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导图概述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是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其众多手稿中使用了许多线条、色彩、图形,这给予了博赞很大的启发,超级头脑的秘密被揭开,思维导图应运而生。
思维导图(Mind Map),顾名思义就是思维的“地图”。(1)认知过程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向信息输出转换的过程。脑外世界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过滤进入到脑内世界,经过脑内世界价值观、信念、规则的加工进而才能有效输出。研究证明,人脑思维呈放射状,大脑输入的每条信息都能以放射状的立体结构呈现出来。思维导图正是这样一种通过图文并茂的技巧将放射状思维外显的非常实用的图形技术。(2)全脑开发的内涵在思维导图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它一改现代应试教育中典型的左脑式教育,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将右脑的感性直观思维,如“音乐”、“立体感觉”、“美术”和左脑的抽象概括思维如“分析”、“计算”、“语言”协调运用,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中平衡发展,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突出特点
(1)视觉化的图谱。中央图形是主题,所有的关键词和图形都将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2)3~7个次主题作为分支,由中央图形向四周延伸开来。
(3)主题和次主题可以用线条或箭头连接,具有层次性。
(4)尽可能使用色彩丰富的图形、粗细不一的线条及符号。
(5)凸显出知识的关联性,形成网状结构或树形图。[3]
(二)放射性思维与线性思维
传统的记笔记、写作和阅读过程中运用的多是线性思维:用纸或WORD文档一行一行地往下写,好一点的可能会列个提纲或者使用模板。但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受纸张或空间布局的影响,容易遗漏一开始想到的好点子;写到一半可能会思维枯竭,阻碍思维的流畅性;或者感觉思维受到模板的控制,不能自由发挥。
总之,线性思维是一种缺乏变化、单维、单向、直线型的思维方式,相比之下,思维导图体现的放射性思维是一种无边缘、立体化的思维方式,具有线性思维不能比拟的优势。
(1)醒目的中央图形能使学习者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中心主题上,排除干扰。
(2)不同级别的主题能增强思维的层次性和关联性,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次主题可以从中心主题向四周延展开来,可以随时捕捉好点子并且予以添加,有利于释放创造力。
(4)讲求关键词的选择以及整体逻辑和层次布局,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整体规划能力,形成个人的风格,实现个性化发展。
(5)图形、符号、色彩、线条的运用将有利于开发“沉睡”的右脑,发挥大脑的整体功能。
21世纪是人才爆炸的时代,会使单纯使用左脑逻辑思维的人面临更多的挑战,而唯有将左脑“逻辑思维”和右脑“图像思维”协调应用的全脑型人才才能在未来中赢得先机。
(三)借助思维导图突破中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瓶颈
随着国家交流与合作的加强,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理念越来越先进,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学设施也越来越现代化,然而国内的现状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中小学生记忆单词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近行词易混淆、往往记得没有忘得快的问题。
英语课程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听力、单词、语法、阅读理解、写作,而单词是打好英语基础至关重要的一环。尽管教师煞费心思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游戏、歌曲、绕口令等诸多元素,也只是活泼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单词记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并没有触及英语认知的根本,所以学生也就很难获得愉快、轻松的学习体验,教师也必然会有挫败感。况且,认知的过程和学习过程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中小学是打好英语根基的关键阶段,倘若不能够在这个阶段培养对英语习得的兴趣、树立良好的英语思维意识、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将会影响后期的学习。
怎样才能突破英语教学的瓶颈呢?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式的:一方面,教师倾向于使用语言讲解将现成的知识和规则呈现给学生,不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很深的痕迹;而另一方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真正地主动参与整合知识的过程。随着头脑里信息量的增长,越来越零散和孤立,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图。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学习地图不是真正的目的,而制作地图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要充分意识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整合过程中的重要性。
归根结底,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事实上,师生间交流的效果50%取决于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事实,而剩下的50%则取决于学生接受信息和感受信息的情感体验。[4]研究表明,图像的表达比语言表达有着更清晰的效果。很显然,同等条件下,图像的表达将产生更佳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能制造最大化的归属感和愉悦感。
二、思维导图应用设计
在结合单词组合规律和我国教科书编制体系特点的基础之上,总结了以下两种范式:
(一)构词法式
多数英语单词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之一便是构词法(word formation)。利用构词法来绘制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轻松地记忆和理解。最常见的构词法有五种:缀合法、转化法、合成法、缩略法、拼缀法。[5]其中,合成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单词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新词,以合成词为例(如“图一”):
(当然合成词包含很多类型,现只呈现了其中四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接触了新的合成词类型以后,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二)主题模块式
国内英语教材多是把知识体系以单元模块的形式编写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单元的单词教学中带领学生绘制主题模块(theme module)式思维导图。主题模块式,即中央图形为当前所进行的单元主题。以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为例(如“图二”):
(教师通过给予提示,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与主题season相关的天气类以及服饰类的单词进行补充和延伸,不仅起到复习的作用,还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单词网络,实现有意义学习。)
三、运用思维导图有效实施英语教学的要求和条件
(一)有赖于教师超前的意识观念和过硬的本领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关注左脑逻辑思维式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脑开发和放射性思维的形成,不能使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正是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6]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保持对教育教学新动态的敏感度,通过吸收借鉴科学的教育理念,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敢于尝试新事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发达国家对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比较成熟,有的国家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如新加坡、英国。而我国对于思维导图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得思维导图还没有成为国内中小学教学的常用方法。当然,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能够领悟思维导图的内在精髓、绘制思维导图和熟练操作Mind Manager、Inspiration之类的网络软件,还要在此基础之上潜心研究思维导图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并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会学生熟练绘制导图
初次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示范,配以清晰的语言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以后,给予一定时间练习,最后过渡到小组合作绘制,期间教师要注意巡视并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实现思维的碰撞
课堂教学中,课题任务最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另一方面,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将头脑中内隐的思维脉络外显化的过程,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灵感的启发和碰撞,还能起到相互学习和协作、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也可以不定期举办思维导图展,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展出,供学生观摩和学习。
(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力
思维导图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又处于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别出心裁、有创意的作品,教师的认可和赞赏很重要,要积极引导学生自由绘制,使学生的大脑真正奔跑起来。
四、展望与总结
随着教育的发展,思维导图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系统化和科学化。不仅单词教学如此,关于思维导图在语法梳理、阅读理解、写作构思、整理笔记方面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趋向成熟。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都可以为我们教育实践所借鉴,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和对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