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385年—433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山水诗人。他留下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等名句,刻画生动,贴切自然,处处显示着这位先驱不朽的文学功业。但谢灵运给后人留下同样深刻记忆的,还有他的傲慢与偏激,以及悲剧的人生。
站错了队伍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谢灵运出生于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他所在的谢氏家族,是东晋南朝的第一流士族。在东晋百余年的历史上,谢氏与琅邪王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四大家族一起,辅佐皇族司马氏,左右着这个偏安江南的政权。谢灵运的重叔祖谢安、祖父谢玄曾于淝水之战中打败来犯的北方军队,使南北对峙的局面得以维持。
出生在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谢灵运自然具有不同于常人的光环。他博览群书,文笔之优美在江南一带没有人能超越。祖父、父亲都去世后,谢灵运的叔叔、谢氏家族的大家长谢混特别照顾他。18岁,谢灵运就承袭了家族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这位才气过人的世家子弟在当时可是流行的风向标:他喜欢骑在名贵的马上,穿着华丽的衣服招摇过市,而且他对衣服的款式非常在意,往往琢磨之后进行改进,衣着打扮总是让一批贵族子弟疯狂模仿。
谢灵运出生的年代,正好是东晋国势衰微的末年,外敌强大,国内将领也不安分,想争天下。混乱中,下级军官出身的刘裕越来越强大,以谢混为代表的谢氏家族却站在了刘裕的敌人、北府军将领刘毅一边。
东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9月,谢混被刘裕杀害。次月,刘毅兵败自杀。随后,谢灵运的仕途生活便充满了厄运。先是家中生变,以致谢灵运“擅杀门生”。据说这个所谓的“门生”,是谢灵运的家奴桂兴。谢灵运心爱的小妾和桂兴不知怎么走到了一起,心高气傲的谢灵运一忿之下,就把桂兴杀了。本来在那个门阀至上的年代,杀一个家奴算不上什么,但寒门出身的刘裕存心想折名门世家的威风,直接以此为由,把谢灵运罢免了。
接着,刘裕提拔了一批新贵。作为曾经的敌对势力,谢氏家族当然不会得到重用,谢灵运的封爵由康乐公降为康乐侯。从情理上来说,此时的谢灵运应该谨小慎微,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自视甚高又性格偏激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受到重视,心理不免严重失衡,常常大发牢骚。
因为政治上不得志,谢灵运索性游山玩水,他被排挤到永嘉(今浙江温州)当太守时,“肆意游遨,遍历诸县”。秀丽的永嘉山水,激发了谢灵运巨大的创作热情,他写下《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诸多名作。但即使生活如此潇洒,谢灵运还是觉得牵绊太多,第二年秋天,他干脆回故乡会稽郡始宁县过起了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