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影视;色彩;心理引导;暗示
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使电影由黑白两色转向了彩色的斑斓。色彩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影视艺术作为艺术殿堂中的一部分,其在表现形式上现在越来越重视色彩的运用,它和影片中的主角形象、场景造型、环境氛围等诸元素一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影片的框架,影片中的一切情节和故事都是在这个框架中发生、发展的。这也就是说,色彩是构建影片的基本要素之一。色彩感觉是依靠人的眼睛发生作用后传递到大脑的,是生理上的现象。能使人产生某种复杂情感的心理活动,直接在人的心理产生心理现象,如温暖、冷漠、安静、热闹、清爽等诸如此类感受。因此,影片画面的色彩能直接调动观众的心理情绪,起着很强的心理引导与暗示功能。
1 色彩的地域暗示功能
色彩跟创造主体与受众生存环境、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并且,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相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不同的民族或宗教,不同的礼仪或风俗也会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影视艺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构成对观众起到地域性的暗示作用。在亚洲东南部的国家如中国、新加坡、日本的传统文化里,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有驱逐邪恶的功能,因而对其十分钟爱,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总体印象是普遍崇尚红和黄,尤其是红色不仅是人们婚庆和节日现场常用的色彩,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色彩。然而在西方,特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却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白色代表纯洁、神圣而常被新娘作为结婚礼服之色,红色代表着暴力、不祥、血腥、停止和赤字,身着红装的女子通常是下流低俗的妓女。又如在非洲,由于那里气候炎热,加之当地人的性情直率、热情,对各种高纯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喜爱有加,大多数非洲人喜欢明亮的色调。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创作者通常会利用色彩给予观众一种地域暗示。如1998年由梦工场摄制的动画片《埃及王子》一片中,会发现片中很多场面都是外景,而且变化颇多。美术创作人员除了从多样的埃及地貌来表现地域特点外,还从色彩上进行了精心的渲染。多姿多彩的外景使影片很多场面色彩绚烂:日照下的峡谷发出迷人的金黄色泽;众多红黄色砂石的建筑蔚为壮观;蓝色的尼罗河闪着亮白光芒奔流不息,灰蓝远山绵延起伏,渐渐通向淡橘红的晚霞天际。这种场景,使影片一下子将观众联想到了灸热、广阔的埃及王国,色彩起到了较强的地域暗示作用。又如中国的水墨动画片,同样运用了最具中国特色的水墨国画,使中国画单纯、优雅的水墨韵味得到很好的诠释,并充分发挥了水墨画“墨分五彩”的魅力,将中国文人的气质融人其中,给人淡雅、朴素的色彩感受。观众在欣赏影片时,自然会被影片的水墨特色强烈地感悟到中国特色。
2 色彩的情感暗示功能
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这是人们主观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作用的结果。人们在与自然界的物体所呈现的色彩反复接触之后,便在大脑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形成了不同的感受。但是色彩的情感不是绝对的,它要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文化修养、对色彩的偏爱等等的不一样,对色彩的情感联想也是各不相同的。张艺谋曾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我自己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在影视作品中通常将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运用色彩渲染手法对观众进行暗示,从而激发观众的情绪,达到共鸣效果。如画面中有充满着张力、跳跃感的大红色块,会使人感觉到热烈、热情、温暖、激动、向上或前进等的心理情绪活动;绿色给人有自由、和平与安全,给人清新、安详、舒服的感受;黄色有快乐、明亮,使人兴高采烈,充满喜悦之情;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而灰色使人感到郁闷、空虚等等。
(1)色彩的意境与氛围暗示功能。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色彩已开始上升为一种风格化的造型元素,成为一种符号,刻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给观众一种很强烈的视觉认同。如在李安导演的奥斯卡金像奖《卧虎藏龙》与张艺谋拍摄的《英雄》中,让全世界对于中国式的美学观点有了深刻的印象。这两部电影的画面设计均以美为尚,分别利用单纯与强烈的色彩,来强化片中角色表达出感情,营造特定的气氛。《卧虎藏龙》全片以白色为主,白色的感性语汇具有纯洁、善良、和平、空虚等意涵,隐喻本片中人种种外在追求终归虚无时,才能达到人心超脱的境界。(2)色彩的思想表现与主题暗示功能。在电影中,色彩同样是导演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全片应保持一个总的色彩基调。曾经摘取了1982年第五十四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电影《金色池塘》,写的是老人的黄昏之恋,全片用金黄色作为基调,表现作者对黄昏之恋的情感。影片《黄土地》以暖黄作为色彩基调,表现作者对土地的情感——像母亲般的温暖。《日瓦格医生》用灰暗的蓝青色作为基调,表现作者和导演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看法:十月革命是对人性、自由的摧残。
在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往往先确定了一个总的色调,这个色调是为主题思想服务,并与影片内容紧密配合的。色彩基调对于表现主题、塑造形象、构成意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色彩基调,同画面上的整个形象结构和谐的融合起来表现作品内容,暗示影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由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是一部高度风格化的影片。影片利用反常的色彩处理,反映不正常的现实生活。“从电影美学的意义上说,《黑炮事件》可算作是中国电影史上较早出现的一部真正的彩色片”(《世界电影鉴赏》)。这部影片的色彩处理,把色彩作为叙事语汇,红色是构成这个影片的重要色彩细节。影片开头,赵书信慌忙中碰倒的红伞,显示屏上的红号码、警车上的红灯,影片中段,到处出现的红色机器、红色标语、红色上衣,这些红色除了暗示赵书信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外,又暗示了现代化的社会给人带来的焦灼与烦躁。
3 结语
色彩的运用起了烘托影片气氛与表达感情的作用。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无论是影片的拍摄者还是观赏者,在感觉到客观的色彩时,就会自然的产生联想、记忆、思绪和情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目前,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作品都越来越重视色彩的运用,创作者用色彩的暗示功能引导着观众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从而表达影视作品的主题、意境与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 陈晓云.电影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 段晓明.从影视色彩的运用,看影视刨作的审美取向[J].美与时代,2005 (6).
[3] 张会娟.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
[4] 吴元芳.色彩文化地理透视[J].福建地理,2OO5.
[5] 于果,明斯特伯格(Hugo Munstrberg).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M].1914.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