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历史 羌族:羌族-简介,羌族-历史 _羌族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主要以游牧为主。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四川西南,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陕西省汉中略阳县,宝鸡凤县部分地区,甘肃南部、云南、现有人口约309,576人左右。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具有部分炎帝部落的血统。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等、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其它省市。现有人口约309,576人(2010年)。羌族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

羌族_羌族 -简单介绍

羌族

羌族(古羌和现代羌族),是1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古代的“羌人”分为“先古羌”,又叫“东羌”(春秋战国之前的炎黄族团)和“后古羌”,又叫西羌(春秋战国之后的西羌“胡夷”族团)。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羊为祭祀的图腾。

先古羌为秦统一后,和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的胚胎(出处:翦伯赞《先秦史》)。后古羌自春秋战国时期从西北涌入,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部分汉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阿昌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土家族等藏缅语族。

现代的羌族自称“尔玛人”,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古西羌诸部中的一支,现在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约32万(2008年)。

羌族_羌族 -历史

远古时期

羌族——文化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氐羌族群绝不是1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2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等。

羌族_羌族 -民族禁忌

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

封建社会时期

羌族公元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国第1个封建王朝,在今羌族聚居地茂县松坪沟有其祖始于秦始皇的说法。秦始皇建国后东迁陕西咸阳,史记等史料记载,秦始皇晚年迷信,听信了方士所谓的“亡秦者胡也”。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

汉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国,地辖今西昌、甘孜、雅安、乐山一带,国都在宝兴县灵关镇。西汉时西北地区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人口达259990户,1001802人。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家,但都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卒”(青天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纪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公元1226年,蒙古人铁木真率兵伐夏。次年,蒙古军尽破大夏国城邑,人民伤亡惨重。为避免人民更大的伤亡和损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见屈降。蒙古诸将尊铁木真遗命,将夏见杀之,并毁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生的叠溪大地震)称王。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三国时(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称都安县、齐基县、灌县)、彭县(古称白马县、兴乐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称石泉县)、青川县(古称广武县)、平武县(古称刚底县)、甘肃文县(古称阴平县)。汉代羌都在今茂县凤仪镇。

此外,古羌之种还有姜氏戎、先零羌、烧当羌、钟羌(钟存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婼羌、西夜、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威)州羌、蚕陵羌(昔卫羌)等百余种羌支。

1842年鸦片战争中,羌族士兵开赴浙江宁波前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60年羌族人民积极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其他民族一起占领了松潘、叠溪等城镇,坚持斗争达六年之久;1911年茂县、汶川县的羌、汉人民举行反清起义,占领了威州城,结束了清王朝在羌区的统治。

现代

羌族经历了多次战争、迁徙,历经沧桑,最后一支古西羌部落“羌族”在进入现代居住的岷江、涪江流域一带之前,自称“子拉族”(出处:庄学本《十年西行记》。通过“羌戈大战”后,得以在今四川阿坝州一带定居,此后自称“尔玛人”。

1935年,红四方面军经过羌族地区,羌族人民踊跃参军,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了红军。

1950年1月19日,羌族人民获得解放,接着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实现了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

羌族_羌族 -聚居环境

羌族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羌区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这些河流水势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之地。

羌区气候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为11℃,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80至220天,很适合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是川西北主要的产粮区和经济林木基地。 但部分地区由于水土保持不够,一到雨季偶有泥石流发生。

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这个古老的民族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

羌族_羌族 -语言文字

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另一说为藏语支)。分南、北2种方言。许多人懂汉语。没有文字,长期通用汉文。羌族的祖先党项羌曾创造使用过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直到21世纪初才被少数学者解读。

语言

1、北部方言

主要分布在茂县北部的赤不苏区、较场区、中部的沙坝区、黑虎乡、永和乡,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松潘县的镇江区、热务区,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9万。

其特点是,大多数地区有颤音,复辅音比较丰富,单元音都分长短、卷舌与不卷舌,有丰富的辅音韵尾、带辅音韵尾的韵母也比较多,有重音,没有声调,轻重音在构词、构形等方面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构词或构形中有许多语音变化现象,如辅音的弱化、换位、交替,元音的和谐、脱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词没有“格”的语法范畴,指示代词只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动词有人称、数、时间、态、体、式的语法范畴。

2、南部方言

主要分布在理县通化区、薛城区、汶川的威州区、绵篪区。20世纪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33000人。

南部方言的特点是,没有颤音[r],大多数读作[dz]或[l],复辅音较少,北部方言的复辅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读成单辅音,有声调,起区别词义和形态的作用,没有重音。南部方言内部各地词汇差异较大,与北部方言相比,同源词所占比例少。

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2种语言,在公路沿线,除了老年人、壮年人还能说羌语外,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越来越少。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

文字

1956年,中国科学院派出过民族语言第七工作队川北组,阿坝州成立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室,对羌语进行过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阿坝州民族语言研究室还作过以羌语北部方言麻窝土语为基础和标准为羌语创制拼音文字的尝试。后来由于诸多原因停止了这一工作。

1989年7月,四川省民委组建了“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领导小组”,下设创制办公室具体负责羌文设计工作。羌文设计使用二十六个拉丁字母,充分注意吸收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创制拼音文字案的成功经验,最终在1990年9月形成了《方案》(草案)。

截止2000年,共有30多名羌文专业专科生和85名中专生分别在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威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成为羌文教师或其他工作者。四川省羌文工作组在羌语分布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县的30多个乡镇200多个村、组开展了羌文扫盲教学,有近2万人参加了扫盲学习,90%以上经过考试达到合格要求。此外,都还在上述地区50多所中心小学和村小的1三十个教学班以及5所中学开展了羌汉双语教学试点。

羌族_羌族 -艺术文化

诗歌

羌族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歌词多为4或七个音节一句,类似于汉文中的四言诗与七言诗。从内容来说,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庆歌和丧歌等。羌族神话著名的有《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说的姐弟成婚、射落八个太阳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会羌族的生活。

音乐

1、曲调

羌族音乐原始古朴,属中国民族调式,以五声、六声为主。五声音阶的歌曲包括有以宫、商、角、徵、羽五个音作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五种调式。还有一些特殊的五声式音阶,如徵羽、变宫、商、清角,以及宫、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

六声音阶在羌族民间歌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由徵、羽、宫、商角和徵、羽、宫、商、清角2种五声调式音阶的交替而形成的六声音阶歌曲中,角声与清角声不在1个乐句里或1个乐段里同时出现,并且只有以宫、商、徵、羽4声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四种调式。民间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声调式音阶较少,一般都是通过以五声调式音阶或六声调式音阶进行交替及转调形成的七声,因而使用七声的歌曲仍具有五声调式色彩。

2、唱法

羌族的唱法为多声部,又称和声或是指两组以上的歌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歌曲。羌族的多声部主要分布在松潘县的小姓羌族乡,黑水及茂县部分地区。1984年,松潘县文化馆郑三宝先生首次在小姓羌族乡采录了两首多声部羌族民歌,请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民歌专家任渝等人鉴定,得到了认同,并引起中国音乐界的关注。从而否定了多声部的故乡在欧洲的说法(后来证实大部分古羌后裔民族都保存有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的唱法主要有“引”、“尼沙”、“娄”、“玛茨”等几种,唱法、意义根据具体的场景有所不同。

3、乐器

羌族的乐器有羌笛、口弦、唢呐、脚盆鼓、羊皮鼓、锣、响盘、指铃、肩铃等。

(1)、羌笛

羌族历史 羌族:羌族-简介,羌族-历史 _羌族

羌笛,羌人称之“切勒”。相传其发明者为秦以前居住于西北高原之游牧羌人。最早的羌笛是以鹰翅骨或细铜管制成。现所见羌笛为6声阶双管竖笛。羌笛于古时即为诗人墨客注目。唐朝诗人储光曦于《明妃曲》中道:“虏骑双双引宝车,羌笛两两奏胡笳”,而王之涣更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

(2)、羌族口弦

羌语“俄罗”,行于羌寨。口弦为羌族妇女所喜乐器,有时也为青年男女恋爱之媒介。小伙子要向姑娘示爱,常做好1个口弦送于女方,以为爱情信物。妇女也自制。

舞蹈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有,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等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同一乐句男领女合,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落结合巧妙协调。羌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什么样的场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礼仪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自娱乐性、祭祀性、礼仪性、集会性四种。

1、萨朗

有“唱起来,摇起来”的意思,此舞在羌区最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娱性舞蹈。“萨朗”音乐曲调欢快、流畅,节奏跳跃、明朗,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该舞可在室内外进行,男前女后,不限人数,围火塘或场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时针边歌边舞。开始时,先男女轮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时,领舞

男子加快舞步,带头交换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或双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男女相互竞争,气氛逐渐热烈。舞至高潮时,男子叫声“吓喂”,女子应和“哟喂!”一曲就此结束,接着再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

2、席蹴步

在南部方言中有“办酒席时跳舞”的意思,是民间在丧葬、祭祀时举办酒席后进行的祭祀性舞蹈,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此外还有反映丰收后喜庆心情的“瓦西切玛”、“江得里学”,赞美装饰物的“石奎余奎”。 “席蹴步”音乐曲调缓慢,节奏却很鲜明,曲式短小,反复重复。

3、仁木那·耸瓦

赤不苏方言,意为“宾客来临时表示尊敬和欢迎的舞蹈”,是羌族传统礼仪舞蹈,主要由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所跳。如果寨子3年无人凶死,为示吉利,则要跳此舞庆祝。舞蹈一般出现在迎宾待客的礼仪活动开始、结束时。舞蹈时,男女数人面对宾客,呈八字形分开而站,双手小指扣住身边舞伴的腰带,齐唱表达了全寨人对宾客的尊敬和赞美节奏缓慢的民歌。

4、克什几·黑苏得

意为“跳铠甲”舞时唱的歌,舞蹈俗称“铠甲舞”、“跳盔甲”,是为战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举行隆重葬礼时,由身披牛皮制作的盔甲、头戴盔帽、手执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主要流行于茂县北部、黑水等比较边缘的山寨。此歌音调悲切,运用极不稳定的角调式,速度缓慢,表达1种悲愤、哀伤的情感。

5、莫恩纳沙

是羌族祭祀活动中,由释比跳的祭祀性舞蹈,也称“羊皮鼓舞”。该音乐无歌唱,只有羊皮鼓和响盘(铜铃)2种打击乐器作伴。响盘声响清脆,和着羊皮鼓的鼓点节奏和舞蹈节奏的变换,敲击出不同的音响组合,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

戏剧

羌族还有羌戏、端公戏、武士戏、花灯戏、马马灯、打围鼓等民间戏剧。

羌族_羌族 -生活习俗

服饰

羌族——民族风情羌人男子打扮如汉族,在民国时则包头帕、穿长衫、外套羊皮褂,腰挂火镰,脚登布鞋或满耳子草鞋。

羌族的无袖羊皮褂和绑腿男女都穿。羊皮褂可防寒、遮雨、垫坐,或劳动时垫背。脚裹牛、羊毛制毪子绑腿(或有花纹之麻布绑腿),以保温、滤水、护腿。喜庆日穿云云鞋,鞋尖微翘,鞋带上绣云彩或波纹,精巧美观.

羌族妇女服饰鲜艳多彩,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或包四方头巾,或包三角头巾,或包白帕,或包黑帕。包时头发梳成两辫,左右分盘于头顶。有的头顶瓦状绣花头帕,发辫接深蓝色丝线做假发盘于头顶。衣则以红、蓝、青布料做成左襟大、右襟小的羌袍,襟边袖口绣花或几何图案,裙边则不绣花。

袍为直筒,故都用腰带。腰带有机织的或布绣花的,宽5~10厘米。腰带牡丹花为主。此外还喜戴银牌、领花、耳坠、手镯及戒指等银饰物,有的胸前还佩带椭圆形“色乌”,上有银丝编织的花及珊瑚珠,意为佑福增寿。

饮食

羌族主食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辅以荞麦、油麦和各种豆类。而其“面蒸蒸”、 “搅团”、 “金裹银”尤有特色。各家常备酸菜,为青菜、白菜、圆根叶煮后置坛中腌制而成,随吃随捞取。肉则杀年

猪于冬月,取五脏并精肉肥膘烹调,大宴邻里亲朋。余肉腌制,食至翌年杀猪前。

羌族与藏族一样,喜饮咂酒。最好的咂酒是用青稞酿制。

居住

羌民的住屋呈方形、平顶,用石片、黄泥砌成,一般为三层,下层圈养牲畜,中层设卧室、锅庄和神龛,上层贮藏粮食、杂物。

婚姻

建国前羌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夫权很大,主宰家庭内外事务。盛行包办、买卖婚姻,择婚时有着严格的阶级界线。其他如姑舅表优先婚,新娘婚后一年以内多返居娘家,以及兄死弟娶其嫂,弟死兄纳弟妇等习惯也有保留。解放后,在婚姻制度方面的一些落后习俗,已经逐渐废除。

羌族锅庄

羌族联姻,形式多样,有媒人说和,有自由恋爱。说和者要分几步:

第1步是“斯果尔额希”,意即开口酒,由男方请“红爷” 到女家说亲,若女方应允,其家长开口,定吉日备办酒席桌数。届时,由男方到女家做“开口酒”,未婚婿拜老丈人母,女家开口要聘礼。

第二步是“订准饿酒”,意为斟订酒,又叫订酒。数月乃至数年后,男女双方已达婚龄,男方又在女家办宴席。

第3步是“龙果尔格”即大订酒。此时,男方又到女家办酒席,欢宴整个家庭。同寨外姓每户亦送一人赴宴。

第4步是“居赫喜”,意即嫁女,又叫女花夜, 由女家宴请亲戚家族。客人赠送衣料、绣鞋、首饰等礼物,欢饮咂酒,跳沙朗舞至半夜。次晨,放铁炮三响,新娘着红妆,登绣花鞋,由舅舅披红绸,迎亲众人接往男家。

第5步是“居罗格”,意即娶媳妇。男家于寨口鸣炮迎新娘。随即由男女双方带头,姑舅长辈给新娘挂红,而后拜堂,入洞房。午后,盛宴待客。

送新郎仪式十分繁琐,今之婚礼已有所简化。

丧葬

丧葬分火葬、土葬和水葬。火葬为传统习俗。

火葬是自古相传的丧葬习俗。《吕氏春秋·义赏》说:"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果,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逸篇说:"羌人死,焚而扬其灰。"解放前,茂文县以北的一些地区仍行火葬。其他地区因汉族的影响已改用土葬。惟凶死、传染病及其非正常死亡者仍用火葬火葬。葬法是在人死后三天进行火化。火化前须请端公诵咒,然后抬棺至本族的火葬场。那里设有一座可以移动的小木屋,内供奉本族历代祖先的神位,葬时将小木屋移至他处,而置应葬的棺木于其地,然后四周堆放柴火连棺木火焚。这时死者亲属围坐号哭、并唱孝歌、跳丧舞。焚化之后,将骨灰埋在地下或封在崖穴中。在茂文羌族自治县雁门乡一带,一姓有1个火坟,1个村有几个火坟。这些火坟位于村寨附近,系用木板搭成房屋形态,约五尺见方,有小门,人死后连棺材一起焚烧,烧毕取骨灰由小门投入火坟。有的地方是数姓共1个火坟。
土葬是解放前羌族的主要葬法,葬法类似于汉族。但羌族在土葬时送葬者须跳"芝舞寿"(1种丧舞)并唱丧歌。
水葬一般限于一至三岁或不到一岁而夭死的小孩。

信仰

羌族过去的宗教信仰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他们把白石和杉树当作众神的象征。白石是1种白色的石英石。农历每年正月初3大清早,是各家各户同时过敬白石节的时刻。家家房顶的白石神位前,都摆上了酒和馍馍等供品,并用柏枝点火生烟,以敬神灵。羌族心目中的山神、羊神、石王爷、菩萨、牛王爷、财宝等,都以白石来作象征,或以白石雕像作为祭祀对象。民间俗语说:“白石头放在路上,黑石头放在路边”,说明他们黑白分明,也说明白石在他们的意识里地位高。白色代表公正合理,黑色代表淫邪不规。在屋顶上立白石神位,是为了以正压邪,保佑家人平安。

羌族_羌族 -文化教育

羌族人民自古注重社会教育,但旧中国由于民族歧视及汉族政府忽视,羌族的社会教育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处于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的原始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羌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会教育,把发掘、搜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遗产和开展民族文艺创作等作为重要任务。各县既不断优化和繁荣传统的社会习俗教育、民族文艺教育和社会性体育等,还把群众卫生教育、成人扫盲教育和干部培训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乡镇和机关单位还组建了农友之家、职工俱乐部等,电视差转台、教育电视台也逐步新设和开通。

自1988年起,茂县、汶川、理县、北川四县还轮流举办庆羌年活动。这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包括羌族历史教育、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羌区建设成就展览,以及经济、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传统、风情习俗、艺体科技等内容为一体,是当代羌族社会教育的1种广泛增强民族团结、富有娱乐性和科学性的别具一格的新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羌族教育不断发展。现初步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各类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段日趋现代化,构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体教育体系。

羌族_羌族 -手工技艺

羌人制作工艺品技术精湛,有的制作技术已经失传,有的汇入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制作技艺中,但仍有一部分保留于羌族的工艺美术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羌人制作的马鞍、耳环、手镯、帽花、各种挂饰、佩饰及石雕、木雕、漆器、织毯,尤其是挑花、刺绣等民间工艺,以其自身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地方情调,精巧的技艺,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世代流传,装饰美化生活。

刺绣挑花

都是传统民间工艺。羌绣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随心应手地挑绣出花卉瓜果,飞禽走兽,松梅竹菊,团花紧簇,鱼水和谐等各式花样与图案。羌族刺绣凡着羌族服装者,服饰上均可见刺绣挑花。其图案色彩皆精巧之致,可细细品味。

羌人挑花,多为女者事,挑绣时,不打样,不画线,仅以五色丝线或棉线,信手挑出绚丽多彩之各种几何图案或花卉。看去疏密有致,形态自如,其针法精致细密。

传统的羌族刺绣品多用绵线在粗布上绣成,黑底白纹,对比鲜明。今则以丝线或海马线绣于各色布上。或娟秀明丽,或粗犷豪放。刺绣一般装饰于头帕、围腰、飘带、肚兜、衣领、衣角、襟边、鞋面。

建筑技艺

羌族——建筑艺术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1、碉楼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 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水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2、索桥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3、栈道

有木栈与石栈2种。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缘岩凿孔,插木为桥。

4、水利

羌人掘井,筑堰和淘滩的技术高明。史书关于羌人进入川西平原进行水利建设的记载屡见不鲜。《史记》载,羌人“冬则入蜀为佣”,打井修堰,建桥筑堡。《后汉书》载:“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说明当时羌人的灌溉技术已达相当水平。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兴建到历代的扩建和维修,都有羌人参加。其桥梁和高碉建筑技术更是驰名中外。

羌族_羌族 -民族节庆

羌族的主要节日有“羌历年”、“六月节”、“祭山会”、“五月初五”等,每逢节日,都要乡里聚会,亲友团圆,歌舞欢庆,饮酒叙情。若在场院歌舞,酒坛摆在场地边;若在碉房里聚会,酒坛放在桌下或墙边。谁在集体舞蹈中跳累了,想喝点酒歇息一下,谁即可到酒坛旁吸饮聊天观看节目。

祭山会

羌族祭山会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为“祭山会”(又称转山会)和“羌年节”(又称羌历年),分别于春秋两季举行。春季祈祷风调雨顺,秋后则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实际上是1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却始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远古神秘文化的光辉。

举行祭山会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3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羌年节

于每年家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歌仙节

歌仙节

曲谷乡河西的妇女“歌仙节”,羌语称为“瓦尔窝节”意即“五月初五”。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被称为“羌族妇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先由几个妇女到山边的塔子去祭祀女神,以请示女神唱什么歌;从女神那里领得关于歌舞的旨意。次日,本寨出生的全体妇女(包括嫁往外寨回到娘家的)人人穿上艳丽的服装参加欢庆。由老年妇女领头,在本寨挨家挨跳古代歌舞进行祝贺。每户主人都热情招待玉米面蒸蒸酒。逐户祝贺完后,又到场坝歌舞,共欢庆三天左右。如果当年春夏这个寨子死了五十以下的妇女,该寨就不举行“歌仙节”。欢庆期间,男人料理家务,妇女们尽情歌舞,男人们谦恭和气。

其它集会

三月三:已婚妇女每年三月三日敬娘娘菩萨,求神赐孩子,保佑孩子平安。

三月十二:每年三月十二日,寨子里要宰一只羊,祈求土地菩萨保佑丰收,并忌路一天,禁止过往行人进村寨,这天称为“青苗会”。

七月七:未婚妇女每年七月七日要做“巧牙会”。即邀约邻近的姑娘们,聚会在一起,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十一月一:每年十一月一日,到牛王庙烧香、点蜡、烧纸钱,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菩萨保佑耕牛平安。这天,全寨的耕牛休息一天,所以又称“牛王会”。

山王会:“山王会”是祈求山王菩萨保佑六畜兴旺,庄稼丰收。做会时,要宰一只羊。山王会的会期各村寨不同。

观音会:“观音会”,一年三次,第一次是三月十九日,第二次是六月十九日,第三次是九月十九日,祈求观音菩萨保佑村寨内大小人口平安。

川主会:“川主会”,每年六月二十四,以寨为单位举行,祭奉川主。当天全寨休息,穿新戴花,唱歌跳舞,大办酒席,是规模最大的庙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1251/7066178306.html

更多阅读

月子病 月子病-历史,月子病-简介

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产(包括小产)之后一个月内所受到的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或大怒大悲,或过多房事,都能引起月子病。月子病所谓的

《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简介,《历史研究》-概况

《历史研究》这本书可以说是研究人类历史文明的宏篇巨著,同时,它也是一本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汤恩比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 -简介作者:(英国)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1975年)类型:历史学论著成书时间:1939-1961年汤恩比历史研

声明:《羌族历史 羌族:羌族-简介,羌族-历史 _羌族》为网友女汉子万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