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是“福”?
大家都是看重“福”的。
人们常说:这人有福,那人有福。那么,到底什么是“福”呢?
《尚书·洪范》中是这样解释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我记得小时候看过这样一副老对联:“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和春。”这里的“五福”,其出处就是《尚书》里的这段话。这里,“寿”,是长寿,古人把寿视为五福之首,作为福的前提条件;“富”,指富裕、丰足,可视为福的物质基础;“康宁”,指安宁祥和,身体健康;“攸好德”,指为人善良,德行高尚;“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安享天年,得以善终。
其实,对于“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释。清代文学家张潮认为:“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注:‘多闻、直、谅’,孔子所谓‘三种益友’)谓之福”。张潮的“五福”就带有书卷气了,明显属于读书人的修身之道,对于普通老百姓,就有望其尘而莫及之嫌了。
相比之下,毛泽东的岳父杨昌济先生对“福”的诠释,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了。他在《达化斋日记》里是这样表述的:“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思量风雪苦,和暖便是福;思量阴雨苦,晴明便是福;思量应酬苦,闲居便是福;思量行路苦,安坐便是福;思量营谋苦,无营便是福;思量饿寒苦;饱暖便是福;思量从欲苦;循理便是福;思量兵戈苦,太平便是福;思量异乡苦,安土便是福;思量牢狱苦,无罪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思量痼疾苦,无癖便是福;思量孤独苦,有家便是福;思量自苦苦;知福便是福。”他是把“福”和“苦”放在一块作比较的,不苦就是福。
还有人说:“事业有成谓之福,乐于助人谓之福,无病无灾谓之福,家庭和睦谓之福,不自寻烦恼谓之福,有朋友常提醒常帮助谓之福。”此类“谓之福”,博客和QQ里比比皆是,即是略有出入,也是大同小异,基本都属于“劝人方”之列。
近读明·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他说的“福”,可谓“醒世恒言”了。你看:“若要得享福,必先会救祸。”真是一语惊四座啊!他把“福”与“祸”放在一块来说,确能给人以警示,以训诫。下文是:“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意思是:天要降祸给一个人,必先降下一些福分,使其产生骄慢之心,看他是否懂得承受的道理;天要降福给一个人,必先降下祸事使其产生警戒之意,看他有无自救的本领。
陈继儒不愧是江南一代名士,辩证法学得满好啊!其实,“物极必反”这一观点中国古代就有,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什么事情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说“福”,不能忘了与之对立的反义词——“祸”。人啊,大凡都是“有福担不住”的多,有了一点小小的福分——入党、提干、当先进、提拔等等,就稳不住阵脚了,昏昏然不知所以然,哪晓得天高地厚,到头来,一点点福分糟蹋在他自己手里,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落个大祸临头的下场;假若,你得到了微薄的一点福禄,能够平心静气,不骄不躁,反而加倍地努力,修身养性,积德行善,即使是灾祸到来,内心也不会惊恐害怕,处理事情时也能沉着机智,即使不能化险为夷,至少也可以把灾祸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假若,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情,也不要大惊小怪,即便遇上天意难违、该当如此的事情,你只要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泰山压顶不弯腰,泰然自若地笑对生活,就会气定神闲,转危为安,说不定还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因而得到你期盼得到的福分。所以说,“受福而不骄,受祸而不怨”,才真正算是明白人的福祸之道啊!
实际上,关于“福”的话题无须多说了,我们老家有这样一句俗语,叫作:“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我们这里说来说去,咬文嚼字,细想想,还是来自民间乡里的这句实实在在的话耐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