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背景
南京保卫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极为残酷和惨烈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官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南京保卫战的背景是什么,南京保卫战背景与南京保卫战的爆发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通过南京保卫战的背景描述,是否可以看出此战役对战双方所存在的优劣势,如果可以看出,那么南京保卫战对战双方的优劣势是怎样的?
南京保卫战作战图
南京保卫战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的12月1日,结束时间是同年的12月13日,整场战争自爆发到完结共持续了十三天,虽然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其影响之广、后果之恶劣简直振聋发聩。
在南京保卫战发生之前,中国在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这场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的起点标志,同时也是亚洲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事件,在这场战争之中,国民革命军损失惨重。卢沟桥事件之后,日本更加肆无忌惮,在上海地区常挑衅生事,为了能够有效的遏制日本人的侵略,同时为了保住财税来源和工业基地,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让日本侵略战争获得国际上的关注,并希望日本能够迫于国际各国的压力和舆论停止对中国华北地区的继续侵略。基于以上目的,在1937年8月11日,中国国民革命军军向上海地区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共计投入近七十万兵力,但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在淞沪会战之后,日本决定继续向南京地区发起进攻,而后爆发了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双方伤亡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极具有悲剧色彩的战争,南京保卫战除了留下了令人唏嘘的结果,还给中国人民肉体乃至精神带来了极其重大的伤害,如果用数据来显示,南京保卫战双方伤亡人数可以作为一项参考依据。在这场悲剧战争中,南京保卫战双方伤亡的具体数字究竟是怎样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京保卫战双方伤亡呈现如此的数据,从这项数据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亚洲战场的一次战役,其对战双方分别是日本和中国,翻阅历史大量资料,统计出有关于南京保卫战双方的伤亡数据,南京保卫战结束时日本的伤亡情况数字为一万二千人左右;南京保卫战结束时中国的伤亡情况具体为死亡军人约五万人左右,被日军所屠杀的百姓数据高达三十万人左右。
那么究竟为何中国以4.5倍的兵力对抗日本,但最终仍然以中国完败,中国伤亡情况远远高于日本为最终结果,这其中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其一、南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看似固若金汤,实则是一个易攻难守之地,中国虽然派出几倍于日本的兵力,分别从几个方向对日军的进攻进行有力的防守,但仍然死伤无数。
其二、国民政府领导人举棋不定,没有坚持保卫南京的原则,在不敌时下达了撤退命令,但撤退时的无组织令整个军队呈现出一片溃败之势,也让南京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也造成了南京保卫战中国出现如此重大的伤亡情况。
南京保卫战为什么失败
任何一场战争的失败都有着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这些原因的组织导致了这场战场的必然结局。那么南京保卫战为什么失败,南京保卫战失败的原因是不是也同样由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组成?从南京保卫战为什么失败的诸多原因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政府存在的什么问题?如果对南京保卫战为什么失败进行深刻总结,后期中国的抗日局面是否会有所改善?
南京保卫战
为了要弄清南京保卫战的失败原因,分别从主观方面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从主观原因角度来分析南京保卫战失败的原因。
其一、蒋介石为了抵抗日军对南京的攻击,任命唐生智为首都保卫战的司令长官,对南京保卫战全权负责。但在蒋介石心中,却认为南京的防守几乎无胜算,所以并未将主力部队全部出动;
其二、唐生智对整个战争的局势判断有误,导致当一接到蒋介石的撤退指示后,便立马仓从的拟定了撤退计划,这个决定注定了南京保卫战的失败,并且导致了南京大屠杀悲剧的发生。
其次,从客观原因角度来分析南京保卫战失败的原因。
其一、南京并不是一个适合防守的地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防守难度增加;
其二、国民革命军与日本军力的实力悬殊太大,无论是作战战略还是武器方面,国民革命军都处于劣势地位;
其三、国民革命军兵力刚经过淞沪战役,元气还没有调整,便又再次投入南京保卫战,兵力大打折扣。
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
收集南京保卫战的有关评价,有些不负责任的资料显示南京保卫战是不战而败的,但事实上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而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战争后发现无力抵抗而放弃的。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的依据都有哪些?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它都作出了怎样的战斗部属排呢?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它的战斗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南京保卫战
首先,南京保卫战中,中方是经过了战略讨论,并进行了战略部属的。
国民革命军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在进行南京保卫战之前,就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属,提出将沿长江一线作为主要防御方向,并成立了防御建设委员会。但是按照这个战略部属的核心思想,就决定了南京保卫战的作战性质处于不利地位,只能“逐次抵抗,逐次退却”,而不能严防死守,与敌死拼,但是后期蒋介石以及军委会高层却在该作出决定时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了南京的陷落。
其次,南京保卫战,中方是经过了一系列顽强抵抗的,有以下事实进行说明。
其一、在1937年12月5日,日军展开进攻,与国民革命军短兵相接,最终国民革命军几乎全部牺牲,日军要求国民革命军投降,但指挥官唐生智对这个要求不予理睬,而是继续严防死守,并下达了决不许轻弃寸土的申明。
其二、南京是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当时中国的首都,所以在国军明知道南京能保住的希望寥寥无几,但仍然是抽调出来不少的军队来进行南京保卫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