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症
心电图描记适用于心脏疾病(如心室肥大的早期和心率失常)的诊断及非特异性疾病的诊断;确定电解质的失衡;监测动物对各种疗法的反应。
二、导联方法
1.户尾氏导联法 用仰卧法进行导联,见表3-1、图3-1中1、2、3所示。
(1)标准肢导联 此法导联所出现的各波均为明显的阳性波,但RⅠ的振幅比RⅡ、RⅢ的小,如图3-1中1所示。
(2)单极肢导联 此法是随着心脏的搏动,描记肢电位变化的导联法。导联记号分别用aVR、aVL、aVF,各表示下列各部位的电位变化:aVR—心腔内;aVL—左心,特别是左心室外面;aVF—心尖部和左右心室,如图3-1中2所示。
(3)胸部单极导联 此法使用的无关电极是Wilson结合电极,将有关电极置于心脏周围的左右胸壁的1~6点上进行导联,将心电描记器的导联选择器向V的位置转换,以便于有顺序地记录有关电极。这种心电图能表现出最靠近有关电极的心脏部位的电位变化。即V1与aVR相似,在V2-5的位置上,QRS波群的振幅大,而在V6的位置上则振幅小,如图3-1中3所示。
2.高桥导联法
(1)A-B双极导联:此法是在左心尖部、右肩甲岗上1/3部、剑状软骨部的三点上安放电极,如图3-1中4、5所示。即:
Ⅰ导联……右肩胛部(R)—左心尖部(L)
Ⅱ导联……剑状软骨部(F)—右肩胛部(R)
Ⅲ导联……左心尖部(L)—剑状软骨部(F)
(2)加压单极肢导联 将A-B双极导联的电极向单极导联的回路转换,然后描记aVR、aVL、aVF的心电图,见表3-1。
(3)胸部单极导联 这种导联所使用的无关电极是Wilson的结合电极,是描记C1~C6的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的电位的一种方法,如图3-1中6、7所示。此外,作为辅助导联法,所使用的无关电极也是Wilson的结合电极,从胸部体表M1~M6的各部位试行诱导。
图3-1犬的导联法。
1.标准肢导联
2.加压单极肢导联
3.胸部单极导联
4.A-B双极导联

5.A-B双极导联
6~7.胸部单极导联
三、操作步骤
1.被检犬的准备
犬体绝缘,站立或侧卧保定。置放电极部位剪毛,用酒精棉球脱脂消毒,然后将浸透溶液的纱布垫于电极板下,用棉布带捆紧,固定好电极板。如用针电极,可直接将针刺入皮下。常用的导电溶液有:
(1)饱和盐水酒精液。
(2)氯化钠146g、酒石酸钾146g、甘油50g、黄蓍胶33g、矽砂10g、水400ml。
(3)氯化钠29g、甘油5ml、淀粉10g、硅砂5g、甲基对位羟基苯甲酸0.2ml、水100ml。
2.连接电源、地线,打开电源开关,校正标准电压。标准电压1mV使描记笔上下摆动10mm为合适,此1mm相当于0.1mV。
3.连接肢导线,并将肢导线的总插头连于心电图机上。连接肢导线时,一般按如下规定连接:红色导线,连接右前肢电极;黄色导线,连接左前肢电极;绿色导线,连接左后肢电极;黑色导线,连接右后肢电极;白色导线,连接胸前电极。
4.按下或转动导程选择器,基线稳定而无干扰时即可描记,每个导程描记4~6个心动周期。描记时每一导程应打一个标准电压,作为分析心电图时计算电压的依据。
5.描记完毕,关闭电源开关,旋回导程选择器,卸下肢导线及地线。
四、犬的正常心电图波形
如图3-2,图3-3所示。
1.P波 持续时间为0.04S,电压为0.4mV。心房增大时,P波增宽、增大。
2.P-P间期 为0.06~0.13Sec。
3.QRS波群 小犬为0.05Sec,大犬为0.06Sec。
4.S-T段 S-T段是QRS波群终了到T波开始的线段,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移位。QRS波群终了到T波开始的一点,称为S-T段结合点(J点)。测定S-T段上升或下降,应在J点后0.04Sec处。
5.Q-T间期 为0.14~0.22Sec。低血钾和低血钙时,Q-T间期延长。
图3-2犬心电图的正常波形(高桥氏)(养犬与疾病,白景煌等主编,1994 )
1.A-B双极导联 2.加压单极肢导联 3.胸部单极导联
五、异常心电图的诊断
图3-4 犬心电图的异常波形(A-B导联)( 养犬与疾病,白景煌等主编,1994 )
1.T增高(P阳性,Rs,T阳性)
2.ST降低T呈双阳性(P阳性,Rs)
3.T波逆转(P阳性,Rs,T阴性)
当心脏患有器质性或功能障碍时,则能描记出异常心电图。根据异常心电图的每个棘波波形的变化、间隔及持续时间等的延长或缩短、增大或减少,可推测出心动过速、心动徐缓、心律不齐、心房心室肥大、心功能不全、冠状循环性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心内膜炎等疾病。犬异常心电图的诊断见表3-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