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有些字在药名中的读音与普通读音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药名中读音也相去甚远。一个不小心,很容易闹笑话。
例如:我们都知道柏树里的柏字读bǎi,可要是看到黄柏两个字,读成了黄bǎi,那就贻笑大方了。又比如,枸杞里的枸字大家都知道该读gǒu,那枸橘呢?枸橼呢?其实枸字在这三个词里的读音都不相同。
柏字和枸字在中药里的正确读法应该是这样的:
柏(bǎi)子仁
侧柏(bǎi)叶
卷柏(bǎi)
黄柏(bò)
枸(gǒu)杞
枸(gōu)橘
枸(jǔ)橼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反正不懂,闹闹笑话无所谓,可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者从业人士来说,如果不小心读错了,甚至被外行纠正错误,那就太闹心了。为了避免这样的笑话出现,现根据《中药药名辞典》[2]、《中药大辞典》[3]收载的中药药名并结合《汉语大词典》[4]的汉字正确读音,将中药药名中因多音而读错的字罗列如下,谨供大家参考。(见表1)
表1 中药药名应读与误读对照表
中草药名
应读
误读
中药草名
应读
误读
阿魏
ā
ē
连翘
qiào
qiáo
柏子仁
bǎi
bó
荨麻
qián
xún
侧柏叶
bǎi
bó bò
茜草
qiàn
xī
卷柏
bǎi
bó bò
乌茜
qiàn
xī
黄柏
bò
bǎi bó
曲莲
qū
qǔ
薄荷
bò
báo bó
苣荬菜
qǔ
jù
三角帆蚌
bàng
bèng
莎草
suō
shā
蚌花
bàng
bèng
杉木叶
shā
shān
阿胶
ē
ā
杉皮
shā
shān
佛手
fó
fú
党参
shēn
cān
蛤蚧
gé
há
人参
shēn
cān
蛤壳
gé
há
白参
shēn
cān
蛤粉
gé
há
玄参
shēn
cān
葛根
gé
gě
沙参
shēn
cān
枸杞
gǒu
gōu jǔ
苦参
shēn
cān
枸橼
jǔ
gōu gǒu
泡参
shēn
cān
桔梗
jié
jú
芫荽
yán
yuán
枳壳
ké
qiào
芫花
yuán
yán
蔓荆子
màn
mán wàn
莪术
zhú
shù
没药
mò
méi
白术
zhú
shù
厚朴
pò
pǔ
苍术
zhú
shù
朴硝
pò
pǔ
祁术
zhú
shù
注:以上表格中“应读”是正确读音,“误读”是指汉语大词典中一个多音字其他的读音而可能被人读错的音。
中古以后,人们用“四声别义”“假借通用”“古今音变”的方法来区别不同词义,于是汉字的多音字越来越多[5]。汉字中的多音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常用汉字中多音字的比例更大。多音字的音项义项的数量与多音字误读成正比,即音项义项越多的多音字,就越容易读错,多音字不同音项义项语用频率的差别更是影响多音字误读的主要因素[6]。据统计,现代汉语2500个常用字中有359个属于多音字,这些多音字占现代汉语常用字总数的14.4%,这样高的出现频率,给人们学习使用汉语增添了难度[1]。特别是古代原指某药的汉字,因历代文字沿革与其它字合并,更增加了正确辨读中药药名的困难。
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认识的并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其命名有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背景。中药多为天然产物,药名常直接取用于原产物名。但有少数例外,不从原植物读音,因此易误读。“黄柏”是一种中药,其中的“柏”按照习惯读法应当读bò 。不过,“黄柏”现在一般写成“黄檗(bò)”。中药名称中个别字较特殊,在不同药名中读音也不同,在组成的药名却常见,误读率较高。例如,枸杞子、枸橘、枸橼中同有“枸”字,但读音不同,分别读为枸(gǒu)杞、枸(gōu)橘、枸(jǔ)橼[7]。
中医药的交流是一个认真严肃的事情,中药是生命攸关的特殊商品,更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但由于有些中医药专业学生及从业人员对中医药工作科学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在工作中的科学态度不够严谨,而出现中药名读写不规范的现象。
在中药药名相关药典上,所有药名都应当标注汉语拼音字母和声调,为正确学读中药药名提供便利。同时,高校中医药专业学生使用的中药教材也应当标注正确的汉语拼音和声调。笔者发现高学敏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只标注了字母但未注声调,而滕佳林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不但标注了拼音字母,而且标注了声调,更有利于学习者识读。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把中药药名读写规范化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考核内容,加强行政监管力度[9]。同时,可以与国家普通话测试工作相结合,将易读错的中药药名纳入普通话测试的考试内容,增加正确认读中药药名的机会。
中医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保持认真科学的态度,把握中药药名的正确读音,为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医药从业人员必须提高对中药药名读写规范化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8]。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对于其中读音不确定的专业术语应当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专业人士,而不应该妄加猜测,贻笑大方是小事,若因为误读而传递错误信息,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药药名的读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中医药专用名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有些中药药名更难以把握。中医药界应结合推广汉字规范活功,在有关报刊电视上加强科普宣传,使全社会对中药药名读写规范化的必要性加深认识。
作者:孙慧明,李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