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任周恩来外交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的李慎之主编《美国研究》杂志。李先生听说人民出版社有一个年轻的女编辑邵宏志颇有才华,便把她调了过来。邵宏志在杂志社工作一丝不苟,执着认真。有一回,竟修改了李先生的论文。李先生发起飙来:“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呢。”没想到,邵宏志毫不客气地回道:“我们现在说的是文章,不是过桥走路和吃盐吃饭的问题。”
这就是回敬。
一个小编辑,不卑不亢地维护着自己的职业尊严,而且不怕开罪有恩于自己的顶头上司,令人肃然起敬。
1952年,艾森豪威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一次欢迎会上,艾森豪威尔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比演讲。在开场白中,艾森豪威尔客气地说:“在众多雇员里,你能够获得那么重要的奖项,学校以此为荣。”拉比却回应说:“尊敬的校长,教授们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教授就是哥伦比亚大学。你才是学校的雇员。”
爱华阅读配图
艾森豪威尔在二战期间任欧洲盟军总司令,战功卓越,威名远扬。可是,在拉比教授眼里,这位校长并不是学校的“主人”,而不过是“雇员”。拉比敢于直陈己见,义正词严,赢得了所有人的敬意,甚至包括当时气恼不已的艾森豪威尔。
回敬不是鲁莽的顶撞,不是一时的意气之争,而是勇气、自信与尊严的迸发。敢于回敬的人,不通融、不迁就、不畏惧,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