼻炎
秋天,气温变化无常,冷空气一来,很多朋友鼻炎、过敏性鼻炎又发作了。肺开窍于鼻,鼻炎的问题属于肺寒重,且胃经起始点“起于鼻,交頞中”,与长期的脾胃虚也有关系。
取穴:肺俞穴,迎香穴,足三里穴
作用:温肺散寒,扶正祛邪。
秋季常见病3:咳嗽
进入秋季,呼吸道的防卫能力会减弱导致病情加重。很多朋友,特别是老慢支、肺气肿、支气管炎患者,表现的主要问题是咳嗽、咳痰。受秋燥的影响加上肺气得不到很好的肃降,则容易引发此病。
取穴:肺俞穴,列缺穴,合谷穴
作用:理肺止咳。
秋季常见病4:便秘
中医上,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不及,容易影响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从而引发便秘。
取穴:天枢穴,支沟穴,照海穴
作用:调畅通便。
秋季常见病5:腹泻
现代人脾胃虚弱,气候变化无常,受寒容易拉肚子,脾失健运是关键。
取穴:关元穴,大肠俞穴
作用:健脾利湿,调肠止泻。
秋季常见病6:皮肤干痒
肺气,通于秋,肺合皮毛,肺气宣降能力不及,津液疏布障碍,容易引起皮肤的干痒。
取穴:曲池穴,血海穴。
作用:祛湿止痒,温阳生津。
秋季常见病7:关节炎
进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
取穴:阿是穴
作用:疏经活络,通痹止痛。
秋季常见病8:牙龈出血,眼睛干涩
秋天偏燥,人体津液水平不足,容易虚火上炎,造成牙龈出血,眼睛干涩。
取穴:太溪穴,合谷穴,三阴交穴
作用:引火归元,增津液。
艾灸注意事项:
1、灸前和灸后都要喝一杯温热的水。
2、要专心灸,注意防火。特别是不能一不留神烫伤自己。也不要把衣服等烧着了。
3、注意保暖和防暑。不能一边灸一遍对着空调电扇吹,也不要太封闭了,夏天太热,防止中暑。但是绝对不能当风。
4、灸完半小时到1个小时不要立即洗澡,不要当风,不要碰凉水。
5、艾灸时,感觉烫了要及时移动位置。
6、若不慎烫伤起泡,轻者皮肤会自愈,重者请及时根据灼烧程度处理。伤口在恢复之前不能见水。
7、轻微烫伤(伤口未溃破)处理办法:(1)芦荟胶涂抹(2)白砂糖水敷(3)香油涂抹。
在对话框中输入以下关键词查询手法视频:面部刮痧、眼部刮痧、背部刮痧、面部拨筋、眼部拨筋、肠胃保养、肾部保养、卵巢保养、足部按摩、面部按摩、胸部按摩、腿部按摩、肩颈按摩、背部按摩、眼部按摩、乳腺疏通、臀疗手法、十二经络、面部护理、背部拔罐中医知识类:经络学入门、十四经络、背诊、面诊、艾灸、三伏灸、泥灸、灸后反应、冬病夏治、寒湿、宫寒美容师话术:肝胆排毒话术、肾部保养话术、胸部保养话术、肠胃保养话术、肩颈保养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