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亭老师说过:“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可见课堂改革的必要性。纵观各个学校的课堂改革,在推行起来多数都是寸步难行,虎头蛇尾,甚至是不了了之。课堂改革为什么这么难?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教师的四个心理,阻碍着课堂改革前进的步伐。
1 怀旧心理--不顺手
只有改才会变,要改变必须要动脑思考。要改以往老师们的研究教材、研究知识为研究学生及学生的活动上。要改学生课上的学习方式,改课上教师课堂的组织方式。这样上起课来会很费心、不省心、不顺心。正是老师们墨守成规,怀旧心理严重,所以不愿去改。
2 懒惰心理--不清闲
课改要改课堂之不足,活动之不足,学生学习之不足。要科学设计学生活动,要查阅资料,集体研讨等,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改”的结果会让老师们“课前教师忙准备,课中教师忙组织”。正是老师们懒于思考,懒于动脑,所以,不愿意去改。
3 包办心理--失主权
原来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的把一节课一气呵成,叫“填鸭式”教学,那是“讲”的效率高,“填”的效率高,但学生“学”得效率是否高就很难预测了。如果放给学生去研究和讨论,老师不放心,不好控制局面。教师讲,自己控快慢;学生动,教师要等时间。“改”教师会丧失课堂主动权,所以不愿去改。
4 功利心理--见效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课改也是如此。课堂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慢功夫活。有时一年、两年甚至是十年成效都不显著。正是因为课改见效慢,导致一些教师和校长不愿去改。(文/东写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