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吗?看看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吧!
常听有些父母说:“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认真听讲;写作业动作慢,一边写一边玩;做事情效率低。”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表现,说明孩子还没有养成做事专注的习惯。
要想养成一种好习惯,就必须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才能“习惯成自然”。什么是“习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比如行走是我们最基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如果不达到这个程度,只是勉强地去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备那种能力。
让专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能力,对于孩子来说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在这个目标上取得成功。
一般来说,孩子的注意力是不太稳定的,尤其是内心世界活跃的孩子们,对什么事都感兴趣,看什么都好奇,注意力很容易地随兴趣转移。针对孩子这样的特点,父母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把专注力激发出来。比如,让孩子对感兴趣的问题反复思考,扩展深入,有意识地强化这方面的兴趣;做事时规定每件事的完成时间,如果提前完成给予奖励,完不成的要帮助他排除外界的干扰,教给他提高效率的方法。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85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第一周处于“刻意,不自然”阶段,需要我们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感觉上很不自然;第二、三周是“刻意,自然”阶段,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85天之后进入“不经意,自然”阶段,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这个习惯已成为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培养孩子学习时专注的习惯吧!
首先,请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前两周最好能什么事都不做地陪在孩子身边,书桌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拿走,当他溜号时提醒他,当他被与学习无关的刺激所吸引时提醒他,而当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时最好不要和孩子讲话,不要看手机接电话,不要在孩子身边走来走去,或做家务发出声音。因为,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来说任何一个很小的声音或动作都有可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更别说听广播、看电视、打麻将了。刚开始对于父母来说也很痛苦,毕竟什么都不做地坐在孩子身边看着他是很无聊的,等到孩子的专注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我们才可以边阅读书籍边陪伴孩子,不必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了。强调一点,手机、平板电脑是绝对要远离学习现场的,没有声音也不行。
只有我们这样以身作则,通过日积月累才能让孩子的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只有我们尽力排除使孩子分心的因素,孩子才会集中精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在孩子写作业前要先约定时间和质量,作业多时可以把科目分开分别约定。建议孩子坐下前把该办的事情好,比如上厕所、喝水,一旦坐下在完成之前就不能起来。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稳定的时间是不一样的,12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集中半小时以上,所以我们约定的时间不要过长,让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才能提高效率。
开始学习的前几分钟效率不会太高,十多分钟后才会逐渐提高,父母不要太心急,我们总要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千万不要在孩子身边唠叨没完,更不能随意延长约定的时间。可以建议孩子先做一些容易的作业,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再做复杂的作业。
第三,与孩子一起玩训练注意力的游戏。比如数字传真游戏,由家长读一组数字,孩子听完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开始时一组5个,逐渐增多;还有一个“注意看”的游戏,家长一手抓住5根彩带,在孩子面前一晃而过,让孩子回答手中彩带的根数,开始时速度慢一些逐渐加快并每次更改数量,到最后只是眨眼间的事;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画一张有25个小方格表,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在格里,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可以多制作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一遍,相信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最后,也是最难的,要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说,上课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在上学初期不能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那么以后的学习生涯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例如孩子对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注意力涣散不能专心听讲。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教育孩子听课的重要性,教孩子努力找出老师讲课有趣的地方,提高自己听课的兴趣。可以放学后询问孩子今天课上老师讲课本身有哪些有趣的地方,自己努力地又找到了哪些,有哪些收获,适当给予奖励。如果老师讲课确实无趣很难提起孩子的兴趣,我们不妨从听课的目的上下手,比如告诉孩子,认真听课下次可以考得更好一些,或者教孩子告诫自己如果今天能把课认真地听完,说明自己的控制能力很强。
培养好习惯贵在坚持,如果作为父母都不能坚持到底,就别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了,所以家长要做好榜样。还有就是不要太心急,今天没有进步我们还有明天,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一定要鼓励孩子,把他的进步作为坚持下去的动力,孩子定会在我们的鼓励下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